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传统民族动画电影角色突破性发展路径
详细内容

传统民族动画电影角色突破性发展路径

时间:2023-04-11     作者:陈可欣 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转载】

中国动画要强化精品意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动画创作理念、制作技术、研发方式和运营模式。在动画电影市场日趋饱和的今天,我国的民族动画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突破重围,获得新的发展是民族动画电影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设计并制作完成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且充满智慧色彩的动画电影出发,对传统民族动画角色突破性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传统人物形象对“人物弧光”技巧的成功运用

所谓“人物弧光”,指的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包括好的变化和不好的变化。“人物弧光”技巧的成功运用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丰富饱满的人物性格,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改编自神话故事,其将每个人物的特点与时代背景关联起来,以极其自然流畅的方式将“人物弧光”应用在影片人物中。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是该影片成功的关键。

动态性

电影最具魅力、最打动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性格单一化容易使得人物与现实偏离(过度完美或片面化呈现),而扁平化的人物形象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人物具有动态性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会因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受到外在环境和内在思维方式的影响后,其思想和价值观念一定会发生变化。比如从逃避到面对,从懦弱到勇敢,从幼稚到成熟……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导演使用“回忆杀”“他人视角的描述”“人物自我对话”等方式呈现了哪吒的性格变化,向观众展现出哪吒的成长历程,从而更好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使观众对角色的认知更加深刻。

隐蔽性

隐蔽性指的是暗藏于人物内心的变化。人物内心的变化往往不会表现出来,所以也很难被他人猜测出来。导演通过挖掘人物身上独有的特质,探寻其人性闪光点,使人物形象获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性。这也决定了哪吒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初登场的哪吒阴差阳错成为魔丸转世,生来便是众人眼中的“妖怪”,与婴儿稚嫩且天真美好的形象截然不同,这样的身份使受众对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但是,随着后续故事情节的推动,哪吒不再是一开始的调皮小子,其形象逐渐变得神秘且具有了多重性。在故事情节推动人物性格改变的同时,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观众也对其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对抗性与渐进性

所谓对抗,就是两股力量之间的抗衡与斗争。众所周知,故事情节是小说和电影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物角色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根本因素。要想使一部电影的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达到创作高潮,矛盾冲突十分重要。而冲突由对抗而来,可能是人物内心的对抗,也可能是外部环境的对抗。人物弧光的出现需要使人物处在尖锐的冲突和矛盾当中,以冲突和对抗的方式让人物呈现出立体、鲜活的性格特征。无论是外部环境带给人物的考验,还是人物内心由于矛盾而产生的激烈挣扎,都会让人物置身于冲突当中,从而使人物性格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更多的观众产生共鸣。

但是,对抗中的人物往往会克服自身的缺点,其性格最终会走向平和,与外部达成和解。《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这种对抗非常明显。从外部环境来看,哪吒与世俗的眼光有对抗,“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这是正邪两方的对抗。从人物内心来看,哪吒在善与恶之间挣扎。但最终在内外的对抗下,哪吒选择了一条正义之道。

角色形象在传统基础上的持续性突破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百部中国梦电视动画片扶持计划”的通知》,以引导动画创作更加自觉地聚焦中国梦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发现并培养优秀动画片人才;并指出将从2016年开始,每年扶持20~30部聚焦中国梦主题的电视动画片,到2020年实现百部中国梦电视动画片扶持计划。2016—2020年,扶持创作100部聚焦中国梦主题的电视动画片,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相关作品播出和宣传推广,积极扩大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健康空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设计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角色的突破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影开放与包容的理念,也展现出这几年中国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进步;同时也让更多国外的观众对中国电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创作主体创作更多新的作品。

中外融合

第一,对优秀传统经典的部分沿袭。《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结界兽灵感源自三星堆青铜器,太乙真人的酒坛来自马家窑彩陶,这些传统文物的呈现使得对这些文物了解较少的观众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大量碎片化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阻碍。这一现状告诉我们,要以创新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影片中,古典神话文本与现代艺术实现了巧妙呼应。

第二,借鉴了国外优秀动漫的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对比同类优秀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前半段的细节在向经典致敬,即哪吒回忆和父亲以及与龙王对峙的片段,便是致敬《哪吒闹海》;而影片后半段则借鉴了日本动漫《火影忍者》,热血少年的形象和设计,赛博朋克风格主题曲与中国风的相融可以让哪吒这一形象更好地走出国门,在满足国内观众观影需求的同时,迎合了国外观众的口味。

