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云南宾川的春节习俗与礼仪文化研究
详细内容

云南宾川的春节习俗与礼仪文化研究

时间:2023-04-10     作者:丁滢悦 湘潭大学【转载】

宾川县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宾川县历史悠久,有着绚丽多彩的文化,有浓郁的鸡足山佛教文化和诗意的田园农耕文化。宾川县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25个民族,其中汉族、白族、彝族、傈僳族、回族、苗族、拉祜族为7个世居民族。宾川民族节日除传统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外,还有颇具特色的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和鸡足山朝山节、大营观音会、宾居大王庙会、平川观音会等地区性民族节日。笔者通过访问村中长期居住的老年人和中年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宾川县甸尾小村的春节习俗虽然整体上与其他地方和民族并无区别,但是又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细微之处。因此本文重点讲述宾川县甸尾村较为特别的春节习俗,对全国普遍的共同习俗只作简要概括,不再一一叙述。

春节习俗和礼仪文化

年前的习俗与礼仪文化

年货准备

在宾川县甸尾村,每年进入农历十一月份时,家家户户都会上街买肉腌制腊肉。因为冬天气温低,气候干燥,肉易保存也容易风干,最重要是因为腊肉独具风味,是年夜饭以及款待客人的重要佳肴。除了腌制腊肉,当地居民也会腌制腌菜和腐乳,常常会一次性腌制一年的量。在冬天腌制腌菜是因为冬天气温低,又处于农闲时节。云南人喜酸辣口,所以这类腌制品广受人们喜爱。腌菜在宾川有韭菜腌菜和青菜腌菜之分,这类腌菜可以直接吃,也可用来煮鱼、炒小炒肉、煮芸豆和绿豆,似乎万物皆可加腌菜。过年前准备的食物中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米花糖,是一种像瓜子花生一类的日常零食。

打扫屋子

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将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意为将一年中的霉运都清扫掉,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老一辈讲究过年期间不宜动扫帚,否则会把福气和财运扫走。

购买香火用品

宾川是一个佛教气息浓郁的地方,烧香拜佛的习俗深入人心,所以当地人过年时也会祭祀祖先,供奉神灵,祈求新的一年顺顺利利,清吉平安。香火用品包括蜡烛(或者是油芯灯)、黄钱纸、白钱纸、金银元宝纸,礼佛香和一对高香等。

拜灶家(灶神)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正如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的《祭灶词》所言,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要拜灶神。但在甸尾小村里“灶君”一般会被称为“灶家”。古诗中说明了“拜灶家”是因为灶家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每户人家一年里生活怎么样,行事是好是坏,然后让玉皇大帝在新的一年里对不同人家进行奖惩。人们为了让灶君多说好话,于是请灶君吃好喝好,这样灶君的嘴就会像糖果蜜饯一样甜,自然也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状了。因此,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人们会在供奉灶神像的灶台上点上三炷香,放一些糖、瓜子花生,还要炸一碗“米干栏”(“米干栏”就是现在说的虾片)和糯米粑粑,以及敬一杯茶,希望灶家能“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除了准备灶家的供品外,还要为灶家的坐骑准备草料,相传灶家的坐骑是一匹马,叫做“灶马”,灶马要驮灶家到天上汇报,不仅要让灶家吃好喝好,还要让“灶马”吃饱,以防引起“灶马”的不满,在灶家汇报时“露出马脚”,因此人们会准备一寸长的七段谷草,在小碗里面放七颗蚕豆。据说放七段谷草和七颗蚕豆因为“七”在佛教里代表的是“圆满”的意思。

年中的春节习俗和礼仪文化

“除夕”意为旧岁至此而除,新岁即将来临。“除夕”是春节期间十分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整个家族的人都会聚在一起,主办人家负责买菜,其他亲戚则帮忙做年夜饭,也会买一些饮料或者零食带来。除夕这一天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便是“献饭”,这里的“献饭”包括“向神灵献饭”和“向祖先献饭”。当家庭成员将饭菜做好之后摆上桌,“献饭”也即将开始了。这个仪式主要由是家里的老人带着子女儿孙一起完成。“献饭”的对象包括灶家、在天上的神仙、土地公公和祖先。“天地”在当地的文化语境里是指两个对象,“天”是指天上的神仙,“地”指土地公公,这两个敬献的位置合称为“天地”,祭祀时就说“祭天地”。

