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从“形式”到“思维”:电影结构再思考
详细内容

从“形式”到“思维”:电影结构再思考

如果我们仍然坚守电影是一门艺术并且回归本体性思考的话,电影可看作是一门结构的艺术。文 章试图从本体、形式、思维三个层面重新审视电影的结构。从本体上看,电影是一种叙事结构,那么 讲故事则是电影的本质。从形式上看,依据不同的研究视角,电影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叙事结构类型, 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性地去理解和认知电影叙事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从思维上看,结构则是电影叙事 内在的生成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作用于电影创作的具体实践。 

将电影视为一门艺术,这似乎已经没有任何争 议。可由于电影综合了摄影、音乐、文学、表 演等诸多艺术元素,且每种艺术元素都灵活运用于电影 创作之中,使得关于电影的“本体”或“本质”的争论 至今仍然喋喋不休。尤其在这样一个充满包容性、开放 性和复杂性的新媒体(跨媒介)语境下,每个人心中都 有对于“电影是什么”的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 的理解去创作电影。电影可以是图像,可以是游戏,可 以是话剧,可以是综艺。总之,一切能够走上大银幕的 影像,都可以是电影。但如果仍将电影视为一门艺术并 且回归本体性思考的话,文章则认为,电影是一门结构 的艺术。用结构的视域理解或创作电影,或许更能接近 电影的本质。 

“结构”释义:形式和思维 

《现代汉语词典》将“结构”释义为:1.(名) 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2.(名)建筑上承担重 力或外力的部分构造。3.(动)组织安排(文字、 情节等)。《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则将“结构” (structure)则解释为:(名词)1.结构;构造。2.结 构体;(尤指)建筑物。3.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体 系。(动词)使形成体系;系统安排;精心组织。无论 是中文语境还是西文语境,结构的含义基本相同,均是 名词和动词的结合体。 

从名词的角度考察结构,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形 式,是一种事物的组织架构或排列次序的整体化形态。 结构既可以是可见的造型(如建筑的结构),也可以是 不可见的观念(如故事的结构)。尽管不同的学科呈现 为不同的结构形式,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已经给出了 某种定论,即无论何种结构,均包涵了三个要素:“整 体性”“转换性”以及“自身调整性”。“整体性”可 以理解为各种结构都是一个完整的且组成有规律的体 系。“转换性”则是表示变化的规律,同时是支配整体 的法则。“自身调整性”则表示结构可以通过自身的调 整而保持结构自身的动态稳定[1]。 

而在中国语言体系中,结构最早就是一个动词。晋 代学者葛洪在其《抱朴子外篇·勖学卷》中就提到, “文梓干云,而不可名台榭者,未加班输之结构也”。 这里的结构便是作动词解,意为“连接构架”。从动词 的角度考察结构,则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者构思 活动。即人们“结构”某个事物的过程,就是将心中的 某种“先在结构”,分解、提炼并融合为“完成结构” 的过程。 

结构的名词性或动词性,实际上涉及了两种不同的 研究视角。前者是认识论的视角,通过探寻或发掘事物 的结构形式来认知或辨识事物的本质。后者是方法论的 视角,关注的是人们用某种“结构性”的思维或理念, 将事物“结构化”的方式。但无论是形式还是思维,都 是一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即结构之形体现了结构之思,而结构之思则孕育了结构之形。

对照上述结构概念,电影无疑可看作是一个“整体 的”(电影是诸多艺术形式的整合)、“可转换的” (用不同的手法讲述同样的故事)和“可自身调整的” (可剪辑成不同的版本)的复杂结构系统,并仍然涉及 了形式(名词性)和思维(动词性)这两个层面,而文 章亦将从这两个层面分别进行探讨。 

电影作为叙事结构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个问题,即电影究竟 是一个什么结构?抛开其它的观点不谈,文章认为,电 影首先是一种叙事结构。 

