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人文地理 >> 打造农业景观“好风光” 奏响乡村旅游“新乐章”
详细内容

打造农业景观“好风光” 奏响乡村旅游“新乐章”

时间:2023-06-30     作者:王山林【原创】

农业景观是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重要遗产,具有物质特征、精神特征和融合特征。乡村旅游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农业景观具有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产品价值和公共服务价值,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依托。相关部门应结合时代特征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发挥农业景观的文化传承作用、科技带动作用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实现农业景观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创新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回归乡村,返璞归真,体验农业景观,感受乡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的主要趋势之一,乡村旅游成为新时尚。乡村旅游以乡村聚落、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景观为基础,由空间维度的乡村地域性、时间维度的演化动态性、生产维度的涉农性和文化维度的乡风性所共同构成的乡村性是其核心吸引力要素。依托具有乡村性的自然与人文客体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称为乡村旅游。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助力精准脱贫,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着重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农业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基础资源,根植于广大农村地区,以农民、农业、农村为基本依托,以农民的劳动创造为塑造力,是自然、人文的复杂演变过程和人类价值观在农村大地上的映射。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农业景观进行了研究。何丽芳对农业景观资源的特点、开发价值、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冯娴慧对农业旅游开发中的农业景观资源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依据农业景观的不同类型提出其旅游开发建议;巫先睿采用条件价值法对漳州市长泰县十里蓝山景区农业景观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并提出价值提升和资源开发措施。

综合来看,很少有研究将农业景观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探讨农业景观资源的特征及其对乡村旅游的重要价值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对农业景观特征的解读,分析乡村旅游中农业景观的多维价值,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提出农业景观的创新应用途径,以丰富农业景观的研究视角,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景观的特征

农业景观蕴藏在乡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中,体现出物质、精神及融合三方面特征,乡村性是其重要特征,其在地域分布、时间演化、文化特性上与乡村旅游高度契合。

农业景观的物质特征

农业景观来源于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国不同地区在地形地貌、水土气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孕育出了不同的农业资源类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农耕技术、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的农业景观均由当地物质环境所塑造,更多体现为具象化的物质特征,比如依地形特征改造而成的龙脊梯田,随季节变化种植的各类农作物,民居建筑,犁头、锄头、石磨、水车、板车,田间小道、山间小道、农业生产性道路以及农业生产所必备的大小沟渠、堰坝等。它们以实物的形式留存下来,并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农业景观的物质特征是乡村旅游产品的物质化呈现形式,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

农业景观的精神特征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孕育的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风俗不同,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的精神品格。人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是对农业生产活动场景的抽象化和折射。村落和田地分布格局、民居建筑形态和宗教活动场所、祭祀等建筑设施能够映射出当地居民在漫长的农耕劳作中形成的文化风俗和精神取向。广泛分布于桂北地区的风雨桥和驿站是人们劳作之余休憩、躲避风雨以及旅途中歇息的场所,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品质,流行于瑶族、侗族地区的“打草标”,是人们对物品归属的表达方式,体现出人们恪守诚信的价值观。农业景观的精神特征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所在,其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之间相互区别、进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农业景观的融合特征

同一农业景观所蕴含的多种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性体现出其融合特征。农业景观源于生活实践,同时也伴随农业活动的变化不断演化发展,其既包含丰富的物质化景观,又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进而综合体现出农业景观的融合特征。从形态上看,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乡村聚落及单个的民居建筑,可以被认为是农业景观的物质实体;同时,雕梁画栋、屋脊屋檐、山墙样式等又充分体现了相应的建筑文化风格,这种风格是当地人民在一定气候、地形、水源等生态环境条件下长期探索后形成的历史选择。农业景观的融合特征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农业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价值

农业景观的旅游资源价值

农业景观以乡村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以及村落、民居、道路、沟渠等为基础载体。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基础,统筹乡村的公共服务系统、乡村社区组织、各利益相关者和外来游客。因此,农业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为乡村旅游提供类型丰富、禀赋各异的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游客有强烈的吸引力。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南方的“甘蔗林”和北方的“青纱帐”,春季的油菜花田、满山的桃花、绿油油的麦浪、金灿灿的稻田等都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历史积淀下来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不仅是重要的农业景观,更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

