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记忆符号 >> 馆员能力素养助图书馆服务转型走得更好
详细内容

馆员能力素养助图书馆服务转型走得更好

时间:2023-07-26     作者:祁文军【原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图书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主要收藏机构,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对此,图书馆可以从拓展文化服务相关业务,增加数字信息资源储量,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职能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新型图书馆对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采编分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有对主动学习学术前沿成果的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场所。互联网凭借获取信息零门槛、极高的便捷性以及搜索引擎收集查找信息的准确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基于此,图书馆转型迫在眉睫。图书馆应该提供更加人性化、多样化、具有实用性的服务,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在社会文化传播和文化形态塑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构建新型图书馆,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拓展文化服务相关业务

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从泥板到甲骨,从竹简到绢帛再到纸张,图书馆应该为这些文化资源建立一个信息储存库,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另外,图书馆的业务不应局限于纸质文献收藏,不论是古籍,还是数字资源,都应在图书馆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难以突破围绕图书收藏形成的固定范式,部门设立也仍是传统的采编部、读者部等,没有与时俱进,仍以图书为中心,而不是以读者为中心。如今,国际对图书馆的评价标准已经从以前的流通指标转变为社会活动指标,从统计图书馆的借阅量转变为社会文化活动开展的数量。在网络时代,传统纸质媒介仍然是图书馆最主要的馆藏,其与数字资源馆藏长期并存。但是,图书馆需要从图书阅览借阅这一核心业务向上、向外拓展,例如,举办古籍展览、文化讲座、读书分享会等,这是新型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

当前,很多图书馆购进的电子借阅或检索设备或是超过了本馆规模相应的需求量,或是未及时给设备接入网络,导致设备使用不便,甚至出现了闲置的情况。部分图书馆还存在机构部门设置不合理,各类业务服务系统混乱,读者账号信息不同步,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导致“一卡通”难以实现全覆盖。

因此,图书馆应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引入既具有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背景,又了解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的人才,构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尝试推出在线讲座、古籍数字化等业务,打造线上虚拟知识空间,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职能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在其著作《绝对的地方》中提出了“第三空间”概念。他将生活起居的地点称为“第一空间”,上班工作的地方称为“第二空间”,而“第三空间”是指除了居住和工作地点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不仅具备社交属性,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等服务。“第三空间”是评判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咖啡馆、茶馆、酒吧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消费主义陷阱”以及对人的物化,“第三空间”不再是消费和购物场所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文化休闲场所成为城市居民的新选择,其中就包括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收集利用全媒体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社会价值,并以此为指导理念,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和休闲体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第三空间”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且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

增加数字资源储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因此,图书馆要想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增加数字资源储量,打造线上图书馆资源库。

在信息时代,信息数据更容易被拷贝,盗版、侵权问题频发。而图书馆拥有海量的宝贵信息资源,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传播交流知识与信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相关意识,使用正规官方途径购入电子资源,从而有效避免版权侵权等问题。

图书馆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为公众提供便捷的阅读服务和专业的知识信息服务。现如今,很多图书馆与学术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资源重组、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外,在当今社会,图书馆应在维护研究者、创作者利益的问题上起到模范作用,如此才能有效激励人们生产新的知识成果。图书馆应与相关机构部门一同探索如何在提高读者信息资源的可及性与保证内容产出方的经济获利之间达到平衡,以便实现图书馆作为大众精神文明源源不断滋养地的美好愿景。

基于对新时代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的探讨,笔者认为,在图书馆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首先应拓展服务项目和领域,其次应提高数字服务水平,增加线上信息资源储量,拓宽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总之,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作用,致力于提升人们的借阅体验。

构建新型图书馆,提升馆员的能力素养

提高图书采编分类业务水平

图书分类是一项对专业性素养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从业者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业务能力,具体工作包括图书分类、编目、文献检索等。图书分类和采编工作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图书分类法,并将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1.编目专业技术能力

作为图书馆文献编目的重要实践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编目实务经验。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普遍得到提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占比超五成,但他们的编目工作经验不足,只重视MARC数据的著录解析,缺少深入挖掘文章内涵的能力,而且习惯于机械录入数据信息,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内容编制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图书馆编目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技能,以应对信息时代的变革,并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更好地满足信息时代对编目工作的需求。

根据我国的图书分类法,大部分书籍只会被分到某一类中,如中国文学类,但是,有些书籍可能会被分到两类或更多种类中,如中国文学类和文学理论类,遇到这种情况时,便需要进行编号。很多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所使用的都是国家图书馆或CALIS数据库的编制规范,其字段本身已经相当完备,因此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对相关条目进行合理的取舍,更好地完成编目工作。

采编是采集信息及编辑信息的工作。从业人员应具备深厚的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加准确地识别网络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者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入了解采编工作的基本原理,更好地理解图书馆的管理内容。

2.计算机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图书馆采编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此外,还应该提高获取、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3.社会交往能力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人员应该提升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供应商和出版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读者保持密切互动,从而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之,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帮助采编工作人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高校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以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为基础,整合各类文献资料,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

如今,新型图书馆承担的职能已经从开发信息资源转变为人们提供广泛的知识服务,如咨询服务、情报服务等。虽然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读者就可以获得所需信息,但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查找多个关键词内在深层联系方面,其目前仍有欠缺,而这正是一个新型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能够提供服务的领域。

上海图书馆尝试将图书馆与科学技术情报机构相结合,建成国内第一家图情一体化的大型信息服务机构,完善上海公共信息情报服务平台,并增加参考馆员、主题馆员岗位,提高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人员的录用比例,致力于改变大众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刻板认知。原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还希望,图书馆馆员最终能够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技术劳动岗位,像医生、律师一样,而不只是在图书馆这一物理场所,才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和指导。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要想达到上述要求,馆员就需要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或学科形成较有层次的认知体系,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为其筛选所需要的信息,帮助受众完成资料收集工作。

培养主动学习学术前沿成果的意识

新型图书馆除了为受众提供所需信息和知识资源以外,还应具备引领作用。图书馆馆员应成为受众在学术界的领路人。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不是只有艰涩深奥的专业概念和理论,它们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探索和解构,能够满足受众对所谓本源和真相的好奇心,帮助受众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一个优秀的图书馆馆员会时刻关注并了解相关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动态,及时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前沿发现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引领受众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受众的社会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真正让图书馆融入受众的日常生活中。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除了服务于学术研究以外,其“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的性质也意味着其应注重对人的服务。原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谈及图书馆二期规划时强调,图书馆应该成为人们交流的桥梁,人们的思想和知识也是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馆员应该更加努力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如今,大多数图书馆都通过加大硬件建设投入的方式来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但这种方式往往会使图书馆缺失真正有温度的沟通服务。图书馆馆员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自觉培养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小到馆内参观阅览体验,大到建立起读者与知识的桥梁,或为读者提供高级咨询服务,图书馆馆员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总之,馆员服务意识的树立和提高是打造人性化图书馆的必由之路。

根据上述探讨,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新型图书馆需要图书馆馆员具备熟练的图书采编分类业务能力、对特定学科的整体认知能力、快速更新知识体系的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为了更好地为受众提供服务,让受众主动走进图书馆获取所需信息,图书馆馆员需要不断探索建设新型图书馆的方式。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播公共知识和信息以及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职责。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ChatGPT这类高度智能化的语言模型的出现,图书馆不再是人们搜集、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然而,图书馆作为特定的场所,仍具有承办文化活动、休闲社交、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等的作用。对此,图书馆馆员应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受众提供多样、新颖、人性化的图书馆服务。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