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分析
详细内容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分析

时间:2023-04-17     作者:陈闻悦 吉林师范大学【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具体实践中涉及的问题较多,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用词、用语、意义都比较复杂,很多时候,没有足够的文学造诣和历史知识,根本无法理解含义使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工作更加困难。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质量,就必须加大研究力度,根据现实情况加强对生态翻译学的重视,了解生态翻译学的特点,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最早德国海克尔提出客观性、存在性和可持续性是生态翻译学的根本。生态翻译学强调必须根据翻译内容的内涵其整体结构等进行翻译,目的是提高译在整体表达上与原文的一致性,所以相较一些传统的翻译方法,生态翻译目的是通过对生态理性的利用,好地还原原作。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存在的问题

选材单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实践可以看,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的选材比较单一,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文化的接受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两个方面原因笔者仔细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实践发现诗歌、辞赋和其他传统的文学作品相关翻译作品最多传统风俗传统饮食以及服饰文化等相关的翻译作品较少可以中国传统文化翻译选材上比较单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单一的选材会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以及文化交流

传播效果不佳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的主要目标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但就目前形势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较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不值得其他国家借鉴,而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人才匮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翻译水平此外传统文化与古代社会有着密切的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即使是中国人,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别说是外国人了。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的原则

文化自信原则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国民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文化自信能使我们真正意识到中华文化所蕴的精神意蕴,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时,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多个层面有效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从而使我国际话语权得到更大的提高。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必须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则,即文化的翻译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文化交流的活动。在这一程中,译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者。因此,译者应尽量正确地翻译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海外读者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认可度和认同度。

尊重文化差异原则

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各国间,还表现在不同地域之间,例如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湘菜偏香辣,浙菜偏。然而,文化并无高低之别,译者在实际翻译中要注意文化差异,并使这些差异得到有效的体现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各国受众对同一语言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译者必须对其语用习有一定的认识。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策略研究

增强传统文化翻译的多样性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国外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近年来,中国的饮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外友人的青睐,但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翻译模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交流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译者应加强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翻译,促进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比较特殊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较难翻译。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坚持科学、先进的翻译观念,严格遵守基本的翻译准则,合理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从而准确传递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同时也要保证译文与外国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相契合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国人民世世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体现之一随着世界各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豆腐、火锅等友人的欢迎。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翻译在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方面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播开来。另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必将在全球饮食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译者在进行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时,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避免“根”和“源”的缺失。

中国电影文化

翻译深受文化的影响《唐人街探案2》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常常让国外观众费解五行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国外观众的一个知识盲点,会影响国外观众的推理,电影中金、木、水、火、土等元素的出现,会让国外观众感到不解从而降低电影的趣味。在翻译时,译者要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出发,进行跨文化翻译。如电影中出现的《阴阳无极说》一书“阴阳”二字牵到了“两面”,也就是“阴阳”的两极影片采用了直译方法将其翻译为“Yin Yang Wu Ji Shuo。这里的翻译没有为国外观众理解本意提供帮助,造成了情节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归化译法要比直接译法更合适。

鉴于字幕长度,汉字仅有五个字,宜加括号作恰当的注释,也就是“Yin Yang Wu Ji Shuo(feminine and masculine infinite)”。这种翻译方式不仅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字幕的含义,而且为理解和推理剧情奠定了基础

跨文化翻译是使国外观众通过中国电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能使中国电影蕴含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理解,从而扩大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学

《京华烟云》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它以姚家的兴衰为主线,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服装文化加强《京华烟云》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译介,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服装爱好者对中国的传统服装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为例进行分析

国古代,有人去世亲人都有穿丧服的习俗。白色中国丧葬文化,而孝服的主要材料是棉麻。《京华烟云》中娘的父亲死后,她对平亚的感情也变得冷漠,她的心里充满了孤独。原著中使用白色的棉质衣服来描述娘的穿着,隐晦地描绘了她当时的心情,译者将翻译成了“白孝服”,这样可以更好地让读者明白为什么穿着一件白色的棉袄。

晚清妇女的嫁衣样式基本上是上衣大袖,下马面褶裙。马面褶裙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种,裙摆的两侧打褶中间是光面光面上则经常用绣花来点缀,以荷花、牡丹、海水江崖纹等图案为主。马面褶裙可分为百褶裙、凤尾裙等多种款式。所以,译者把“绸缎百褶裙”翻译成hundredpleated,既能反映中国的民族服装特色,又能保持原作的真实性。

将传统元素融入文学作品中,是展示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京华烟云》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了全世界面前其中对中国传统服装的描述,使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张振玉在理解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基础上,将原文中关于服装的描述准确地翻译出来,这对于中国传统服装的翻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源远流长,译者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合理进行翻译,如此才能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灵活进行“三维”转换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交际维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三维”进行灵活的转化。首先,语言维度译文与原作的对等,确保原作能过翻译进行进行语言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准确的词语将原文翻译出来

其次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是指译者在翻译时要注重各种文化的表达,不能以本土文化思维来解读语,使者感到困惑。文化维译者兼顾中外文化的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内涵的转换,既要注重形式,又要体现内涵。

最后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交际维度在翻译实践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生态翻译体系中,译者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非常重要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个行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翻译质量仍然取决于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尤其是在生态翻译体系中,译者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译者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生态翻译理论强调“平等”与“和谐”,因此,译者在翻译中要注重“适应”和“选择”这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技巧和方法变得合理。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具有普遍性,却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在传统文化的翻译中,译者应该重视“适应”和“选择”的问题。翻译技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译者要把翻译技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原的内涵更加丰富。《诗经》为例如果译者始终这类优秀的文化经典采用直译方法,不仅会导致译文呆板,使其丧失欣赏和阅读的价值,还会造成译文的片面性,使其缺少充实的内容,而影响到原文的意境美。因此,在实际翻译中,译者应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注解等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保证译文仍然具有高的文学价值,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传达广大读者,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被深深吸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及影响力。

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在实践中涉及的范围很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和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相关人员必须提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找出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生态翻译学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确的翻译,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和人文价值,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蒋晓萍,罗云.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世说新语》英译本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5):54-61.

[2]陈延.余光中:高明“文字媒婆”、寂寞之译者——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文学重译研究[J].上海翻译,2022(06):79-84.

[3]袁小陆,赵彤.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的《创业史》文化负载词英译[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5):118-125.

[4]刘畅,徐丰.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在旅游文化外宣翻译中的体现——以《安徽文旅》期刊文本翻译为例[J].科教文汇,2022(09):125-128.

[5]陶友兰,边立红,马会娟,.东西方生态智慧交融的生态翻译学研究——“第五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翻译,2016,37(02):74-77.

[6]许晖.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评《生态翻译学理论应用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08):224-225.

[7]周志刚.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茶文化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22,44(05):138-140.

[8]王俊丽.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海外英语,2017(24):133-134.

[9]丁晓燕,娇娜,黄龙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J].黑龙江科学,2017,8(22):78-79.

[10]程爱群.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0):104-10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