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农村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农家书屋建设探索
详细内容

农村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农家书屋建设探索

时间:2023-01-14     作者:柳泽源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良邑镇人民政府【原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精神与动力。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国家富有凝聚力的保障。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提高国际社会地位。近年来,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城乡文化差异逐渐增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农村地区逐渐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力求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为乡村文化振兴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现对农村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农家书屋为例,提出农村文化服务策略,以期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农村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服务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激发农民精神文化消费潜力,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各级政府均已开始重视对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但是在提供文化服务时仍存在诸多问题,还会受到人才、资金及地域等各种因素的限制。

一)文化服务总量不足

基础设施不完善,利用率低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体育类、文化娱乐类、学习类以及文化活动硬件,可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但是,以农家书屋为例,其是农民学习和阅读的场所,但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的现象,不仅占地面积过小,可容纳的人数较少,存储的藏书量不足,而且多数文献资料老旧,也未及时对图书信息进行更新,从而导致农民无法通过这一文化服务场所获取最新的知识。再加上多数图书与农民的文化层次、学习需求存在偏差,对农民的生产实践没有帮助,大大影响了农民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网络时代下,部分农村地区农家书屋尚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电子资源较少,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加的阅读需求。此外,部分农村地区为了满足上级政府提出的服务要求,开始建设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增加体育运动基础设施,打造网络平台、社区文化中心等,但却缺少后期维护管理,加上多数农民缺乏主动使用活动设施的意识,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缺少充足的人才支持

人才是提高文化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是创新文化服务形式的重要主体。只有深入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才能切实解决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农村地区缺少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这不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第一,人才队伍数量不足。乡镇政府是负责落实上级政策要求的重要组织,工作任务量较大,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通常也是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第二,缺少专职文化服务管理者。负责管理农村地区各类文化场所及基础设施的人员,通常为村干部。部分村干部对文化服务活动的认知不到位,仅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上,忽略了文化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引进新型文化人才的意识,不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三,缺少基层文艺团队。基层文艺团队主要负责创作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为农民提供文艺表演。但是现阶段农村地区的文艺团队大多数是由农民根据个人爱好组建的,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基层组织。这一基层组织由于缺少统一管理,无法培养出优秀艺术文化骨干,从而影响了乡村文化服务的质量。

(二)文化服务供应需求不平衡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但是如果只将科学技术的推广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作为主要工作内容,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注重农民个人道德修养以及文化品位的提升,就难以落实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要求。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政府如果在开展文化工作时只重视前期投入,而对后期组织的活动缺少创新性,就会导致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降低,同时还会出现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现象。

(三)财政资金支持不足

财政资金支持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是各类文化场所有序运营的保障。目前,政府部门财政资金投入有限,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导致农民文化权益受到损害,这也进一步拉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为了进一步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但是乡镇政府本身财政资金就比较紧张,只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公共基础等硬件设施建设中,对后续软件设施的改善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农业体系改革过程中需要投入资金的环节较多,难以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四)农民需求表达不足

在网络时代下,农民接收信息的渠道有所增加,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所改变。但是因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相关人员无法及时收集农民的建议和意见,这不利于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性。而农民也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难以充分发挥自主意识。

农家书屋建设策略

农家书屋是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程之一,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解决农民买书、借书及在读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文化资源融合共享,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农家书屋在文化服务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到农家书屋的作用,制定与完善农家书屋建设策略。

(一)完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

在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后,应不断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强化相关部门的领导职能以及监管职责,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对农家书屋进行管理,将农家书屋运营管理纳入乡村建设体系中。第一,科学选址。在建设农家书屋时应结合人口分布、经济现状、地形条件等多种要素选择合适的地址,将其设置在人口流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区域,方便农民参与农家书屋的活动。通过对农家书屋进行合理布局,发挥其所具备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基层群众创造便利的读书条件。第二,安排社会公益组织对农家书屋进行管理。政府应建立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将农家书屋作为项目进行管理交接。社会公益组织可以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农家书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推动农家书屋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变革。

