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传媒观察 >> 新媒体浪潮中图书编辑素养与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详细内容

新媒体浪潮中图书编辑素养与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3-08-16     作者:刘荣【原创】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使用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被彻底改变,海量的信息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人类认知的负荷,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出版业快速发展,出版技术推陈出新。以移动终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和编辑模式,也对编辑的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业隶属于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图书编辑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和能力,不仅涉及编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而且与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直接相关。

政治素养与把关能力  

图书编辑首先要具备政治素养。出版行业具有引领和塑造意识形态的崇高使命和内在要求,因此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领域。在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作为宣传途径的作用更加凸显。“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们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这是图书编辑在当今时代提高政治素养,推动构建中国文化情境下学术体系和理论体系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图书编辑要具备把关能力。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图书编辑需要在出版的全过程中注意体现图书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出版传播速度、广度、深度的无限拓展,因此,在出版工作中,图书编辑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在面对覆盖面广、即时性强、信息量大的书稿时,一旦出现政治纰漏,就会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图书内容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反对什么,都应当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样,图书编辑才能对文字中涉及政治、外交、民族、宗教等问题的观点和言论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以此作为内容取舍和加工的标准。图书编辑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把关上的警醒,既要把好出版流程中的选题关、审稿关、加工关,又要把好图书内容中的导向关、知识关、逻辑关、文字关、规范关。

职业素养与学习能力

职业素养即职业情怀。图书编辑要热爱编辑事业,具有职业情怀。正如出版家聂震宁所说:“我们做出版的,就要有出版情怀。情怀既是职业成功的追求,也是一种乐在其中的精神向往。”编辑的职业情怀意味着对编辑职业性质与定位的深刻理解,意味着具有引领文化发展的高度自觉,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意味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在图书出版领域,需要辩证地看待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取舍问题。有情怀的编辑在工作中必然将精神追求、社会效益置于首位,而不会被商业利益所支配。作为图书的第一责任人,图书编辑需要坚守职业操守,牢记文化使命,弘扬社会正能量,出版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作品。

图书编辑要具备学习能力。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加速迭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图书编辑仅凭以往从业经历中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应对图书出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出版领域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虽然图书编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为深厚的知识积累,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科研的突破和理论的创新,有些知识会过期,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图书编辑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储备,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一方面,编辑要主动学习,除了常规的业务学习之外,还要关注时事,提高阅读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专业文献和书籍来更新、增加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面对新媒体背景下不断变化的出版新局面。另一方面,编辑要善于向其他编辑,尤其是老编辑学习。既可以从其他审次对稿件的修改过程中学习,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需要提高之处,也可以针对问题直接请教相关专业的同事和社外专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

文化素养即文化底蕴。思想是文化的内核,文化是出版的本质。图书编辑既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又是精神文明的倡导者;既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又是优秀成果的分享者;既要全面、深入地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激活其时代价值,出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力量的作品。图书作为传承人类文化、传播科学知识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而内容质量则是图书的灵魂。虽然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出版形式在持续更新,版面设计越来越精致,但如果缺失了优质的内容,图书也就没有了核心价值。因此,图书编辑需要具有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按照“三审三校”制度来规范出版流程,保障图书质量。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材和学术著作的科学性、理论性、时效性、适用性要高于一般图书,在此类图书的出版过程中,图书编辑尤其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强化质量把控,打造精品图书,在文化的传承和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尽到责任。以上种种都要求图书编辑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文化发掘、融汇和传播的合格使者。

图书编辑要具备创新能力。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新媒体技术催生出了电子书、有声书等新的图书出版形式。这推动着图书编辑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关注图书的创新表现形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图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将音频、视频等与文字有机结合,力求将图书的知识性、趣味性合一,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此外,图书编辑还要以创新的思维实现一项内容多种开发,一种产品多种销售,一个产品多种出版形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合发行。图书编辑需要在不断的创新中了解市场,找准定位,从读者的需求出发进行判断,出版有特色、有价值的好书。但图书编辑的创新既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做个“有心”的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找到问题,即创新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

专业素养与整合能力  

专业素养即学术造诣。图书编辑既要有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一个或几个专业的领域,熟悉学术流派和学术进展,这样才能与行业专家进行良好沟通,对专业范围内的选题具有整体把控、判断、驾驭的能力。在科技迭代如此迅猛的时代,要出版适应时代需求的好书,图书编辑必须紧跟学术、行业、技术的发展,并实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紧跟出版技术的发展,多方位了解新的出版方式和出版技术,充分判断图书的出版价值。此外,图书编辑需要具有编研结合的能力。编辑做学术研究和业务研究,既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又有利于换位思考,加深对作者的理解;既可以缩短与作者沟通时的学术距离,又可以缩短与作者沟通时的心理距离。

