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黄河流域甘肃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 保护机制研究
详细内容

黄河流域甘肃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 保护机制研究

甘肃自古以来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非物 质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凝聚着世代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包含了少数民族普通民众的物质生产、民俗 习惯、社会实践等显性文化现象,也包含了由显性文化所产生和引申出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研究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机制,加强制度政策的支持、重视传承人及其他要素的规 划,以乡村振兴为依托,通过生态旅游和各类扶贫工坊拓展延续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链,能够实现少数 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形成多样化的生态文化。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黄河、弱水由西向东奔 流而过,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 地之一。目前有回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哈萨克 族、维吾尔族、东乡族、保安族等55个少数民族常年居 住于此,多民族文化的碰撞奠定了甘肃地区少数民族非 物质文化的繁荣。 

临夏砖雕、保安腰刀、裕固族刺绣等作为人类“活 的记忆”,既是文化符号的活态聚集和展示,也是先民 们创造并保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要想在多元文化背 景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甘肃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体系,与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 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共融发展,获得新的传承 与发展机制。

加强政策制度的支持,拓展消费市场 

根据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数据统计, 甘肃非遗代表项目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非遗项目中有联 合国人类非遗项目2项、国家级23项,分别占到67%和 34%,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少数民 族的传统文化为民族群体提供物质上的根性土壤和精神 上的栖息地,其传承有助于民族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少 数民族地区的规划治理。 

首先,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给予政策的支持和帮 助,巩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的顶层设计。政 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制定专 项保护措施,对代表性项目予以财政支持;对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除了给予荣誉表扬外,还需划拨专项 资金补贴;为非遗生产保护单位,工作站、扶贫工坊、 工作室等提供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积极创建投资融资平台。 

其次,扩大品牌宣传,提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符 号价值。由政府牵头,文体、广电组织实施,构建少数 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库,开放数据平台,开展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各类非遗展演活动有助于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和品牌的建立推广。 

最后,营造文化消费氛围,拓展消费市场。社会群 体的需求方式和需求结构会导致消费水平、消费目的的 差异,许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之所以逐渐消失,主要 原因还是市场缺乏需求。以保安族腰刀为例,产生发展 的主要原因是腰刀既能作为武器抵御外敌,又能作为日 常生活中的工具,随着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转化与生活 收入的提高,腰刀已经渐渐失去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社会和市场需求是可以引导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 及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当地体验消费的场所,以当地非物 质文化中具有实用性、装饰性的艺术品作为维系构建社 会关系的桥梁,同时将特色化的产品和文创纪念品相结 合,拓展消费市场。  

重视传承,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各要素的规划与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传承、演变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发生的,与政治经济、文化艺 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同时它也是由特定 语境下的群体制作的,“人”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 产活态传承的基本条件。非物质文化传承主要以家族 式、师徒式的言传身教为主,这种具有血缘和地缘关系 的传承处于相对固定的地域范围和社会群体之内,也遵 循内部认可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局限性,如裕 固族刺绣、保安腰刀、回族剪纸艺术等都以此种传承为 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解决传承主体缺失需要从 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利用现代媒体推广传承。通过数字杂志、传媒 影视、网络博物馆等互联网新型媒体代替传统的传播方 式,让原本封闭的,原生态的文化面向大众。二是通过 政府及企业强化社会传承机制。当前临夏砖雕70%以上的 传承人集中于大型砖雕企业内,仅青韵砖雕有限公司就 拥有国家级砖雕大师2名,副高级砖雕大师7名,2017年 还成立了砖雕传习所,有力推动了砖雕传承人的培养。 三是围绕高校及职业技术教育拓展传承平台。 

在传统文化研究保护和创新传承中,高校有着广阔 的发展空间,将甘肃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高校美育改革 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丰富了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另 一方面可以吸引在校大学生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成为 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达到双赢的效果。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成立了西北首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学院,针对西北地区缺乏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现 状,开设了唐卡、彩陶、木雕、葫芦雕刻等专业课程, 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 

以文化生态旅游为依托,延伸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链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延伸少数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链,带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 播,同时可以为旅游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形成具有文 化特色的旅游线。 

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可 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在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历史名镇、 传统民俗村落等生态旅游线路上建设以少数民族非物质 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园、度假村、文化街、主题公园等, 将少数民族的民风习俗以特定的方式与旅游景观的主题 相结合,通过主题雕塑、壁画、公共设施等形式满足游 客对特色文化的审美需求。也可以将休闲演绎模式与景 区特色结合以歌舞或者戏剧形式展现,如临夏地区松鸣 岩、莲花山、二郎山等旅游线路可以与回族“花儿”的 展演相结合,制定综合保护和开发策略,推进“花儿” 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开展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庆典活动。甘 肃省文旅部门每年都会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 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展出甘肃各地非遗精品及文创活 动,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地反响。此外,甘肃各少数民族 地区每年会举办特色集会,如裕固族的正月大会、玛曲 县的格萨赛马节、舟曲县的吉祥节、天祝县的赛马节、 临夏的花儿节,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可以结合表演类、技 艺类、体育游艺类活动,既能让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带 动旅游市场的需求,又能通过旅游拓展非物质文化的传 播形式。

