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传承地域文化 塑造地方神韵 ——以张期鹏为例看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详细内容

传承地域文化 塑造地方神韵 ——以张期鹏为例看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时间:2022-11-28     作者:吕玲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原创】

现以山东著名文化学者张期鹏在地域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为例,浅谈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主要启示和措施有: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基础;领军人物是关键;研究成果是标志。其中重点论述了领军人物应该具备的特质。

地域文化对于维系民心、稳定社会、传承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经历了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之后,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山东著名文化学者张期鹏致力于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已经多年,效果显著,成绩斐然。基于将他的一些成功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活化利用经验”的思考,本文将以他为例来探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措施,以期为致力于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机构和人士提供参考。

张期鹏在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张期鹏的各类著述很多,本文仅以他的地域文化研究为例,对他所做的相关工作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做概括性陈述。

张期鹏的地域文化研究是从家乡莱芜开始的。在文本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钩沉辑佚、稽核考释,为莱芜的古今名人与山川风物撰写文章;为莱芜名人编撰“书影录”。二十余年来,张期鹏对莱芜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搜集、整理、考释;研究与莱芜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近百位,并为之撰写文章;搜集整理与莱芜有关的古诗词八百余首;整理出版莱芜现当代文化名家著作;在与专家学者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提出吴伯箫、王毓铨、吕剑为“莱芜现代三贤”,此说法得到学界广泛认可,同时,还编撰出版了“莱芜现代三贤书影录”——《吴伯箫书影录》《王毓铨书影录》《吕剑书影录》。

他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关工作体现在实践层面,与一般学者习惯于固守书斋不同,张期鹏非常重视将地域文化落入民间,扎根社会。仅从其近几年的落地项目看,均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2016年,他联合几位同仁在济南复建了莱芜具有四百五十余年历史的“垂杨书院”,并用六年时间建成了垂杨书院城社文化讲堂、康美文化讲堂、历城文化中心、东山文化中心、莱芜文化中心和泰山文化中心、沂源桃花岛文化中心。据统计,目前依托“垂杨书院”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和组织有三十多个,活动都是纯公益性质,每年线上线下受众达五十多万人。目前,垂杨书院已经成为济南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此外,张期鹏还推动建立了吴伯箫文学馆、吕剑诗歌馆、张养浩文学馆、李心田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山东大学作家班文学馆等众多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还创设了全国性的“吴伯箫散文奖”和“吕剑诗歌奖”,其中,2022年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还联合日本、加拿大的文学机构联办,彰显了张期鹏欲将地域文化推向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同时,他担纲总策划的“桃花岛文化艺术乡村”“寄母山文化艺术乡村”“天下‘棋’观文化艺术乡村”等重要文化项目,正在全面落地。张期鹏致力于发挥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着力塑造地方神韵。

对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基础

在地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倘若文献大量缺失,那么整理与考证、传承与弘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由于历史、地理、民众等诸多原因,地方文献往往复杂多样,文献留存方式往往千奇百怪,文献获得方法往往千变万化,文献得来渠道往往出人意料,这就使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也有人试图总结文献搜集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只因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王志文在《张期鹏文学梦中的故乡情》中道:“为了搜集资料和书籍,他与朋友风尘仆仆,不避寒暑,他去图书馆查,找友人寻,让妻子从网上购。”

例如,为了弄清莱芜籍著名教育家田珮之的经历,张期鹏查遍莱芜各种方志、资料,也未见关于田珮之的记载,但他又“感到先贤事迹不能隐而不彰,作为晚辈实有仔细查询的责任”,于是怀着一种极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开始了“寻找”田珮之之旅:他在《吴伯箫年谱》里“寻找”;在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史中“寻找”;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史中“寻找”;在山东教育史中“寻找”;在山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史料中“寻找”……终于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了田珮之,完成了近三万字的长文《“寻找”田珮之》,使得莱芜这一重要文化教育名家的事迹得到了系统的整理与传扬。

搜集与整理文献是张期鹏研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为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领军人物是关键

