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乡村振兴与文化内核
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与文化内核

本刊专稿 殷柱山

      2月5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了,内容聚焦五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可以看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后,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赋予了乡村振兴重要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确立为国家重大战略。根据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那么,在当下应如何看待实现乡村振兴面对的挑战,并制定应对这些挑战的谋略呢?本文从强化文化内核的视角对这一问题给出分析。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迅速挺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三农问题”面对着新的挑战:农业工业化、农民收入非农化、以及农村老龄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直击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如何让农业保持活力,在保障食物安全的同时,让农业在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当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所面对的核心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直存在城乡差异较大的问题,农村农业现代化始终是薄弱环节,甚至出现了乡村面临凋敝和衰落的问题。因此,想要使乡村驶入发展的快行道,需要解决的不是碎片化的问题,而是需要整体“铸魂”。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建设的基础。农村可持续产业的发展,不仅要聚焦农村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开发模式,更要充分发挥农村地区优于城市的生态优势,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实现“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是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它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传承好乡村文化,可以让每个村民真切地体会到归属感,这也正是乡村文化创新最大的推动力。

除此之外,乡风文明离不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道德风尚,对于传承乡村文明,焕发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至关重要。

综上,文化内核的建设实际上是对乡村振兴真正地“授之以渔”,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乡村文化振兴的例证与剖析

尽管乡村振兴从整体上讲是“全国一盘棋”,但从具体路径上来讲,“棋”在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等不尽相同的村庄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 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集聚提升类村庄是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规划》认为,这类村庄应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出现的乡村社区形态,并逐渐从人口空心化演化为人口、产业、服务、文化和公共设施整体空心化。目前,一些“空心化乡村社区”的发展出现了以损害自然资源为代价来提升乡村资本的误区,其违背了乡村振兴“平衡好自然资产与因发展而增加的乡村资本之间关系”的深刻内涵。在重拾道法自然,打造生态农业,振兴乡村产业的道路上,文化内核的建设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湖北省A村为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的方法,深度挖掘了本村传统农作物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当这些事实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信心,决定成立合作社打造自己的农作物品牌。新的模式既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能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每一个人的心愿,也才是真正的乡村产业振兴。事实上,保护自然与振兴乡村产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而要实现两者的同频共振,需要反思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乃至人类后代造成的影响,然后通过行动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最终使乡村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社区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显然,重塑乡村文明精髓,对处理好运用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生产和生活智慧的关系,实现生活方式、产业模式变革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城郊融合类村庄是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浙江省的城市近郊村庄B村庄开始大力发展现代苗木产业。实现共同致富之后,该村投入很多资金去美化村容村貌,兼具江南水乡特色和欧式风格的家园,让村民感受到幸福,但也不乏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村民的文明素质还需要不断提升,特别是社区参与和主人翁意识还不够。足见,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和社区物质形态的建设,还应包括对人的关注,特别要关注这些需求当中的乡村文明因素,围绕乡村文明开展服务,甚至将乡村文明因素体现于建筑当中。唯如此方可避免乡村振兴的空洞化。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规划》认为,这类村庄应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C村是所在省域内旅游特色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在发展旅游业、外来人口增加等带来的变化中,出现了传统文化空壳化、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空虚化等困境。怎样在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促机制?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潜力很大,但乡村振兴一定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误区,也就是在不仅要看到物质文化,更要看到非物质文化。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行为、邻里互助观念、还有生活风俗、传统手工艺,是活着的乡愁,流动的博物馆,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生命力所在。乡村振兴必须聚焦这些传统文化对居民行为和社区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时还要融入现代文化,把现代形成的思想、道德观、价值观、科学技术、艺术、生活方式推广到乡村,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近年来,政府对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实施了村庄搬迁撤并,这是一种兼顾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多重效益的举措,也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但是,搬迁撤并使得所涉及的乡村社区居民需要面对适应陌生生活环境、重建生计和融入新社区等问题。搬迁撤并乡村的振兴应突出特点,尤其抓住社区融入这个重点,做好心理适应,生活适应,生计适应服务。房子建好了,居民入住了,但还不是社区,只是居民区;当新居民在心理上、生活上不断融入,社区机制作用日益明显,居民区就成长为社区了。在搬迁撤并社区重建社区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基础硬件建设方面政府已经考虑并落实了,在优化软件上尤其需要下功夫,注重凝聚村民力量,促进村民团结,将使得新生社区成长的生机勃勃。

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以其先导性与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注入推动性、引领性和前瞻性因素,提供智慧支持、内在动力。在促进产业兴旺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形成治理有效格局、迈向生活富裕目标方面,均不可少了文化内核的支撑与滋养。
 

责任编辑:陈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文化产业网
			官方微信			
			文化产业
			客户端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