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网络传媒 >> 智媒 时代助力民办高校新闻传播人才能力提升
详细内容

智媒 时代助力民办高校新闻传播人才能力提升

时间:2023-05-30     作者:谭 雁【原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新闻传播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智媒时代,呈现出“万物皆媒”“人机协作”的特点。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新闻传播人才面临智媒传播的诸多挑战,民办高校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传媒行业的发展需求。对此,现通过分析当前智媒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针对当前新闻传播人才面临的挑战,提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要具备的核心业务能力、隐性加持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并从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途径、充实师资力量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以适应智媒时代传媒行业的发展。

在2009年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写稿机器人出现了,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软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人撰写的稿件,人工智能开始进入媒体行业。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新闻传播活动进入了全新的“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在采写编播等各个领域,智媒设备均有不同程度的介入,原来新闻生产各环节主要由人来操作,现在逐渐变成以智能机器操作为主,人机协作共同发展,越来越凸显智能化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的改变给传媒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和部署,更凸显了教育事业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高等教育方面,要与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对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总的来说,在实际的传媒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传媒行业各个领域,影响了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传媒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高校加快优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智媒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智能写稿

2017年,《华盛顿邮报》上由智能机器人Heliograf制作的新闻报道多达850篇。写作机器人也已经开始在国内的新闻业中崭露头角,腾讯的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都是典型代表。根据算法,Dreamwriter可以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并能够在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快笔小新”能够做到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只需要3—5秒就能完成原本编辑记者需要用15到30分钟才能完成的稿件,使新华社编辑记者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同时增强了新闻信息生成能力和发稿时效性。2022年底,一个会聊天能写作的AI机器人ChatGPT突然大出风头,这个新奇的“小玩意”运用智能内容生成技术,能够根据问题人性化生成内容,而不是简单调取预设答案和已有内容。目前,这样的智能内容生成产品更多样化地出现在市场上,使用更加便利,辅助提升效率、节约时间成本效应更加明显。

智能编辑

2012年,《华盛顿邮报》研发了“Truth Teller”,这一实时新闻核查项目能全程审阅新闻稿件中的语言文字信息,再将这些数据内容和专设的打假数据库进行核查对比。智媒采用的是信息互动传播,知识信息的生产者不仅向客户端传播推广知识产品,同时也可以随时得到读者的反馈。智媒在编辑领域能够承担原本由人工开展的新闻审稿和与受众互动的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其还不断渗透至新闻生产的全过程。2019年,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媒体大脑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媒体大脑”集纳多项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有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音频语义理解等,为内容工作者“策、采、编、发、审、存”全流程赋能,为各类融媒中心提供便捷、智能、高效的内容生产平台。目前,这款产品已经落地江西融媒体中心、齐鲁智慧媒体云等平台,正在不断迭代改进中。

AI合成主播

2018年,新华社推出全球首个参与新闻内容制作和传播过程的AI合成主播,由虚拟主播替代人类主播。后来陆续推出多个AI合成主播,有定制版新小浩、3D版新小微等,承担新闻播报和在线采访等工作。AI合成主播可以24小时不限时投入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提升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效率,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和质量。2021年,“央视2020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由AI合成主播“雅妮”担当客串主持人,“雅妮”一亮相就以青春靓丽的形象吸引了全场目光。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联合小冰公司共同打造了以央视一套《天气预报》主持人冯殊为原型的AI气象服务虚拟人“冯小殊”。

智媒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能力的要求

核心业务能力:有工匠精神

2015年5月,美国记者斯科特·霍斯利与美联社机器人记者“WordSmith”上演了一场人机报道的对战,机器人仅用2分钟就完成了新闻稿件,但相较于机器人的写稿速度,斯科特在文章质量方面遥遥领先。智媒时代,根据算法,人工智能可以按照已经设定好的模式在几十秒内完成写作,再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机制追踪用户的阅读喜好和习惯,向其推送内容,这样的内容生产与推送模式快速精准,但会导致生成的新闻产品模式化、同质化。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写新闻稿,但很难写出高质量、有风格、有洞察力的深度长文。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新闻“采写编评”等核心业务能力。比如,在文字报道方面,侧重提高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写作能力;在音视频报道方面,侧重提高现场直播和与受众互动的能力;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要有“工匠精神”,提高内容的深度与专业性,不仅追求报道要素的完整性,更要追求高质量的报道。

隐性加持能力:有感情温度

人工智能没有人的思维能力,也没有人的情感体验,这也是“人工智能”和“人”的显著区别。在实际新闻传播活动中,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与被采访者、受众的情感也在进行互动。因此,新闻作品要想具有吸引受众的魅力,除了要满足真、新、快、活、强等基本要求,以及具备思想深度、生活宽度之外,还要有一些具有个人特性的隐性加持能力,即“有感情的温度”。在采访中,情感是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能够加强新闻工作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交流;在写作中,情感是记者、编辑的写作源泉。音视频报道也是如此,人的语言表达蕴含情感因素,面对相同的新闻题材、新闻画面,不同的人去报道、表达,呈现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人的情感魅力。

