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 艺术处理研究
详细内容

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 艺术处理研究

现下,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正朝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其 进行更好的艺术处理,使之始终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方向,是一项值得研究的 问题,这需要从多方面加以优化。基于此,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艺 术处理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结合我国钢琴作品当前的发展现状,从钢琴教学的角度入手,多角度探 讨了如何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以期为中国钢琴作品的推广和发展提供 更多助力。

自钢琴艺术传入中国以来,历经漫长的发展,钢 琴艺术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1]。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钢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 民族文化元素,彰显着我国文化独有的审美意识和价值理 念。这些作品经过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为钢琴作品注入了 新的时代元素和时代内涵。目前,对于这些作品中民族文 化内涵的艺术处理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增加对这 方面内容的研究。 

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 

“中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看,“和” 的内涵源于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并在长期发展 中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中国的钢琴作品也受到了 “和”的影响,在作品中体现“中和”的理念,具体涵盖 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表现技艺和组成要素。对于优秀 的钢琴艺术家而言,其能够将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与作品 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理念融为一体,并将二者保持在一个 相对平衡的水平,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彰显民 族文化[2]。 

“写意”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传统的艺术作品中,“写意”的美学原则得到 了非常充分的展现,其包括形神和意象等多个方面,而 在音乐作品中,也同样包括这些方面,才能使音乐作品 达到形神兼备。目前,国内的很多钢琴作品中都融入了如 古筝、竹笛等古代民族乐器作为伴奏,有效提升了钢琴 作品的感情表现形式和空间表达层次,让乐器更加富有 情感和表现力。观众在欣赏这些钢琴作品时,能够静下 心来理解和感受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以及 “写意”之美[3]。

民族性的文化内涵及审视

在我国钢琴作品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大批优秀 音乐家的积极探索,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国钢琴作品 才能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感充分融入其中,才能让 这些钢琴作品在海内外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中国钢琴作品 中的民族性体现了艺术家和指挥家的思维创新,通过民族 的艺术形式来反映生活的现实情况,把民族本身的艺术情 感通过钢琴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及艺术手段的加持,使钢琴 作品更加具备民族特征。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 为以下两点: 

其一,表现为钢琴创作的民族性。钢琴创作的主要路 线之一就是经由民族性的文化,这条途径为钢琴艺术家和 音乐创作人提供了不一样的创作思路和目标。例如《锯大 缸》《和平进行曲》等等,都为我国钢琴民族艺术开启了 创作的萌芽,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具有民族性的钢琴作品表 达了人们生活的现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将民族 的传统美德进行弘扬。钢琴作品《牧童短笛》中也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它的创作结合了西方音乐元素,是民族文化与西方创作方式碰撞出的火花,促使钢琴艺术进入到快速 的发展期。

其二,是钢琴弹奏的民族性。钢琴演奏的主要特色之 一也在于钢琴演奏的民族性,创作钢琴作品时,可以对民 族乐器进行效仿,例如唢呐、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这 些乐器在音色上皆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另外,在钢 琴演奏者演奏时,穿着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饰,将演奏环境 进行带有民族风格的装饰,通过这种演奏形式,可以让听 奏的观众,感知到钢琴作品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从而更好 地进入到钢琴演奏的情景中去。

例如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为优秀的民族乐曲琵琶曲 《夕阳箫鼓》所改编创作而成,在演奏技巧上仿效不同民 族乐器的独有音色,如鼓、琴、萧和筝等民族乐器,保留 了原曲中高雅的古韵,把富有江南诗画的意境体现的酣畅 淋漓,让听者意犹未尽。

当然,尽管我国钢琴作品在民族文化内涵及其艺术表 现形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对于民族性文化的传承 和创新来说,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当前的钢琴作品依然较为突出西方文化元 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讲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是不利的;二 是,很多钢琴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把握程度不够深入, 对我国钢琴作品未来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因此, 很多观众对钢琴作品还缺乏一定的认同。对于这些问题, 仍然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探索和解决[4]。

我国钢琴作品中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处理 ——以《彩云追月》钢琴曲为例

《彩云追月》钢琴曲,是由我国当代知名音乐家王建 中根据近代著名音乐家任光和聂耳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 《彩云追月》管弦乐曲所改编而来,这部钢琴作品可以说 是中国民乐与西方乐器结合改编的典型代表作品。《彩云 追月》钢琴曲为并列三段式结构,全曲共计45小节,每小 节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特征,为听众营造了一种令 人遐想的意境。

《彩云追月》钢琴曲绝非简单的改编,其在保留原有 管弦乐曲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颤音和装饰音等元素,使 得改编后的钢琴曲旋律更具流畅性,听众在欣赏这部钢琴 作品时,能够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副迷人的夜景,让人无限 憧憬。在这部钢琴曲中,1-9小节为引子变化部分,以清 澈的颤音来加以引出,模仿竹笛音色,极具民族色彩;中 段旋律伴奏由流动的琶音,像是古筝和琵琶,再加上丰富 的和音,展现了旋律的唯美性;在这之后的旋律,则是主 题部分的重现,八度和弦的旋律使得乐曲更加优美;乐曲 的结尾部分,则以力度较小且较为缓慢的尾音来结束,让 乐曲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升华。 

整体来看,《彩云追月》钢琴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充 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这种特点 以舒缓的节奏表现在音乐作品当中,让听众在悠闲从容的 情绪中领略微妙的禅意,并充分享受音乐之美。这也与我 国传统文化中的“超脱自如”相呼应。对于这些文化内涵 的艺术处理,则更多表现在调式上,《彩云追月》的旋 律,采用中国的五声调,简单、质朴,线条流畅,优美抒 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如何进一步传承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 