图书编辑要具备整合能力。图书要赢得市场,关键在于其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编辑需要全程跟踪相关选题的执行过程,其整合能力既包括有效整合内部编印发环节所涉及的人、才、物等资源的能力,也包括关注科研前沿或市场动态,把握读者阅读偏好,捕捉热点选题,填补市场空白的能力,还包括宣传策划、营销设计的能力。图书编辑不论是策划传统图书,还是策划新型数字产品,都需要建立互联网思维模式,强化多维营销意识,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有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营销渠道和方式向读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和用户评价,准确掌握实时信息,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迭代创新,实现纸质图书与数字产品共荣共生,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不断提升,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的良性循环。

语文素养与沟通能力

语文素养即文字功底。这是图书编辑的基本功,直接影响编辑处理稿件的水平和质量。编辑加工是图书出版过程中保证出版质量的核心环节。作者交来的稿件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作者专业知识很丰富,但文字表达不协调;有的作品涉及多种学科,但作者某些考证存在疏漏;有的作品内容丰富,但结构组织无逻辑性,等等。这些问题要求图书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劳动查证必要资料,对稿件进行删误增补、去芜存精的修改、充实和完善。因此,图书编辑既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有跨文化的广阔视野,更要有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图书编辑在修改稿件时要注意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维护作者的创作风格。遇有重大修改,应提出建议请作者自己先改,而不急于替作者改,以免损害原有的风格。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术翻译类图书的译者一般是专业研究人员,有别于文字工作者,译文的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编辑特别注意对文字表达和专业术语进行规范和统一。

图书编辑要具备沟通能力。图书编辑在出版流程中具有中心和纽带的作用,不仅要专注于内容生产,更要深度参与产品策划、产品运营、产品服务等事务,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出版社内部,图书编辑需要与出版生产链上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质量加以把控,对偏差加以纠正,从而提高出版效率。在出版社外部,一方面,图书编辑要与作者对书稿内容的修改进行沟通,包括修改的内容、修改的方式、对图书出版的建议,等等。另一方面,图书编辑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向读者传达新书信息,并且了解读者的反馈以及对出版内容的合理建议等,通过与作者、读者的双向无障碍沟通,完善图书内容,改进图书形式,提高出版质量。

文明素养与营销能力

文明素养即道德规范。图书编辑要严格遵守与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围绕编辑出版,国家出台了多种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地图管理条例》等,图书编辑需要对这些法律法规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对于学术评价制度、新闻出版规定以及各类规范性、标准性的文件,图书编辑也都需要掌握或了解。无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此外,图书编辑要特别注意提高著作权意识。著作权涉及的范围广、具体情况复杂。而开放高效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图书编辑既要注意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如署名权、作品完整权等;又要注意保护出版社的版权,如专有出版权、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等;还要注意避免出现版权纠纷,给出版社造成损失。图书编辑要主动学习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主动参加相关培训。与作者签署的出版合同和其他相关协议,期限要尽可能地长,以确保出版社获得版权和传播权的确定性和正当性,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实现作者与出版社的双赢。

图书编辑要具备营销能力。销量的高低作为衡量图书出版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市场认可度的高低。在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作为出版社的核心力量,要树立市场意识,培养营销策划能力。例如,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对图书进行宣传和营销。宣传策划和营销计划是图书编辑在策划相关选题时需要统筹考虑的环节。图书编辑在选题策划之初,就需要深层次、全方位地把握市场动态与读者的最新需求,根据出版流程,找准市场空白,制定多点推进并具有可调整性的营销策划方案;不仅要综合考虑与营销相关的各个要素,还要通过营销计划将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图书投放市场之后,要联合发行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跟踪,收集销售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策略,以便有效推动图书价值提升,为出版社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总之,图书出版既是一种文化竞争力,又是包含高智力与创造性的活动。编辑素养与图书品牌、出版品牌的影响力联系密切。图书市场的竞争,看似是书与书、机构与机构、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其实是编辑素养和能力的较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编辑需要提高素养和能力,提升图书的出版质量,做好纸质书出版与电子书、有声书出版之间的转化,推动新旧媒体的互融互通,以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打造图书品牌和出版品牌。图书编辑的素养和能力不仅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相关,而且与出版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相关,更与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直接相关。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