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以赣南红色文化为例
详细内容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以赣南红色文化为例

时间:2022-12-01     作者:张文颖 赣州开放大学【原创】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的思想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对于正处在思想活跃期的大学生而言,红色文化有助于其思想意识的形成、核心素养理念的树立与民族文化自信的提高。赣南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赣南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应积极将赣南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新时代下,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

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它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它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追求、鲜明的人民立场、先进的政治品格,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理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红色文化的特征

红色文化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果。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红色文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红色文化的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

红色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红色文化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纪念地、红色遗址遗迹等实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革命文学作品等。这些实物、作品等可供高校大学生参观、学习,增强其对历史的理解。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内在的精神要素和本质,如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和革命理想,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效应及较高的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的形式多样,富有引导性

红色文化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由红色文化发展而来的红色旅游、红色歌曲、红色影视等文化载体生动形象,具有引导性。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区围绕红色IP精心打造红色文化衍生品,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推动红色文化“出圈”。大学生可以通过红色旅游,参观革命历史遗迹、遗物,聆听导游讲述革命故事等途径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获取红色文化知识和精神力量。

红色文化与时俱进,富有创新性

红色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它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适应了新时代发展,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文化产物。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要学习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赣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

高校层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教育。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践行“三全”育人的要求,是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迫切需要红色教育

红色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优渥,他们对党史的了解主要源自书本介绍,对我们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历程缺乏直观认知。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赣南,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赣南红色文化是赣南众多资源中最具特色的资源,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对其加以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

赣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学方式上看,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课堂教学囿于传统灌输式模式,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多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差较远。例如,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仅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没有结合赣南实际,平时开展的活动也大多以读红色主题书籍、看红色影视或唱红色歌曲等为主,课堂单调乏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部分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对红色文化也不甚了解,从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现场教学方面,真正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全面、系统化地开展学习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红色主题活动并不多,部分高校甚至将红色现场教学等同于一般性活动。在教育形式上,主要是以展览式、讲解式的教学为主,与学生缺乏有效互动。

从文化内涵上看,发掘不深、整合不够

目前,赣南红色文化普遍存在力量分散、对相关素材挖掘不够、主题创作系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近年来,虽然有的地方将赣南红色文化制作成红色IP,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素材挖掘不深入,内容显得较为单调,文化底蕴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品牌特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总体呈现出碎片化、静态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赣南红色文化认识较为模糊、理解不够透彻,甚至影响了教育效果。当前,提到赣南红色文化,部分大学生只认识红井、长征渡口等,而郭大力旧址、三年游击战旧址等,由于知名度还不高、个性化内涵挖掘不足等因素,相对来说鲜为人知。

从体制机制上看,缺乏长效、浮于表面

当前赣南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普遍存在随机性的现象。虽然有些高校会常态化开展一些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但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没有专门的制度保障赣南红色文化教育规范进行,较难巩固教育成果。

此外,学校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不足,特别是部分高校对红色文化阵地的打造还不尽如人意,没有充分利用好校图书馆、校史馆等,红色文化设施建设不完善。

同时,依托红色文化阵地开展的社团活动以及红色文化宣传等工作也做得不到位。一方面,高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中红色文化元素不够,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尚未实现红色文化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没有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形式传播红色文化,而是仍旧沿袭传统的模式,导致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只是浮于课堂、浮于表面。

赣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育实效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一方面,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首先,高校之间要加强校际合作,教师之间要增强交流。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教学比赛和集中培训等形式,丰富高校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帮助教师提高在红色文化方面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还应立足于教学实际,挖掘“可进课堂”的红色文化,丰富红色文化教学方式和内容,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红色资源,让每一位教师在讲解好书本理论的同时,将深厚的历史、鲜活的事例、历史性的成就与变革等教授给学生,加强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另一方面,要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要突出教学的“鲜味”,找准广大学生的“共鸣点”和“兴奋点”。当前,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开始注重引进VR等新技术,在技术的辅助下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场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例如,近年来,赣州市的瑞金、于都等地逐渐重视红色文化的活化利用,着力活用、巧用红色资源,促进资源的创新转化,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又如,上海的红色旅游线路创新了“密室逃脱”、党史知识问答、城市定向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展现上海红色基因;井冈山集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和休闲旅游于一体,推出了红色拓展活动,游客可以住土营房、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等。再如,学生可以通过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瞻仰革命遗物遗迹、聆听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学习感悟等,多形式、多层次参与现场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充分发掘资源,助力做大做强

一方面,要用好赣州市各类红色文化研究平台,推动各高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组建赣南红色文化研究队伍,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并通过课题研究,加强科研型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在红色文化领域的科研水平和文化素养。

另一方面,充分整合资源,打造赣南红色文化IP。打造红色文化IP必须树立整体创作观,以几个龙头为核心,将散落在赣南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例如,可以继续打造“红都瑞金”这个龙头,打响“共和国摇篮”这张品牌,讲好“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故事,并将各地红色景点通过故事、产品等串联起来。同时,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革命旧址,丰富学生的参观学习体验,打造一批精品演艺节目,增强参观革命旧址的观赏性、体验性、参与性,让红色文化资源真正吸引大学生。总之,赣南红色IP要围绕同一个主题,在同一个思路的统领下进行打造,在做强“月亮”的同时,加强“星星”的点缀,让IP产品化、系列化,灵活多变,更好地在不同媒介语境中进行传播,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从而真正形成聚合效应,产生“1+1>2”的效果。

构建长效机制,打造文化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因此,高校党委要坚持将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赣南红色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在组织方面,组建高校赣南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形成由党政一把手总负责,党委(组)负责组织实施、部门协力推进,教师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真正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在体制机制方面,遵循红色文化教育的规律,注重红色文化教育的科学性,确定赣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主题、内容,制定红色文化教育计划、信息反馈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章可循,职责明确。

二是建好用好高校红色教育文化阵地。例如,可以在高校官网开设红色文化教育专栏,内容主要围绕“红色”主题制作,包括赣南红色文化图片展示、赣南革命人物传记、赣南红色文化知识测试题、赣南红色文化文创产品等;开发赣南红色文化微课程,其内容侧重于对赣南红色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又如,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以红色文化激励广大学生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师生分赴本市或外地等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开展调研活动;参加红色话剧、红歌比赛、红色朗诵会和红色故事会等;鼓励学生设计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手绘明信片、手绘帆布包等,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文创工作室。再如,以重要节庆、纪念日为契机,深入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等等。

三是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新时代下,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短视频等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风靡。鉴于此,可以将红色文化与短视频结合起来,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例如,注册红色文化专题账号,上传学生关于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视频;借助新时代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弘扬红色文化,开设“故事”专题频道,由师生联合主讲红色故事。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赣南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使他们养成自觉浏览红色网站、观看红色视频、自觉学习红色文化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黄飞.基于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路与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04-106.

[2]陈芸芳.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探究——以福建省为例[J].学周刊,2021(35):3-4.

[3]赵文杰,张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汉字文化,2020(14):171-172.

[4]高吉成.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0):104-105+114.

[5]魏雪梅,曹阳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发展,2022(05):60-63.

[6]李秋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传播兵团红色文化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2,32(02):5-9.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