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校园学风建设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

校园学风建设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18     作者:王 瑛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原创】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重点,学风一般指的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习惯、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积极性。学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播性和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也代表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学风建设在高职院校中至关重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建设良好的校园学风,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学历、强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需求也大幅度增长,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递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引导及思想政治的引领。在大学期间,学生如何学习是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学风建设是学校的基础,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至关重要。本文对不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以期更好地建设校园学风。

关于青年大学生对于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

通过前期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和对青年学生的深入交流,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需求,调研结果如下:

学生对学习时间具有较强的规划意识,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1.调查显示,现阶段,将近一半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时而想学习,时而不想学习。仅有35%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40%的学生提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如会上网、打游戏、刷剧等。部分学生提到,其自身的学习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少部分的学生则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即“别人不学我也不学”;只有20%的学生会选择自主学习,不会轻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

2.调查显示,学生每天在课余学习的时间普遍低于2小时,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仅在学习上花费0.5-1小时,40%的同学在课余时间学习1—2小时,仅有16%的学生学习超过2小时。学生的课余时间普遍用于社团、运动、看电影、打游戏和朋友逛街聊天中。在课余时间中,65%的学生用于兴趣爱好的学习,例如,学习视频剪辑技巧、短视频制作技巧等;51%的同学用于专业技能的学习;21%的同学用于英语学习;26%的同学进行其他技能学习。

根据调查结果,青年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有较强的规划意识,但目标不够明确,受周围人的影响因素较大,从众心理较强。良好的引导以及课余时间的合理分配对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

学生对未来个人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划性,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容易产生困惑

1.调查显示,对于未来的发展,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4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少部分学生选择创业。对于就业前景,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较大,会担心找不到工作。

2.调查显示,对于职业规划,90%的学生都认为需要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超过80%的学生做过简单的职业规划。但是基本所有的学生在进行未来规划时都会遇到困难,40%的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不了解,认为自己当前的专业知识能力不足;35%的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通过此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的时候,容易迷茫,他们对于未来的职业道路、职业规划、职业前景充满困惑,甚至会觉得就业压力较大,从而逃避就业。

学生面对学业的自主性、自发性、主动性不足

1.调查显示,接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被动学习型,更多的时候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3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主动学习型,会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学习;7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缺乏学习的动力;41%的学生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况。

2.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自主早自习的习惯,但接近一半的学生有晚自习的习惯。部分学生认为早自习的时间过早,反而会降低其学习效率。

3.调查显示,部分学生提到,面对压力会选择自我消化,其次会选择向寝室室友、同班同学、学长学姐倾诉,最后选择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沟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比例较低。

通过此次调研得出,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为被动型,缺少学习的自主性、自发性、主动性,面对困难时,更多会寻求同龄人的帮助。

学生课外阅读意识较强,但阅读质量有待提高

1.调查显示,30%的学生基本上不会去图书馆,25%的学生会平均一个月去一次图书馆,30%的学生会一周去1-3次图书馆。

2.调查显示,86%的学生会进行课外阅读,但在对课外阅读的种类进行分析后,76%的学生的阅读内容为小说,散文、传记、励志书籍、漫画等类别均占比例为25%左右。

3.调查显示,关于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37%的学生选择了扩大知识面,28.5%选择了兴趣爱好。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较高,但阅读质量有待提高。学生的阅读方向更多的是为了兴趣爱好,对于专业知识类的书籍阅读较少。

学风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学风学业方面总体习惯良好,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出现一定程度的消极性,通过深入分析调查问卷背后的潜在原因,并结合个人访谈,得出原因如下:

个人规划不清晰,缺乏有效指引

尽管调查问卷和接受访谈的学生普遍提到对自己的人生已有一定的规划,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规划并不清晰,其个人规划取决于周围人的态度。学生在遇到决策困难时,选择求助于同学、朋友的比例较高,对同龄人的信任度比较高,对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信任度则较低,在遇到困惑的时候也不太愿意求助于教师。