首先,会在灶台和“天地”位置以及供奉祖先牌位的供桌上分别点上三炷香,以及“敬茶”和“敬酒”各一杯,家里的糖果、水果也要摆上供桌,水果一般会选择火龙果、苹果、橙子,火龙果寓意红红火火,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橙子则是希望心想事成。还会在这几个地方点灯,如果有蜡烛就每个地方点一对蜡烛,没有的话则点油芯灯。等到“献饭”仪式结束之后,会将蜡烛或者油芯灯熄灭。虽然“献饭”的这四个位置的操作仪式基本相同,但又有所区别。在灶家和“天地”这三个地方,还会放上三叠厚薄程度差不多的长黄钱纸,这种纸是各路神仙专用的纸钱,供奉祖先的位置不能放。

其次,“献饭”的荤素也有讲究。在当地人眼中神仙都是吃斋的,献荤菜则是对神仙的大不敬,灶家和“天地”这三个位置只能献素菜,如“米干栏”、青菜和莲藕等。“献饭”的食物、酒水准备好之后,就开始烧纸钱,在烧纸钱的过程中会说词:“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各路神仙的名字),你们来请饭了(‘请饭’就是‘请用饭菜’的意思),要保佑我们大吉大利,清吉平安。”同时要求家庭成员向神灵磕头,表示自己的虔诚之心。

 神仙的“献饭”仪式结束后,才开始给祖先“献饭”仪式。祖先的“献饭”里荤素都有。另外,祖先的“献饭”仪式中是烧白钱纸,在准备烧的时候要说:“xx氏门宗,三代宗亲四代宗祖,你们一并都来请饭了。”说完才开始说其他的词,一是担心祖先找不到地方,二是避免祭错祖先。接下来会根据在世人的现状,祈求保佑的具体内容,比如希望保佑家里面在上学的儿孙则会说:“前辈人强不敌后辈人强,在天堂要帮忙。保佑儿孙好好读书,保佑他中状元。”如果家里有人开车则要说:“保佑某某去到哪方,就有保佑到哪方。”在烧纸时,家庭成员都要面对供奉祖先牌位的供桌磕头。当“献饭”快要结束时,烧钱纸的老人会说:“你们领到‘钱’后,就一路来么一路去,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家里头不需要你们帮忙,你们在天上好好保佑我们就好。”这么说是希望祖先鬼魂不要在家里停留,人鬼各有去处。

再次,在全部“献饭”完成后,就要“泼水饭”。家里的老人会把刚刚进献的饭和菜各少许放到一个碗里,把进献的一杯茶水也倒进去,然后再点燃五六张白钱纸,将灰烬放入其中,再向碗里吐口水,俗称“水饭”,这碗饭是敬给各路孤魂野鬼的。这碗“水饭”做好之后则泼到大门外面去,然后将盛“水饭”的碗倒扣在门后,这样那些孤魂野鬼就不能进门来。给这些孤魂野鬼“水饭”吃,一是因为希望他们不要在自家门前游荡了,二是因为怜悯这些孤魂野鬼,但是又不希望这些孤魂野鬼因为自己的这份善意而缠上自己,于是便向碗里吐口唾沫,表示嫌弃,希望孤鬼野鬼不要来招惹自家,把碗倒扣在门后也就是把孤魂野鬼扣留在门外。

最后,泼完“水饭”之后,还要再放一封鞭炮才可以用餐。年夜饭一般做八道菜或十道菜,“八”代表“发”,“十”是取“十全十美”之意。年夜饭中一定会有鱼,代表“年年有余”;莲藕炖排骨,“莲藕”则代表“好运连年”;蒜苗煮豆腐,寓意“能说会算,做人清清白白”。吃完年夜饭后,大家会坐在庭院里聊天、看春晚或玩游戏,小孩子则会和小伙伴到外面去放烟花爆竹,守岁到晚上12点,再由家里的男丁放一封鞭炮,便可以结束守岁去休息睡觉。

大年初一一般都要早起,当地习俗是家里的男人先起床,起来后就去供奉着灶家、“天地”和祖先牌位的地方烧香和点灯,初一这一天的灯要点一整天,直至晚上睡前才能熄灭。另外,还要将前一天的供品和茶酒撤下来,然后再换上新的供品和茶酒。这四个地方的烧香仪式完成之后还要去大门口烧“大香”,也就是俗称的“高香”,这种香将近1.5米。家里的男主人拿着“高香”去开门的时候叫做“开财门”,因此要一边开门一边说:“大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得我家满堂屋。”将两柱大香分别插在大门的两侧,然后就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预示着来年有声有色、红红火火,鞭炮的残渣是不能清扫的,扫了也就将财运和福运扫走了。

