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学术研究 >> 从文化记忆视角讲好黄河故事
详细内容

从文化记忆视角讲好黄河故事

时间:2023-10-14     作者:柴沙沙 李燕 高玉莲【原创】

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文化记忆理论将文化、记忆与认同相关联,通过媒介建立起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联系,为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新视角,带来了新抓手。唤醒、重塑并不断强化黄河文化记忆不仅有利于延续黄河的历史文脉,而且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人们的身份认同,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发展全局,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出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时代号召。黄河孕育了璀璨夺目的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文化记忆理论强调记忆与文化、认同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时间维度上,力图通过媒介建立起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联系,实现文化历史上的传递;在社会维度上,则通过本身的定型及规范作用构建起共同的身份认知与文化认同。可以说,文化记忆理论为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

文化记忆理论的主要内涵

文化和记忆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而且遍及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领域。文化记忆理论的出现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融合视角。下文主要梳理文化记忆理论领域相关的三种重要观点。

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

20世纪以前,关于记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生理学角度,哈布瓦赫及其集体记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记忆研究向社会学角度的转变。哈布瓦赫指出,记忆不仅是个体的生理行为,还与他人、社会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记忆首先需要他人、环境的刺激才能被唤醒,并且在与他人的共同对话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加强。同时,个人与他人共同对话的平台构成一个集体性框架,这个框架能够反过来作用于个体的记忆,帮助个体定位记忆,重构记忆。哈布瓦赫将这个社会性的框架称为集体记忆。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绝对不是个体记忆的机械相加,而是一个承载和体现着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的整体性框架。另外,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具有“当下性”,其本质是立足于当下对过去进行的重构。与之同时代的阿拜·瓦尔堡也关注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将图像符号视作艺术表现手段,提出了集体图像记忆的观点,也就是社会记忆理论。

皮埃尔·诺拉的记忆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在《记忆的场所》中明确提出了“记忆场”概念。他认为,集体记忆的研究应该从“场所”出发;任何能够在集体层面与民族身份和过去联系起来的文化现象都被称作“记忆场”。诺拉将记忆场分为三类,即物质性记忆场、象征性记忆场和功能性记忆场。记忆场既可以是物质性存在物,如纸质档案、字典以及保存这些物质资料的博物馆、图书馆、文献资料中心、数据库等机构,具有纪念性的建筑;也可以是带有象征意义的纪念庆典、节日等时空性场所;还可以是具有功能属性的协会、团体、自传作品等。诺拉对“记忆场”的生成机制也进行了探究。他指出,从内部来说,记忆场本身是由记忆凝聚而成的,既包含着记忆,也体现着记忆。记忆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受到外部力量(如历史变迁)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或进行重塑。记忆场要想发挥作用,就需要人的参与。人必须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如节日庆典、仪式性活动等来维系记忆场的功能。

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及其妻子阿莱达·阿斯曼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文化记忆”的概念,将记忆理论正式引入文化视野之中。扬·阿斯曼夫妇首先探讨了文化和记忆的关系,认为记忆一方面具有储存功能,能够实现文化生产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具有重建功能,能够在文化出现断裂时实现文化的再生产。在哈布瓦赫观点的基础上,他们对集体记忆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交往记忆主要是社会的短时记忆,在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实践和日常交往中实现。因为交往记忆的主体必须是鲜活的个体,建立在对话交流及其他形式的互动之上,所以周期一般较短,多维持在三代人到四代人之间。与之相反,文化记忆主要是长时记忆。文化记忆脱离了实时的交流沟通,通过文本系统、仪式系统、意象系统等载体得以保存、固化和延续,同时又在当下社会环境里进行调整和重构,因此文化记忆可以在时间维度上实现代际的跨越,无限延伸,具有长久性和固定性。通过文化记忆,每个时代的社会都在传递并不断巩固着自己的特定形象,打造着群体的独特性和自我认同性,因此文化记忆对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记忆理论从产生以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文化记忆呈现出的时间的绵延性与空间的广阔性与黄河文化广博深厚的特点相契合,将文化记忆理论引入黄河文化研究必将为研究带来新思考,提供新借鉴。

文化记忆理论与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的适应性

文化记忆理论为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提供新视角

文化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以文化方式记载和传承的共同记忆,是一个民族最独特的文化标识。文化记忆力求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关联,通过文字、仪式等媒介形式唤醒群体和社会对过去的回忆,并不断融入当下的社会框架之中,使记忆得以延续、巩固和更新。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穿越古今,见证和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奋斗史,形成了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黄河文化也在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耕时代,黄河记录着中华儿女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其在自然面前不屈的抗争。在近代,黄河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壮大,孕育了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大发展,黄河文化的时代意蕴也变得更加鲜活。纵观当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好黄河文化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在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开展黄河文化研究,厘清和延续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在现实框架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究黄河文化的现代性复刻和创新,既连接过去,又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有利于形成黄河文化记忆传送链,在文化回忆中实现认同与延续,进而促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记忆理论为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带来新抓手