环境多元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

现在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外界的因素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加。网络游戏、桌游等娱乐活动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青年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时候,因其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能力下降、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想象力下降等现象。同时,青年大学生以群体生活为主,从众心理较为常见,班级、寝室的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对个人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班级、寝室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会很容易导致其他学生在此环境下降低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对大学学习的认知片面化

青年大学生普遍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认知不够清晰,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不够全面。部分同学认为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就等同于彻底放松,不论学习成绩如何,最后都能顺利毕业。除去部分同学为了专升本或者考研考公努力学习外,很多同学以“躺平”的模式度过其大学时光。

大环境下改变,对学习需求的变化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点发生了重大转变。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不再仅来自课本内容,小红书、微博、学习强国、知乎等媒体平台的盛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渠道。同时,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及选择也不再仅限于与职业相关内容,新型行业的发展,给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需求在不断减少,对创新创业相关讯息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传统教学依然还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传授阶段,并没有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转变,创新创业活动的缺少,信息普及度的较低,都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程度不足,从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导致学习进度的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逐渐增大,所接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对其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很多职业院校有职业高中的学生,也有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生的基础不同,则对于专业内容的接受程度、接受水平也不同。面对复杂的生源情况,学校需要进行分类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度。

关于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有关建议

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加强专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专业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师通过教师梯队建设、专业技能提升、思想信念学习,树立专业教师崇高的精神追求及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优秀的师德师风对于青年学生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以打造师生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环境。

提升专业教师知识技能储备。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需与时俱进,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有效结合,建设具有领先优势的专业群,将专业建设、技能培训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教学不仅包含课本内容、知识要点、方式方法的传授,同时还应充分展示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个人学习方法、学识水平、学习能力、人格魅力、学术能力等各方面。优秀的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

考核模式的完善。专业教师要形成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以提高学生对其教学能力的认可度。教学不应该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工作。优秀的专业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转变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专业任课教师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打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校园学习氛围

通过“模范”打造、“朋辈”教育等形式,营造校园学习的氛围。通过校园两级合作,打造“学霸班级”“学霸寝室”“学霸小组”;通过同龄人的带领,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升学习效率,加强学习方法,同学之间、室友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督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人—组—寝—班—年级—分院”的方式,可以从个人到团体最后形成以分院为单位的良好学习状态,并与其他分院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目的是打破传统教育单一化的形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使“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学风建设上的功能,高职院校需明确班主任职责,提高班风建设,以有效引导、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

积极完善诉求途径,可以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教学管理委员会等,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教学、学习的真实需求,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以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创新创业的引领,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完善“产教融合”下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更加关注产教融合,要与时俱进,紧跟相关市场、相关政策的发展,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职业相关性、技能性、技术性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此外,还应结合相关实际情况,改变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不再一味依赖于书本教育、考试评分的模式,要将创新性、创造力融入课堂与考试之中,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打造创新创业相关的师资团队

专业的师资团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至关重要。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十分浓厚,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较大的需求,而高职院校大部分创新创业课程是由辅导员兼任,其缺少对相关行业的了解以及对市场的针对性,这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职院校应加大对专业教师、辅导员、创新创业类课程授课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创新创业类竞赛培训,要从源头抓起,重视创新创业类活动。

3.增强创新创业类活动的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活动的讲座、学校各公众号平台、班级群通知、寝室群通知等方式,将创新创业类比赛宣传到位,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类比赛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创新创业讯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秦润华.人才培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摭探[J].成才之路,2021(36):22-24.

[2]王蕊.教育评价视域下高校教风与学风良性互动关系的建构探究[J].教育探索,2021(11):76-81.

[3]王涛.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371-372.

[4]吴春萍.新时代党的教育思想引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5(04):88-91.

[5]苏任刚,王炜,程慧,等.科研促进了高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吗?——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5):46-50.

[6]王凯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成才,2021(19):4-5.

[7]樊家宝.产教融合下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应用完善[J].时代汽车,2020(21):77-7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