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传媒观察 >> 乘新媒体“东风” 助推电视新闻媒体转型
详细内容

乘新媒体“东风” 助推电视新闻媒体转型

时间:2023-06-19     作者:王明三【原创】

近些年,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涌现和发展,虽拓宽了新闻信息传播渠道,但也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导致新闻节目收视率降低,观众大量流失。基于此,电视新闻媒体应直面挑战,转变传统新闻思维理念,明确品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发展战略,优化电视新闻采编,积极贯彻群众路线,发挥自身优势并与新媒体充分融合,从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实现良好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促使社会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渠道发生巨大变化。智能设备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普及运用,不仅使新媒体平台更为便捷地进行信息交互,获取用户需求;而且使大众习惯于通过新媒体平台检索和获取信息,进而及时了解当下的新闻事件与时政热点。调查显示,我国新媒体发展迅猛,就抖音和微信等头部新媒体实力而言,截至2021年末,微信活跃用户已超过12亿人次,且每日使用时长大于4小时的用户超过总用户量的30%;抖音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近10亿用户,就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每日活跃用户已超过4亿人次。新媒体时代来临,促使社会大众信息获取渠道不断延伸拓展,但这也是电视新闻媒体总体收视率不断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媒体既有前沿的信息技术,又具备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渠道。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提升用户关注度及信息吸引力,已然成为现阶段电视新闻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媒体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及生成的影响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节目通常需要新闻记者在事件发生现场开展采访和报道工作,新闻素材来源相对单一。在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拓宽了新闻记者获取相关素材的途径。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硬件设备性能不断提升的支持下,我国新闻制作方式愈发多元化,无论是新闻采访、设计制作还是信息发布,均能利用手机和电脑等硬件设备实现,这在有效提升新闻制作与传播效率的基础上,也可以有效减少新闻制作的成本投入。所以,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虽然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是渐进式的,但就某种意义而言,传统媒体日渐衰退亦是客观事实。比如,新媒体新闻节目与电视新闻节目相较而言,前者的即时性、交互性与海量性等优势特征是电视新闻节目所难以比拟的。所以,电视新闻媒体若想在不断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强化紧迫感,革新新闻理念,这亦是新时代背景下新旧媒体共存及整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报纸、收音机和电视等各类传统媒体的发展史而言,不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新媒体都不会全面替代传统媒体,亦不会使传统媒体市场完全消失。媒体行业历经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发展,最终会生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的新格局。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户逐渐适应新媒介下新闻信息的接收模式。所以,有学者表示,媒体融合是当下媒体发展的主流态势,该观点也逐渐被证实。现阶段,电视新闻媒体和新媒体正在探寻合作契机,想要借助各自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探索理性共赢发展之路,如互联网电视和数字电视等便是该思路的具体表现。

新媒体发展推动电视新闻媒体受众变化

众所周知,新媒体在较大程度上分流了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受众,同时也转变了受众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新媒体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将新闻节目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打破了新闻播出时间的桎梏,能让受众有选择性地观看新闻节目。与此同时,通过新媒体,受众可以快速浏览信息,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新闻编辑记者展开线上交流互动,及时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感受和看法,使以观众为中心和捕捉第一现场等新闻理念逐渐成为现实,让受众在观看新闻节目时获得良好体验。纵览我国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史,受众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新闻节目的播出内容及播出时间。研究证实,现阶段电视新闻媒体受众普遍为中老年群体,其对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认为借助电视了解当下国内外新闻资讯更契合自身的逻辑思维和生活习惯,同时认为电视新闻媒体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此外,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群体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较为缓慢,且不太习惯新媒体信息传播形式,还有些人对其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与新媒体互动。对此,部分电视台为有效应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开始朝平民化与本土化方向发展,并及时推出中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民生类新闻栏目,以此巩固原有受众市场。相较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而言,新媒体受众大多是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年群体,其具备较强的互动欲望和参与意识,对于新体验具有浓厚兴趣,是新媒体平台的忠实用户。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受众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定位

组织编撰高质量新闻稿件

现如今,国内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均得到广泛运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亦迈进全新历史阶段,呈现出时效性强与内容形式多样等特点,这在某种意义上增加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工作量。所以,新闻编辑人员应正确认知个体角色定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努力,持续提升个体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高效应对新媒体背景下大量的工作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具有独到思维与敏锐眼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具有现实价值的新闻信息,设计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稿件,最程度地满足新媒体时代大众阅读需要。

正向引导社会的新闻舆论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从业者要具备能够正向引导社会舆论的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各个新闻稿件的审核检查工作,在源头上保证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真实性、有效性以及一定的社会价值。同时,新闻媒体从业者还要全权负责自身发布的各类新闻信息,从源头规避虚假播报现象,严格遵循新闻行业的有关规定及要求,确保新闻信息的总体质量,最大化发挥电视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层面的引导作用,进而形成和谐、健康的社会风气。

精准化评论电视新闻信息

近些年,新媒体在社会各领域的升级转型中做出卓越贡献。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对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然而,在该过程中,受网络技术特征的影响,新闻信息在实际传播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虚假消息或负面言论的涌现,极易给社会大众带来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相关从业者必须规避此类新闻的传播,从源头弱化消极信息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转型发展的负面影响。因此,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行业从业者应具备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与新闻解读能力,客观分析和评价新闻信息,进而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人民群众,持续提升用户群体思维意识及甄别能力。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对策