农业景观的旅游产品价值

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向游客提供旅游产品进而获得游客回馈为基本路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旅游产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类型,稻米、水果、蔬菜等具象的农村特产为有形的旅游产品,民俗演艺、建筑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无形的旅游产品。人们向往乡村,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农业景观是其重要的旅游消费对象。有的农业景观以原始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不需要经过人为的建设或二次加工,便可以在乡村旅游中发挥旅游产品的功能,创造旅游收入;有的农业景观则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包装,才能被游客所感受、体验,这种农业景观可以被认为是旅游产品的“半成品”,与旅游产品发挥着同样的功能。因此,农业景观具有旅游产品价值,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观赏类或体验类旅游产品。

农业景观的旅游公共服务价值

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乡村经济运行体系、乡村生活体系、乡村农业生产体系、乡村交通体系、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乡村教育体系、乡村医疗体系、乡村环卫体系等公共服务体系为嵌入主体,农业景观也融合于上述体系中,并作为其主要的体现形式。农业景观中的乡村小道、农业生产道路、农业生产方式和形态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系统的公共服务。农业景观公共服务作用和价值的体现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乡村旅游的稳定健康发展。要充分重视农业景观的公共服务作用,注重农民作为农业景观的创造和传承主体的地位和权益,从而让农业景观更好地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农业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创新应用

新时代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基础,并在空间分布、文化属性及本质内涵上具有高度统一性,相关部门应顺应这一趋势,在文化传承应用、科技化应用、公共服务升级应用方面不断创新,进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农业景观的文化传承应用途径

农业景观蕴藏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元素,也是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将农业景观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农业景观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作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拥有丰富的农业景观,如典型的侗族村寨格局、独具特色的侗族民居建筑,侗族村寨和周围的梯田共同形成了生产生活空间格局。平岩村乡村旅游发展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通过修复和升级原有的田间农业生产道路,将其作为游客的游览观光道;或在部分农田中种植多品种的花卉植物,营造花海景观;或在农田中恢复传统农业生产中为了长时间存放稻草而堆起的“稻草垛”,打造“稻草人”“稻草耕牛”“稻草犁头”“稻草风箱”等农业景观,传承和创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文化效益。同时,平岩村将农业景观充分融入乡村旅游标识牌的设计中,以侗族建筑屋顶样式、侗族服饰图案、侗话等为元素,多种形式展现侗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遗产,对平岩村这一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一些景观的“城市化”对农业景观带来了不利影响,应“扬长避短”,吸收新的农业景观设计理念,在保证农业景观文化内涵核心地位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潮流和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的创新升级。

农业景观的科技化应用途径

随着科技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发展,多种类型的灯光亮化手段被应用到农业景观的创新打造方面,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农业景观的科技化应用成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河源市源城区陂角村的梦幻田园灯光秀活动,在原有农业景观基础上,通过植入航天题材、时光穿梭项目,利用灯光技术营造璀璨的夜景氛围,极大地提升了游客体验,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VR技术、全息投影、元宇宙等技术和创新理念为农业景观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手段。VR技术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通过图像和音效还原出现实生活中的农业景观氛围,人们可以在田野中漫步徜徉,也可以在历史街巷中品味丰富的历史文化大餐。全息投影是传统灯光技术的升级,依托乡村旅游区的真实场地,将农业景观更加艺术化、场景化的方式更加震撼、逼真、生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提升了农业景观的美学和经济价值。与元宇宙融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将农业景观、各类旅游业态、当地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充分融合,使得旅游形式超脱实体物理空间,最终实现数字化和沉浸式的旅游体验。诚然,科技手段为农业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但其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保障,在实践过程中,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实施。

农业景观的公共服务升级应用途径

农业景观具有旅游公共服务价值,农业景观的提质升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乡村旅游发展应注重对农业景观资源及产品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改善乡村发展环境,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更是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乡村旅游成为当前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居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重要途径。当前,乡村环境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垃圾遍地的情况一去不复返;道路系统全面完善,基本做到了村村、户户全通达;居住条件日益优越,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大幅提高,各领域内的能人、能手不断回归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先进技术、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景观的质量、规模和种类也随着上述富民、利民政策的实施而逐渐提高、扩大和丰富,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现实证明,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必然会提升农业景观的质量和数量,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稳健发展。

农业景观是乡村农耕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和优秀成果,是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物质、精神及融合特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产品价值和公共服务价值,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依托。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应从发挥农业景观的文化传承功能,充分利用科技生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三方面来实现农业景观助推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农业景观资源不可再生,应坚持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原则,在农业景观开发利用过程中进一步做好农民赋权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的景观权益,从而有效实现农业景观价值。如何在保障农民景观权益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农业景观提质升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