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社会广角 >> 聚焦乡村振兴 建设文化产业
详细内容

聚焦乡村振兴 建设文化产业

时间:2023-05-30     作者:陈万宁 林玉静【原创】

文化产业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符合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同时能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潜力产业。乡村文化产业以乡土文化为来源,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因此应重视文化产业建设,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乡村产业质量,以文化产业的潜在价值引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经济飞跃,赓续乡土文化血脉,实现乡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经济与文化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文化是在乡村社会实践中凝聚起来的集体意识,是乡村建设的内源动力。文化产业本身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特性,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化产业的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化产业的现实意蕴

充满乡土气息的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化、数字化的结合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的产生,乡村文化产业是改革开放后因生产力发展、土地政策调整而逐渐形成的产业形态,是符合乡村现代发展趋势的产物。由于其具有双重属性,因此,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就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化产业与中国式现代化内容不谋而合,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乡村发展和产业模式方面的支持。

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建设,更新乡村产业结构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文化产业的落脚点在于产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文化产业链上的从属产品具有明显的商品属性,能够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目前,中国乡村仍将农业生产所得来的效益作为基本经济来源。将产业与乡土文化、土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经济新形态,改造产业结构,丰富农村的产业形式。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与第一产业相结合,实现农业创新和第一产业产品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也可以扩大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增加农村经济活力,促进三大产业的融合,实现乡村生产的一体化、供销的便捷化。产业的丰富优化了就业链,为突破传统观念、希望从事第一产业以外的工作的就业者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解决了一部分乡村就业问题。

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赓续乡村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契合性。文化产业是经济产物与意识形态的结合体,符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特征。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在开展其通过运营产业获利的本职工作以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利用产业属性扩大了文化影响,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产业的建设过程中,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引领乡村和社会的价值观上,起到了文化导向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而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良好乡风、淳朴民风的形成,并利用文化产品优势,进一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文化产品的创造和设计过程中反哺乡村文化,延续文化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乡村文化产业在继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文化产品为媒介和载体,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符合乡村时代发展方向的全新诠释,从优秀的乡土文化基因中提取出适合产业建设的内容,结合新的创作观念,因地制宜地进行乡土文化和文化产品的创新。通过产业形式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实现对其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此既能凝聚乡土人心,又能对传统乡土文化作出合理选择、去粗取精,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乡村产业环境

绿水青山是乡村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精神源泉。乡村文化产业区别于传统工业,多以特色自然资源为支撑,以乡土文化为精髓,以生态健康为导向。与第一产业结合的文化产业能够在更新乡村产业结构的同时促进第一产业绿色化、环保化,实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产出的产品还可以宣传环保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乡村文化产业生产全过程。乡村文化产业本身就具有生态环保特性,依靠自然环境而生存;同时,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优化,通过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生态宜居型乡村,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化产业的现实处境

建设模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低

首先,在乡村文化产业的统一建设上有所不足。大多数乡村文化产业没有将当地特色与产业本身进行有机结合,创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的乡村文化产业仍是单纯的“农、林、牧、副、渔”产业,没有特色优势。其次,商业模式不健全。多数地区的大部分乡村文化产业没有受到规范的商业化培训,产业经营仍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生产模式,集约化程度较低,管理松散,无法形成规模化文化产业群落,对文化资源难以完全利用,导致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在乡村总经济效益中的占比较低。最后,传统文化产业难以转型。传统文化产业与目前潮流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隔阂,与新兴文化的有效融合程度低,对市场的适应程度不足,致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人才储备不足,受重视程度低

乡村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能够缓解农村就业市场的一部分压力,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解决乡村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但就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而言,外出务工人员多,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延续产业生命力的基本人员的支撑不足。乡村文化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传统文化,但由于部分地区不够重视本土区域文化,没有树立文化产业的意识,也没有统一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更没有完善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乡土文化传承无力,导致产业发展规模不太可观。乡村文化产业需要传统文化作为理念基础,也需要结合时代特点的创意作为动力,但目前乡村本土中能够理解文化产品的总体观念及生产流程,并能够进行创意设计的人才较少,部分乡村文化产业核心观念老旧,缺乏吸引力。

