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详细内容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时间:2022-03-18     作者:张 波 保定市青少年宫【原创】

音乐作为一项艺术,具有抽象性、情感性等特点,对于孩子来说,行之有效的家庭音乐教育可以让孩子的音乐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能帮助孩子缓解一定的学习压力,让孩子的思维能力、艺术鉴赏力、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升。通过分析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意义,立足于当前家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几个角度深入说明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家庭既是成长的场所,也是心灵停靠的港湾,家庭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开展家庭音乐教育时,家长需要深刻意识到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加以改进,结合孩子的认知经验以及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强化孩子对音乐的敏锐度,使其切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最终达到培养其音乐素养的目的,从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特殊语言,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形象可以客观表达出创作者内心的所思所想,同时又能激发倾听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孩子而言,音乐可以在智力发展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让孩子的情感感受力与体验能力均有所提升,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让其左右脑实现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1]。

与此同时,每一位孩子的性格都必然存在积极因素,培养音乐素养就是为了激发这部分积极因素,帮助孩子改变智力,更好地克服性格中存在的消极因素。比如,倾听节奏激昂的音乐能够让孩子胆怯的性格变得更加勇敢,倾听旋律舒缓的音乐则可以消除孩子性格中的暴躁因素,让孩子变得阳光文静。

喜欢音乐是孩子的天性,音乐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孩子潜在的音乐才能是无限的,但是家长与教师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充分挖掘出孩子的音乐潜能,所以有必要通过家庭教育,逐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让其和谐健康的发展[2]。

家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家庭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学习音乐、探索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逐步强化其音乐技能。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家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均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也导致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大幅度减弱,甚至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其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这与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严重偏离。

家长急于求成

当前“考级热”的现象非常普遍,表面上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究其根本,此现象与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并没有本质的关系。对我国儿童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音乐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家长的音乐教育理念不够科学,为孩子带来诸多负面影响[3]。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照谱弹曲,然后不断考级,而是要让孩子在此过程中陶冶情操,进而提升其音乐素养和音乐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孩子只有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实现轻松快乐的学习,学会享受音乐、感知音乐。

教育方式不科学

家长对于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到位,过于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少数家长之间还存有攀比心理,采取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学习,对孩子缺少足够的支持与鼓励。不仅如此,在家庭音乐教育中,部分家长耐心不足,当孩子出现错误时会采取批评的教育方式,这会严重打击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导致孩子无法理解学习音乐的意义,甚至会产生逃避学习和放弃学习的行为。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与发展孩子音乐才能的目标越来越远。

教育思想与行为不统一

家长在面向孩子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在行动方面时常会力不从心,虽然在思想上认为孩子有必要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但是在行动上却时断时续。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家长没有耐心为孩子解释并提出合理建议,或者看到孩子退缩自己也会产生放弃的想法,这些思想与行为的不统一都是影响音乐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于发展孩子的音乐才能、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都是不利的[4]。基于此,家长要定时带领孩子完成每日的音乐学习,在教育过程中保持耐心、细心,认真观察孩子的学习行为,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育内容片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音乐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音乐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我国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偏向于西方乐器的教学,这也就导致孩子对西方音乐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对我国的民族音乐却不甚了解[5]。早期的家庭音乐教育思想确实来源于西方国家,但在实际教授音乐的过程中,要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让孩子从小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并通过家庭音乐教育,稳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技能,丰富孩子的音乐文化素养。

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具体策略

营造音乐氛围,激发音乐兴趣

从音乐启蒙到选择乐器,再到最后系统地学习乐理知识,孩子每一次接触音乐的机会都是不可忽视的。当孩子的生活中时刻都有音乐,每天都能以不同形式与音乐接触时,孩子就可以慢慢地学会听音乐,也能听懂音乐,甚至到最后会尝试表现自己的音乐技能[6]。这就如同学习语言一样,必然要在语言环境中进行,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听懂成人的语言,学会遣词造句和懂得音调的变化。因此,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音乐教育手段,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并引导孩子走进音乐氛围中。例如,在孩子卧室张贴音乐大师的画像和名言警句,为其讲述各位音乐家的故事,与孩子一同倾听音乐电台,带领孩子唱歌、玩音乐游戏,鼓励孩子跟着磁带学唱歌等,这些方式都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促使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在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方面,听比唱更重要,听音乐可以训练孩子的内心听觉能力,更能培养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营造音乐倾听氛围,积极带领孩子聆听多样化的音乐,引导孩子从基础开始,选择有欣赏意义的歌曲和音乐剧,例如,早期听童谣类歌曲《娃哈哈》《雪孩子》等[7]。在孩子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水平后,则可以选择描写风景和事物类的音乐,以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场景与事物,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歌曲中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以二胡曲《空山鸟语》、古筝曲《渔舟唱晚》等为例,家长只要对音乐内容简单描述,孩子就可以基于认知经验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中的美妙情境。又如法国音乐《动物狂欢节》,应用个性化的旋律描绘出了富有情感色彩的各类动物形象,突出了“森林动物园”的生动意境。以上所提到的曲目,家长都可以有选择性地让孩子倾听,同时也可以将音乐与故事相互配合,让孩子清晰地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学会理解音乐的内涵。