(二)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建设农家书屋的过程中,应为其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以形成规范化的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第一,安排专职宣传人员,对农家书屋进行宣传,加强农民对农家书屋的了解和认识。文化管理员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职业信念,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为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应当为其提供合适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在激发乡村人才队伍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减轻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压力。第二,整合社会各界优质人才资源。相关部门应构建协同管理体系,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校以及社会团体均参与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前往基层农家书屋进行指导,形成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模式,并由高校对农家书屋进行定点帮扶,保证人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各部门的参与可以提高农家书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提供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此外,高校可以安排学生作为志愿者前往农家书屋参与管理服务,向村民普及相关知识,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环境,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资金对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管理者需要吸纳更多的资金,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以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为辅的资金支持体系,以满足农家书屋在运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第一,制定完善农家书屋资金管理和补充资金的筹集使用实施策略,为农家书屋资金筹集提供理论指导,形成规范化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资金筹集时应当以政府投入为主,根据当地农民的阅读需求制定图书采购方案,以此为基础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同时重视吸纳社会资金,多渠道筹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采取国家拨、省市补、机关(企业)和个人冠名结对捐资等方式,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政府部门还应积极鼓励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到资金捐助活动中,为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第二,加大资金监管力度。经费使用实行专款专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主动接受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资金管理者需要将农家书屋的资金使用情况如实记录在系统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资金管理,定期公示农家书屋的资金使用情况,形成透明化的资金管理体系。

(四)选择适合农民的读物

读物的选择是保证农家书屋功能和作用发挥的关键。高质量的读物可以为农家书屋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结合农民需求选择读物

农家书屋管理者应当对农民的需求进行调查,收集群众阅读需求信息,根据农民需求对读物进行挑选和更新,大幅度提高农民的阅读积极性。如可以选择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技术科普类书籍,切实提高农民的专业能力,使其将新型生产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益。除此之外,还应及时更新娱乐类、养生类、健身类、生活类等读物,满足农民在生活方面的各类需求,解决以往在图书供给方面存在的不对路现象。在采购图书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订单式购书模式,在电子商务平台下达采购订单,提高图书采购便利性。另外,将订单式和现场选书两种采购模式相结合,可以为农家书屋补充优质图书资源。为了减轻图书采购的资金压力,村组之间可以定期交换农家书屋的图书,形成定期补充和更新的管理模式。

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子阅读,电子媒介阅读率、电子书阅读率不断提高,纸质阅读率和阅读量双双下降。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未来全民阅读的主要发展趋势,农家书屋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数字化转型,切实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首先,要将农家书屋的各类图书资源转化为数字化形式,扩大农家书屋图书资源容量,避免纸质图书在维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其次,为农家书屋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实现WiFi全覆盖,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农民更好地投入阅读活动中。同时还可以创建官方微信公众号,农民无需前往农家书屋便可进行阅读,了解各种信息,如搜索关于种养技术的信息资源,从而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

(五)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

农家书屋应当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的吸引力及感染力。例如,可以在乡村地区定期组织“乡村读书节”,让农民积极参与到“读书节”活动中,鼓励农民主动表达需求,使其在表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各种读书演讲征文、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在活动方式上,选择与城市文化机构或相关部门进行深度合作,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前往农家书屋对农民进行文化指导,开展各类演讲和科普活动。例如,将当地的特色非遗项目或传统文化作为讲解内容,提高农民的文化意识,提升农家书屋的品牌效益。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可以改变乡村风貌,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目前,农村文化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服务总量不足、供应需求不平衡、农民需求表达不足、文化服务分配不平均四个方面。农家书屋是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可以为农民提供阅读和学习的环境,是一项惠民工程。因此,在建设农家书屋时,应当重视完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选择适合农民的读物,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以此来调动农民参与农家书屋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农家书屋使用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丹.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问题清单与行动框架[J].社会科学研究,2021(05):115-123.

[2]刘子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20.

[3]黄梦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问题——以湖北D市文化礼堂建设为中心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4):73-81.

[4]刘宇,何小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困境”问题剖析——基于乡镇文化站的考察[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41(02):127-132.

[5]侯纶儒,朱丽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0,33(05):70-73.

[6]黄翠萍.乡村文化振兴目标下南安市农家书屋建设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21.

[7]张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2.

[8]王俊.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农村文化扶贫的重点、难点和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1):47-54.

[9]次云波,章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助力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路径探索——以天津市部分农家书屋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2(28):115-11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