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社会经济背景下京族语言的影响分析综述
详细内容

社会经济背景下京族语言的影响分析综述

时间:2022-02-24     作者:郑克晓 桂林学院【原创】

我国京族是与越南主体民族京族(越族)同源的跨境民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是 我国唯一一个海洋性民族。我国京族的民族语言为京语,原始的文字为“喃字”。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展和京族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京语也随之受到影响,发生很大的改变。主要从社会经济背景出 发,对京族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综述,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京语的详细情况,以期为保护 京族语言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京族是我国唯一一个海洋民族,与越南主体民族 京族(越族)同源。据史料记载,我国京族 人民于十六世纪起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 地陆续迁移到中国江平镇的寨头村、巫头岛,后来逐渐 向万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成为东兴主要的少数民 族。现京族人主要分布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氵尾、巫头、 山心、贵明、潭吉等村落。新中国成立之初其被称为 “越族”,1958年5月,根据地区本民族意愿,并经国务 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知,京族人口有2.8万 余人,其中,东兴市京族人口1.9万余人,是我国京族唯 一的聚居地。 

京族的民族语言为京语,与越南语相通,最早的文 字为“喃字”。凭借与越南相近的地缘优势,我国京族 人民与越南芒街市的越南人民有着密切来往,这为我国 东兴市的边境贸易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起到“稳固边 疆,兴边富民”的作用,同时,也为中越两国的合作与 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京族语言受到很 大的影响,导致京族会说京语的人越来越少,甚至还有 很多京族人不愿意说京语,这一趋势势必会造成京族语 言的流失,从而造成京族文化的不完整。因此,为了保 护京族语言文化,很多学者前去京族三岛进行调研和研 究,对不同时期京族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本 文将结合诸位学者的研究报告,从社会经济背景出发, 对我国京族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综述,并 深入分析我国京语发展变化的原因,得出影响其发展的 因素,进而给出相应的建议参考,以便为保护及传承京 语提供借鉴。 

纯海上捕鱼时期 

《京语简志》指出,十六世纪,我国京族从越南涂 山迁徙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主要聚居在山 心、万尾、巫头、潭吉四个生产大队和江龙生产大队中 恒望、红坎两个生产队,在东兴公社,京族主要聚居在 竹山生产大队。在过去,京族主要聚居地都是半岛或全 岛,由于交通不便,当时的京族聚居地处于封闭的状 态,京族人民基本以海上捕捞为生,从事相对封闭的个 体家庭式海上作业活动,只与本族人民进行交流与合 作,很少与外人交流,只偶尔与汉人接触,如在赶集时 和汉族人做买卖,或者偶尔和大海中邻船的汉族人打招 呼时,才说上几句汉语。因此,当时的京族人民(男女 老少)在交流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京语,京语成为 京族人民的主体语言。 

围海造田时期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上捕捞产量日趋减少,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京族三岛”开始实施“围海造田”工程(周庆生,2012)。原来五岛红坎、潭吉、巫 头、万尾、山心通过人工围海造田先后与大陆连接成半 岛(如红坎岛于1905年与大陆连接成半岛,潭吉岛于 1906年与大陆连接成半岛,山心岛于1955年与大陆连 接成半岛,巫头岛于1960年与大陆连接成半岛,万尾岛 于1970年与大陆连接成半岛),后来山心、巫头、氵尾 统称为“京族三岛”,京族三岛成为京族人民的主要聚 居地。 

围海造田,使得京族聚居地与大陆连接成半岛, 形成与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的局面,京族人民与汉 族人民的交往也由此变得更加频繁。京族人民由原 来的纯浅海捕捞经济变成“海上捕捞+参与边境贸易 +农业”生产,并不断与汉族人在贸易、生产、生活 等领域进行交流,在这交流过程中受到当地方言的 影响,学会了汉语粤方言 (防城港、东兴当地的方 言为粤方言) ,慢慢地,汉语粤方言成为京族人民 的第二主要语言,京族人民逐渐掌握了京语和汉语 粤方言四种语言。 

京族人民长期使用汉语粤方言给京语带来了很大的 冲击及影响。但由于京族各聚居地与陆地连接成岛的时 间各不相同,加之与汉族人民生活地方的距离也不一 样,京语受影响的程度也随之不同,京语的使用情况主 要发生了如下变化:

第一,京语掺杂大量汉语粤方言或者出现大量的汉 语借词,使得京语变得没有原来的纯正。

第二,讲汉语粤方言的京族人越来越多,如经商 的商人、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甚至有些学校使用 粤语进行授课,使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用 语逐渐变为粤语,还有部分年轻人、学生更喜欢使 用粤语进行日常交流,京语变成京族人民在家里才 使用的语言。 

第三,受到生活、商贸、上学等方面的影响,越来 越多的京族人不愿意讲自己的方言——京语,会讲京语 的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少。例如,在京、汉杂居的村组, 如江龙、潭吉、溝尾三地,通用京、汉两种语言,汉族 人也会讲京语;但在巫头,却普遍以讲汉语为主(周庆 生,2012);在京、汉、壮杂居的村组,如竹山,通用 汉、壮两种语言,京族人不会讲京语,只会讲汉、壮两 种语言(王绍辉,2005)。 

