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非遗匠心 >> 梅山傩面具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
详细内容

梅山傩面具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

时间:2023-06-25     作者:李弢【原创】

现对梅山傩面具的制作材料进行调研,详细介绍梅山傩面具的木质面具和纸质面具的制作流程,为学界同仁对梅山傩面具的研究提供参考,呼吁学界同仁大兴田野调查之风,以期对梅山文化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宋史·梅山峒蛮传》记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潭即潭州,属现今的长沙市,其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长沙、宁乡、浏阳、益阳、株洲、醴陵、湘潭、湘乡等市县,其中,益阳、宁乡、湘乡皆与梅山接壤。邵,即邵州,现今的邵阳市。古老的梅山地域消息闭塞,文明落后,生产力低下,在“不与中国通”的封闭环境中,孕育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古老而神秘的梅山文化,即巫傩文化,这是一种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环境中,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索取生存资料而产生的一种体现集体智慧的古老文明。五代时期,朝廷下令梅山瑶民“禁不得与中国通,其地不得耕”。封建统治者对梅山地域的封闭政策使得古老的梅山文化湮没千年不为人知。直至在党中央大力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指示精神指导下,一大批民俗文化学者对古老的梅山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陈子艾、王建章、李新吾、马铁鹰等民俗文化学者对梅山文化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开展田野调查,揭开了古老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使其在中华民俗文化大观园中绽放独特的魅力与光芒。越来越多学者、专家、高校教师、民间民俗文化爱好者都对梅山文化产生了兴趣,研究梅山文化的热潮如火如荼,极大地推动了梅山文化的发展,扩大了其影响力,使其在世界民俗文化圈内也引起了巨大反响。

苏氏傩坛傩面具制作工艺

苏氏傩坛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农科村,现在掌教师公是苏业照、苏业烈兄弟,其父苏立文是梅山傩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经带队与日本傩戏表演队在北京同台表演,引起极大反响。令人遗憾的是,苏立文已经离世。该傩坛的主要傩戏剧目是《搬开山》《搬土地》《搬锯匠》等梅山傩戏剧目,其中《搬锯匠》是其代表作,并且全面掌握了傩祭仪程中的唱太公、庆娘娘等各个科目,其香火遍布冷水江、涟源、新化、新邵、邵阳等地。苏家堂屋神龛上方供奉着历代先祖,神龛下方供奉着翻天倒地张五郎神像,傩坛氛围比较浓厚。该傩坛的傩面都是自己亲自雕刻的,傩戏表演系祖传。

选材

梅山地区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大型的乔木多种多样。苏师傅说,材料的选择很有讲究,木材的硬度要适中,那样戴在脸上感觉比较轻便,又因为有一定的密度,材质比较坚硬,使用起来不易损坏。所以苏氏傩坛雕刻傩面时所选的树木一般是樟木,这种木材密度适当,且当地有很多,比较常见,取材方便。

脱水

木材取回后,需要经历一个脱水过程,含有水分的木料是不能用来制作面具的,那样很容易开裂和变形。木料需要锯成五十厘米一段(大概比人头部的尺寸略长一点就可以),放在避免阳光直射并且无风的地方储存,让它自然阴干,这样木料就不会开裂,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3个月的时间。

开料

待木料阴干后,除去树皮,把木料一破两开,这个时候要注意,一定要从中线破开,一节木料可以雕刻成两个傩面,有效利用了材料,不会造成浪费。

雕刻

雕刻的手法一般采用浮雕、透雕、刻线三种。第一步是把木料固定在工作台上,用专用的大号平口凿刀雕出傩面的大形,由于苏师傅对傩面的基本形状和比例非常清楚,所以这一步非常快速和准确,耗时大约半个小时,傩面的大致形状和比例就基本呈现出来了。粗坯的傩面具有一种粗犷的美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粗坯傩面具有“似是而非”的抽象美感,恰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第二步则是仔细雕刻五官、冠帽,要根据五官、冠帽的形状特点运用不同的工具,有圆口、弧形、半月形等刀具,例如处理眼睛和鼻翼等部位时应使用圆口刀具,处理脸部、冠帽等轮廓部位时则使用弧形刀具。这一步一定要小心翼翼,根据神灵的性格特点进行形象塑造,如果一不小心去掉了能够表达形象性格特点的部分,那整个傩面不但失去了“形”,也失去了“神”,只能重新雕刻。最后一步是挖空傩面背部的木料,应当根据表演者(也就是雕刻者)的脸型大小设定尺寸,傩面最后留下来的部分大概5—6毫米厚,并且要打磨得很光滑,以便表演者佩戴。