鞭炮放完之后,女主人会烫一碗米花作为早餐,米花可以用白开水或热牛奶来烫,大年初一全天是不可以吃荤的,因为这一天是所有的神出来拜年的日子,为表示尊敬所以要吃素。还有一种早餐是汤圆,汤圆需要自己包,里面放硬币,若谁吃到了就代表有好运气。吃完早餐后,人们要带上水果、白钱纸、糖、花生、瓜子、蜡烛等物品去坟山上给已故的亲人拜年。早年间去坟山祭祖时,也要放鞭炮、烧纸钱,但因为严禁在山上燃放鞭炮和烧纸钱后,人们就将这一习俗省略了,而是将要烧的纸钱放在坟头,认为这样祖先也能收到。

完成以上一系列仪式后,人们便可去游玩了,俗称“游百病”。孩子们一般去逛街、买零嘴,中年人则多数会到公园里唱歌“打跳”,老年人大多到老年协会开展娱乐活动,或是到村子的斋堂里去吃斋饭。吃斋饭的话要自己带米去,斋堂提供饭菜。斋堂的斋饭都是进献过的饭菜,人们认为吃了斋饭会带来福气,保佑身体健康。“游百病”最热闹的地方是寺庙,如鸡足山、宾居大王庙、观音箐等地方大家都会进去拜一拜,去寺庙的时候要带上香纸火,还要换一些零钱用于拜神时捐功德。人们去寺庙祈福或参拜之后会“写表”,这种表是一种人们祈求美好愿望的表,如清吉平安表、求学表、开车表、五谷丰登表。有任何愿望都可以写表,写完表后将带来的香火和表一起在寺庙规定的器具里烧掉,这样就完成了愿望的祈求,如果愿望实现了,本人还需要亲自来还愿。

同时,大年初一这一天的禁忌是不能去别人家串门,会把别人家的财运带走,所以这一天人们都不会去别人家里,大年初二才去亲戚家里拜年。

年末的春节习俗和礼仪文化

除夕和大年初一是宾川当地春节期间最为隆重的两天,各种活动和仪式都集中在这两天中。大年初二以后的活动主要以到亲戚家拜年为主,大年初三到初五期间亲戚也会请吃年饭。这期间会优先吃作为“献饭”供品的水果,将初一晚上“献饭”仪式结束后撤下的供品分给家里人,保证每个人都能吃到供奉的水果,糖果之类的零食则分给家里的小孩。当地人认为进献给神灵的物品都是好的,这些物品成为供品“接触”神灵之后,神灵将祝福和好运都注入进献的供品中,赋予了普通的水果和糖果美好的祝愿,成为神的恩赐,当人们在吃这些供品时,自然也将福运吃了进去,寓意来年逢凶化吉,顺顺当当。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为亲人的相聚提供了契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将自己的情感、信仰和希望都倾注在这个节日中,春节在人们心中不再只是一个时间节点,其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不断被价值化和意义化,成为一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春节期间的民间习俗和信仰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是人们寻求归属感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同时,通过这些习俗仪式来强调道德规范,表现了民众热爱生活的传统习俗,对和谐社会的形成也具有非凡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宾川县甸尾村的春节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春节期间的习俗仪式在年轻人的观念中逐渐变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些仪式的操作方式不熟悉。时代与民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习俗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春节期间有意义的习俗需要人们传承和弘扬,“年味”也不应该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变淡。

春节习俗中蕴含着许多礼仪文化,比如祭祖祭神礼仪,守岁礼仪,拜年礼仪,以及美食文化和佛教文化。祭祖礼仪体现的是“不忘本”的礼仪内涵,同时也是一种人们祈求祖先庇佑,希望家族昌盛繁荣的美好愿望,是一种家族精神力量。守岁礼仪则体现了阖家安康、和谐友爱、孝敬尊长的美好祝愿和道德传统。拜年礼仪则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在拜年时通过说祝福语表达对他人的一种祝愿,体现了人们善良、友好、真诚的传统美德,在拜年礼仪中加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美食文化在丰盛的年夜饭中尤为凸显,每一道菜的美好寓意,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民俗。佛教文化在云南春节习俗中占有很大分量,佛教文化渗透在春节习俗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中可以窥见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习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习俗礼仪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可谓“时空以外的时空有着不一样的时空”。中华传统文化异彩纷呈,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魅力及其独特性,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任何一方土地,都是探寻中华文明不可忽略之地。


参考文献

【1】宾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宾川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