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中国传统村落的窑洞古寨
详细内容

中国传统村落的窑洞古寨

□  郭存亭

寨上村位于长治市潞城区翟店镇禹王山南的百谷山下,是潞城区最南端的一个古老村庄。翟店镇古称平原乡,是潞城区的平原地区。寨上古村不大,东依百谷山与平顺县接壤,西靠长邯公路(207国道)、长治王村飞机场,南与太焦高铁为邻。这个古老的村落基本上地处半丘陵地带,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别看寨上村落不大,却是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村里民风淳朴、物阜粮丰,是宜农、宜商、宜业、宜居的理想所在,也是潞城区平原之乡唯一的窑洞村庄。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是潞城区唯一入选的窑洞传统古村落。

羌城古寨:钩沉着一段遥远的历史记忆

考究寨上古村的历史,据地方资料记载,与寨上古村相距很近的邻村羌城的建村史有关。在《潞城市志》中有这样的描述:“羌城,相传东汉永初年间(107—113),羌族人民奋起反抗统治者,在该村建立政权而得名。”东汉安帝永初年间,羌族人大规模入侵山西,侵扰长达十余年,随着战争的平息,一部分羌人定居到上党地区,其中上党地区的潞城南部,成为其主要的居住地之一。

羌城,上千年的历史,深厚的炎帝文化浸染着它,使其周身透出无尽的古韵。追溯那段历史,使我们无不感到“羌”字含情,“城”中怀爱。读羌城的“羌”字,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四川、甘肃的羌族。但是,羌城村的人乃至当地所有知道羌城村的人,都不把“羌”读作“qiang”,而是读作“kang”音,直到如今仍然如此。据说“羌”原是一姓氏,本姓“匡”,赵匡胤建立了大宋朝后,为避讳下令改“匡”姓为“羌”姓与“主”姓。到宋政和年间,朝廷的官员认为民间有“主”姓不太好,就上奏皇帝改“主”姓为“康”姓。宋时“羌”字也读作kang,改成“康”姓既避讳,也与原来的“羌”姓与“匡”姓读音相近。宋亡后,姓“羌”与“康”的人纷纷恢复“匡”姓,但也有一部分人仍姓“羌”或“康”。随着语音的发展,“羌”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地区的“羌”姓演变读作qiāng。在南方则把“匡”姓读作qiāng,保留“羌”的读音。潞城区的羌城可能是那个时候的历史缩影,也可能是羌姓的演变。在《潞城市志》里记载有《刘瑾拐驾》的传说,其中有一段民谣可为例证:“铜崇道铁贾村,珍珠玛瑙翟店村,五里后是羌(kāng)城”。

看中国文字史得知: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载:“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羌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羌族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半的帝王诸侯,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炎帝、黄帝、尧、大禹、夏朝皇帝,以及周朝皇帝等等,都是羌人的后裔。为什么在潞城一带把羌城的“羌”读作“kang”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羌城的郭姓民间老艺人那里找到了答案:羌城人辈辈相传,之所以不把“羌”字读作“qiang”,而是读作“kang”,表示“隐姓埋名”,避免仇者追杀。原来,羌城村的“羌”字读作“kang”,其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遥远的历史。

远古时期的炎黄战争后,炎帝失去了帝位被降封于潞,也就是今天长治市潞城区东北部的潞河一带。宋·罗泌《路史》中有记载:“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户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在这段话里,至少表达了两个含义:一是炎帝部落到过潞地,就是今天的潞城区一带,且留有坟墓;另一个含义是参卢是炎帝后裔。明·朱载堉在《羊头山新记》中也说:“轩辕氏兴,受炎帝参户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今潞城县(潞城区前身)东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国也。”经专家考证,古潞国距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到了秦汉时期,炎帝后裔的一支西羌人,因长期被排挤于甘肃、陕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该部族在当时发明了一种用羊足骨做成的吹奏乐器——羌笛,兼作牧鞭和哨子之用,屡被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所咏。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就是这个意思。羌族人因西北气候寒冷,常向中原地区进犯,与汉民族争夺生存空间,还常聚落于祖籍故地——上党潞城一带。一来祭天拜祖,二来据险扼守山寨,不断抵御官军的围剿。既然是“屡犯中原”,必然会遭遇抵抗。在中华书局2005年版《长治地名典故》一书里,记载了羌城的来历:“潞城古为少数民族聚集之地。羌城,相传为东汉永初年间,羌族人奋起造反,在此村建立了政权,修城筑寨而得名。村东有擂鼓台,就是当时留下的遗址。原来,“羌城”的历史源于东汉永初年间羌族人在潞城建立政权一事。”

