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学术研究 >>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导向下山东省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详细内容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导向下山东省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时间:2023-10-24     作者:陆忱【原创】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工作,也是推动沿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新路径。现聚焦山东省沿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当前山东省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传承人不足、保护方式传统、资源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创新特色项目等具体策略,为山东省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借鉴。


我国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模式进行了诸多探讨。贾鸿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大众这一问题切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活态、综合、异地四种旅游开发模式,并由此提出法律制度等五种保护机制。雷蓉、胡北明通过对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发展建议。田宝龙、喻晓玲使用TSP数学模型分析,对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线路方案进行了规划。章牧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呈现出的原真性、可体验性、可持续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非物质特性,从文化认同与原真性、文化再生产、价值共创三方面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活化路径。李渌、李晨宇、徐珊珊基于贵州织金古城的实证,构建文化记忆与文化空间关联视角下古城非遗活化的框架,提出文化记忆、空间实践、地方感共同构成历史城镇非遗活化的多维动力。林琰、李惠芬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基础上,指出非遗保护有着档案式、被动式问题,应建立动态化非遗考核评估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展开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视让非遗“活起来”,从实际出发把非遗活化利用落到实处。由于非遗形态、类型多样,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模式更具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承载力、文化遗产等问题随之而来。“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新概念,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2020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增加了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表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黄河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作为重大使命和重大机遇,也愈加重视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深入研究山东省沿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山东黄河文化品牌,深化区域联动共建,加强山东省与其他沿黄省区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搭建山东省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交流平台。

山东省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进入山东,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9市25个县(市、区),在东营市的河口区入海。境内河道全长628千米,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千米。

根据我国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21年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选取山东省沿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类别梳理和地区梳理。当前,山东省沿黄城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6项(详见下表,由于原莱芜市于2019年划入济南,统计时,将原莱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济南市进行统计),占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数的68%。山东省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菏泽31项、济宁19项、泰安12项、聊城12项、济南20项、德州4项、滨州7项、淄博18项、东营3项。其中菏泽、济南、济宁、淄博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量相对较多,德州市和东营市的较少。济南的皮影戏、滨州的民间剪纸、菏泽的皮影戏和泰安的皮影戏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山东省沿黄城市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19项,市级2491项,县级7015项,分别占全省各级非遗项目总数的58%、60%、54%。由此可见,山东省沿黄9市的非遗资源十分丰富。

图片1.png

山东省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存在的困境

文化遗产家底不清,缺乏代表性传承人

许多非遗资源由于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不明确,尚未形成成熟的非遗保护机制,导致部分数据和信息缺失,非遗资源的调查和梳理工作缺乏系统性,目前仍需要对非遗项目进行进一步发掘和整理。部分传统艺术如秧歌、山东梆子、鲁西南鼓吹乐等生存空间小,即使在传统节日也难以见到传统艺术表演。一方面,人们追求新事物、科技产物,对传统艺术的喜爱程度降低;另一方面,传统艺术传承人渐少,甚至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保护理念和模式传统,非遗活化途径和手段单一

现阶段对沿黄地区非遗的保护利用主要集中在对非遗物质载体的保存和外在形态的展示方面,保护方式仍以行政保护为主,通过文献资料或实物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在当地博物馆、档案馆和文化馆,对现代化技术运用不足,数字化程度较低;利用手段单一,主要是博物馆展示、非遗展演、旅游纪念品开发等,仍停留在静态层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型产品,给大众带来的参与感、互动感和体验感不足。

非遗文化资源转化率低,知名度较低

山东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知名度较低。民间文学作品多以文字资料形式保存与陈列展示,缺乏知名度,部分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梁祝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等以表演的形式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呈现,但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传统民俗活动如灯会、庙会、书会、节日庆典等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主要以工艺品的形式呈现,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非遗文化认同感不足,缺乏对当代价值的挖掘和阐释

黄河沿线特有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精神信仰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但现阶段对其精神内涵缺乏深入研究和生动呈现。在非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尚未对其内在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且未提炼出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文化符号,缺乏对多种非遗及相关文化资源的组合配置与整合利用。

山东省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路径

立足于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依托当前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弘扬山东沿黄地区非遗的精神内涵,讲好新时代“黄河山东故事”。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沿黄地区非遗蕴含的黄河文化的独特基因,阐释沿黄地区非遗的当代价值,不断丰富和更新非遗的文化内涵,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提炼出最具核心价值与地域特征的黄河文化符号,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从政府层面开展专项宣传、营销工作,实施融媒体精准化、品牌化营销策略,围绕形象宣传、主题活动、品牌拓展、区域合作和沿黄区域联动开展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此外,政府应根据不同非遗项目的特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调查及保护项目,有针对性地提供经费支持。

落实基础工作,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完善沿黄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机制,摸清山东沿黄地区非遗家底,在此基础上建立山东特色的沿黄地区非遗保护体系。重视非遗传承人培养,既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也要培养能够从事跨领域管理的复合型文旅人才,建立与学校、社区的联动机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尝试以新型学徒制模式培养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带徒,传技术”,共同打造大师工作室与非遗传承工作室。同时,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非遗传承人。

转变保护理念,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

将非遗与数字技术、创意设计相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运用3D技术、VR技术、多媒体互动等展现黄河景象、黄河故事,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如声音、气味、触感等,强调动静结合,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保持真实性。建设非遗数字化展示平台,建立动态的资源数据库和现代化管理服务体系,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沿黄地区非遗保护、传承中,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创新特色项目,增强非遗文化资源转化率

创新特色项目,加大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力度,依托文旅融合、非遗创新、非遗营销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演艺、动漫、艺术设计等相关产业相结合,打造智慧非遗体验馆和购物空间,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非遗文化资源转化率和利用效率,提高非遗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将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研学市场深度融合,结合周边地区研学旅游受众的特点,设计、开展不同主题、不同深度的研学项目。同时加强与市场上各类开展研学活动的企业合作,如旅行社、酒店、文创园、工业基地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黄河文明的基因。基于当前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部署,山东省应在不破坏非遗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非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利用其文化元素,从而释放非遗活力,延续非遗的生命力。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研究”(编号:22QQ05190001)。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