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浅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创新发展
详细内容

浅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创新发展

时间:2023-03-20     作者:孟宫子芊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转载】

现对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及其市场现状、受众需求进行探析,并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展望,以期推动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运用综艺节目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所制作的媒介产品。文化类综艺节目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将汉字、书信、诗词、戏曲、民乐等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作为其具体呈现内容,选取古建筑物、博物馆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点作为节目取景地,借助多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自主自愿地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类综艺节目必须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背景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深厚文化根基

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彰显国家主流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国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继印发众多重要条例,推动媒介市场作出正向积极的、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调整,进而使“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可以有效落实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中。

 广大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呼唤

随着社会各行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增强,互联网媒体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不断普及并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范方方面面。然而,各类泛娱乐化综艺节目充斥大小屏幕,使受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审美疲劳。在过度娱乐化的背景下,广大受众内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对高雅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活跃在荧幕上的电视节目的期待愈来愈强烈。

总而言之,在国家对传媒市场综艺节目的政策规范下、在受众的文化需求与综艺节目主题过度娱乐化的矛盾愈发尖锐的情况下,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产品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补充品应运而生,成为文化风尚的领军者,呈现出精品化、特色化、常态化的特征。

现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点

具有较为深远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创作经验

以2001年开播的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为例,其虽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但是,因其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内容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该节目已经具备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雏形。

2013年,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始播出,引起了国人学习研究汉字的热潮。从此,中央电视台开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制作文化类综艺节目,多种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都获得了不凡的播放量,文化类综艺节目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历时二十年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历程使得我国广播电视界拥有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创作底气,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原本远离现代生活的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传递文化自信,内涵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迸发出与众不同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最关键的一点是其所承载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根与魂。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承与弘扬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所制作的节目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从受众视角分析现阶段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不足

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目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不能否认,现阶段该类综艺节目仍存在不足之处,只有正确认识这些不足,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对其进行改造,促使其推陈出新,不断进步。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文化类综艺节目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节目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近年来,“汉字热”“国学热”等逐渐兴起,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多档同类节目相继播出,但很少有节目达到现象级。这不仅是由于跟风现象较为严重,观众被分流,而且因为这些节目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程度不够,使节目的意义停留在表层,观众的消费热情降低。

由于受众的成长环境、文化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不同,为了兼顾多样化的受众,节目组多采用较为通俗的制作方式和煽情化的创作思路来引起大众共鸣。但是这样做往往容易让节目的文化价值浮于表面,其对大众的影响也仅局限于节目播出的当下,而无法切实提高广大受众的平均文化素质并将其影响延伸至受众的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用微乎其微。

节目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创新

纵观目前一些较为火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其基本形式无非两种,即竞赛模式和嘉宾讲述模式,节目形式千篇一律。客观来讲,这些节目的形式确实能够激发起受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受众的参与度或较为准确地向受众进行文化输入,但是如果所有文化类节目都采用一样的方式,久而久之会导致受众对节目的整体套路都熟稔于心,循规蹈矩的节目发展趋向会使大众产生厌烦心理。

同时,在节目中有些选手采用“卖惨”方式博得关注,这样的选手频繁出现在各类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会让观众怀疑其真实性,固化受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认知,不利于提高节目的吸引力。

节目广告植入过多

作为媒介盈利的重要方式,广告的植入无可厚非,但是凡事都要有“度”,过多的广告植入反而会降低节目的收视率。

平心而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广告植入量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并不算多,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受访者均感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广告植入较多。经过细致的思考分析,笔者认为,或许是文化类综艺节目本身的内容性质较为严肃,因此广告总量虽然并不多,但是与其节目内容相结合的广告总会显得较为突兀,使观众感到不适。

广告植入的“标配”,就是对观众进行“视觉占领”,即观众目光所及之处都能成为广告的载体。在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可能会以口播的方式对冠名方广告进行强化。原本观众收看节目的目的可能是获取知识,但是占据视听双重方式的广告植入便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就会直接降低节目内容的文化传播效力。