捧读羌人留在古潞城点点滴滴的史料,仿佛使我们又看到了在那遥远的年代里,成群结队的西羌人大规模地东迁,荒凉的古道上飘荡着羌笛的悲凉,他们艰难地行走,心中共同的目标就是找到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就是找到祖先炎帝的封地。羌族人过羊头山来到百谷山下,顺着山势往北寻找他们理想的居住之地。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发现在百谷山的西北是一片草木茂盛、地平水浅的土地时,喜极而泣。

这不就是羌族人漂泊多年要寻找的理想之地吗?往南就是上党郡城,往北有绵延的三垂冈为屏障,往西是滔滔的漳河,往东是山山相连的百谷山、禹王山、卢医山。他们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决定把祖先炎帝的封地、并且是曾经“尝五谷”的百谷山脚下的潞地,作为建设自己家园的最美理想之地。于是,羌人选择了羌城这个地方。他们凭借常年作战的经验,赶跑了生活在这里的汉人,修城筑寨而居,建立了自己新的城池,取名“羌城”。这座城,成为羌人在上党地区最早建筑的城池。

我们不难想象美丽的上党盆地,在那个时候一定是雨量充沛,森林广布,野兽成群,是人类宜居生存的地方。与西域沙漠相比,这里不正是羌人理想的天堂之地吗?在这里,西羌人不断把自己武装起来,他们不仅建起了羌城,就连附近的南舍村和北舍村,以及南垂古镇,据史载也系为羌族人驻兵之地而得名。特别是南舍村,至今有一条小河环绕全村,想必就是当年因为军事的目的而开挖的“护营河”。在离羌城村东不足一公里的“寨上”古村,相传就是羌人占领上党的部分地区后,原来在羌城一带居住的汉人便逃到了百谷山脚下,高筑墙、深挖洞、修大门,建起占地十多亩的寨堡一处,取名“羌城寨”。后来,寨上人世居窑洞,成为当地有名的窑洞寨子,改名“寨上”。据考,该村古寨堡遗址尚存;而羌城东的擂鼓台遗址,就是现在207国道上羌城村公交站台北。

几经岁月风雨,昔日的“羌城”早已退化得和周围的普通村庄一模一样,包括羌人曾经驻兵的南舍村和北舍村,还有那个“羌城寨”之堡的寨上、以及南垂古镇。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羌城与寨上遗留的古庙以及古堡遗迹中,还留有不太清晰的历史痕迹,让关心它的人总想窥视其全貌;尤其是寨上古堡,也让大家总想去钩沉羌城与古寨的那段远古记忆。

美丽传说

养育着上党历久弥新的汉羌文化

羌城与古堡寨上,千年的历史古韵,在不断地演绎着那段远古的历史。如今,在寨上村与羌城村老人们的记忆深处,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在古韵历史中养育着上党地区历久弥新的汉羌文化。

据说那时炎帝与黄帝因争夺食盐,在晋南运城一带不宣而战,结果黄帝胜者为王,建都平阳。而一向重礼让善的炎帝,并没有败者为寇,而是带领羌族同胞向北迁徙。炎帝先是迁至上党地区高平与长治交界的羊头山上,后又迁到上党的潞地,并在现在的潞州区百谷山附近尝百草,在此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游牧到定居,从狩猎到农耕。炎帝迁潞后,见百谷山下一带地平水浅,草木茂盛,便在一片肥田沃地中安营扎寨驻扎下来。因都是羌族人氏,便把居住的地方叫做“羌城”。从此,炎帝带领族人在此地开荒种植,从事农耕,安居乐业。

炎帝是一位天生和善的首领,他崇尚和睦相处,厌恶厮杀战乱。在他多年的与敌撕杀中,使他嫉战如仇,自然也就最忌“枪矛”了。建立羌城后,而“羌”与“枪”同音,炎帝就寻思着如何改一下这个名字。一次,他与族人一同在石辗上辗谷米,就提起了修改“羌城”这个名字的事。一位正在用簸箕筛簸谷米的羌族老人,见脚下筛簸出一堆黄凌凌的谷糠,就随口说把“羌(枪)城”改读为“羌(糠)城”吧。炎帝遂即应允。从此,当地人就把“羌(枪)城”叫成了“羌(糠)城”,一直延用至今。古羌城在炎帝领导下,年年五谷丰登,家家囤满仓流,所以常遭流寇偷盗抢掠,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常因抢夺谷米使双方大战。但和善的炎帝坚持以和为贵,决定放弃羌城,举村北迁。传说一支迁往今潞城区漳河附近的西流村一带,一支迁往今潞城区羊神山下的姜庄村。为了防再遭袭扰,两支羌人都改为姜姓。如今,在潞城区西流南村和姜庄村,姓姜的人家都在半数以上,据传都为炎帝的后裔。羌城的羌人举村全迁后,有异姓人家迁入,再兴村庄,而羌姓人家无一户留村。直到现在,虽然此村仍叫羌城,却无一户姓羌。但在羌城与寨上老人们的记忆中,曾记忆着一段诙谐的民谣:“月亮明晃晃,贼来偷米缸;聋子听见忙下炕,哑巴大声喊出房;瘸子撵上去,跛子也来帮;一把拽住贼辫子,原来是个秃和尚。”这段歌谣或许就印证了古羌城村五谷丰登、常遭盗贼偷米的历史,印证了那段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化过程。

