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记忆符号 >> 为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停车场规划 提供新思路
详细内容

为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停车场规划 提供新思路

时间:2023-10-27     作者:常 成【原创】

当前,旅游景区的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从整体环境来看,国内知名旅游景区的公共停车设施相对落后,远不能满足游客的车辆停放需求,车位紧张、建设滞后、车辆乱停乱放、随意占用车位、人车分流设计不合理、换乘节点不通畅、休息设施不完善、智能化功能缺失、信息共享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这些问题已上升到关乎城市品质和民生问题的程度。现尝试从如何做好旅游景区停车场规划和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入手,结合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停车难现状分析现阶段景区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为未来国内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各地、各景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驾驶人总量突破5亿人;全国有8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39个城市超过200万辆,21个城市超过300万辆。然而,很多景区自开发之初至今,都未能料想到国内机动车数量会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增长,没有预料到国内自驾游市场会如此火爆。当然,这也与一些景区的自身条件有关。因此,针对景区停车难和旅游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制定出适合旅游景区未来发展需要的停车场规划势在必行。综上所述,对旅游景区停车场发展规划和智能化改造的探索与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各地要“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优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适应游客出行方式变化,加大面向散客的旅游公共服务力度。科学规划建设旅游景区停车场、内部交通、便民设施、标识标牌等,合理配置厕所、垃圾桶,建设一批示范性旅游厕所,进一步巩固旅游厕所革命成果”。同时,明确要求各地、各景区不断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升旅游景区品质,科学规划建设景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旅游景区行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必然会将更多资源投入对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各类学校、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机构组织文化教育活动的频率也会提高,历史文化类和生态旅游类景区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只有不断提高景区品质,增加景区的旅游价值,才能让更多游客充分感受到文明城市和文明旅游的建设成果。未来旅游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停车难现状

花明楼景区是以刘少奇同志故居和纪念馆为依托建立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5000多万人次。近年来,前往花明楼景区瞻仰学习、旅游观光的游客逐渐增多,年均接待游客量已经达到400多万人次。随着游客接待量的持续增加,景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现有停车位难以支撑日益增加的游客数量。花明楼景区现有停车场位于游客中心西侧,占地面积为16869平方米,包含小车位125个、中巴车位25个、大巴车位40个,共计190个。停车场自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常年处于高饱和运营状态。在节假日和重要纪念日期间,景区游客停车等待时间较长,其中,等待时间超过1小时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其他时间段,景区停车场也接近饱和状态,虽然在这些时间段景区停车场有一定数量的可用停车位,但是由于游客难以及时获取可用停车位的信息,在寻找停车位时花费的时间往往较多。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2023年五一劳动节期间花明楼景区车流量统计表

1698374981257.png

表2  2023年五一劳动节期间花明楼景区客流量统计表

1698374989053.png

其二,停车场配套设施相对陈旧、落后。由于使用时间长、使用频率高,现有行车道、停车位破损严重,配套设施落后,已不能满足景区停车和游客游览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提质和智能化改造。另外,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花明楼景区游客量也持续攀升,年均游客量达到400万人次,节假日车流量接近2000台次/日,当前停车场停车效率低,周边道路拥堵,既不符合国家5A级旅游景区配套设施要求,又不能满足当前景区游客游览停车的需求。在景区难以大规模扩建停车场的背景下,景区管理层开展了以信息化技术优化停车位信息推送和定位服务的创新工作,但在进行早期应用时发现,停车场地面硬件设施和部分指示线已经陈旧磨损,在应用信息化工具时可能会出现信息识别不准确等问题。一旦游客获取错误信息,就有可能在停车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将对游客体验造成不良影响。

其三,临时借用的景区外道路两侧停车位饱和,且对景区周边群众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周末及节假日期间,大量游客车辆停放在花明楼景区外道路两侧,经常造成交通拥堵。景区内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景区外道路两侧停车数量过多,且常出现道路两侧平行停靠两排车辆的情况,这不仅导致原本的道路难以正常通行,还使游客的挪车难度大幅增加,难以兼顾车辆停放的需求和游客的效率诉求。此外,借用景区外道路停车也易引发游客横穿马路等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该问题经常受到游客及周边居民的投诉,甚至还会引起民事纠纷,久而久之,将严重影响长沙的城市形象,影响其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休闲城市的整体目标。

由于停车位严重不足,景区及其周边道路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同时,停车难问题也对景区发展和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影响了花明楼镇动态交通平衡发展,给脆弱的县道交通造成了强烈冲击;另一方面,对花明楼景区的交通安全及旅游环境造成了危害,最终影响了长沙市的整体旅游环境。

