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传媒观察 >>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
详细内容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

时间:2023-09-15     作者:杨红雨【原创】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它通过将传统诗词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成功地将传统文化带进更广泛的人群视野。同时,它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成功案例表明,在新媒体时代,相关从业者要加强传统文化媒介建构,打造更多传统文化节目,并不断探索新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诗词”到《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历经千年不衰。传统的诗词教育多通过经典诵读、背诵等方式进行,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较为沉闷、枯燥,难以激发年轻人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新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断涌现。《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部新型传统文化节目于2016年首次亮相,其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打造了全新的诗词文化体验。该节目采用了多种形式,如朗诵、对答、互动等,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中国诗词大会》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渠道将节目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解读和表达;不仅展示了选手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当代人对生活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这种结合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也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像呈现与融合传播

中国诗词文化的电视呈现

依托电视媒介,中国诗词文化得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传递给观众。电视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呈现给观众,还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节目,通过对诗词的朗诵、解读、对比,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象。同时,《中国诗词大会》还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实现了融合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了传统文化,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托电视节目,中国诗词文化得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给观众,使得传统文化不再是遥远而陌生的事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中国诗词文化的融合传播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借助新的媒介手段,而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首先,在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融合传播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中国诗词大会》除了通过传统电视直播进行传播外,还通过互联网、移动端等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让公众能够随时随地观看节目,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次,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播还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例如,《中国诗词大会》通过VR、AI等新技术手段,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最后,《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让观众与节目主持人、嘉宾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一步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渠道。

《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建构

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的互动

一方面,《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自然离不开精英话语的呈现。节目邀请了一批诗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家等作为嘉宾,通过朗诵、解读、点评等方式,展示了其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为观众呈现了一份精英话语的样本。这些精英话语的呈现不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中国诗词文化,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作为一档娱乐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具有强烈的大众化特点。节目除了邀请精英嘉宾外,还邀请了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作为选手参加比赛,通过朗诵诗词、比拼答题等方式展示了他们对诗词的兴趣和热爱。这种大众化的呈现方式不仅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诗词文化,还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象。

在这种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的互动中,观众既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同时,这种互动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结合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实际需求,从而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的连接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非常成功的传统文化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档节目通过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连接,让传统文化得以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首先,《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比赛环节将传统诗词和现代生活相连接。在比赛中,选手们可以用诗词表达对城市化进程的感受,用诗词呼吁保护环境等。这种方式既能够让选手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也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与时代生活相连接。

其次,《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呈现选手的不同背景和经历,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生活相连接。选手们来自不同的地区、行业,有着各自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有的选手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背景来解读诗词,有的选手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朗诵诗词,不仅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让传统文化和时代生活相互交融。

最后,《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嘉宾的点评和解读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生活相连接。嘉宾们都是诗词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理解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入的解读。在点评选手表现时,嘉宾们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出发,为观众解读诗词文化的现代意义,这样既能够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也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集体记忆与社会共识的转化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节目的呈现、节目的互动性和社交性、节目的创新性和多样性等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新的集体记忆和社会共识,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首先,通过节目的呈现,《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新的集体记忆。在节目中,选手们和嘉宾们朗诵经典诗词,解读诗词文化,这些精彩的表现不仅让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这些经典诗词成为新的集体记忆。观众观看节目时不仅能够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将这些诗词记在心中,使其成为自己的文化记忆,从而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中国诗词大会》通过节目的互动性和社交性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新的社会共识。在节目中,选手们和嘉宾们通过诗词互动、比拼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进行交流和沟通,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交共识。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共识,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最后,《中国诗词大会》通过节目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节目中,选手们和嘉宾们不仅能够展现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方式和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在节目的影响下,观众能够接受和认同新的文化形态,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诗词大会》现象的反思与启示

电视节目创新的本土路径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变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一档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新媒体时代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其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也为电视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本土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诗词大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了一系列互动平台,如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拉近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些平台,观众既可以了解节目的最新动态,也可以了解选手和嘉宾的背景和经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甚至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中。这种互动模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还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更多思路和途径。在节目中,选手们和嘉宾们朗诵经典诗词,解读诗词文化,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通过选手和嘉宾的表演和互动,该节目将诗词融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提升了节目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中国诗词大会》一直秉持着创新理念,不断挖掘和尝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也为电视节目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传统文化传承的联动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艺术魅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其中,传统文化传承的联动模式,即通过多方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首先,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观众可以了解节目的最新动态,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其次,《中国诗词大会》的参与主体不仅有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普通观众和网友等。多元参与主体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途径。再次,《中国诗词大会》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经典诗词和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这种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最后,《中国诗词大会》中选手和嘉宾的表演不仅有诵读经典诗词,还将诗词融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快节奏社会的“诗与远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以传统诗词为主题的节目,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传统诗词在现代社会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加入了更多现代化的元素和表现形式。例如,在比赛中加入了现代流行歌曲元素,使得传统诗词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使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其次,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非常快,大多数人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很少有时间去学习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诗词融入娱乐节目中,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教育。

再次,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传统诗词还停留在传统的表达方式上,就难以引起当代人的共鸣。《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将传统诗词融入当代社会,让传统诗词与当代社会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新的表达和诠释。

最后,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传统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将传统诗词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既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传统文化创新方式。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可以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让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广泛的人群视野,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词大会》作为成功的传统文化节目,通过将传统诗词融入娱乐节目中,成功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不断创新和探索,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需要打造出更多的传统文化节目,探索新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