钢琴作品中民族文化内涵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应当 首先对钢琴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 中,从民族文化内涵的视角切入,从全局角度对当前工作 进行全新的审视。具体来看,相关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进行。

进一步丰富钢琴课程体系

目前的钢琴课程体系仍然以西方钢琴作品为主流,这 种现状已不能满足传承民族文化内涵的需要。因此,必须 对现有的钢琴课程进行重新架构,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内 容,更加注重对我国民族音乐作品的解读和诠释。在课程 的设置当中,要结合当前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 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特 别是要引入地方民歌、传统戏曲和民族音乐等多元化的教 学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我国钢琴作品的 发展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确保一些新增的课程内容能 够更好挖掘出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仅如此,还可 积极开发编撰关于钢琴作品民族化的相关教材,让学生能 够更好围绕这些核心内容展开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加 深对本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全面理解。在编写教材的过程 中,将一些民族音乐作品融入其中,以逐层深入的原 则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 内涵[5-6]。 

然而在当下钢琴教学当中多采用西方的练习曲作为日 常练习,初级的入门教材也大都是国外的一些钢琴作曲家 的作品,可见,在中国的钢琴教育中还没有将练习民族风 格的钢琴作品重视起来。建议在学习钢琴练习曲期间,学 生在练习基本功时可选用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钢琴作 品,用具有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进行练习。 

让钢琴学习者掌握中国风格钢琴曲,不光可以让钢琴 学习者学习到应该学到的演奏技能,还可以推进中国民族 风的钢琴艺术的长足发展,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初学者在学习钢琴基本知识期间, 应当尽可能多地去接触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

对钢琴教学形式进行积极创新

要确保钢琴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对钢琴教学形式 进行积极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通过方式上的创 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具体来 看,应当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课内授课环节。当前,随着教育技术和理念 的不断进步,小组合作式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了更 为广泛的应用,对于普通的弹奏和讲解理论知识等环节, 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确保师生在沟通交流中 实现更为有效的学习。同时,在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前提 下,学生对于钢琴课程的学习也会产生更大的兴趣,通过 利用信息化技术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能够为学生营造出 真实的情境,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音乐本身所 产生的情感冲击力。这就需要教师多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 和教育技术,如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方式,以实现对民族文 化内涵更深的挖掘。当然,还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 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是课后拓展环节。学校可定期举办民族钢琴 音乐主题的音乐演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学生 乃至有兴趣学习的人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体会民族音乐 作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参与者的参与 兴趣,可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较为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 的学分及物质奖励。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发挥自 身的主体性作用,定期邀请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 家来校开展讲座和相关活动,加深学生对富有文化内涵的 钢琴作品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 终学会通过钢琴作品使民族文化和艺术得以传承与发扬。 

在对中国风的钢琴作品进行学习时,可以采用多样性的创作风格 

在采用多样性创作风格学习中,钢琴学习者可以对民 族乐器中器乐曲的音律进行分析,试着将理解过后的旋律 创作为钢琴曲。汪立三的《兰花花叙事曲》钢琴曲就是这 种形式的作品创作,作者汪立三根据《兰花花》二胡叙事 曲改编。曲中保留了原作品的情感,并以钢琴为载体将曲 中浓厚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钢琴学习者乐意借鉴这种改 编思路,在充分通晓一首民族风格乐曲的音律之后,对作 品调子与和声方法实行深化探究,用来创作具有中国民族 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

钢琴老师为了加强钢琴学习者对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 品的领会,还要向学生讲解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现代音乐创 作方式,如十二音乐体系等,将具有传统音乐特征的民族 音乐与现代的音乐创作方式相结合,可以创作出能传承民 族文化意韵的钢琴作品。此外钢琴老师还要向学习者讲解 钢琴曲作者的创作灵感,使学习者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对作品里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全面的解析,如此才能使练习 者和作品之间产生共鸣,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演奏。作者采 用这种多样性创作的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解 析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民族风格钢琴作品的领会能力, 感知民族音乐的内涵,从而更好的传承钢琴作品中的民族 文化内涵。

应用钢琴艺术史和钢琴作品鉴赏课来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钢琴老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时,可以运用钢琴艺术史 和钢琴作品鉴赏让学生对钢琴艺术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进 行认知,这样有益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产生更深 刻的感触。 

还可以开展有关课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者艺术底 蕴得到提升,还能提高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另外通过实践 钢琴理论课的教学,将理论课内容融入中国钢琴音乐文 化,更好地展现出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钢琴教学中 融合民族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中国风格 钢琴作品,还能对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产生兴趣。通过对民 族音乐文化内涵的认知,在创作中融入现代的外国钢琴文 化精髓,长久传承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

总而言之,对我国钢琴作品中民族文化内涵进行艺术 处理,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除了对现有钢琴作 品中文化内涵进行探索之外,更需要寻求新的探索方式, 围绕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钢琴教学这一环节,来 对钢琴作品中的艺术处理做进一步的外延。因此,在今后 的教学工作中,应当着重对钢琴作品教学的方案进行优化 创新,让钢琴教学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为具有我国民族特 色钢琴作品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萍.历经百年的中国钢琴音乐[J].大众文艺,2012(14):5.

[2]佟婧.浅析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J].艺术研 究,2020(05):56-58.

[3]张文君.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审视[J].当代音 乐,2020(02):150-151.

[4]林鑫.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审视分析[J].北方音 乐,2019,39(11):239-240.

[5]李洁媛.我国钢琴艺术的音乐文化内涵[J].山东农业 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2):107-109.

[6]李辉.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J].吉林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19(10):72-73.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