其实,羌族人迁至百谷山下三垂冈一带后,与当地的一些汉人还是相互融合生活在一起的,但也常遭到当地政府军的镇压,他们只好放弃新建城池“羌城”北上,把目标指向并州。据《山西历史与人物》记载:“东汉时期,羌族人受到东汉政府的歧视和压迫,羌人起义,开始进入山西境内,活动于上党、河东等郡,到处与政府军交战,反抗政府的残暴统治。”羌族人离开“羌城”后,留给上党的不只是一座汉化的城池——潞城羌城村;还有一座军营,那就是沁县羌营村;以及一个古堡寨子村,即“潞城羌城寨”,也就是现在的千年古堡“寨上村”。羌族人走了,遗留在潞邑的“羌城”以及“羌城寨”、乃至上党一带百姓密集的羊民俗、羊文化、羊地名,却交织在这一地区。羌族,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造就了中国先古历史上大半的帝王诸侯,他们的后裔虽然没有在上党实现建政之梦,却与汉人相融留下了汉羌文化,尤其是上党盛行的“圆羊文化”,这种综合汉羌文化的成人仪式,历经千年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学者说:羌城,是羌人筑在上党盆地唯一的城;寨上,是羌人在上党时期留下唯一的汉化古寨。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寨上古村正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汉羌文化”。即:以寨上古村凝聚历史的古寨遗址为中心,在观看农耕用具、体验农耕过程、参与手工制作、感受传统技艺中欣赏羌族歌舞。这,必将成为寨上古村打造“上党第一汉羌文化”的一张名片。

古寨窑洞

凝聚潞城平原之乡的窑洞精华

千年古堡寨上村,古堡虽然仅仅是留有遗址,但世世代代的寨上人依山而居,在汉羌文化的养育下,依山靠坡修筑了不同的窑洞,成为古邑潞城乃至上党地区独特的窑洞古寨。如今,全村现有的188个院落中,有新建院落120个,而废弃或闲置的不同时代的窑洞院有68个,共180余孔窑洞,其中土窑洞45院,砖窑洞23院。这些遗存的远至汉代、近至清代、民国、新中国等不同时期的窑洞,大多是沿沟崖依地势而开凿,规模大小不一,成为寨上村的窑洞群,也是潞城平原之地的翟店古镇唯一的窑洞聚集村庄。

最久远的寨上窑洞据说是村东土崖下的汉代窑洞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是村中刘家大院的窑洞,建于嘉庆年间,是潞城南郊唯一的窑洞大院,也是寨上村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

刘家大院占地700多平方米,两进四合院,有一种粗犷的大气之美。该院的主建筑是典型的北方窑洞建筑风格,高大、厚重、宅阔。在二进门处和主屋门口分别有两段台阶,称之为“步步高”,意为逐步高升的寓意。大院正房为三孔窑洞,中间一孔坐在中轴线上,东西楼分别为对称3间阁楼。这种窑房结合是当时民居的一大特点,主要是在山坡与塬边地带开挖窑洞,窑洞的空地建房屋,从而形成窑房结合的四合院。这种做法既利用了地形和土质特点,又形成了良好的防御、贮藏场所。院中还有过厅堂屋7间。一进院东有房屋五间,西边原有对称的五间房屋已年久失修被废弃。

刘家大院建筑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精工细作、斗拱飞檐、砖石雕刻、玲珑雅致,于古朴中透着精美。雕刻内容多为花卉龙凤,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栩栩如生,寓意深刻。主房窗券上的砖雕装饰图案,雕刻细腻、刀法娴熟。尤其是窑洞顶烧制的砖雕斗拱,别具一格,不失北方宅院的豪放。大院的东西两院围墙,以一圆形门巧妙地结合起来,打破了北方典型的四合院风格,吸收了南方家园的简约之美。院中的几棵古树,凸显出主人的超然情趣。