同时大家不难发现,每当节目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即将一决胜负或者公布最终结果的时刻,总会有较长的广告穿插。这种在观众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刻植入广告无异于战士在战场上一鼓作气时却要求休战,不仅会严重打击观众收看节目的热情,而且可能会使观众“换台”,进而失去部分原本对节目满怀期待的受众。

市场价值较低

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但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特别是娱乐类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市场收益较低,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也较低。

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总收益远远低于娱乐类综艺节目;另一方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推广方式较为单一,很少有文化类综艺节目推出衍生商品,更不用说采用选秀类节目经常使用的“打投”方式了。总而言之,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市场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新路径

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创新首先应植根于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相适应。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包括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历程,即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发展。最关键的是通过实际事例引发人们对生活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共鸣,这样一来,才能让人们产生一种亲切感,进而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例如,在文物类节目的介绍中,讲述“玉”这一类文物时,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件玉饰或者玉器,而是要对“玉”这样一个极具中国韵味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探讨,并且要从玉器的发展变迁、精神内涵、吉祥寓意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探讨,为广大受众的玉制品选择、佩戴以及赠送等提供参考。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节目的文化品质,又能够使节目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增强其生活性,激起受众的兴趣和共鸣。

在节目中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可以使节目内容的讲述更加透彻,文化元素与生活的联系能够激发大众观看节目的兴趣,如此可谓是在内容和收视率上一举两得。

同时,应该根据地域文化特点设计节目内容,例如中央电视台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局性把控,而河南卫视则可以结合本地特色文化景点如龙门石窟等开设展现中原地区文化的节目,湖南卫视可以挖掘湘潭文化的深厚历史,开设栏目并采用实景取材等方式来对湘潭文化历史进行多元化展现。这样一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目不仅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而且能够激起本地人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进而促进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

优化节目制作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构成要素首先就是语言,无论是文字艺术语言还是电视艺术语言,都有其表象意义上的能指,也蕴含其抽象意义上的深意。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类型,文化类综艺电视语言的功能与魅力不可小觑。

在画面语言上,应当注重节目整体逻辑结构的构建、节奏的把控以及视觉的良好体验。文化类综艺节目是用画面的方式向人们讲述故事,严谨的逻辑才能让人们更好地厘清节目所讲述的文化内容的发展历程,自然而然地深化对所讲述内容的认知,不至于产生割裂感与违和感。

与此同时,又有适当冗余度的匀速推进,可以使人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知识;在视觉效果上,节目的舞美方面应当积极运用先进的现代科技,舞台布局要与节目内容紧密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拍摄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全方位展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增强节目整体与受众的亲近感。

创新节目营销策略

首先,在节目营销方面要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整体综艺市场的现状并对本节目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节目的创新。

其次,文化类综艺节目需要有一个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需要以观众的需求、文化传承的价值、广告商的期待值等方面为基础,进而对节目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

再次,在准确定位、精心制作节目之后,要想增加收视率,对节目进行有效的宣传非常重要。为此,在宣传中应该采取多平台宣传方式,除了在电视节目中进行预告,还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发起相关话题讨论,增加受众对节目的期待,从而激起潜在观众群体的观看兴趣。

最后,为了节目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增加节目收益,可以制作一系列节目衍生品,如文创产品等。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这些文创产品拉近受众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距离,也能够通过周边产品的销售实现创收。

 合理运用媒介广告资源

一些综艺节目出于资金投资等原因无法杜绝广告植入,但是作为较为严肃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应当控制整体的广告植入量、单个广告在节目中出现的频率以及广告的穿插时间,合理进行广告植入,以避免其影响观众的收看热情与节目的创造性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精华,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在进行节目制作时不应该背离文化的本质,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一份热忱的初心,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关玲,张师迅.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J].中国电视,2019(12):25-28.

[2]谭梦涵,李晓晨,许娅娅.文化类综艺商业价值与品牌营销策略分析[J].国际品牌观察,2020(28):66-68.

[3]追寻意义,走出“泛娱乐化”[N].人民日报,2015-08-14(005).

[4]李彦吉.中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

[5]袁苑.浅谈文化类综艺电视节目的融合与再生:以央视系列文化综艺为例[J].视听,2020(04):20-21.

[6]霍英.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与传播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2):1-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