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文旅融合背景下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详细内容

文旅融合背景下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时间:2023-01-14     作者:杨丽娜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原创】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文化价值的最直接体现。现通过深入发掘齐鲁地区丰富的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软实力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路径,促进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协调是一个内外因素综合共塑的过程,在当前文旅融合进程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当前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的意义,顺应时代要求,重点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持延续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在旅游业中体现齐鲁非遗工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探索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齐鲁地区文旅融合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文旅融合模式解析

“文旅融合”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名词,是指一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现象,体现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国民对文化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为满足齐鲁地区旅游市场需求,当地依托齐鲁民间工艺非遗,在促进旅游产业不间断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促进齐鲁民间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整合是一条崭新的路径,需要对旅游文化价值链进行分解,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突出价值链中最好、最重要的要素,按一定比例重组,形成1+1>2效果。

(二)齐鲁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一直影响着齐鲁大地,其悠久的历史、壮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使齐鲁大地区别于其他地域,吸引了大批量游客前往参观。全民旅游的热潮给齐鲁地区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保持齐鲁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紧跟潮流趋势,对旅游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多年来,山东省对旅游产业的管理始终坚持优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具有齐鲁地区风格的旅游产业体系,并且初步形成了集民俗民风、观光旅游、娱乐购物、绿色环保于一体的旅游业开发格局,使得齐鲁地域旅游产业结构日渐完善。

(三)齐鲁地区民间手工艺发展现状

“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齐鲁地区的不同地区因环境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鲁中平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淳朴的民风,乡土气息是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民间手工艺的重要特征;胶东沿海地区的民间手工艺具有渔家风情,棒槌花边色彩纯净,展现出了沿海地区人民纯真的品质;被称为“孔孟之乡”鲁西地区,儒家思想与礼仪教化深入人心,鲁绣与鲁锦工艺细致,色彩图案体现出了尊卑有序。在齐鲁地区文化的熏陶以及历史发展进程的推动下,山东的民间手工艺多种多样、风格各异,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齐鲁地区传统民间手工艺丰富多样,鲁绣、鲁锦、潍坊风筝、棒槌花边、杨家埠木版年画、兰陵蓝印花布、高密剪纸、高密扑灰年画等非遗手工艺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一)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齐鲁民间的传统文化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而旅游产品可以将齐鲁文化大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齐鲁文化,学习齐鲁文化,传承和传播齐鲁文化。将旅游区的核心文化理念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使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也有利于提高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展示地域形象和传统文化特色。

(二)增加旅游文化氛围

当前,山东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旅游景区“标识度”,积极支持以传统手工艺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使文创产品实现文化内涵与应用功能的完美统一。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时,本身就对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有一定向往。在文旅融合模式下,以销售手工艺品的形式直接展示传统技艺,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传统手工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文化旅游的发展。比如临沂市竹泉村通过竹编艺人现场展示编织过程,并在演示过程中销售竹制品,不仅使参观者能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竹编的相关材料、制作工艺和工具,还促进了竹编产品的销售,增加了旅游区的文化氛围,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促进非遗传统手工艺文化内涵延续发展

齐鲁民间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征,大部分手工艺产品都是依托天然原料由手工制成的,蕴含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传递了手工制作的温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侧重人的精神、思想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彰显,在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机遇。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值得我们在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将传统手工艺融入文化旅游,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和深度开发,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手段。

齐鲁民间手工艺在旅游业中发展的困境

(一)工艺内涵缺乏大众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内核,区域性和集体性是其非常典型的特征。如今,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追根溯源,主要是由于人们缺少对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对其产生了疏离感。目前,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的难题。一是相关手工艺品设计缺乏创新思维,设计元素较为单一;二是与时代发展联系不紧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见到,导致大众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因此,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和发展威胁。

(二)开发模式单一,缺乏互动发展

传统手工艺非遗大部分来源于乡村地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业发展缓慢,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缺乏发展资金,无法吸引优秀人才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导致传统手工艺开发模式单一,一些与传统手工艺保护和发展相关的工作相较于民间艺术、文学等来说比较少,保护和发展模式仅限于产品的简单商业复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要素的转化模式尚未成熟和完善。与此同时,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导致旅游供应系统的某些部门运作效率低下,旅游资源和区域内的相关资源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整合。目前,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重点倾向于具有经济价值的技艺,而作为手工艺经济价值开发和应用的主体,广大群众对此的态度相对冷淡,参与热情不高。

(三)文旅市场经营链条固化老旧

将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作为优质的文化旅游项目,能够提高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齐鲁地区大部分文化旅游目的地都是从原来的基地转型而来的,景点开发水平较低,宣传方式仍以以往的门票销售和静态展示为主。文化要素的组合是僵化和肤浅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毫无目的与规则,导致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因此,文化旅游的运营和研发模式应尽快满足区域旅游规划的相关要求,避免文旅市场经营链条固化老旧,加强国有企业与资深旅游开发企业的合作,提升文化旅游的发展水平。

