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城市印象 >> 郑州城市形象的媒体塑造及传播策略研究
详细内容

郑州城市形象的媒体塑造及传播策略研究

时间:2022-11-28     作者:邢晶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原创】

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提升郑州市“软实力”,吸纳更多人才和资源的需要。通过对比《人民日报》和《郑州晚报》对郑州的报道发现,本地媒体和外地媒体在呈现城市政府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市民形象四个层面均有较大差异。对此,在传播策略上要明确城市形象定位,凸显郑州特色和优势,要充分调动民众发掘新闻,避免过多“硬新闻”输入,要深度挖掘和讲述郑州人文精神,侧重塑造良好的郑州市民形象。 

城市形象的建立是由大众传媒、人际传递、个人经历和记忆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是民众关于城市的主观认知[1]。其中,具有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等优势的媒体是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最主要渠道。作为河南省省会,新一线城市,“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城市,郑州逐渐引起外界的关注,从而更加注重对城市形象的树立与维护。本文以《人民日报》和《郑州晚报》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式,探讨不同媒体对郑州城市的政府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市民形象等四个维度塑造的差异性,并为郑州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

郑州城市形象报道的内容分析

样本采集

本文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时间段内《人民日报》和《郑州晚报》中针对郑州的新闻报道,得到相关新闻报道共9050篇,其中《郑州晚报》8957篇,《人民日报》93篇。

鉴于研究样本的整体基数过大,且报社间样本数量差异过大,本文采取分层异比抽样的方式,以缩小样本间的比例差距。其中,《郑州晚报》报道样本抽样比例为10%,《人民日报》抽样比例为100%。通过筛选,最后得到《郑州晚报》相关报道865篇,《人民日报》90篇。

类目建构

新闻媒体报道性质可分为四个维度:新闻主题、新闻的呈现方式、新闻的属性和新闻的价值观倾向[2]。本文根据该理论框架划分四个类目: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倾向。

统计描述

报道主题

两家报社总体上对与“政治”有关的主题报道最多,占比33.16%。其次为“经济”类议题,占比22.62%,“文化”和“市民”相关的议题占比较少,分别为14.74%和4.61%。然而,细看发现两家报社在报道主题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中,本地报社《郑州晚报》对郑州市经济和文化的关注度明显较高;《人民日报》对“政治”相关主题的报道占据报道总数的一半,这与该报纸的定位有关。

报道体裁

在新闻报道中,消息体裁是对事件进行简单、直接的描述,较少对新闻进行评价和深度分析;通讯体裁增加了对新闻事件的具体描述,更能体现事件的全貌;评论体裁则是供稿人针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自身见解和主张,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3]。两家报社总体上较多使用消息类报道,占比62.33%;其次是通信类体裁,占比33.57%;评论类体裁较少出现。相较于《郑州晚报》,《人民日报》采用了更多通讯类报道,占比58.89%。这说明《人民日报》在报道郑州时,多为全面、详细、深入的报道。

消息来源

新闻的消息来源往往具有偏向性,除了专门从事新闻采集的记者外,具备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是最主要的消息提供者,而一般群众则处于较被动的、接收消息的位置[4]。总体上看,记者是媒体在报道郑州时的主要消息来源,占比42.99%;其次是政府机构、政府官员,占比31.63%;来自一般群众的消息较少,仅占比6.96%。其中,《人民日报》的报道多来源于政府,而《郑州晚报》的消息较多来自记者。

报道倾向

新闻的报道倾向是媒体对报道事项和报道对象的态度和立场。总体来看,两家报社对郑州的报道以正面和中性报道为主,负面报道比例较少,占比1.74%。《人民日报》多以正面积极的话语报道郑州,占比高达76.67%,只有两篇负面报道,均是曝光郑州市政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郑州晚报》的报道样本中,负面报道较为缺乏,仅占1.39%。

郑州城市形象报道的具体呈现

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当地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公务人员的综合印象[5]。总体来看,两家媒体关于郑州政府形象的评价大多积极正面,尤其对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举措,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人民日报》关于郑州市政府形象的报道着重关注郑州市政府在城市治理、发展规划、市政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作为,着力呈现郑州市政府积极创新、落实改革、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如《居民身边事,办到心坎上》(2020年8月5日)一文,报道了郑州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全新面貌,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郑州市政府精准施策、为民办事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有两篇“曝光”报道,一则报道是关于郑州某路口指路牌上张贴广告,另一则指出了郑州某段公交车专用道路面受损严重,两篇报道都是在呼吁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并未深入分析其负面影响。

《郑州晚报》对郑州市政府形象的报道呈现了郑州市政府合法执政、廉洁自律、体贴民情、积极改革创新的政府形象。如《今年郑州公租房申请已累计受理7万余户》(2021年12月3日)一文,报道郑州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简化办理流程,减少申请材料,实现真正的“掌上办、零次跑”,体现了郑州市政府利民惠民、创新改革为人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决心。

 经济形象

城市经济形象的塑造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城市的产业发展、市场构成、贸易合作、物价消费、投资创业等诸多方面。两家报社对郑州经济形象的报道呈现了郑州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实现经济飞跃式发展,打造中原城市群中龙头城市的良好经济形象。

《人民日报》重点呈现了郑州在贸易往来、产业发展、国际合作、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着力打造以郑州大都市区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人民日报》近五年来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报道有10篇。多数报道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了郑州如何成功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实现多种类、多功能、高效率的口岸体系,明确了郑州在国际贸易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如《“郑州模式”带动全省跨境电商发展:上半年交易额近500亿》(2017年8月25日)一文,报道河南一年内跨境电商交易额高达768.6亿元,同时报道“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将永久在郑州举办,帮助郑州树立良好的经济形象。