转变新闻思维理念,明确品牌发展意识

新媒体背景下,就电视新闻媒体策划过于单一与传播速度缓慢的问题,相关工作者应积极创新,寻找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突破口,转变传统新闻思维理念,生成特殊风格,树立电视新闻媒体品牌形象,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效提升收视率。现阶段,多数电视台均已尝试走新闻媒体品牌化发展道路,生成了风格鲜明的专业化新闻节目或以主持人姓名命名的新闻节目,为大众带来一定新鲜感的同时,也在行业内部获得了良好业绩和口碑。具体而言,电视新闻媒体应基于下述几个层面明确品牌发展意识。首先,依托创新思维强化电视新闻媒体配套管理制度构建。电视新闻媒体只有依托专业化队伍才能有序运转,因此需要强化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电视新闻媒体队伍,同时拟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在最大化调动现有队伍成员积极性的基础上,吸引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闻采编工作者加入队伍。其次,基于新闻节目特色,明确创新思维和品牌意识,形成鲜明的品牌特色,进而强化市场竞争力。队伍成员应在保障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基础上,精准定位新闻节目,优化形象包装,在主持风格、播报画面、节目包装、视觉印象与后期制作等方面加以创新,从而生成电视新闻媒体独特的策划风格。再次,注重优化电视新闻媒体节目的内在品质,追求节目内容的形象化、生动化,紧贴实际以及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最后,新闻工作者应明确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始终坚持传播正向舆论信息,抵制各类低俗新闻,将新闻的社会效益置于首位。

拓宽新闻传播渠道,统筹规划发展战略

现如今,新媒体平台已然成为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检索与接收信息不可或缺的主流渠道。所以,探究契合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媒体转型发展途径成为大势所趋。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可以深度融合电视新闻媒体优质原创内容与新媒体信息化传播优势,拓宽新闻传播媒体渠道,进而落实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升级转型。媒介融合是当下电视新闻媒体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对此,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应积极转型,强化运营发展,基于自身规模和实力注册新媒体平台官方账号,抑或自建新媒体运营平台,落实新媒体和电视新闻媒体的深度融合。以安徽省蚌埠广播电视台为例,其开发创建了“蚌埠新视介”新媒体平台,该平台是电视新闻媒体转型为新媒体的必然产物,将以往的线下用户转变为线上用户,在较大程度上缩短了电视新闻媒体和用户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该电视台积极开发全媒体资源,力求全面覆盖户外大屏、微信、新浪微博、抖音、新闻门户网站及腾讯视频号等,与此同时,面向网易、今日头条及腾讯等各大平台推送最新新闻信息资讯。并且,组织实施新闻直播活动,直播内容涵盖商业、企业、会展活动、教育及政务等诸多领域,在拓宽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媒体传播渠道做出了有益尝试。

把控新闻节目内容,优化电视新闻采编

新媒体背景下,为有效应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受到的巨大冲击,各大传统媒体在维护新闻信息权威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还应加快脚步,积极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并基于新媒体新闻制作形式及时调整、优化新闻信息输出模式,以互联网为依托落实跨界融合。以《人民日报》为例,其已经从传统纸质媒体转型为集微信公众号与手机客户端等多元传播媒介于一体的融媒体矩阵;又如,《央视新闻》现已能够实时更新和推送新闻信息,同时用户能够借助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及微博等媒介观看新闻节目。另外,在新媒体背景下,电商新闻媒体所推出的节目逐渐体现出生动性、交互性、情感性和直观性等特征,所以,电视新闻媒体从业者在新闻采编中,应着重把握新闻信息要点,同时基于用户需求深挖新闻内涵,进而及时优化电视新闻采编。以广东电视台为例,其在2020年期间勇于尝试,引进5G与AI技术,由现场摄像师拍摄新闻画面,并同步将画面信息传回电视台,再由新闻队伍同步设计制作碎片化新闻视频,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在现场摄像师所传回的大量素材中迅速找到相应人脸的素材,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新闻制作效率与信息传播速度,从而让观众获得良好体验。

积极贯彻群众路线,充分满足群众需求

新媒体背景下,用户对社会生活及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并且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自由表达个体的意见和看法。在此背景下,新闻策划应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需求融入新闻策划当中,把用户的生活实际和具体需求反映在新闻节目中。具体而言,首先,新闻策划工作者应在黄金时段和重要网站平台的重要位置设置关于一线基层方面的专题和专栏,激励记者深入车间、农家与社区等,以记者观察、现场报道、记者日记与记者调查等形式,广泛宣传基层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状况,反映基层民众的精神风貌,传播劳动赞歌。其次,新闻媒体要构建基层采访联系机制,为采编工作者构建联系点,实施蹲点调研和采访等各类活动,以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百姓和普通事件为着眼点,编写真实感人且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并定期面向基层民众生产生活展开一线调研。再次,新媒体背景下,用户所喜爱的普遍是原汁原味或朴实无华的“家常话”,新闻报道要运用通俗化语言,避免空话套话、官腔洋腔,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概念化与口号化等语言的应用,多使用亲和力强、生动具体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基层故事报道,让用户深刻感知电视新闻媒体的亲和力及权威性。最后,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从业者应秉持对用户的深厚情感做新闻,遵循为人民群众代言、谋福利的原则,争做人民的贴心人,并将人民的安危冷暖时刻置于重要位置,将其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视作工作重心,怀揣着浓厚的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综上所述,虽然新媒体给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但是也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所以,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应加强创新思维,推进改革创新,通过转变传统新闻理念,拓宽传播渠道,把控新闻内容等方式,强化电视新闻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激活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生机,并实现进一步发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