三是加强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展馆、博物馆、 纪念馆、演出剧场等综合性博览中心的建设,尤其是推 进民营博物馆及展览馆的发展,保证非物质文化全面、 系统地展示与传播。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挖掘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附加值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全面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 落的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尊重少数民族的 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发展特色化的产业与精品旅游 线,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优秀非物质文化的立项建设,建 立非物质文化工艺类工作站与“非遗扶贫工坊”,吸纳 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非物质文化的文创设计及展销 活动,可以保护传统文化的载体,有效推动少数民族非 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018年甘肃省文旅厅和扶贫办在贯彻落实《关于支 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下,逐步在各县城建 立了扶贫工作站,临夏州和甘南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先后 建立了砖雕、刻葫芦、剪纸、唐卡、染缬、木雕等项目 的扶贫工坊,全省建立扶贫就业工坊106家、吸纳就业人 数4761人。扶贫工坊的建立一方面以新的传承形式培养 了大批少数民族工艺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另一方面 搭建了传统工艺技能培训与实践平台。 

近年来,扶贫工坊与甘肃四所高校联合开办了21期 研培班,对甘南州、临夏州从事唐卡、砖雕、木雕、保 安腰刀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从业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 与提升,总计培训学员748名。工坊还依据少数民族非 物质文化的特点采取了“订单式”培训、“针对式”培 训,有效提升了传承人的文化素养,激发了少数民族非 物质文化的传承活力。 

另一方面,扶贫工坊依据各地区非遗工艺的特点, 运用了多种形式打造组织模式,如临夏砖雕扶贫工坊采 用了“公司+人员培训+技术授权+订单派发+连锁工坊” 的形式,少数民族剪纸、刺绣则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工坊”的形式,还有“非遗项目+非遗传承 人+农村闲置学校”的形式,全力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延 伸并带动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链式发展。 

探索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扶贫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 地制定发展策略,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培 养和续接,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助力少 数民族地区脱贫与乡村振兴。 

利用“互联网 +”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注入新活力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引入传统工业,改造和提升 了传统产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接入速度加 快,资费降低,各类社交平台大规模增长,支付平台的 多样化、开放化,生机勃发的互联网时代让很多少数民 族非物质文化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使非遗产品、消费 者、生产者三者之间高度融合,密切相关。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非遗的生产方式、组织形 式、传承模式,也成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绝佳时 机。首先,利用互联网可以推动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 化的交流和传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作为典型的地域 文化形式,根系较深,世代相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表 现出封闭性和自足性的特点,他们最初的生产仅为满足 本民族群体的生活生产需求,受众范围较小,市场规模 不大,知名度不高。 

面对全球化与生态文化影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需要以“动态双向选择”的形式在传承与发展、融合与 冲突、延续与变异中找到多方共存的状态,互联网让非 遗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建立了一种迅疾的、平等的、 自由的交流和对话关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可以利用 互联网的交互模式,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 制作成宣传纪录片,通过微博、微信、各类APP平台进行 传播,也可以利用直播平台进行在线直播及答疑。 

2016年,甘肃省已经启动了非遗数字化工程,2020 年,甘肃省文旅厅与腾讯云合作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据平台,构建了数字博物馆,通过现代媒介及3D数字 技术展示、宣传非遗项目,便于教育研究等各项工作。 直播、短视频等互联网资源开启了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 文化传播的新模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了少数民族的 文化艺术魅力。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三种,一是抢救性 保护,二是整体性保护,三是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 为资料性的存储和保护,生产性保护是在传承基础上, 以动态流变和创造性的形态融入当代生活,是一种“商 品化”的过程,需要进入市场流通。互联网为“商品 化”的少数民族非遗产品提供了多样化的销售平台,可 以让非遗产品接触更多的客户。在与各大电商合作的基 础上,甘肃省非遗网店在2020年“非遗购物节”的访问 总流量达到了8085.7272万人次,产品销售总件数达到 18717件。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完全能够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 的产销平台,让原来边缘性的活动成为公开和主流的活 动,还能超越技术的束缚和产品本身进行改进和推广。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除了能够参与非遗产品的购买和分 享,也能够依靠平台和大数据参与生产环节。腾讯和敦 煌研究院推出的“敦煌丝巾”让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设 计平台DIY自己喜欢的丝巾图案,线下工人只需要输入编 号就可完成印刷制作,少数民族非遗产品亦可以借鉴此 类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的生产链与供应链衔接。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 化作为旧的意识形态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赖以生 存的民俗土壤在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的转变下长期处于 新陈代谢之中,一些非物质文化要么消失了,要么形成 了新的物质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 化意识的传承和传播,更是多样化、具体化、物化了的 “生活现象”。 

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同时也是 维系民族团结、巩固地域范围内社会群体意识的内在动 因。传承和保护甘肃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有利 于增强甘肃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少数民族群体的文 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在当地政府方针政策的支持 下,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与文旅产业相融合,利用文 化集市、扶贫工坊等项目,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亦可 以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当地经济结构的合 理化、完善化。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 出版社,2013. 

[2]朱怡芳.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文 化、社会、经济的视角[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马廷旭,戚晓萍.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4]冯远.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M].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