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动态活化及探索
详细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动态活化及探索

时间:2023-04-12     作者:王宁宁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转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关键是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典型的符号入手,将符号的形式、概念、对象、语境变为可视化,并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媒体艺术的契合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转化及传承创新,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视觉元素进行归纳、具象化及抽象化转化,运用图像、文字、符号、色彩等视觉元素,并融合多种设计表达形式,创作出与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的插画、海报、科普绘本、MG动画、IP构建,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及周边产品,弘扬、活化及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符号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表达信息的一种形式。符号可以表达概念、信念、价值、情感、行动等信息,是信息传达和交流的工具和载体。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分别传达符号所代表的内涵意义与外延意义。”[1]符号是与社会互动的工具。同时,符号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具有时代性和价值性,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符号同时也可以表达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早期重要的符号学论著,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人类生存体系和许多人类生存基本观念,并解释了道、德、善、美、知、无、有、智、明、力、强等含义。”[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本质是以“符号”来传达中国特有的民俗事象的意义和人类行为,人们在对符号进行“编码”“解码”的过程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新的含义。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视觉性转化,借助多媒介传播形式,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与推广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形象,使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图形、构成元素,使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及故事走进大众,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尤为迫切。智媒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单一的静态化信息传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动态化呈现则是推动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类别

符号可以用语言、文字、图像或图标来表达。中国文化符号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如文化符号、政治符号、军事符号、饮食符号等;也可以是价值符号、道德符号、感情符号、审美符号、民俗符号等。

价值符号是表达世界观、人生观及信仰的符号,比如“太极图”代表了道家的观点;“仁”“和”代表儒家思想。道德符号与弗洛伊德思想的“超自我”“道德化自我”相似,是指人类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周易》中“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思想,老子主张的“上善若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的要求;价值符号中有些思想也是关于道德的,如《论语·颜渊》的“仁者爱人”思想,意思是充满智慧的人要有仁爱之心。

政治符号是政治力量的工具,宫殿是中国古代政治符号的象征之一,皇帝是“天子”,是代天行政的统治者,如皇帝身着“龙袍”住在“紫禁城”中。“宫殿”“龙袍”都具有政治符号功能。中国传统军事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虎符”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调兵的信物,是保密学的始祖。中国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中有大量军事符号,阐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揭示了“兵者诡道”的作战本质。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提出“情感符号说”,苏珊·朗格也在其著作《情感与形式》中指出“在艺术中,形式之被抽象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摆脱其通常的功用也仅仅是为获致新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3]中国传统的感情符号的“灯笼”和“喜”是喜庆、圆满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对幸福、吉祥的美好祈愿;民族服饰中的并蒂莲、连理枝等纹样以形象的视觉语言隐喻了美好的情感寄予,这些元素均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对情感的物化、释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与“无”、“神”与“形”、“文”与“质”等,释家有以“空”为美的“般若绝境”,这些传统审美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民俗符合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民俗文化符号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自然产物,也是艺术创作的灵动语言,其构成系统包括自然类、造物类、人体类、非物类等多个方面。民俗符号语言的修辞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指事、拟人、谐音等类型,在造型或图像的背后往往有多彩的叙事成分和奇妙的生成逻辑。”[4]这些民俗符号元素构成了独具韵味的东方设计。

水墨元素及其动态魅力

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形式,是中国面向全世界的一张艺术名片。水墨多指一种不使用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皴擦的绘画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表达形式。

水墨与色彩

水墨与色彩不同,色彩具有明艳动人的特点,而水墨不像色彩那么直观,或温润,或淡然,或质朴,有着禅意的空灵。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运墨而五色具。”可见墨色不只有黑色,墨与水的不同比例还会呈现干、湿、浓、淡的变化。“墨分五色”指干、湿、浓、淡、焦。“干墨”指毛笔蘸少量的水,呈现干枯的飞白效果;“湿墨”指毛笔蘸较多的水和墨,纸面呈现润泽的效果;“浓墨”指毛笔蘸较多的墨,少许的水,墨色重而浓;“淡墨”指毛笔蘸较多的水,少量的墨,墨色具有淡雅、氤氲的美感;“焦墨” 指比浓墨还要黑的墨色。墨除了“五色”说,还有“六彩”的说法,清代唐岱《绘事发微》中:“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谓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古人对水墨的痴迷与墨色的丰富变化有关,水墨画中的墨色可以生发出丰富的变化和想象。   

水墨与层次

中国的传统绘画以毛笔、宣纸或绢为主要工具,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因为工具和材料的关系,水墨流动的特性和丰富的空间层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墨变化的色阶和层次丰富。首先,水墨的不同比例变化,再加上会有“干湿浓淡”等变化使水墨的层次变化丰富。其次,生宣的质地和渗透性让水和墨的层次细腻,水墨的虚实和空间关系明显,作品的墨象和色阶变化丰富,物象似像非像,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在一幅水墨作品中,墨的浓淡可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和灵动感,阐释物象的虚实与气韵。

