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新媒体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应对研究
详细内容

新媒体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应对研究

时间:2023-03-09     作者:田增志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转载】

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尽管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但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精神内涵依然值得被关注、传承。新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华儿女应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借助全新的传播媒介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显然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当然,借助新媒体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势必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新媒体背景下传承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展开研究和分析。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相关概述

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作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发展形成的媒介形态,其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并不具体指向某一对象。新媒体是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形成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也被人们称作“快速媒体”。对于新媒体的定义,社会上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相对统一的观点是:新媒体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移动终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卫星等途径,借助智能手机、电子计算机等终端,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娱乐服务的新型媒介形态。新媒体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其在传统媒体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并表现出数字化、高效化、交互性强、超时空性等优势特征[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介形态不断演变,新媒体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文化

一般而言,传统文化可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次研究主要面向广义上的传统文化,其不仅指文化的价值及其包含的精神内涵,还指伴随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精神产品,其中涉及道德观念、哲学思想、艺术创作等多个方面。在长期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大优秀文化种类,这三大文化种类彼此间既表现出高度的连续性,又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层次性,表面上看各自独立,实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最具价值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化瑰宝。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绵发展,激励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向前、开拓进取。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静态的继承,而是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开拓创新,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个性、品格、民族自信等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中国文化被赋予了向世界表达中国价值观的新使命。

新媒体背景下传承传统文化的实际价值

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包括思想理念、饮食、民间工艺、节日庆典等多方面。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一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人们对部分传统文化鲜有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较为片面。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社会大众可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接收传统文化信息,进而更为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民间工艺、文化典故等,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依托多种不同的传播渠道能够让传统文化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特别是年轻一代面前。为满足年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要对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进行创新,使传统文化内涵能够得到充分呈现,帮助年轻群体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如此可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通过融合现代化元素,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使其更加契合现代化社会人们的需求。

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协同发展

 随着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形式的不断发展,社会上逐渐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展现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优势,构筑新型的传统文化传承模式。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新媒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可以推动新媒体不断发展,最终助力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实现协同发展[2]。

新媒体背景下传承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困境

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的局限性

不同于新媒体传播侧重新颖、奇特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化传播强调建立全面系统的架构,挖掘和提炼历史文化内涵,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内容适合不同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主要为碎片化信息,这种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化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因为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智慧结晶,有着完善的体系和高度的凝聚力,难以简单地通过新媒体传播进行呈现,使得新媒体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有效利用新媒体方式,使得传统文化传播形式趋于单一化。比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文化主要通过文献典籍、纸质资料进行传播,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相比,这些传播方式较为繁杂,不利于充分表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内涵。传播形式的单一性、局限性使得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被极大削弱,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传播质量参差不齐

新媒体背景下,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用户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使舆论性转变成信息传播的一大重要特点,再加上因为大众媒体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数字鸿沟,使得文化传播难以在传播载体上实现全面平等,进而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变得不均衡。换言之,传播平台不同会让传统文化呈现的内容显得参差不齐。与一些官方、主流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不同,新媒体平台更多追求盈利,其所传播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信息有一定的娱乐性,系统性、严谨性不足,更多的是追求传统文化的表征,缺乏对其精神内涵的充分挖掘,这不仅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播,还难以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更难以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展开深刻思考[3]。

传统文化传承边界固化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文化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两大方面:一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传统社会结构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二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传统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长期以来,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处在被动、受冲击的位置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传播趋于边缘化。与此同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随着文化生存空间的发展变化,传统文化越来越倾向于以展品的形式被收藏进各大博物馆,并与原本的生存环境相脱离,加之传统技艺学习需要投入极大的时间、精力,且短期收效不尽人意,导致鲜有年轻人愿意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进而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

培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多元主体

新媒体背景下,全民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已是大势所趋。鉴于此,应加强对新媒体这一媒介形态的有效应用,提升传统文化传承人、新媒体从业者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参与度,培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多元主体。

首先,增强传承人的新媒体技术能力。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会让大量淡出公众视野的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人们视线。对此,应发挥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作用,促使他们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学习,提升新媒体应用、短视频剪辑制作等方面的能力,鼓励他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融合新媒体,包括制作传统文化宣传短视频,开展网络直播等,从而切实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其次,增强新媒体人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新媒体背景下,全民都扮演着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参与者、推动者的角色,以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应当以网络文艺创作为抓手,建立明确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配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及服务机制体系,发挥新媒体平台、相关职能部门等各方力量,对有意向的新媒体人开展系统教育培训,增强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

推行多元化的传承与传播方式

基于新媒体背景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也是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鉴于此,应当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着力点,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依托VR、AR、三维动画技术等先进技术,推进传统文化数字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塑造,凸显传统文化魅力,让各种抽象的、捉摸不透的传统文化以网络表情包、短视频、动漫作品等具象化形式呈现出来。比如,以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为创作素材,以短视频为呈现形式,基于对不同节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故事的充分了解,借助新媒体技术、动画技术,依托幽默风趣的影视音效、生动形象的动画场景,描绘各个节气的不同,将传统节气文化变得通俗易懂,加深人们的印象。

其次,创新传统文化的叙事方式。以往口耳相传、说教式的传承方式极易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留下严肃、呆板的印象,因此其难以满足新时期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求。新媒体背景下,在传统文化叙事方式方面,可积极引入传统文化与直播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综艺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网络游戏相结合等一系列新型方式,或者推进传统文化与经济、教育、文艺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还可以引入情景模拟、虚拟技术、时空对话等表达方式,切实推进传统文化文化性、艺术性与当今时代科技性、娱乐性的有机融合,消除传统模式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局限性,切实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依托双向互动,拓宽传统文化传承边界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革新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让人们可享有更宽广的反馈渠道及更多的用户权利,还让过去以人们被动接受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转变成富有交互性的多向传播模式。现如今,依托新媒体的双向互动功能可以消除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关注者、爱好者之间的隔阂,打破时空限制,为开拓传统文化发展空间、凝聚传统文化受众提供有力支撑。鉴于此,应深入了解新媒体平台,有效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营造多方位交互场景,推进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将传统文化融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并借助评论、转发等方式密切传统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使传统文化传承边界得到有效拓宽,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6]。另外,还应有效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调查研究,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素材,融合多元文化,建立完善的文化生态系统,有效分析公众个性需求,开展好二次创作、反馈处理等工作,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应用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形态、渠道、内容等都发生了极大转变,并收获了可观的成效。对此,相关人员应明确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结合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困境,充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通过培育传承传统文化多元主体推行多元化的传承传播方式依托双向互动,拓宽传统文化传承边界等方式,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士举.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12):157-158.

[2]严明欣.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1):123-124+127.

[3] 刘晓妮.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创新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9):171-174.

[4]韩婉琦,杨皓月,胡红梅.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6):116-120.

[5]张鸿飞,魏争,马轶男,等.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汾酒文化为例[J].山西青年,2020(09):289.

[6]王海丽,蒲鹏举,庞理科,等.从移动App看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模式创新[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3):141-142.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