《郑州晚报》作为本地媒体,在着力呈现郑州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物流合作稳步进行的同时,也关注市内物价水平以及房价相关主题。如《每平方米12747元:8月郑州商品房销售均价统计结果出炉》(2021年9月23日),向公众报道了郑州当月全市商品房总销售量以及销售均价,为市民买房提供了参考。同时,《郑州晚报》在呈现郑州经济发展的报道中,还融合历史文化、市民生活等多种元素,体现了郑州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以及郑州市民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

 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能呈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根基、潜在气质和精神内涵。两家媒体对郑州文化形象的报道以正面为主,内容包括节日民俗、历史文物、休闲度假、文化演出等,然而,这些报道对郑州文化形象的塑造并不明确,缺乏对城市特征的展现。《人民日报》着重强调郑州是黄河文化核心城市,以及郑州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如《千年舞韵,何以走红(文化遗产赋彩生活)》(2021年2月24日)一文,报道郑州歌舞剧院编排的舞蹈《唐宫夜宴》大受好评,称赞其用接地气的场景和优美的舞蹈赋予历史文化生命力。再如《郑州:打造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2020年4月28日)一文,指出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旅游协会推出黄河沿线游览项目,促进郑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郑州晚报》对郑州文化形象的报道主题涵盖文化产业建设、文娱活动、休闲旅游等诸多方面。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再获殊荣》(2021年11月30日)一文,报道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2021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再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荣誉称号,诠释了郑州人民传承中华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精神。再如《原创现代豫剧“中国红”郑州首演》(2021年12月1日),详细描述了原创现代豫剧《中国红》从剧本到舞美,再到音乐,尽心尽力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黄河故事,体现了艺术特色与时代主旋律的统一。

市民形象

市民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的总体素质。市民形象既受到该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市民受教育水平的制约,又能反过来推动城市招商引资,广纳人才。

《人民日报》对郑州市民的报道多为正面典型报道,如《宋征佩“有故事”的男护师》(2017年5月22日)一文,讲述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一位平凡的男护师的一天,通过大量的采访、对话和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一位不怕脏、不怕累、爱岗敬业、呵护病人的“暖男”形象。再如《人退了,党员标准不能退(学雷锋志愿服务进行时)》(2018年1月8日)一文,报道了郑州市荣华社区一群老人以党员志愿者的名义,全年无休地开展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志愿活动,诠释了这些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决心。

《郑州晚报》对郑州市民的报道主题更加丰富,不仅报道市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还突出展现了郑州市民在创新创业、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郑州晚报》着力塑造普通郑州市民的形象,如《郑州三位老师获“最美”》(2021年9月10日)一文,报道了三位人民教师在精心教学的同时,呵护学生,走近学生,做学生的心灵导师。《郑州晚报》这些报道虽然塑造了平凡却优秀、杰出的典型人物,为树立良好的郑州市民形象打下了基础,但却较少对中原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缺乏深度和舆论导向力。

郑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明确城市形象定位,凸显郑州特色和优势

目前郑州城市形象的媒体塑造定位较为模糊,多数报道渴望呈现郑州在多方面的优势,却恰恰缺乏个性和独特性。因此对于郑州的城市形象传播而言,本地媒体需要着重呈现郑州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力求高质量、定位准确的报道,在报道体裁上多采用具有深度的通讯类文章和具有舆论导向作用的评论类文章,侧重展现郑州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内涵。

调动民众发掘新闻,避免过多“硬新闻”输入

从上文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郑州晚报》极少有消息来源于一般民众,因而新闻的客观性和公信力难免会被公众质疑。官方话语体系下的“硬新闻”大多文笔沉稳,具有较浓厚的思想性、引领性和知识性,因此,主流媒体应当在保证“硬新闻”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输出极具人情味、体现人民心声的“软新闻”。“软新闻”不仅可以减轻媒体和公众之间的距离感,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在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展示民众收集到的新闻消息,以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开展民间话语叙事,更容易走进民众的内心,也更容易被民众认同和接受,从而为塑造良好的郑州城市形象添砖加瓦。

挖掘和讲述郑州人文精神,侧重塑造良好郑州市民形象

近五年来关于郑州市民形象的报道在挖掘郑州市民精神内涵方面仍然存在缺失,没有体现中原人民深厚的人文精神。事实上,郑州人民既有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愚公移山精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又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因此,本地媒体应当认真挖掘扎根于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期中原人文精神,积极建构关于郑州市民形象的话语体系,向外界展现当代郑州人民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良好形象。在主题选择上,要结合中原人的传统精神和当代郑州市民的精神变化;在表达思路上,要从缺乏情感的“宣传”转变为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在报道形式上,要图文结合,从细微处生动刻画郑州市民形象。除了主流传统媒介外,还应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多渠道的传播路径。

虽然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民众的认可,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是城市形象的主动性塑造在先,而民众被动性接受在后。因此,媒体塑造的城市意义和形象被民众解读之后,构成了民众对该城市综合印象的认知,这种价值认知将限制民众与城市的互动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要构建新时期具有郑州特色的媒体传播话语体系;要继续挖掘中原文化内涵,建立新时期关于郑州市民形象的传播话语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本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为公众呈现郑州立体、客观、真实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媒介意象:全媒体视阈下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7):142-144.

[2] 李琨.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02):61-66.

[4] 刘丹,李杰.文化符号与空间价值:互联网思维下的城市形象传播与塑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06):154-158.

[5] 陈佳,贾士秋.新媒体环境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10):64-6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