从媒介层面看,讲故事(叙事)无疑可看作是电影 的本质,但这并不是将其贬低为叙事(故事)的附庸。 事实上,叙事(故事)是人类最古老、最永恒也是最伟 大的行为,是智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美国作家 E.M.福斯特曾经戏谑地表示,故事“实在是太老了—— 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甚至可能是旧石器时代。从尼 安德特人的头骨形状判断,他们就该有故事听了”[2]。 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叙事载体交替走 向前台。 

回顾电影发展史,早期的电影并没有形成其独有的 结构特质,更多是以“互介性”的方式与其他媒介形式 的“聚合”。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借用的是摄影的结构体系,而以乔治·梅里爱为代表的 “形式主义”,则沿用了舞台演出的结构体系。然而无 论是摄影风光还是舞台杂耍,都无法令电影成为独立 的、能够比肩其它艺术形式的艺术类型。1908年前后, 法国艺术影片公司开始将戏剧故事引入电影,摄制以 戏剧题材为主的“艺术影片”。1915年,美国导演大 卫·格里菲斯将小说的诸多叙事技法移植到电影创作之 中,拍摄出了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正是这部恢弘 巨制,使得电影借助叙事(故事)的力量,正式成为继 戏剧和小说之后最为成功的叙事媒介(故事载体)。至 少从20世纪开始,几乎没有什么讲故事的方式比电影更 具世界影响力。

之后,从法国印象派到德国表现主义,从法国新浪 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到新好莱坞,从古典主义到现 代主义,从蒙太奇到长镜头,从“纯电影”到“反电 影”,从胶片到到数字,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所 谓的跨媒介,所有围绕“电影是什么”的技术或观念的 更迭,归根到底都是电影叙事方式的变化,丝毫没有动 摇电影的叙事本质——“无论如何,电影语言永远无法 回避的一个恒定因素,一个事实:影片永远是一个 故事”[3]。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电影仍然是一门观看的艺术 (影像本体),只是人们观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通 过观看来感受故事的魅力。如果仅仅是为了观看而观 看,电影只能沦为其他观看方式的一种。而那些否认电 影是叙事结构的观念和实践(尤其是先锋派电影的诸多 影像实验),其结果却是进一步巩固了叙事的地位,拓 展了电影叙事的表现空间。

电影叙事的“结构之形” 

从形式层面对电影叙事结构的探讨,可以说一直是 电影结构研究的主流,不同的研究思路亦会区分出不同 类型的电影结构方式,试举具有代表性的示例若干。

美国剧作理论家罗伯特·麦基按照情节(冲突)强 度的大小,将电影的结构分为大情节(经典设计)、小 情节(最小主义)和反情节(反结构)三种类型。大情 节结构的故事多为闭合式结局,并强调因果关系、线性 时间、外在冲突及连贯现实,人物设置多为单一主人公 和主动主人公。小情节结构则多为开放式结局,强调内 在冲突,人物设置偏向多重主人公和被动主人公。反情 节结构则无视故事本身,并反对构建因果联系,代之的 是巧合、非线性时间及非连贯现实[4]。

法国电影理论家学家克里斯蒂安·梅茨借助符号 学的相关理论将电影的结构拆分成“独立镜头”“平 行”“括弧”“描述”“轮替(叙述)”“场”“插曲 式段落”“一般的段落”等八大“语意群”。“语意 群”又可译为“组合段”,指镜头序列按照不同的叙事 作用所组成的功能性段落[5]。 

美国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 论,将电影叙事结构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部分。故事指 “内容或事件(行动、事故)的链条,外加所谓实存 (人物、背景的各组件)”,即“讲述了什么”。话语 则是“表达,是内容被传达所经由的方式”,可以理解 为叙事的媒介,即“如何讲述”[6]。 

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则基于“中间层 面”的研究视角,将电影的现象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的 叙述系统(结构),包含了故事、情节和风格三个元 素。故事是“将行动具体化为一连串发生在一定时间、 一定的空间及有着时序与因果关系的事件”,情节则是 “故事在影片中实际的安排和呈现”,风格则是“影片 对电影手法有系统的运用”。电影(尤其是剧情片)的 叙事活动,即体现为“影片情节和风格互动的过程,它 不断提示观众,并引导其从事故事的建构”[7]。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电影叙事结构提出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文章不再一一赘述。虽然对结构 形式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性地去理解和认知电影 叙事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但如果我们总是纠缠于形式的 话,必然会陷入所谓“无穷分类”或“重复阐释”的理 论困境。因此,若要对电影叙事结构进行创作意义的 “生成性”思考,则必须要进一步探索电影叙事内在的 “结构之思”。

