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城市印象 >>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播服务的路径探索
详细内容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播服务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3-01-04     作者:胡桂淼 宁波财经学院【原创】

文化传播服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以政府为主导,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种文化服务活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多新的传播路径。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特色化的文化服务模式,增加了不同年龄层次受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吸引力,从而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此,从阐述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播服务,积极探寻更多创新传播路径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持续快速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构建,推动了城乡地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为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极大地满足了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1][2]。但是在此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又对公共文化的服务效果有所影响。对此,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数字化”赋能文化服务,在文化传播方式上大胆创新,以此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文化馆的地位

文化馆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机构,是大众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文化馆的功能主要有文艺创作、文艺培训、活动组织、基层辅导和组建业余艺术团队等,其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训各种艺术人才,辅助各种业余基层文化组织和文化站,以及对各种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统筹、管理,在很大程度给予广大民众基本保障。因此,文化馆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且重要。并且文化馆可以帮助政府实现职能转型,让政府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和文化职能,而政府职能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另外,文化馆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文化馆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相对来说建设成本较低,且涵盖各种文化形式与活动内容,能够在文化传播和发展方面发挥极大作用[3]。

文化馆的重要作用

首先,文化馆有利于人民群众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绚烂的民族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很多优秀传统文化濒临消失。而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首先就要加强对人民群众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唤醒人民群众的传统文化意识。文化馆的服务功能,能够帮助人们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人民群众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其次,文化馆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的重要功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馆的普及性和广泛性。文化馆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另外,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文化馆可以为人民群众普及各种文化知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这对提高国家整体文化水平而言意义重大。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因素,国家整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除此以外,文化馆还可以对外传播正能量文化,有助于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文化馆所开展的文化活动积极健康,能够有效传播正能量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更多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文化馆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人民群众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促使国民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文化馆通过发挥其服务功能,为群众带去了欢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凝聚力,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播受众单一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接受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群体范围相对单一,主要以5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和18岁以下的学生群体为主,而属于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群体则相对较少。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和受众年龄层次相对应的是学历状况。比如中老年群体,其学历以初中、高中和大专为主,大多偏好阅读书籍和报刊,内容方面侧重保健、养生或奇闻逸事等。而18岁以下的群体以初高中在读生为主,在图书馆、百姓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大多以做作业、自习为主。本科以上学历的受众占比相对偏低,自由职业者、务农人员和企事业工作人员的占比也较低[4]。

传播渠道比较分散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特点,既包括以电视、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也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一些区域还设有社区文化宣传栏等传播渠道。但是在相关调查中,却有将近一半受访者表示“不知道”从哪些渠道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别是一些乡村地区,推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参加活动的人都寥寥无几。很多人对近期有哪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去哪里参加都表示不清楚。

相对而言,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传播供给需求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虽然传播渠道种类多种多样,但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渠道不多;第二,传播文化服务的全媒体渠道有很多,但真正拥有稳定粉丝和活跃粉丝的渠道并不多;第三,虽然新老渠道都有,但真正能让受众放下手机,吸引其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渠道不多。

传播内容比较单调

相关人员入户调查发现,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够细致、直观等情况,呈现形式过于单调,无法达到让广大民众主动参与、喜闻乐见的效果。比如老年人喜欢地方曲艺,年轻人喜欢话剧和舞台剧,而青少年更喜欢木偶剧,因此在传播时应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最适宜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受众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社区、村镇在传播公共文化时只是简单告知受众,故无法有效激发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和观看热情[5]。

数字化建设力度不够

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促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但是,一些文化馆并没有充分把握住信息时代的特点,以“数字化”赋能予公共文化服务,在活动中既没有进行数字化创新,也没有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便捷性,了解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实际需求,导致其开展的文化活动并不具适用性,民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不高,最终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6]。

“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播服务创新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也方便了人民群众获取和收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数字化”赋能,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建设,收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需求信息,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和传播路径创新,以此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果。

