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记忆符号 >> Z世代下网民社交行为异化解读
详细内容

Z世代下网民社交行为异化解读

时间:2023-08-31     作者:杨晨雨【原创】

媒介技术的迭代创新使新的社交行为出现。“文字讨好症”是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种社交行为,网民常常会使用亲昵的语气词(如“啦”“呀”“呢”等)进行文字交流和社交活动。现着眼于Z世代下网民的社交行为,分析“文字讨好症”这一新型网络社交行为的成因,并深挖“文字讨好症”现象所展现出的自我迷失和社交异化等表征,为当下线上文字交流中存在的社交异化问题提供理论思考。


Z世代与“文字讨好症”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人际沟通从“面对面”转变为“键对键”,社交行为呈现出沟通渠道多样化、信息传递高效化、信息反馈及时化的特点。

Z世代作为网络流行语,也被称为“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其一出生就与数字网络紧密相连。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社交。Z世代更善于使用社交媒体与亲朋好友保持沟通,建立联系,分享生活,其通过网络化、流行化的社交用语在网络平台上塑造形象,进行自我表达。

本文所讨论的“文字讨好症”是网络热词,其表现出了网民在社交平台上交流方式的异化。“文字讨好症”作为一种社交行为,特指人们在线上进行文字交流时,会字斟句酌地修改用词,对刻板的文字进行软化处理,以表现出一种更为亲切的态度,一方面用于表达自身内心的情感活动,另一方面希望对方感到舒适友好,进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例如在结尾加上“哈、啦、滴、~”等亲切的修饰词或符号;又如,将“好的”改为“好滴”,将“收到”改为“收到啦”等。这种异化的网络社交行为有助于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文字讨好症”的产生原因

媒介环境:讨好环境形成

20世纪60年代,班杜拉、沃尔特斯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如今,网络社交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社交方式,大多数人都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进行社交,这也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易于学习“文字讨好症”的环境。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自媒体博主的文章、视频中都加入了可爱的“啦”“呀”“呢”等语气词;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同学、同事、亲友也都在使用这类文字进行线上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注意到这类“讨好性”文字,并为下一步的学习行为创造条件。

学者班杜拉认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处的社交环境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人们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来面对交流群体和沟通场景。人们学习不同的“讨好性”文字,将其进行内化并加以使用。例如,在职场中,由于日常沟通的对象是领导、同事等,人们需要采用友好型语言来讨论工作,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文字讨好症”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上下级、甲乙方关系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人们在职场中所具备的分寸感。

青年网民:主导语言生产与传播

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青年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手段、各种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网络亚文化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文字符号、日常用梗等,创造了一种新的网络话语表达形式,使得其在网络传播中与众不同。网络亚文化的特定语言和表达方式传播迅速,影响了许多网民的交流方式、娱乐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青年是网络传播的主力军,在网络亚文化对网络语言进行构建和话语传播的过程中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推动着网络青年亚文化不断发展。青年具有开放的思维和态度,能够接受新兴事物,他们为网络亚文化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性。

“文字讨好症”被网络青年群体推崇并迅速走红,成为当下流行的网络社交行为。“文字讨好”是网络青年情绪宣泄的重要手段,其以浪漫的网络语言、感性的文字和夸张的符号,既能展示出自己创造语言的才华,也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赞赏。他们的活跃参与和内容创新推动了“文字讨好症”在网络上的流行和发展,同时,青年群体在网络上表现出了对社交行为的极大渴望。“文字讨好症”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很多青年群体。由具有相同兴趣喜好的人组成的社群,持续用“讨好”的语言满足群体期望,获得群体认同,这为网络语言和社交互动带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

数字生存:社会疏离感加剧

虽然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互联互通的平台,但其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在社交中的疏离感。首先,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进行社交互动。这种虚拟形式的社交可能不如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疏离感。互联网、社交媒体提供的匿名性和虚拟身份的便利性也不利于真实的互动和信任的建立。其次,在情感方面,当社交媒体被过度滥用,人们感到无法获得真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支持时,会产生孤独感;而且网络信息的广泛性与互通性也给人们带来了社交焦虑,进而让人们对社交产生了抗拒心理。