电影叙事的“结构之思”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著名导演兼电影理 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就已经开始从思维层面研究电影 叙事的结构。其在《结构问题》一文中指出,“结构这 个术语的直接意义首先就是‘对比’和‘接合’。我们 正要从结构的这种狭义的方面,去研究这里所分析的材 料,一边学习怎样确定一个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各场 戏之内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合理联系和连接”[8]。不难看 出,爱森斯坦对结构的认知明显是更偏向“动词性” 的,在他的诸多关于结构的论述中,并未对具体的结构 形式进行过多的探讨,而是始终将结构视为电影叙事内 在的生成机制——“方法和手段的问题”。然而一个有 趣的悖论是,虽然电影叙事内在的“结构之思”更具创 作指导意义,但由于其是一种思维层面的构思设计,具 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反而无法对其进行“结构” 上的归纳或整理。故而爱森斯坦对结构的考察更多是以 “结构之思”为核心理念,结合具体的影片文本进行具 体的结构手法分析,并没有像其经典的蒙太奇理论那样 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直到本世纪初期,作为爱森斯坦的推崇者,美国学 者布鲁斯·布洛克所提出的“视觉结构”理论,才为爱 森斯坦相对散乱的结构研究梳理一条相对清晰的逻辑 线。布洛克认为,每一个视觉元素(空间、线条、形 状、影调、色彩、运动以及节奏)都建立在对一个基本 原理的理解之上,即“对比”和“相似”的原则。对比 就是差异,相似就是接近。具体可以描述为“对比越 强,则视觉冲击力和视觉动感越强;相似性越强,则视 觉冲击力和视觉动感越弱”[9]。但视觉结构在电影中必 须结合“故事结构”才能起作用,即“开端、冲突和高 潮、结局”。 

电影的视觉结构,亦同样具有开端、冲突与高潮、 结局这三个故事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用来支撑整个故 事(或段落)的视觉风格。例如,故事的开端是“很久 很久以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么视觉开端则可以表 述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在一个 矩形暖色调的平面空间中”。而通过对比和相似的原 则,视觉元素亦能引发视觉上的戏剧张力,与故事张力 组合起来,形成电影整体的结构性张力,并随着故事的 发展不断增强(对比)或减弱(相似)。可见,布洛克 对电影结构的考察继承了爱森斯坦的“结构之思”,并 对电影内在的结构性思维进行了更加精准的阐释,具体 可以概括为:利用对比和相似原理,通过研究故事结构 和视觉结构的联系,实现对电影中每一个段落、场景甚 至镜头的精准控制和组织。 尽管布洛克亦承认结构在思维层面的主观性,但其 仍为电影的结构性思维提供了一个“生成性”思考的理 论支点,令电影结构在思维层面亦有规律可循,从而能 够更加有效地作用于电影创作的具体实践,也为电影结 构的相关研究开启了新思路。

总而言之,无论是将电影视为一种结构形式,还 是用结构的思维去理解电影,似乎已经成为某种“常 识”,但这些“常识”却散乱于电影研究的诸多“支 线”之中,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主线”进行考察。文章 的写作目的,就是试图以“结构”为“主线”来重新审 视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希望能够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 创作层面提供些许“结构”性的启示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11:4-12. 

[2][美]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2009:23. 

[3][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 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12.

[4][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 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41.

[5][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 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7. 

[6][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 构[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6.

[7][美]大卫·波德维尔.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M].李显立 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121-127. 

[8][俄]谢尔盖·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M].魏边实 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455-456.

[9][美]布鲁斯·布洛克.以眼说话:影像视觉原理及应用 [M].汪弋岚,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1.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