上色

上色的颜料主要是水粉和丙烯颜料,丙烯因易干、色彩鲜艳用得较多。上色时多用纯色平涂,色彩基本用白、蓝、黑、红、黄五色,分别代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上色的第一步是打底灰,目的是防止颜料浸入木料,影响颜色的鲜艳度,待底灰干后再用砂布将底灰打磨光滑,便于上色,底灰材料过去一般用牛皮熬制而成,现在市面上已经可以购买到现成的底灰材料。上底灰遵循的原则是“凸不露术,凹不堵浆,纹理显现,阴阳增光”。上色的步骤一般先从脸部开始,其次是冠帽等部位,最后点缀眉毛、嘴唇、毛发等比较细致的部分。待上色完毕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即刷清油,这一步既能使傩面具色彩明艳,又具有保护作用。在傩面具中,五行色都有各自的色彩语言,白脸代表英俊神武;黑脸代表刚烈勇猛;蓝脸代表凶恶残暴;黄脸代表仁义慈祥。梅山傩面具中运用的五行色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但是与现代设计学、艺术学中色彩的语义几乎完全不同,譬如蓝色在现代色彩语义中代表安详、平稳、工整;黄色代表阳光、活跃;黑色代表神秘、稳重等。这是此次田野调查中一个惊喜的发现,也使得研究人员从古老地域民俗文化的维度去思考现当代文化,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语义成为一种可能。

粘眉挂胡系带

傩面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粘眉挂胡系带,即用人或者动物的毛发粘在面具的眼部和下颌部,用以制作傩面的眉毛和胡子。有的傩面必须要挂胡须,像土地公、锯匠师傅等,也可以采用植物的根须来制作,如竹根的根须等。此外,还要在傩面的两侧安上两根带子,有的用普通的布带,有的用松紧带,便于表演时穿戴。

傩面制作成功后,在使用前还需要掌教师公举行“开光”仪式,只有“开光”后的傩面具才有神灵附体的功能,否则就是一块“假面”而已,仪式代表了神灵的旨意。

图片2.png

 土地公(作者拍摄)

图片3.png

开山(作者拍摄)

张氏傩坛傩面具制作工艺

张氏傩坛位于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杨源村,掌教师公是张放初,张放初师傅是地市级傩戏非遗传承人,曾经代表我国傩戏非遗在美国演出,影响极大。张氏傩戏也是祖传,始于元末明初,到张放初的儿子这一辈已传24代。据张放初师傅说,整个杨源村从事傩戏表演的从业人员有六七十人,香火遍布冷水江、新邵、新化、涟源、邵阳等地。但谈及傩戏表演时,其神情黯然,说一年表演也不过2—3场,当笔者问及傩戏表演的传承问题时,他说传承的断代甚至消失是必然的,他的大儿子作为传承人,现在和他一起表演傩戏,但孙辈都不愿意学习傩戏表演。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丧事道场,而非傩戏表演。

张氏傩坛的傩面制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杨树制作的木质面具,另外一种是用土纸、报纸和牛皮纸做成纸浆,再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做成的纸质面具。木质面具的制作工艺与苏氏傩坛如出一辙,只是选材不同,苏氏选用樟木,张氏选用更加轻便的杨木。纸质面具的制作有其独特的方法,接下来将梳理张氏傩坛纸质面具的制作流程,而木质面具的制作流程在此不再赘述。

制作纸浆

将当地土纸、报纸和牛皮纸按照1:2:2的比例配好,一般按重量计算,然后将其一起放入水中浸泡大约30—40天,土纸和报纸的韧度不强,但柔软度好,而牛皮纸的韧度强,因此,浸泡出来的纸浆既柔软又有韧性,制作的傩面就不易破损。待其完全浸泡好之后,将这三种原料揉碎黏结在一起,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盐水和花椒水(盐水和花椒水有防虫的作用),稍加脱水后成为糊状,即可作为制作傩面的材料使用了。