总的来说,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责任感离不开情感,其完成的每一个新闻作品都离不开情感的驱使。而新闻工作经常需要风吹日晒和熬夜,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新闻工作有深厚的情感,热爱这份事业,从而长期从事并做好这份工作,这也是人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地方。

人机协作能力:应取长补短

在智媒时代,虽然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传媒各个领域,但人有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情感,这些优势是人工智能所没有的,这也使得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人。虽说如此,但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在传媒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闻工作者要想继续在传媒行业生存发展下去,就要与人工智能互相协作、共同进步,利用智能技术将人的价值最大化。比如,在寻找新闻线索和信息采集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快速搜索能力,对全网信息进行搜索,再由专业编辑记者进行信息的提取与研判,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和可使用的信息材料;在稿件写作和修改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算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完成新闻稿,再由编辑根据媒介定位及受众需求对文章进行润色;在出镜和播音主持方面,可以实现人机交流协作,增加互动环节,共同完成新闻节目的主持。

民办高校新闻传播人才能力提升途径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跨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高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呈现。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智媒环境下,传媒行业不断革新,相应的工作方式、技术设备都在发生改变,这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公立大学,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处于弱势,因此,这一行业变革对民办高校的影响更大,对其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人文学科知识之外,还应掌握相关的媒介技术知识,具备更高的媒介技术水平。在2021年AI+智媒体大会的“智媒技术发展探讨”圆桌论坛上,浙报集团产品研发中心主任李伟忠曾提出:“未来媒体的人员结构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大部分媒体都是以文科生为主,未来的媒体可能会以理科生为主,或者至少要求文科生懂技术。”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民办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应根据形势进行调整,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与人工智能有关的部分,设置交叉理论课程、智媒业务实践课程等。因此,在课程体系调整中,除了设置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传统专业课程外,还应设置一些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一些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基础知识、市场营销、社会心理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以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数据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增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践课程比重,如无人机拍摄、VR新闻报道、人机协作、数据挖掘、算法机制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智媒的传播特性,掌握最先进的传播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机协作的能力。

完善实践途径,搭建智媒实习实训平台

除了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增加智媒实验设施也很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智能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了解智媒设备的操作技巧,适应智媒工作场景。

民办高校在学校的知名度等方面无法与公立大学相比,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应用能力对其今后能否适应传媒工作岗位非常重要。高校应依托智媒技术在校内开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与就业岗位接轨,让学生在校内实践中获得与传媒行业相关的实践训练经验,帮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智媒技术,提高其人机协作能力。

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来提高实战能力,为此,高校可以定期在校园内组织校级、院级等专业能力比赛,给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如组织新闻采写、新闻摄影、短视频大赛等,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等新闻传播类专业比赛,“以赛促学”,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新闻实践能力。在校园外,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新闻媒体单位实习锻炼,通过在新闻媒体单位的实习锻炼,快速掌握传媒行业的最新技术。

充实师资力量,组建跨专业智媒化教师团队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学生在校期间大多学习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对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较少,很大原因在于师资力量不足。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师资队伍中,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的专职教师所占比重非常大,这些教师只负责单一的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也局限在新闻传播板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将其他学科知识以及专业最前沿的传媒技术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新闻传播是一门交叉学科,尤其是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培养不能像传统的培养方式那样只学习单一的专业知识,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公立大学引入智媒设备用于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但民办高校较少,而智媒技术对绝大部分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来说也属于新鲜事物,对民办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来说则更是如此。

与公立大学相比,民办高校在优质师资构成方面先天不足,因此,为了提升民办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智能媒体的师资力量,使本专业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组建跨专业的智媒化教师团队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应聘请“1+X”型教师,即除具备新闻专业技能外,还具备其他专业技能的双重技能型教师,并通过引进具有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媒介技术水平,让学生能够学习多学科、智能化的专业知识。其次,聘请业界精英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最前沿的传媒知识,教授最新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鼓励校内的专业教师在假期到相关新闻媒体单位、互联网公司参观学习和挂职锻炼,了解并熟练运用智媒设备,掌握智媒技术,这样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经验带回课堂中,使教学更好地贴合实际。最后,在学生毕业考核方面,设置学界和业界共同指导学生毕业的“双导师”制,除了校内专业教师指导外,还可以从各新闻媒体单位选聘资深媒体专家,一起担任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

智媒时代的到来让新闻工作者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工作者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市场需求的变化给新闻传播专业带来诸多新的挑战,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展现出与智媒相关的特点。因此,各民办高校应不断思索和探索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民办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起点,同时也是培育人才的摇篮,需要密切关注智媒的发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在教育发展中更注重学生对跨专业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的掌握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传媒人才,助力智媒时代传媒行业创新发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