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绝非一人之所能,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群体的力量,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凡是需要群体完成的工作,都需要一个灵魂人物,即领军人物,这个人物对开展工作和取得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下莱芜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张期鹏是显而易见的领军人物。我们在感慨他何以如此成功时,不妨探究一下他的成功“秘籍”。这个“秘籍”,对致力于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机构或个人应该具有普适性。

个人品质独具执着性和坚韧性

领军人物优秀的个人品质是其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张期鹏对莱芜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认识他的人没有不感慨的。他从学生时期便开始研究莱芜文化,这一研究就是三十多年。

笔者着意研究了一下,评论其文其人的文章中,大都认为张期鹏对莱芜文化的执着到了近乎“执拗”的地步。有的评论家说他对莱芜文化“痴迷”,有的说他对本土文化“如痴如醉”,青岛大学教授刘增人先生则直接称他为“莱芜迷”。可见,张期鹏的执着坚韧是有目共睹的。实际上,如果不执着不坚韧,何来对莱芜文化研究“一去三十年”?唯其执着,唯其坚韧,才肯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

工作态度追求主动性和积极性

熟悉张期鹏的人,都会震惊于他做事效率之高、写作速度之快。他大多数研究工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而且与他的本职工作毫无关联,可以想象他在地域文化研究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多高,他恐怕没有一天是虚度的。曾经听他感慨道:“时间太紧张了,需要做的事太多了。”这种只争朝夕的态度,除了热爱与责任,恐怕不能再有别的解释。

为了保护吴伯箫故居,张期鹏奔走在几个部门之间,积极斡旋,辗转呼吁。张期鹏策划文化活动、组织大讲堂、参与文学团体,很多事情都是他率先倡议、积极策划、身体力行,有的甚至是凭一己之力促成的。此外,不管是熟人、先辈还是后生,是向他提要求还是向他求助,只要力所能及,他都不会推辞。此外,张期鹏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一样积极主动、充满活力,例如整理出版吕剑先生的最后一本诗集《我的童少年时代》,就是他出于对吕剑先生的敬重主动请缨的。

文献搜集力求丰富性和科学性

在挖掘、搜集、整理文献史料的过程中,张期鹏虽然“执拗”,但并不囿于自己的观点和喜好去取舍材料,也不“为尊者讳”,而是抛却主观看法,科学看待;他所注重的是文献搜集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张期鹏所搜集的莱芜文献资料,涉及领域有文学、历史、地理、教育、书画、音乐、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物产,等等。同时,这些资料都力求原文原物,摒弃凭空猜测和无根据的转引;力求相互参证,避免“孤证”“独说”。对那些缺乏依据的推断,他从不虚语妄言。所以,张期鹏展现在受众面前的莱芜地域文化研究成果是丰富的、立体的、客观的、科学的。

莱芜被誉为“中国生姜之乡”,张期鹏为了推广莱芜大姜,曾写过一篇题为《生姜》的散文,文章里他广征博引,从《论语》到《本草纲目》,从王安石到苏东坡,从《燕山夜话》到英美传说,最终得出了食用生姜大有好处的结论。由此可见他的文章用“料”之足。

文化研究要求整体性和生动性

世间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内部各种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张期鹏在研究莱芜的历史人物时,往往不仅考证“本人本文本事”,还会把与之相关的人、事、物一并作考证,非把那人那事的来龙去脉理清方罢。也就是说,如果张期鹏要考证的人是个“点”,那么他不仅要把这个“点”的大小、形状、位置、颜色弄清楚,还要弄清这个点的背景,即点所在的“面”,甚至与这个“点”相邻的点也会被他“关照”到。如此把所研究的对象置于历史的坐标系上,让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例如,吕剑著作中有一本与另外两位友人的合集,为了弄清吕剑两位友人的情况,张期鹏费心竭力,刨根问底,竟然真的把那两人的情况也梳理清楚了。莱芜画家陈勉甫也是他从吕剑的一首诗中发现的线索,经过他的穷追不舍,追根究底,最终把这一莱芜历史文化名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张期鹏在研究中突出人物“大义”的同时,还会增添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这就使得读他的文章不仅能增长历史知识,还很趣味盎然。