制模坯

1.和泥

取当地具有一定黏性且没有任何杂质的深层黄泥,加入适量米糠和水揉匀,米糠的作用是为了降低黏土的黏性,便于后期纸质面具的脱落。

2.制作粗坯

取长约40厘米,宽约4厘米的竹片若干,捆绑成圆柱状,把揉好的黄泥用小铲均匀地涂抹在圆柱体上,涂层厚度大约5—6厘米,做成宽度大约30厘米,高度大约40厘米的粗坯。粗坯表面粗糙,透气性、黏性适中,便于干燥后脱坯。

3.粗坯塑形

粗坯制作完成后,粗坯上的泥巴若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放到太阳下晾晒一段时间,这个过程要勤观察,看泥巴的柔软度是否适中。然后开始塑形,第一步要先在粗坯上用小竹刀画出五官、头发、冠帽的大概位置和比例,确定好位置和比例关系后再一步步从局部进行塑造,有的地方需要添加泥巴,如鼻子等比较高耸的部位,而有的部位需要挖空处理,如嘴巴等部位,粗坯的形状大致就像一个比较立体的浮雕人物面相。最后一步就要观察整体效果是否和谐、比例是否正确,经过反复修改后,感觉与傩面形象非常相近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流程。

4.上纸浆

泥塑完成后,开始上纸浆,纸浆里面掺杂了白乳胶,黏性很强,注意从薄到厚均匀地铺上去。此外还要根据粗坯的轮廓来铺纸浆,纸浆不要铺得太厚,一般3—5毫米就可以了。

5.脱坯

上完纸浆后,还要继续晾晒。晾晒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时间太长会使泥坯变硬,很难脱坯,从而损坏纸质面具,晾晒时间也不能太短,纸浆还没干,面具还没定型,此时脱坯也会损坏面具。到底需要晾晒多久时间,完全凭师傅的经验来判断。脱坯的程序很简单,先抽掉竹片,再把泥巴抠掉,一个纸质面具的素坯就制作成功了。然后再进行晾晒打磨,使表面更光滑,便于下一步上色。

上色

上色的颜料一般是广告色或者丙烯颜料两种,纸质面具上色比木质面具简单一些,可以不用打底灰,直接用单色平涂。同时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决定上何种颜色,这基本与木质面具上色的理论相似,同样采用五行上色法。

粘眉挂胡系带

这个程序与木质面具的程序一样,也是将人、畜的毛发粘上去,在左右两侧系带,便于佩戴。

纸质面具的特点是比较轻便,便于携带,表演时不至于负荷太重,一般只有3—5毫米厚,重量只有6—700克左右,可以增加表演者的灵活度,不易造成疲劳。但其也有缺点,在收藏的时候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不可随便摆放。使用时间太长则容易掉色,也容易出现斑驳的痕迹,没有木质面具那么耐用。

纸质面具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做法是在木质面具上用宣纸一层层裱糊,待干透后再上色,但这种纸质面具一般硬度不够,容易损坏,而且不易定型,所以师傅一般不采取这种制作方法。

综上所述,梅山傩面具的制作传承有两种方式,即家传或者师传。家传比师传的时间更长久,也更稳固。据记载,苏氏傩坛已传4代,而张氏傩坛已经传承了24代,让人不得不佩服这种传统民间戏剧的顽强生命力。梅山傩面具的制作者一般也是表演者,因此其对傩戏面具的性格特点了然于心,为制作傩面降低了难度。梅山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大同小异,苏氏傩坛和张氏傩坛木质面具的制作工艺流程差不多,张氏傩坛多了纸质面具一类。这些面具的数量不多,笔者调研的两个傩坛的面具都没有超过10片。随着时代的发展,傩面具的传承面临断代危机,因此,国家应当加强对其的保护与传承,使其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图片4.png

小鬼(纸质)(作者拍摄)

图片5.png

 土地公(纸质)(作者拍摄)


2022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梅山宗教美术研究(项目编号:22YBX021);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梅山傩面具数字化保护实施路径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2C059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