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非遗视界 >> 吕梁民歌学会的“拾遗”情怀
详细内容

吕梁民歌学会的“拾遗”情怀

吕梁民歌在中国民间歌谣中具有突出地位。流行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在陕、蒙、甘、豫境内均有传播。吕梁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汇聚了黄河文明和黄土文明,兼容了草原文明的元素,成为晋陕黄河大峡谷民歌艺术的核心发展区和传播区。与吕梁国土接壤的区域,吕梁民歌经久传唱,成为交融发展的见证。民歌是晋陕文化交流的使者,许多民歌共生、共享、共用,如《五哥放羊》《挂红灯》《光棍哭妻》《走西口》《小寡妇上坟》《小放牛》《唤妹子》等。革命战争年代至“文革”前是吕梁民歌的后繁荣阶段。特定的历史阶段,革命老区吕梁,发挥民歌的战斗性、革命性、宣传性功能,编创了大量革命类民歌,代表性的有《交城山》《八路军东征过河来》《贺司令员到我家》《参加游击队》等,特别是《交城山》唱红全国,至今传唱不衰。

过去辉煌不代表现在辉煌,延续辉煌有太多的因素。近年来,陕北持续大打民歌品牌,不少吕梁民歌被演绎、被吸附转变成了陕北民歌,本是同根相生的吕梁民歌渐渐呈现式微状态,甚至有失语的危险,在经意不经意间完成的文化兼容并购,力量大的惊人。

选择意味着担当和坚守,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在艰难行进中收获的路。

吕梁民歌学会一路前行,一路集结队伍,这支队伍把他们的行为归纳为“拾遗”。他们的说法是,“拾遗”是在吕梁大山里广泛搜集遗留的民歌和唱歌人,尽最大力量整理民歌、录制民歌,为蒙尘的民歌拂去尘土,让民歌的歌声从大山里面走出来传到更远处。“拾遗”其实是保护非遗的通俗说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