追溯刘家大院的历史,原主人是当时享誉潞城南门的“七顷半地主李小五”,“七顷半地主”表示地主有土地750亩。据说,当年的李小五家开有油坊、醋坊、酒坊和砖瓦窑,他富裕后也不忘做善事,在村里捐献银子建起春秋阁。但是,李小五风光数年后由于管理不善,且染上抽大烟的恶习,使家境慢慢衰落,家当全部被变卖。他家常年雇用的长工是村里刘家的长辈,在当时的情况下贱买了李小五的房屋,即现在的刘家大院,并把房屋分给了刘氏三兄弟。现在保存最好的是上房。刘家大院,从嘉庆年间到现在,饱经风霜,见证了几十代人的风光和衰落。

其次,是寨上村保护完好的上世纪不同年代的旧岸土窑洞与砖券窑洞。不同的建筑风格写就了寨上窑洞发展的历史,沉淀着寨上人文风俗文化的记忆。随之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昔日寨上村的窑洞人家,陆陆续续在寨上新区建起了红砖瓦房,而闲置的不同时代旧窑洞,村委正努力将其打造为潞城平原之地唯一的窑洞民俗体验区,在中国传统村落窑洞古寨的基础上,开发为青少年的国情教育基地。

祭祀习俗:涵养独特的民间戏剧文化

三教堂位于寨上村的正东,始建于清乾隆初(1735—1795),通过义捐的形式重修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月二十四日,在西墙的碑碣有公德记载。三教堂占地480平方米,坐东向西。一进院落,建有正殿、厢房、戏楼、拱门。在南墙中间有一个天地尊神台。

三教堂是寨上村现在遗存的唯一古庙,在村里俗称观音堂,尽管年久失修,还曾经做过多年的学校,但其遗存的建筑,仍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结构可谓别具匠心。依它的建筑结构,人们又称三教堂为“两看堂”。所谓“两看”就是对称的建筑结构。在早以前村里掌管村务的“老社头”,还要组织迎神赛社,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三教堂祭祀,祈求全村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久远的三教堂迎神赛社祭祀习俗,也逐渐使寨上村涵养着独特的民间戏剧文化。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初期,晋东南各地成立好多上党梆子剧团。一些农村青年由于受到熏陶与感染,也纷纷参加,他们利用冬闲时节拜师学艺,一为传承戏剧文化,二为丰富农村百姓生活,三为补贴家庭生计。就这样,寨上村民间小剧团在迎神赛社祭祀习俗的基础上诞生了。1947年10月初,在本村村民李当午、王合全、陈群旺等人的提议下要组织一个小剧团。三十余青壮年纷纷加入组成小剧团,他们自筹资金置办行头、幕布、乐器等用品,又从长子县和潞安府的关村等地请来师傅授艺。经过近两年多苦心磨炼,寒来暑去,边排边演,排练出《三关排宴》、《穆桂英挂帅》、《雁门关》、《乾坤带》、《甘律寺》、《东门会》、《夺阿斗》、《秦香莲》、《红乐山》、《忠保国》、《回龙转》等三十多部优秀剧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被选送潞城县剧团。

寨上小剧团经常利用周边地区古庙会、集市及农闲季节,或重大喜庆节日,串乡入村巡回演出;也经常与兄弟小剧团竞赛,获得广大观众好评。在壶关县辛村古庙会上曾经和县级剧团打竞赛赢得第一名。从此,演出场次不断增多,即丰富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也补贴了剧团生计(因当时演出是以米面计酬的)。寨上小剧团在周边县区小有名气后,特深受广大群众好评。“文革”期间,优秀历史剧目受到冲击,但村里的文化生活从未间断,大家利用农闲赶排了新编现代戏《红心朝阳》、《一杆枪》、《山村供销员》及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先后在长治、潞城、黎城、平顺、襄垣、屯留等县区乡村巡回演出120余场,深受广大群众好评。特别是编排的上党梆子《红心朝阳》《山村供销员》两部戏,在参加当时潞城县春节文艺汇演中,分别夺得一等奖、优秀奖。

光阴似箭,流年记忆。当年的他们大部分都已过世,但他们传承上党戏剧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铭记人们的心中。总之,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发打造特色小镇的浪潮下,千年古堡窑洞寨上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定位了自己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寨上村凭借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汉羌文化、丰富的赛社文化、独特的窑洞文化、淳朴的乡情民风,大打文化旅游牌,致力于潞城第一窑洞民俗体验园,开展了窑洞体验、乡风民俗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旅游休闲人士来此休闲观光度假。我们相信,未来的寨上古村落,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发展传统村落的文化旅游,来促进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到那时,千年古堡窑洞寨上村,将是上党特色小镇推出的一张传统古村落的金名片。

责任编辑:武国荣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文化产业网
			官方微信			
			文化产业
			客户端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