文化记忆依靠各种文化层面的符号和象征而得以保存、复刻和再现。这些媒介载体蕴藏着文化历史,能够向公众投射回忆,激活公众的文化记忆,有利于实现文化的赓续与弘扬。

要实现黄河文化基因的传承,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将黄河文化元素落实到“实体化”“活态化”的媒介载体中,让它在文化记忆中活起来、传下来。在历史变迁历程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根基深厚,文化资源灿若繁星。黄河流域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保存有殷墟、晋祠、龙门石窟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凝聚着中华儿女关于黄河的共同记忆。充分保护、激活这些媒介的功能有利于实现黄河文化“实体化”传承的延续和嬗变。在此基础上,广泛探讨黄河文化与当下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在现代化情境下进行黄河文化媒介重塑,如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塑造黄河文化活动品牌等,建构起能够附着黄河文化记忆的新象征,是实现黄河文化“活态化”传承的时代命题。总之,在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建构与重塑黄河文化的媒介载体是促进黄河文化再登场,实现黄河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抓手。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的路径

唤醒记忆:用足黄河文化资源,建构文化记忆空间

黄河流域积淀下来的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的黄河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充分梳理并利用好这些资源是唤醒民族黄河文化记忆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职能,做好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激活具有地方特色的黄河文化记忆,做好分区、分类、分级保护。具体来说,要充分发挥黄河名胜、历史遗迹的作用,探索文旅融合模式,不断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非遗场馆,开设非遗课堂,为激活群体文化记忆提供空间场所,让个体走得进来,忆起过去,建构起黄河文化的话语表达。文字是文化记忆中最可靠和稳固的媒介方式。要保护好黄河文化的纸质档案、地方志等资料,留存历史的记忆;要充分发挥保存这些物质资料的博物馆、图书馆、文献资料中心等具有纪念性的建筑的功能,建立有效运营机制,让这些“冷门”场馆热起来,唤起人们的黄河记忆,发挥这些建筑弘扬黄河文化的作用。

重塑记忆:办活黄河文化活动,创新文化记忆表达

建构文化记忆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回忆过去,将过去复制、粘贴过来,而是找到过去与现在的契合点,在现行社会的框架模式下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使黄河文化真正被群体接受。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节点、契机,将记忆与时代场景相勾连,让黄河文化记忆“活起来”。举办黄河文化宣传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遗产,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文化的重要价值,理解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举办黄河文化实践体验活动,形成文化活动品牌。例如,将黄河文化传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举办黄河沿线健步走等活动,让人们在运动中领略黄河壮美。再次,要充分激活各方力量,创新黄河记忆的表达方式。大力发挥各类民间组织的力量,群策群力重塑文化记忆,例如调动艺术创作研究机构的积极性,鼓励创作者积极创作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发挥各类相关协会、学会力量,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活动,打造黄河文化宣传读本等,丰盈功能性记忆媒介。最后,还要举办各类黄河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发动专家、学者对黄河生态环境保护、黄河资源利用、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展开研讨,合力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强化记忆:调动全媒体平台,增强文化记忆功能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深度交融。记忆的传递也不再局限于仪式和文本,还可以通过电子化、数字化媒介实现。在黄河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一方面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实现记忆的存储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还原、再现黄河文化元素,实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传播,建构起全方位的黄河文化叙事框架,强化受众的文化记忆,增强群体的文化认同。在利用全媒体平台时,要注重将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要依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巧借新媒体东风,打造黄河文化传播矩阵,多维发力共同讲好黄河文化故事,不断强化受众的黄河文化记忆。此外,还要注重增强叙事的吸引力。近年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国家宝藏》等节目反响热烈,既得益于其将电视化表达与网络化传播相结合,依托短视频迅速“出圈”,也是因为这些节目将专业性与故事性相结合,注重文化的落地表达,以更加真实的、亲切的方式阐述文化内涵,唤醒文化记忆,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些节目为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树立了样本。在全媒体时代,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建构起多维度黄河文化叙事空间以及多层面黄河文化互动框架,才能让黄河文化进入更多人的耳中、眼中,让文化记忆长留更多人的脑中、心中。

文化记忆理论将文化、记忆与认同相关联,建立起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在建构与重塑文化记忆的过程中,具有奠基意义和巩固根基意义的过去能够打破时空局限不断得到固化和延续,群体也在不断巩固和强化身份的认同。反过来,群体在获得身份认同、寻找到归属感之后,也会主动参与到文化回忆中去,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弘扬文化的使命,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在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探索传承黄河文化的传播价值和路径,唤醒、重塑并不断强化黄河文化记忆,不仅是延续黄河的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的重要方法,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关键。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