与传统观念产生反差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前,大众所认识的哪吒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是神话英雄。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却推翻了人们的固有观念,呈现出了一个亦正亦邪、更加真实的角色。在影片开头,导演用一个腿上有绒毛的六耳猕猴和面具人的身份隐藏人物,让观众不禁联想到孙悟空。不仅是哪吒这一角色,片中很多人物的设计都出人意料。龙三太子敖丙不再是墨版中优雅的公子,而是一位一头紫发、英俊潇洒的美少年。另外,哪吒的父亲李靖由一个传统的封建家长转变为为了孩子牺牲自我,希望陪伴孩子成长的慈爱父亲;太乙真人不再是一袭白衣、仙风道骨的形象,而是变成一个骑猪好酒,说话带四川口音的胖仙人;一直以来的反派角色申公豹虽然外形方面依旧是黑色基调,透着阴狠,但讲话却会结巴,反差“萌”经常让人忍俊不禁……这些角色都是对传统认知中人物角色的彻底颠覆。角色的反差大大提升了观众对影片的新奇感和新鲜感,同时也使得更多的观众打破了固有思维,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角色背景结合时代热点

家庭关系的痛点表达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与哪吒相关的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提到了他与李靖的冲突。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愿意做任何事情,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与当今社会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的情况相对应。

一方面,哪吒父子关系的改变与当今社会的主流家庭价值观相呼应。另一方面,哪吒由最初爱恶作剧的魔童形象转变为解救百姓、对抗魔丸命运的英雄,需要一个合理的、深入人心的理由,该电影便让亲情成为这一转变的助推器。即使世人都对哪吒有偏见,但作为父亲,李靖从来没有想过要责备和抛弃他,并且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来代替对儿子的惩罚。不求回报的无私父爱使每一个观众都为之动容。在哪吒知道真相后,因为这份父爱的支撑,他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到底。

该影片中的哪吒也没有用极端的苦难来表现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哪的父亲李靖不再是认真死板的封建家长,而是被塑造成一个饱含爱子之情的父亲。鲜活而又真实的角色引发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一开始处于叛逆期或迷茫期的孩子,但在父母的精心呵护和引导下一步步理解父母并健康快乐成长的“00后”的共鸣。

反抗命运的中心主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题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用一种极其深刻和尖锐的方式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的种种恶念,并以此来鞭挞那些贪婪、虚伪、自私、丑陋的人性,表现出了对人性的批判。在电影中,哪吒一直被世人当作妖怪,百姓见到他都避之不及,惶恐不安,这导致他形成了经常戏弄百姓的个性。但是实际上,他的内心极其脆弱,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对友情也充满向往。这与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非常相似,他们每一个时期的成长其实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嘈杂的声音,被学习成绩定义个人的少年时代,被经济和社会地位决定幸福程度的中年时期,以及不被社会理解的小众群体。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想法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时,真正的自我会受到压抑,并释放出一个戴面具的“我”。现如今,大多数人虽然在思想上有所觉醒,但作为社会群居类动物,人们的行动依旧会被影响,即使是戴上面具之后,人们心中真实的欲望和不满其实会一直存在。而哪吒这一反叛形象让更多受众在心理层面受到了慰藉。除了哪吒,影片中拥有灵珠与龙族后代身份的敖丙,以及不受师父器重的申公豹也是受害者。因此,在影片主题和社会现实的双重推动下,反抗命运的不公,从周遭的偏见中寻找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这一行为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而影片结尾,哪吒用行动为自己正名,改变了世俗偏见,并说出了那句振奋人心的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这极大地带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使得观众将自己心中的希望通过哪吒这一影片人物实现了完美的释放。哪吒这一形象也从侧面激起了人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价值共融推动影片成功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所融入的共情价值和回归人性的真实表现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部电影被认为是裹着神话故事外衣的现代生活电影。因为电影中的哪吒一家更像是一个普通的现代家庭,所呈现的家庭亲情、成长教育、身份认同等话题也与当下的社会热点息息相关。家长因为繁忙的工作(整天在外降妖伏魔),缺席了孩子的成长,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孩子,默默地为孩子付出着,愿意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孩子哪吒则整天一个人住在“结界”里,孤独寂寞,心里期待父母能够陪在身边,幻想着能和妈妈一起踢毽子,期待能有个朋友一起玩耍;在乡邻面前,偶有恶作剧之举,是一个“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毫无疑问地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学习模板,也是每一个电影创作者渴望超越的新“高峰”。其搞笑的情节设计能够唤醒观众的童心,给观众制造出愉快轻松的观影氛围。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的哪吒,经典形象的塑造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影片通过借鉴中外优秀动画创作的经验,趣味性地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运用全新的想法塑造了哪吒这一角色,其表达的亲情、友情、命运等主题契合了时代的发展。经典形象的塑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经典形象背后其实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我们在为《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创造的票房奇迹喝彩时,它也向我们表明国产动画电影总体发展仍举步维艰。而如何将中国动画电影和时代热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并推动其走出国门,是值得每一个中国电影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关薇.网络文本中“人物弧光”技巧的运用——以《魔道祖师》魏无羡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8,23(01):14-17.

[2]张安华.论《哪吒之魔童降世》对经典的时代重构[J].电影文学,2019(24):111-11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