产业质量一般,缺少文化内涵

乡村文化产业应结合地区特色,其中涉及乡土文化的赓续与乡村经济质量的提升,但目前不同区域乡村文化产业形式区别度小,利益导向较重,对乡村文化的深刻意蕴理解不足,各地区文化产业不顾自身实际,竞相模仿,丧失了应该重视并利用起来的地区特色优势。如旅游业各个地区相互借鉴模仿,没有特色区分度,无法展现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低端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乡村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理解不深刻、浮于表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等现象,导致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有所缺失。此外,各地特色乡土文化各有不同,差别较大,涉及内容十分宽泛,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保护措施也有所不同,导致各地区的特色乡土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失。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命脉,其优秀精神内核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部分乡村文化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化产业的对策思考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内在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相契合,实现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之举。建设乡村文化产业有助于打开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实现文化产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助力和引领,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机结合。

多元主体协同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三农”问题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国力提升、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乡村文化产业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多元主体协同配合。

第一,必须加强党对乡村文化产业的领导。各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省、市、县、乡、村”层层政策的精准实施,构建多层产业布局。同时,合理分配资源,分区域、有重点地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规划道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第二,鼓励社会方面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支持。通过展现区域特色魅力和经济潜力,宣传文化产业的特色优势,招商引资,激发社会面投资活力,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巩固资金支撑点,扩展乡村文化产业与市场的交流通道,促进乡村文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鼓励智力资源进入乡村,呼吁高校、科研单位、大中小文化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进行交流合作,以及为其提供先进的发展思路与人才保障。

第三,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实现文化产业与农民的双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是小农经济的发展,其建设者和享有者也不再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而是参加区域建设的乡村群体。农民依然是乡村文化产业的最直接接触者、劳动者和成果享有者。要转变部分农民的固有传统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培养、更新农民群体的乡土文化意识,利用好农民对乡土区域文化的先天亲切优势,培养本土人才,使农民融入文化产业建设中。同时,文化产业的直接成果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农民,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进一步增强其群体文化意识,增强其文化自信,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化产业和农民的共同进步,保证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区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特色发展

“特色”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本有属性。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必须挖掘并利用乡村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区域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从中提取出优秀的、有特点的内容。文化产业需要将特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具体的文化产品,以文化内涵明确产业定位,完善产业链,形成能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为要求,高辨识度为基准,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要以乡村土地资源为依托,以文化资源为动力,充分利用特色优势。区域乡村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乡村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要发挥乡村文化产业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再更新、再生产优势。要在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同时,根据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现有市场特点对其进行符合时代变化和人民精神需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把握好文化产业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之间的关系,探索繁荣乡村文化的文化产业路径。

鼓励文化产业创意化、数字化发展

乡村文化既有支撑其发展的“根”,也有能不断翻新的“叶”。文化创意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化创新理念,创新乡村产业结构业态,探索新的产业建设模式。鼓励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融合时代元素,将创意思维融入“设计—制造—宣传—销售”的乡村文化产业生产全过程中,实现文化产业整体理念的创造性转化,通过创意扩大乡村文化产业受众面,为乡村文化产业注入发展动能,展现其独特的市场魅力,实现乡土文化价值的多元化、最大化。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化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方案,乡村文化产业同样需要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如今,数字经济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赋予了产业新的可能,在生产、管理、产业形态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新渠道,对各个行业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字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数字化平台与技术也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化赋能文化产品,既能提升文化产品的品质,也能拓展文化产品的宣传、销售空间,实现文化产品优质化、产出渠道便利化。利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易于文化产业商家在供给侧以及文化产品受众在需求侧共同获得满足感。同时,还可以将数字化技术与企业自身运营机制相结合,实现产业结构、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

坚持建设绿色生态型乡村文化产业

农业是农村的根本,农耕文明是建立在与自然共生基础上的文明形态。传统农耕文化中尊重自然、追求万物和谐的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具有内在耦合性,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文化产业本身就来源于自然,依靠自然,所以天然具有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坚持建设生态型乡村文化产业,有助于推进乡村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优化乡村管理模式,促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产业秉持绿色生产理念,引导、培养乡村集体环保意识,提升农业农村生产建设的环境保护水准,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尊重自然的思想基础上增添新时代生态保护色彩。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