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学术研究 >> 闽南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的新路子
详细内容

闽南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的新路子

时间:2023-09-08     作者:王颖【原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作为近些年的旅游热点之一,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与情感体验需求。现进一步对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项目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闽南地区是指我国福建省东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地级市,以及龙岩市新罗区和漳平市,该地区使用的方言为闽南语。闽南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提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加深社会民众对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并最终实现对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合理融入旅游项目的创新开发工作中,同时要注意对原生态文化进行保护,始终遵循整体性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本真性开发等文化观光旅游开发原则,以便推动该项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

艺术审美价值

在现代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深入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有效满足旅游市场上消费者的艺术审美需求,给广大游客带来更好的艺术文化体验,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利用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蕴含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能够体现出各个民族的审美情趣与生活风貌。人们所熟知的传统民间戏剧、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应用到旅游项目开发利用中,能够让海内外游客切实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大提升旅游项目的品位。比如,闽南地区的漳州锦歌、歌仔戏、皮影戏等,都具有鲜明的艺术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当地的旅游项目开发中,能够吸引更多在精神文化层面有追求的游客。

历史文化价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中,历史文化价值是其核心内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民族会形成各自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该地区民众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旅游项目开发中挖掘利用这些具有研究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项目的层次性,打造出鲜明的旅游产业文化品牌,从而有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吸引力,同时可以以旅游体验的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历史的变迁,并对其产生一定的认同。以闽南地区的南音为例,其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至今仍然流传于港澳台和东南亚闽南人居住区。将南音文化应用在旅游项目开发中,能够唤起更多人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

娱乐价值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期望通过旅游的方式获得更多快乐,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因此,娱乐休闲是现代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追求的一个重要内容。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产生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进行休闲娱乐与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旅游项目创新开发工作中,能够有效发挥出其娱乐价值,促使广大游客更好地放松身心。比如,闽南地区的拍胸舞作为福建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胸舞表演不受场地、音乐、道具等的限制,这种具有闽越族原住民舞蹈遗风的特殊舞种也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将拍胸舞合理应用于当地旅游项目开发,邀请广大游客共同参与拍胸舞表演,能够发挥出这种舞蹈的娱乐价值,充分激发游客的参与兴趣,使游客从中感受到当地舞蹈艺术的魅力。

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

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闽南文化是由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交融互通、演变发展而来的,至今还影响着港澳台、东南亚等地。闽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闽南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比如,福建厦门的歌仔戏和漆线雕技艺、德化的瓷烧制技艺等,都是闽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南人民智慧的结晶。将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鲜明地域特色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项目开发中,能够让游客在欣赏闽南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时,充分感受到闽南地区原住民独特的文化和风俗,并参与到多样化的传统艺术表演活动中,切身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

种类多样,文化品位高

闽南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有着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闽南地区开发新颖丰富的旅游产品提供资源支持。截至目前,闽南三市拥有4项世界级、5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梨园戏、南音、漆线雕技艺、漳浦剪纸、惠安石雕等,这些非遗向世人展示着闽南地区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积淀。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用到旅游项目开发中,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当地旅游产品的品位,从而吸引更多对文化旅游项目感兴趣的游客,带动当地旅游文化经济建设稳定持续发展,同时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互动性强,体验空间大

闽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还有着较强的互动性,能够给民众带来良好的体验。比如,南音、木偶戏、皮影戏、高甲戏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能够激发游客学唱试玩的兴趣,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旅游体验学习氛围。又比如,德化的瓷烧制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能够让游客参与到多样化的旅游活动体验中,提升游客的参与感,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体验游玩空间。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在旅游项目开发中有效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让广大游客参与体验当地独特的艺术文化活动,获得身心、情感、实践等方面的独特体验,满足游客的互动游玩需求。

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在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整体性保护原则。旅游开发人员在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要注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不能对其造成破坏。当地有关部门要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旅游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地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项目中,并对其进行活态保护和传承,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历史文物、古建筑等都原貌呈现在大众面前,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第二,本真性开发原则。本真性开发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核心。旅游开发人员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直观清晰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使他们能够充分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人员要尽量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幅的改动,要尽可能地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涵义,只有这样,才能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到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第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在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调节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打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态旅游环境,满足游客对自然风光与精神文化的需求。旅游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适度开发利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遵循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

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传统旅游利用模式

在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传统旅游开发利用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用到旅游项目中。比如,闽南地区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丰富,节庆旅游有着明显的文化性、动态性、经济性等,能够帮助当地旅游景区景点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民俗节庆活动涉及传统舞蹈、音乐、民间仪式、工艺技艺等内容,将多样化的民俗活动内容融入旅游项目中,能够有效开发出具有一定艺术文化价值的参与性旅游体验活动,还可以起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我国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每年各个城市为了欢迎海内外游客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民俗节庆活动。比如,福建厦门作为我国的知名海滨旅游城市,相继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了元宵灯会展、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等。又比如,福建泉州作为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当地也推出了泼水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以及元宵迎春花灯会等民俗节庆活动。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应用到旅游项目中,大大提升了当地旅游项目的吸引力。

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

在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可以推动一个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形成。比如,建立福建德化县瓷文化保护示范园区,当地陶瓷制作以“白”见长,制瓷技艺享誉天下,被人们称为“中国白之乡、瓷艺术的摇篮”。德化瓷烧制技艺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政府通过颁布《开展旅游全域化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等文件,成功打造出瓷文化保护示范园区,明确了“瓷景区+城休闲”的城市定位和“景城同建、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最终实现了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旅游发展目标。

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

为了大力传承闽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许多海内外游客前去游览参观。比如,厦门惠和石文化园、漳州元光文化生态园、成洲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泉州“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等。在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挖掘利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泉州“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的建设开发为例,其以琵琶的外轮廓造型为场地的核心构成元素,建筑围绕琵琶铺展开来。“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保留了老城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及民间服饰等资源,将历史的沧桑韵味和现代的时尚风格巧妙结合起来。该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开发旨在打造泉州本土娱乐明星,建立闽南语原创音乐培训基地,为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表演、创作的本土人才,同时让游客通过游览体验到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实现对闽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闽南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了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打造出更多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当地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市场主导作用,科学指导旅游企业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

福建省教育厅2022年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编号:CJ2300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