积极拓展数字化信息传播渠道

文化馆应借助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积极拓展公共文化信息的传播渠道,打破文化馆的地域局限性,让文化馆的服务范围不断延伸,提高民众接收文化信息的时效性,以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文化馆所组织的文化活动当中[7]。一方面,文化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并结合公共文化活动内容,不断扩大信息覆盖范围,让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文化活动信息,了解文化活动相关内容,从而自愿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另一方面,文化馆在通过互联网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和浏览情况,有效采集受众关注度高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创新文化馆的文化活动,这样不仅能拓宽文化馆的信息传播途径,也能为文化馆的文化传播创新提供更多参考,有利于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确定数字化文化定位

一直以来,政府都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导者,文化馆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负责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并使其在参与过程中体验优秀精神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其精神文化素养。对此,文化馆应结合融媒体时代和数字化发展的特点,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主动加强与各大媒体平台间的合作,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的传播方式,以便在激发民众的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活动的传播范围,从而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例如,文化馆可以结合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公共文化活动的传播途径进行大胆创新,并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明确自身的责任,以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文化活动的效果。

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

人民群众是文化馆的服务主体,只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确保文化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促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因此,文化馆应以充分调动大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目的,提出数字化参与活动的方式,增加参与人数,以此来确保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追求精神文化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和个性化差异,所以文化馆在利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征集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需求信息的分类工作,为确定具体的文化活动内容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互联网中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民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查找和获取文化资源。对此,文化馆依托数字化网络平台,搭建数字化文化活动平台,并结合大众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变化,对数字化平台的内容进行多样化设计,以此满足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群体的实际需求,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数字化平台的文化活动当中,在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热情,促使受众在参与平台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提升[7]。

强化舆论引导功能

文化馆既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也是引导人民群众舆论导向的重要场所。因此文化馆应借助“数字化”赋能,不断强化自身所具有的舆论引导功能,通过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化活动,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首先,文化馆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性,主动担负起自身的服务职能,积极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同时,文化馆应充分认识到数字时代信息的传播特点,通过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分析,逐步完善自身数字化建设,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并重点培养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可以更好地配合文化馆的工作安排,在数字化文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做好介绍、引导和管理工作,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文化馆要结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不断丰富引导舆论导向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身舆论导向的工作质量,对人民群众的错误认知进行及时纠正,并根据舆论导向需求,对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规划设计,以此确保文化活动导向和受众的需求目标一致,为顺利开展舆论导向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提供数字化延时开放服务

文化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服务往往存在受众较为单一的问题。对此,文化馆应提供数字化延时开放服务,这样,不同受众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适当调整参与文化活动的时间;也可以让更多受众体验到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文化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策划设计数字化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结合受众的实际需求,加强文化馆数字化延时开放的服务设计,以此逐步提升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另外,文化馆在加强数字化延时开放服务的过程中,应结合受众需求进行数字化路径创新,深入调查不同年龄、群体的信息接收方式,并以此为基础,适当调整宣传方式,以提高不同受众了解文化馆各种文化活动的概率;同时,通过向不同群体提供数字化延时开放服务相关介绍,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文化活动的具体开放时间,并结合自身需求合理安排时间,从而逐渐改变受众单一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升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文化馆也应做到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以“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促使文化馆数字化水平得以全面提升,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让文化馆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积极开展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国家整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便捷、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履行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聂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文化馆数字信息建设路径[J].文渊(中学版),2019(01):732.

[2]高国栋.公共文化云与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7(22):67-69.

[3]张志平,李伟刚.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科技资讯,2022,20(01):207-210.

[4]陈慰,巫志南.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1(01):38-44.

[5]王孟图.“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路径探析——基于“泛博物馆”观念的若干思考[J].东南传播,2018(10):58-60.

[6]林禹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逻辑理路、内容思路与实践进路[J].环球首映,2021(10):159-160.

[7]邓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东莞市文化馆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105-107+158.

[8]杨璐.基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路径探寻[J].电脑采购,2020(24):17-19.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