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一)挖掘“非遗+旅游”内涵特质,加大文旅资源开发力度

在文化旅游产品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不仅是提高齐鲁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齐鲁地区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灵感的源泉。厘清齐鲁地区文化文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的角度,将非遗的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产品,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确保文化旅游产品的持续吸引力。从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齐鲁地区应通过古镇开发和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提升区域文化旅游竞争力;落实文旅产品的主题风格和发展方向,增加其观赏性与内涵,在提高文旅产品吸引力的同时推广齐鲁文化。

(二)发挥“非遗+旅游”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文旅融合长效机制

政府的引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顶层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统筹规划,引导多部门优化协作。充分发挥行政效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交通、人才、资金等保障。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着力发展旅游经济。统筹内外关系,更好地为文化旅游环境质量、文化服务、设施服务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升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引导挖掘可持续发展潜力,系统开展文旅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实施优质资本项目,督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和发展。此外,还要增强宣传活动,确保行业整体服务、安全、信息交流等建设协调推进。为“非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延伸“非遗+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文旅协同持续发展

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促进两大系统产业经济的有效协调发展,有必要延伸文化旅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在区域层面,重点关注“非遗+旅游”协调发展在齐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开拓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齐鲁地区的历史文化影响力。此外,山东各城市可基于城市特点,积极响应和适应旅游行业趋势,不断开拓新的旅游市场,促进“非遗+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协调“非遗+旅游”保护开发,形成旅游反哺文化效应

同时,在“非遗+旅游”保护开发中,要坚持“保护先于开发,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尊重传统手工艺的原真面貌和原始内涵,避免过分追求商业利益,防止内容庸俗化。在“非遗+旅游”保护开发中,要充分了解并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融合当代故事和当代主题,保护非遗资源,让其成为促使中华文化深入人心、树立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法宝。注重非遗与旅游联动,以二者的联动发展,在非遗内容传承的基础上更新传承形式,融合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现代生活。将非遗融入当代故事和当代主题中,不仅可以形成新的旅游市场,还可以吸引年轻血液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五)打造“非遗+旅游”品牌项目,发挥文旅联动辐射作用

打造“文化旅游展览”,充分重视“非遗+旅游”的辐射作用,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今,“品牌”已成为现代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齐鲁地区应引入品牌概念,形成独有的齐鲁文化品牌,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齐鲁地区各城市文化品牌的象征。齐鲁地区应根据区域文脉特点,在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渠道和现代媒体,打造“非遗+旅游”的特色品牌,并推动相关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提高区域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发挥文旅联动辐射作用。

(六)推进“非遗+旅游”人才引进,为文旅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在文旅融合领域专业人才结构和素质不平衡的情况下,要鼓励实施“非遗+旅游”多层次人才战略,提高人才保障水平。首先,吸引高端文旅人才,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支柱,人才保护助力文旅融合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其次,优化文旅人才结构,开展以“非遗+旅游”为主题的创意人才培训,充分利用政府“百人计划”“外专百人计划”“创新创业特支计划”等各类人才政策,吸引国内“非遗+旅游”领域领军专家。最后,建立可靠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七)促进“非遗+旅游”科技融入,丰富文旅创新产品供给

科技与文旅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利用动感元素数据库开发文旅产品,推动数字技术在重点领域和场景的应用。科技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齐鲁地区文化为山东省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传播,科技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本文在分析齐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山东省旅游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两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以下建议:挖掘“非遗+旅游”的内涵和特点,加大文旅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发挥“非遗+旅游”的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文旅融合长效机制;有序延伸“非遗+旅游”产业链,促进文化和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非遗+旅游”开发保护动态协调,形成旅游回馈文化效应;着力打造“非遗+旅游”品牌项目,发挥文旅联动辐射作用;推进“非遗+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文旅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促进齐鲁地区非遗与旅游产业高质量结合,合理地加强“非遗+旅游”与先进科技的深度融合,丰富创新文旅产品供给。

从新的视角探讨非遗与旅游业的联动关系,阐明非遗与旅游业融合体系的形成过程、外部环境和发展模式,为非遗与旅游业融合提供重要的创新思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J].赤子,2019(24):257.

[2]陆海涛.基于齐鲁文化的旅游商品设计创新[J].工业设计,2018(12):48-49.

[3]姜坤鹏,沙辽.齐鲁传统手工艺在文旅融合中的发展策略[J].民艺,2022(01):47-53.

[4]刘中华,焦基鹏.场景理论下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J].文化遗产,2021(02):126-134.

[5]钟蕾,朱荔丽,罗京艳.手工艺的设计再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