正因为张期鹏的研究的这些特点,迄今为止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莱芜地域文化系列成果。

成果形式彰显创新性和严谨性

张期鹏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形式极具创新性。其中,书面形式多以“书影录”和“随笔散文”呈现。众所周知,当今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大多以论文形式呈现,但其因太过强调理论性与格式化,很难进入社会公众视野。而研究地域文化,采取一种社会公众易于接受的形式非常重要。为此,张期鹏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最终确立了“书影录”和“随笔散文”的成果形式。

张期鹏的“书影录”与我们一般见到的“图片加简介”的书影录很不相同。像《吴伯箫书影录》《王毓铨书影录》《吕剑书影录》等,书中均录有被研究对象每部著作的封面照片,且对每部著作的版本、内容及影响都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还附有“生平简表”“著作简目”和被研究对象的自传性文字,因此极具资料价值;同时还附有张期鹏的评论、访问记等,又兼具趣味性。张期鹏的“书影录”不是纯然的资料读本,那样读来未免稍显无趣;也不是那种按照既定的纲目广征博引,运用趋同的语式表达观点的学术论文,那样未免受众不多。张期鹏的“书影录”把书稿写得自由畅达、通俗易懂,颇具特色,深受读者欢迎,也易于被社会公众接受,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普及形式。

张期鹏的“随笔散文”,是大量关于莱芜历史和莱芜历史名人的“考证类”文章。这类文章几乎都是他从史料堆里搜集、整理、爬梳出来的。此类文章很容易流于形式,枯燥乏味,难以卒读。因此,张期鹏十分自觉地将其写成“随笔散文”,既讲“理”又求“趣”,具有了“理趣”的意味和风格。比如,他文章中的所有引用都是直接引用原文原话,绝不穿凿附会,也不引用一个大概的意思。对于一般的散文随笔来说,它有时略显一本正经;对于正经八百的学术论文来说,它又不那么“规范”。但是,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视角看,这样的呈现方式却是再好不过,因再随意一些则不严谨,再“规范”一些则不通俗。张期鹏的这种表述方式既能体现学术的科学与严谨,也考虑到了受众的文化层次,可谓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如元曲有云“青山正补墙头缺”,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一座生机盎然的“青山”胜过世上最好的“山水画”。

此外,张期鹏对地域文化的研究还有“书院”“文学馆”“诗歌馆”“史学馆”“文化中心”“讲堂”这种以场所和活动为形式的成果。从线上到线下,从书本到实践,全方位展示了本土文化的魅力。

研究成果是标志

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局面和发展程度是以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为标志的。

分析张期鹏对莱芜地域文化的研究过程,其起始阶段是以零星的考证和文章为标志的;发展阶段则以编撰“莱芜现代三贤书影录”和建立“吴伯箫文学馆”“吕剑诗歌馆”“王毓铨史学馆”,以及复建垂杨书院、创设众多“文化中心”和“讲堂”为标志,这对莱芜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意义重大;成熟阶段当以地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提升莱芜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一些文化项目落地为标志,这也是目前张期鹏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比如,他正在筹划建设的“桃花岛文化艺术乡村”“寄母山文化艺术乡村”“天下‘棋’观文化艺术乡村”,都是将地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手笔”。其中,有些项目正在推进中,有些已经能看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之,任何一个研究成果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张期鹏曾说:“地域文化研究只停留在学术层面是不行的,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地域文化源于土地,也将用于土地,归于土地,因为地域文化原本就是根植于土地的,土地是地域文化的魂之所系。总之,地域文化终将会走出书斋,走向大众,将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大地上,才应该是地域文化研究与发展的终极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期鹏.啊!莱芜……[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1.

[2]张期鹏.吴伯箫书影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3]张期鹏.吕剑书影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4]张期鹏.王毓铨书影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