水墨与留白

在水墨作品中,常用留白来表达创作者所需要的空间,通常用于流水、云雾、天空等景象的绘制。比如水汽氤氲,远山缥缈,隐约的意向便可以留白“结合在点、染、笔锋变幻、干、湿、浓、淡等技法之中。留白实际是一种鲜明的虚实对比,是水墨作品中构图的重点,正是留白的运用,才使构图疏密、聚散的对比有了视觉上的力量感。水墨人物画和花鸟画通常也不画背景,这样能使主题和画面的意境更加突出,空白部分虽为“虚”,但实际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画面的“实”。

水墨元素的动态韵律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水墨元素可以让设计概念更有底蕴,使设计表达更加生动。对传统文化的活化不是原汁原味地照搬历史原貌,而是用今天的语言、现代人的思维描述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当下。将水墨的特质运用到插画、海报、Logo、包装、文创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中,使传统水墨构成元素与动态语言及数字媒体技术融为一体,赋予传统水墨新的生命力。

1960年,特伟先生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将水墨画技法与动画融合,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其后的《山水情》更是屡获奖项,是水墨动画的经典之作。《山水情》画面空灵,水墨传神,寓意深远,动画中蕴含着中国独有的道法自然和禅宗的审美哲学,水墨符号在动画作品中被赋予新的审美境界。近年来,“水墨”元素多以多维、动态方式的演绎,202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发布的“第四届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双年展”动态海报是水墨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动态化表达的经典之作。设计师可以通过可视化交互平台,融合机械、声音、灯光等元素进行实时渲染来完成动态设计。例如,可视化编程开发平台Touch Designer可以让设计师不编写代码,仅创建连线和节点,再通过调整平台相应的参数就能生成水墨动态海报作品。水墨的动态表达不仅包括水墨动画、动态海报,还包括水墨广告、栏目包装水墨特效及更多的动态设计。水墨元素与科技相结合,可以创作出多维、生动且富有活力的艺术语言和美学表现。

动态构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动态化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早在1922年,在包豪斯任教的教育家莫霍里•纳吉、阿尔弗莱德•格麦尼就发表了《取决于各种力的动力学构成方式》。其中说道:“所谓的构成主义,就是以各种力的动力学构成方式所作的空间活动,我们必须用宇宙生命的动态的原理来代替古老艺术的静的原理,欲代替静的材料构成(材料与形的关系),必须展开动的构成(有活力的形式与力的关系)。”[5]“动态构成设计,是指具有动态变化的视觉元素在遵循形式美法则、设计美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组合、构成,形成能够传递视觉信息,感受视觉美感的新的编排方式。”[6]随着智媒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表现已经从原来的静态变成动态。现今,动态视觉设计已经成为智媒时代设计的重要表达方式,构成的相关动态规律、动态设计方法、动态设计思维是现代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技能。《动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它连接着最基础的构成课程和展现能力的设计课程,对学生拓宽视野、掌握新媒体技术有着重要作用。《动态构成》课程结合了艺术设计的构成基础,有利于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将图形、符号转变为多元化、动态化的表达。另外,《动态构成》课程以活化传统文化为纲要,可以促进中国传统图形设计观念的更新,体现了传统文化数字化振兴的时代要求,并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内涵。在传承和活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新的设计市场变化。

《动态构成》课程可以采用“PBL项目式分组学习”的方式及跨学科融合方式,课程可以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动态设计相结合,以实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动态化、互动性、创新性作品的呈现目标;《动态构成》课程可以结合“学以致用、服务区域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实践目标构建专业教学体系。以PBL项目分组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动态活化中打破单一的设计学科专业壁垒,整合学校的文科、农科、工科及医科的学科资源。学科交叉融合的小组构成,可以高效地将传统文化、信息技术与动态构成相结合,扩展学生的眼界和跨专业处理问题的能力。课程还可以引入地方民俗文化元素,提炼地域文化中的民俗信仰、民间艺术、生存智慧、社会活动、文化景观等符号与精神要素,对地域民俗文化进行图形、符号、数字化、动态化等视觉化转化,以实现“学以致用、服务区域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实践目标。

在对“水墨”元素进行符号挖掘及视觉转化的基础上,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需求入手,对市场上已有的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设计展开调研和分析,并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图形,在完成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的文创设计作品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将其动态化。契合智媒时代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动态传播作品,更直观、更高效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将短视频与文创设计相结合,以多元化设计方式活化中华传统文化。根据符号化、动态视觉转化方式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创新的模式和理念。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照搬历史,而是对其进行创新性活化。动态图形设计是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中国式浪漫”,活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从多维、动态视角进行生动表达,以动态化的设计手段来弘扬民族魅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丁尔苏.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乐山.符号学与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 陶思炎.东方设计中的民俗文化符号应用论析[J].艺术百家,2019,35(03):57-61.

[5] 范凯熹.动态构成[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6] 唐湘晖,王宁宁.动态构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