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产一体,赛教结合”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详细内容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产一体,赛教结合”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18     作者:鞠安琪 李 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原创】

随着社会的变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而是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路径。当下,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利用“学产一体,赛教结合”的理念,探索出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更侧重于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基于此,重点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以及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所具有的实际指导价值。

高校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质人才,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的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随着国家对高校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素质,高校需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在双创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学产一体,赛教结合”的双创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大量的优质人才,值得在各个高校内大力推广。

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国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力量,需要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适当扩大其招生规模,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各个高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如可从硬件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出发。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保障这类型人才的数量规模、质量水准达到要求。每个高校都应该根据最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从学科基础、课程供给、教学承载、师资保障、管理服务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

双创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培养方案规划不当

为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高校需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它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导致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虽然将目标定位在“双创”“应用型”“产学一体,赛教结合”等方面,但在实际的培养工作中,更侧重于研究型方向的培养,且很多高校都表现出人才培养的趋同现象。比如,就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来看,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在课程安排上,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安排较多,而学科竞赛、创新实验、挑战杯、社会实践等的课时安排较少。很多创新创业的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形式化,导致学生很难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

教学方式亟须改进

如果要更好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推行“产学一体,赛教融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应保障教学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凭借一些师生之间偶尔出现的互动,是很难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学生无法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习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只有保持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才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实际上,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课上教学结束以后,往往会安排学生进行教学模拟或者新知识的预习,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难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实际上,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的教学活动除了要有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引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课后讲座、自由讨论等模块,以及需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合作计划项目、创业辅导、创业论坛等课外活动,但显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未做到这一点,这也就造成了本校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达成。

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由于“产学一体,赛教结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是一个新的概念,为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需要在原先的人才培养机制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其中教学评价模式就是其中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传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多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估的,在这种评价模式下,考试分数只能反映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不能说明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者专业潜力,所以这种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长期在这种考试机制下,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比比皆是。

对于专业知识的结合层面不深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在专业学科的教学中,科学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以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从而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课程对学生的实际指导作用。虽然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绝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都进行了学科教学的改革,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效果并不理想。比如,部分院系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仅仅只是安排几次讲座,且在讲座上只是向大学生讲授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然而授课者并非是专业的教师,其讲授的内容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课程内容仅局限在传统的科学逻辑关系上,采用的仍然是模块化设计,并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学时等,教学安排不够灵活多样。此外,多数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由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联合组织的,高校并未将创新创业课程充分融入专业课程中。

双创人才优化培养途径

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实施中,为保障人才培养水平,在实际的培养工作中,需立足于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相关人员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等,在理清了这些之后,才可制定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该模式中明确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其次,需加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等的研究,并在此前提下构建双创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整体设计,如下图所示,利用这一体系和整体的设计特点,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课程教学的高度融合,并对原先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以适当调整,使得这些课程可以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最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高校内构建“三明治式”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长久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帮助,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进行相应的知识体系的完善及能力的提升。

图片4.jpg

 创新创业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式构建

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该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参考,并在该方案中明确规定培养方法、目标、路径等基本内容,高校内一切与人才培养有关的工作都要以该方案作为参考依据。在当前,“产学一体,赛教结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科学的路径,为更好地贯彻和执行这一培养策略,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高校需逐步建立起一套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建此机制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各个高校来说,其所培养的人才是为了地方经济或者国家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就需要确保高校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合理科学的,并且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工作充分融合,要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范围以及个人素质起到提升作用。第二,在设置课程体系过程中,应将能力培养作为主要内容。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中,可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分析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对原有的课程机制予以改进,可以在每一门专业学科下,分别设置3至5个专业能力教学分模块,重点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第三,在学科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高校、各科教师都需要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专业特征、职业素养培训教育的实际要求,加大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使学生在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训练,从而在实践训练中灵活应用知识。

高校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以能力作为前提,创建更加健全、完善的专业课程机制,以做到专业课程和职业需求的良好对接。在当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含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理论、专业实践、通识课程等多个模块。应用型本科高校需根据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对原有的培训计划予以改进,并适当减少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时,增加实践课程学时。在专业教育实践模块下,设置三个等级,包含三级、二级和一级项目;在理论教学模块中,每一门课程都需设置一个三级项目,该项目需与理论课程保持一致,学生通过参与该类型的项目,可以更好地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学习成果。当三级课程全部实施之后,每一个课程模块都需要设计1个或者3个与课程对接的实训项目。

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评价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教学评价的检验作用,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对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只有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分清学科学习的重点,并根据评价结果区分学习的重难点。当下的很多高校在教学评价中都采用“N+2”的模式,例如,以某一课程为例,采分点N为3,学生可自主选择多种考核方式,这一部分的考核结果占总成绩的55%,“2”中则包含完整的课程听课笔记,这一部分考核占总成绩的5%;而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比为40%。采分点可选择的考核方法和形式相对较多,比如,可选择随堂考核的方式,这一考核方式的应用,使学生更加重视日常的课堂学习和知识积累。教师可以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设置1到2次的随堂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平时成绩;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讲课,在进行新内容的教学或者案例分析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小组制作课件并由小组成员进行授课。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学科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小组成员讲解完后,组织其他小组讨论,并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回答的问题、所发表的意见或者提问次数等作为考核依据为学生打分。

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所以在为大学生提供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操作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在实训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培养职业能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可能。学生在完成了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后,高校就可以安排其进入企业实习,比如,对于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将学生安排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使得学生可以逐渐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机制,熟悉该岗位的专业要求,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岗位。

创建有效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方面

双创人才培养中,高校需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在该机制中,制度保障是前提,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教学安排上,才可以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和保障,使得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在制度保障机制中,还应建立可行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奖惩体系,对于为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做出卓越贡献的部门和人才,给予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而对于不利于双创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的部门来说,应及时做好相应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2.人才保障方面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中的落地,需要有专业化人才作为保障,高校需根据“产学一体,赛教结合”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从而使得专业化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高校服务。高校可依据教师队伍的专业特长等情况,分学科、分专业组建教师团队,并细分每个教师团队在双创人才培养方面的任务,使得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来。

应用型本科高校需按照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教学方向、方式的调整,以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春风,占昌朝,高艳.化学化工类专业五位一体的“产—联—研—赛—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山东化工,2020,49(15):176-177+180.

[2]陈元杰.探索基于创客实践进行“双创型”人才培养——以“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1):94-95+97.

[3]张中华.基于技能大赛深化“自动线装调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9):171-172.

[4]金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教、赛、证”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9):163-164.

[5]李海霞.“赛、学、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84-18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