边境贸易及旅游开发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1990年以后,国内经 济贸易、旅游和中越边境贸易不断开展,旅游和对越贸 易逐渐成为京族主要的生活来源(韦家朝、韦盛年, 2003)。京族人开始加入边境贸易,部分京族人结合居 住海边与边境的地理环境及其独具特色的京族文化,充 分利用海边旅游、民族风情资源,经营起具有民族特色 的旅游项目,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了与来自全 国四面八方的商家及游客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京 族人开始学习汉语普通话,加上“推普”政策的实施, 加大了京族人使用普通话的机会。 京语的使用情况随之又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使用京语的情况不同 

由于“推普”政策,学校要求师生之间使用普通话 进行交流,并积极引导师生学好、讲好普通话,这使得 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机会也就越 多,普通话的长期使用让京族学生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 惯,就连在家与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讲话时也习惯使 用普通话,可能只有和家里的老人交谈时才会使用京 语;其他学者的调研数据显示,京族小朋友在上幼儿园 前,京语是家里的主要日常用语,上幼儿园之后,就开 始学习讲普通话,一直到小学、中学、大学,为了满足 学习和升学的需求,普通话成为他们主要的日常用语, 而京语成为他们日常与老人交流的简单用语。反之,部 分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或者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年轻人会 习惯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京语。 

谋生方式不同,使用京语的情况不同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京族人的谋生方 式由原来的浅海捕捞转变为边境贸易和打造具有特色 的边境、海边旅游产业,这一转变使京族人民需要面 对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因此,经营边境贸易和 旅游业的京族人便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随之普 通话便成为长期的交流用语,他们只有在和本族人或 者家里人交流时才使用京语。而依然从事浅海捕捞的 京族人因接触汉族人的机会较少,说普通话的机会也 就相对较少,因此,京语仍作为他们主要的交流 用语。

居住环境不同,使用京语的情况不同 

京族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随之改变, 很多生活水平较高的京族人会选择到市区购房居住,从 而也就离开了京族人的聚居地,失去了原来的语言环 境,在融入汉族人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加上工作、学习 的需求,普通话和粤语慢慢地成为他们主要的交际用 语,而京语使用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只有依然居住在 京族聚居地的京族人才有较多机会使用京语。新媒体时代到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 来,人们对电子产品 (手机、电脑) 和互联网的依 赖使得使用普通话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京族 地区说京语的京族人越来越少,据学者黄宇鸿和于 萍(2018.71)的田野调查结果可知,目前生活在 京族三岛的京族人在学校主要使用普通话、粤语交 流;家庭内部的主要用语为粤语、普通话;在京族 聚居社区主要使用粤语和普通话;在工作场所主要 使用粤语和普通话;只有在与家庭长辈交流时才使 用京语。 

表1 校园语言使用情况 

微信截图_20220224112313.png

表2 京族人家庭内部使用语言的情况 (黄宇鸿、于萍,2018.71) 

微信截图_20220224112320.png

表3 京族聚居地社区使用语言的情况 (黄宇鸿、于萍,2018.71)

微信截图_20220224112330.png

以上的数据表明,使用京语的人越来越少,讲京语 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将会导致京语面临濒危的 局面。京语是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族文化传 播的媒介,京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是当地政府和京族人 民的责任与义务,他们也同样意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当地政府采取了相应的京语保护措施,其主要措 施有:第一,从小学四年级起,学校开设京语(越南 语)课程,教授当地学生京语的发音和简单的日常对 话,以加强学生对京语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京语的兴 趣,鼓励学生使用京语;第二,学校开展京族民间活 动,如京族民族舞蹈、独玄琴演奏、竹竿舞等,以增强 学生对京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第三,每年利用暑假时 间在京族地区对京族居民进行短期的京语培训,让京族 居民进行京语的学习,鼓励京族人民经常使用京语;第 四,在京族地区的职业学校开设越南语专业,鼓励京族 学生积极学习越南语并考取职业院校,以便为保护京族 语言提供更多的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京 族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迎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京 族地区的人民主要用普通话和粤语进行交流,本民族语 言——京语在特定的时间和地方才能被使用,这种发展 趋势对京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常不利。民族语言作为 一种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最直接、最突出、最具影 响力的表现形式,京语作为京族的民族语言,承载着我 国京族的民族文化,需要受到国家及社会的保护,得到 京族人民的传承。虽然目前当地政府已采取一些措施进 行保护,但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要从更多方面加以考 量,以提高京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提升保护民 族文化的意识。此外,政府应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加 大对京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结合社会的帮助,这样 才能做好京族语言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欧阳觉亚,程方,喻翠容.京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 社,1984. 

[2]王绍辉.略论广西京族语与汉语及越南语的交流现状 [J].东南亚纵横,2005(12):64-68. 

[3]韦家朝,韦盛年.京族语言使用与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8-142. 

[4]周庆生.从经济社会发展看京语使用变化[J].中国社会 语言学,2012(2):80-86. 

[5]韦树关.中国京语的变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6(02):13-18.

[6]王小龙,何思源.京族文化传承的呼唤与京语教育的回 应[J].教育文化论坛,2011,3(05):66-70. 

[7]谢云.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 院学报,2015,26(01):67-70.

[8]郑克晓.浅析京族语语言的演变[J].科学大众(科学教 育),2016(03):137-138. 

[9]黄宇鸿,于萍.新媒体时代京族地区中小学生语言使用 状况考察[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09):69-7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