循序渐进,把握教育关键阶段

在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由易到难地选择学习内容,带领孩子有条理地展开学习。不论是乐器学习还是声乐学习,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学习规律,以钢琴学习为例,孩子要从最基础的识谱开始学起,而不是直接照谱练习;最初学习声乐时也要以歌词简单、节奏欢快的儿歌为首选[8],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长远目标,防止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化。家长要做到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在感性认识音乐的基础上理解音乐文化、学习乐理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激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孩子享受音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快乐成长。部分家长有时会为了考级强迫孩子学习音乐,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对音乐学习兴趣的减少,所以家长应该尽快转变思想,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打击,重点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表现自我的信心,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全面提升孩子的音乐技能。

应用多种手段,打造立体教育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移动通信设备已经成为家庭的必需品,也成为重要的教育载体。家长可以应用平板电脑、手机来完成三维音乐教育,比如,在往返学校的途中,为孩子播放前一天学习的音乐内容,带领孩子共同回忆音乐游戏的全过程,增强孩子的音乐记忆。或者借助现代音响设备,在为孩子播放音乐的同时,鼓励孩子自主模仿演唱,促使孩子不断聆听和模仿,让其自身的音乐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在家庭音乐教学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听音乐时加入肢体动作,或者让孩子的视觉感官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这样产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例如,在欣赏《火车》这首钢琴曲时,家长伴随音乐节奏的律动拉动玩具小火车,让火车“行驶”速度也由慢入快,再由快转慢,这样孩子就可以透过视觉清晰地看到火车“行驶”的全过程,从而对钢琴曲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欣赏音乐《划船》的过程中,带领孩子用彩色纸折出小船,并将其放在水盆中,让小船跟随音乐节奏而上下起伏,这时孩子也能切实感受到乐曲中所描绘出的小船晃动的情境。在孩子欣赏其他音乐时,家长也可以借助移动设备为其展示图画或者场景,将音乐欣赏与视觉印象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孩子产生联想,同时也能让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发展孩子的音乐思维。家长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接触音乐,这样才会使孩子爱上音乐,也才能逐步提升孩子的音乐素养。

定时定点教学,形成常态化教育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官教育,即需要用时间来积累经验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所以家庭教育中也要形成定时定点教学的习惯,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教育机制。例如,家长可以利用每天饭后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教授孩子古典音乐,但孩子由于年龄偏小可能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尝试基于孩子的认知水平,将音乐转化为其能够理解的内容,将音乐内容以故事、图文结合等形式提前做出详细的介绍,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由此可见,家庭音乐教育中形成一定的音乐教学规律是非常必要的[9]。

家长可以以周为单位制定音乐学习主题,并将这些音乐主题归纳为一个系列,经过时间累积,如果观察到孩子对学习过的音乐主题感兴趣,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哼唱旋律相似的歌曲,家长就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以强化孩子的音乐记忆。

鼓励练习,提供展示舞台

在家庭音乐教育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所以要多为孩子提供表达自我、展示自身音乐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增强孩子学习音乐的信心,提升孩子学习音乐的乐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兴趣培养,要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索,让孩子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家庭音乐教育的效果更加理想。其实在家庭音乐学习中,家长只需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表现欲,平衡好孩子音乐技巧练习的比重,就能让孩子在创造中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驱动自身的学习行为,更好地发展音乐技能,提升音乐素养。

家长在闲暇时间要以身示范,鼓励孩子尽情歌唱,同时在孩子学习新歌或者听到电视中的歌曲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模仿演唱,这时不必关注是否跑调、节奏是否跟得上,只要让其享受其中情趣即可,长期坚持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基础的歌唱技巧。在孩子具备一定的音乐才能后,及时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例如,定期组织家庭音乐会,让孩子自主表达音乐见解,将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深度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家长制定后续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音乐素养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比如,朗诵、舞蹈、乐器演奏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表现手法,让孩子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发展。

综上所述,家长热爱音乐,孩子也必然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音乐为孩子走上音乐之路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当然,如果想让孩子自发学习音乐并形成良好的乐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通过家庭集体活动以及个别活动的方式,帮助孩子以最有效的方式展开音乐学习。与此同时,将家庭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互衔接起来,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以此来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有效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使其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志芹.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J].北方音乐,2020(01):201+203.

[2]陈力文.音乐教学与家庭环境对小学中年级儿童音乐能力的影响[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42-43.

[3]张泰琳.培养音乐感知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07):57-58.

[4]景亚辉.学生、学校、家长三方作用下的音乐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21(11):87-88.

[5]李倩倩.探析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147-148.

[6]周晓蓉.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当代家庭教育,2020(04):35.

[7]徐守清.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1):252.

[8]丁楠.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35.

[9]罗晓燕.享受音乐 享受生活——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方法探究[J].戏剧之家,2021(14):131-132.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