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研究
详细内容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研究

时间:2023-03-13     作者:崔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转载】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也伴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形成与演变。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有代表性的事物,通常可以被称为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其涉及民族文字、建筑与工艺、图腾宗教、民间神话传说等方方面面。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体量中占有的份额并不高,尤其是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并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传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基于此,本文对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展开研究分析。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相关概述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特征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是对蕴含民族气息的文字、图像、符号以及习俗等物象的统称,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样式,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客观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演变的重要反映,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我国各民族的价值信仰及对自然的探索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环境差异是民族文化符号的一大特征。因此,自然环境不仅是民族文化符号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是民族文化符号不断发展演变的媒介,更是导致同一地域的民族文化符号表现出显著相似性的主要原因。比如,水纹符号是我国黄河流域十分常见的一种纹样图案,不论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中,还是在封建社会的建筑装饰、工艺美术作品中,水纹符号都随处可见[1]。相关调查统计显示,黄河流域作为我国的多民族聚居地,大约聚集了十余个民族,其中,绝大多数民族都使用了水纹符号,少部分民族则使用了与水纹符号相近的纹样图案。除此之外,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不同时期的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会成为各时期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情况等的重要表现形式,进而展现出各时期不同的风土人情。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分类

基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特征,可将其分成民族文字、建筑与工艺、图腾宗教、民间神话传说等类型。

其中,就民族文字而言,其不仅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方面发挥着载体作用,还是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中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呈现方式。比如,民族文字不仅能赋予艺术文化作品深厚的思想内涵,让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还能赋予其高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让受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内涵。

就建筑与工艺而言,在地域文化、技法传承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民族建筑、工艺品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气韵和文化内涵。传统民族建筑与工艺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其中,传统民族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民间工艺则是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剪纸、年画、皮影等民间工艺,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间传说等有着紧密联系,还承载着吉祥、喜庆、祥和等美好寓意,象征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图腾宗教而言,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人们因为缺乏对自然的有效认识,将在经济层面与自身有着紧密联系的动植物认作自身的亲属,认为该部分动植物与自身有着血缘关系;抑或认为自身所在民族或部落民众都源自某类动植物,继而对该部分动植物产生崇拜心理,以求庇佑民族或部落健康平安。例如,龙、凤、鱼、鸟、雷电等形象均广泛出现在图腾崇拜中,并逐渐发展转变为我国早期的民族符号。这一时期的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象征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健康、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就民间神话传说而言,在绘画、剪纸、刺绣等作品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这些作品大多是围绕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创作的,即以民间艺术的形式,传达民间神话传说的情节内容,继而在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中展现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实践表明,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坚持先进文化的引领尤为必要。在世界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发激烈,除去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方面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强劲的文化软实力,就意味着其将兼具国内的高认同感和国际领域的高感召力。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已然转变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鉴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国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因此,为促进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使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深厚的文化力量必不可少。而推进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不仅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还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因此,推进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责任、文化使命以及现实需要,这在当今时代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就文化学视角而言,一个人之所以为中国人,是由其血缘、体质、所受文化熏陶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千百年来,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凭借其宏大的气势、深厚的底蕴、特有的气韵以及颇具东方智慧的表现力哺育着中华儿女,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而一代代中国人又反哺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由此生生不息,经久流传[3]。推进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认同感,进而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构建起了别具一格的价值体系。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历经世世代代发展演变,已经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实现了与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充分融合,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比如,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崇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动担当,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整个国家、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也正是凭借着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转变为中国人共同的价值遵循和行为准则。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路径

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

首先,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高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进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比如,在实际教学中设立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相关课程,并将其设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认知水平,让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形成良好认同,从而进一步肩负起传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使命[4]。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度。此外,还可以推进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以此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无穷魅力。

其次,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作用,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为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应当有效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作用,加大对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人们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内容的传播弘扬力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中提取资源,依托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赋予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以鲜活的生命力,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创新性呈现,让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既传统又现代,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作用,可以让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助力社会和谐发展,切实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

最后,发挥文化产业市场作用,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由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影响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推动基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中素材故事的挖掘力度,捕获创意灵感。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中蕴含着很多意味深长的经典故事,如可以通过对彰显爱国、仁孝、勤劳等价值理念的经典故事的挖掘,对其进行创新改造,建立起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进而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找准市场定位,加强对文化产品的精准营销[5]。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相关人员应充分把握受众需求,开发创造出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的文化产品。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

首先,建立健全地域文化教育生态体系。新时代,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发生极大转变,所以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传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应着眼于当代社会整体发展环境,树立更好地服务地域人民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地域文化教育生态体系。不仅要加大对诸如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发展力度,还应发挥文化产业、数字媒体、旅游休闲等非传统教育机制的作用,让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与地域人民构建紧密联系,从而充分发挥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社会功能。

其次,加大对地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形式载体,由于其已经与原本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相脱离,极易遭到破坏,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应对其开展全面系统的保护。在地域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应开展抢救性保护,对于一些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域文化遗产,应着手开展有计划的修复工作。在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比如,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政府部门应有意识地依托翻译、出版等方式,推进对地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民间音乐、经典文献等的传承保护。

最后,推进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为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必须要将其与地域人民的生产生活进行充分融合,以便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积极作用。适时开展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有关的便民活动,如开展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有奖竞猜、中医义诊等活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在社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免费的品茶活动,传播历史文化故事,为人们搭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平台,建立起地域人民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紧密联系,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6]。

综上所述,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历经数千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文化等相关方面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鉴于此,相关人员应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进行探索研究,明确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特征及对其进行传承发展的必要性,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基于地域文化视角,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传承发展,切实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汪永辉.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包装工业,2015(06):60.

[2]曹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兼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J].理论探讨,2021(06):55-61. 

[3]党圣元.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2):33-36.

[4]董焱,张泽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J].今古文创,2021(36):77-78. 

[5]高文谦.视觉传达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相结合的路径初探[J].大众文艺,2018(06):85-86.

[6]鲁鲜亮.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J].汉字文化,2022(08):169-171.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