问题解决思路与办法

目前,花明楼景区面临的停车难问题在国内大多数建成时间较长、历史较为悠久的景区中普遍存在。这类景区出现停车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停车位数量有限且难以快速扩大停车场规模,同时,现有技术创新力度不足,临时应对策略不合理。针对这类情况,景区有必要对停车场进行重新规划,优化停车位结构和停车场内线路,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并应用智能技术对停车服务进行优化,以高利用率方案替代高承载率方案,由此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停车体系,优化整体停车环境。具体的停车场规划和改造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其一,优化景区停车位和停车区路线。首先,合理规划与调整景区停车场布局,将目前的停车场改造为兼顾生态性、智慧性的停车场,在不额外征用其他用地的情况下,对原有停车场内的各个停车位进行优化,以此将停车位数量扩充至700个左右,最大限度地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建设多层停车位,进一步提高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其次,优化停车区的区块划分和车辆进出路线,提高景区内车辆的流动效率,以减少游客寻找车位所使用的时间。一方面,可以对景区停车场的出入口布局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停车场的车辆流通效率。由于停车场的入口与县道交叉,不能满足大量游客集散的需要;入口道路为双向两车道,车辆拥堵情况时有发生,难以同时承担交通干道和旅游交通集散干道的功能,因此需要将停车场出入口周边的绿化带拆除,以拓宽停车场出入口的宽度,增加行车道,降低拥堵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分别设置游客大巴车区域与游客私家车区域,在大巴车停车区打造大巴车上下客换乘通道,使之与景区电瓶车道无缝对接,并合理配置新能源车位、残疾人车位等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化、智能化停车场,减少游客频繁走动给私家车区域车辆停靠带来的不便。在此基础上,对游客私家车区域再次进行分割,在整个停车区内构建可途经多个小区域的双车道主干线路,同时在相邻停车区域或停车区域内设置可供车辆单线进出的分支线路,合理规划停车场内的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减少路线交叉,以免游客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耗费太多时间。

其二,优化景区停车服务,以智慧化服务提升停车效率。首先,可以在景区停车场内布设更多提示设备,在景区入口处提醒可用车位数量和有停车位的停车区,并打造智慧停车系统,安装智能化道闸,实现无人值守和场内扫码收费、无感支付,将停车功能嵌入景区公众号,增加预留车位功能,使门票和停车互通。

其三,可以在停车场的主干线路上设置动态引导电子屏,实时引导游客前往有空位的停车区;还可以在各停车位设置在用状态提醒灯和闲置状态提醒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游客获取停车位状态信息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基于GIS系统和智能化信息系统提供实时车辆导引服务,通过加装可控设施提供预约式服务,实现智能化系统对提前预约车辆的自动调度。此外,景区还可以在提供引导服务的同时提供提醒服务,限制游客停车时间,确保在不影响游客游玩的情况下提醒游客合理规划游玩时间,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占用停车位的情况发生。

其四,优化景区停车场以外的景区内外空间,为游客提供更多停车位。结合当前景区的发展状况来看,各类纪念品的购买区域不仅占用了较大面积,而且对景区营收增长的贡献越来越低。对此,景区可以对现有的纪念品购买区域进行合理拆除,并将拆除区域改造为生态停车区,增加平面停车位和新能源停车位;同时,景区还可以在这类区域内增设智能化纪念品销售设备,以电子销售窗口取物方式替代传统的卖场式纪念品销售方式,从而在节约空间的同时保留景区的纪念品销售渠道。另外,景区也可以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对景区附近的空地进行提质改造;还可以对从门楼广场至停车场出口区域的道路实行单向通行的管理措施,减少因车辆交会造成的交通拥堵情况。此外,景区应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优化景区交通和乡镇交通分流方案。景区周边人口较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本就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若叠加景区游览所带来的大量交通需求,必然会加大乡镇道路交通压力,同时也会对景区旅客的进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合理组织旅游交通与乡镇交通,实现两者分流,是缓解景区和乡镇道路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

相关建议

第一,加大统筹力度。景区停车场提质改造是关乎民生的重点问题之一。对此,要充分提高认识,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完善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加强指导,化解矛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认真处理提质改造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第二,加强远景规划布局。要坚持规划先行,立足于现实,适度超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停车场建设规划方案。停车场规划布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统一,要预留好停车用地和缓冲区域,要做好停车场提质改造过程中临时占路停车的规划方案和应急预案,合理利用镇区道路和空地资源,避免在施工过程造成交通拥堵。第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使用率。实时收集停车场的停车信息,通过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发布相关信息并与周边高速管理部门、服务区、收费站以及其他兄弟景区等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合理有序地引导游客和车辆进入景区。第四,充分整合停车资源。在不影响工作和治安的前提下,协调景区周边的学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有偿或无偿开放停车场,以缓解景区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但旅游业特别是景区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各地急需进行一场“景区停车场革命”,这将成为促进旅游业再上一个台阶的“奠基石”。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要不断加强各类软硬件建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十四五”期间,加大优质旅游产品的供给力度是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满意度的有效举措,也是激发旅游业发展更大活力的关键所在。各地各景区必须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速,不断增强人民出游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刘少奇故里管理局)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