当人们产生社会疏离感,感到孤立和缺乏归属感时,他们会有被接受和认可的心理需求,进而希望通过“讨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赞赏。因此,“文字讨好症”成为一种应对机制,其通过迎合他人获得一定的社交关注和认可。此外,社会疏离感可能会导致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总是以“迎合他人”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效应,也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交流现象。同时,这种所谓的迎合也是一种害怕被他人否定或被孤立的表现,为了避免这些负面体验,他们倾向于以“讨好”为策略,回避任何可能引起争议或不认同的话题,以免得罪他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疏离感容易使人呈现出内心缺乏信心、畏惧表达的状态。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用“文字讨好”的方式,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疏离感。“文字讨好症”作为人们尝试在虚拟社交媒体中建立关系的方法,通过迎合他人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接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消除了社会疏离感。例如,社恐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因抗拒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社交疏离感,变得孤独焦虑,而“文字讨好症”的社交互动可以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社交环境,使其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情感。这种形式的互动缓解了社恐人群的社交疏离感,为他们提供了建立社交联系的新环境。

“文字讨好症”的具体表征

自我迷失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个体的心理结构主要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原始的、最本能的冲动欲望;“自我”奉行“现实原则”,是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而“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着内化的道德规范和理想境界。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交行为其实反映了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欲望和需求。

“文字讨好症”反映出了人们过度依赖外界的认同和赞许,旨在通过“文字讨好”获得他人认可,满足“本我”对认可和赞美的渴望。然而,这种过度追求外界认同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自我迷失,难以通过外界的声音了解和约束自己。例如,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常常会听到“你好厉害呐”“向你学习啦”等赞扬的话语。但是,他人的判断与评价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们如果深陷于外界给自己建立的人设之中,会掩藏和弱化真实的自我形象。

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一方面,“讨好性”文字确实会让受者感到被尊重,但从表达自我的角度来看,“文字讨好症”其实是与人本主义相背离的。在人本主义视角下,大众传播中的认识主体都希望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然而,当人们陷入“文字讨好症”时,其实表现出的是一种“对互动环境的屈从”。通过一系列“讨好”性的文字,人们会对自己的真实心情进行“美化”,甚至是伪装。他们看似积极正面的文字背后或许隐藏着大量的负面情绪。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很多人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会不知所措,甚至不加以甄别,而是一味地从众、随大流。广大网民特别是正处于建立自我价值观阶段的青年,每天面对海量信息,容易迷失方向,失去鉴别真实信息的能力。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性格内向、含蓄、不善于表达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社交能力较差,为了在线上打造积极热情的形象,便只能利用语气词和表情符号让对方认为自己容易相处,不是难以接近的人。这种行为就像拍照时采用柔光滤镜,是一种对自我形象的“美颜”。

社交异化

社交异化是指个体为了符合他人评价和社会期望,而违背自身真实感受的行为模式。“文字讨好”的热潮展现了社交异化下的群体狂欢。在群体狂欢中,个体往往受到群体认同和社会集体意识的强烈影响。一方面,为了追求群体的一致性和归属感,个体可能会放弃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盲目跟随群体的言行并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当一个群体的多数人都受到“文字讨好症”的影响时,整个群体可能会形成一种追求外界认可和赞许的氛围。

首先,在“文字讨好”的社交行为中,个体由于陷入集体意识的影响中,企图通过与他人一致的言辞和行动彰显自己的身份和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之间相互迎合,通过使用“讨好”性的文字来吸引他人。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的个体会体验到一种相互认同和积极回应的情绪,从而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整个群体陷入自我狂欢中。

其次,群体狂欢可能会导致个体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个体可能会因为盲目追随群体所崇拜的对象或观点,而忽视正确的价值观和个人内心的声音,失去批判性思维,不再对群体中的观点和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思考,形成趋从、盲目的“文字讨好”行为。“文字讨好症”体现了一种社交异化倾向,其使个体逐渐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相背离,难以与其他人建立真实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文字讨好症”是互联网时代多元社交语境下的产物,它的存在反映了当下网民渴望理想化社交的美好心愿。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跟随内心真实想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成就自我实现”。实际上,无论什么表达都会被贴上相应的标签,因为其源于人性趋利避害的本性,是个体在接收到危险信号时,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会使人们在潜意识中扭曲真实情况,以保护自我。但我们与其将这种表达习惯定义为“文字讨好症”,不如说人们只是想用希望别人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以保持尊重和礼貌。

此外,我们需要明确沟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传达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非流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味刻意谄媚。在工作与生活中,不应将聊天感受作为社交的标准,而是应将聊天形式弱化,真实客观地表达自我需求和情感态度,真实地认识并接受自己,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他人建立真实的情感连接,这才是最合理的社交方式。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