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传统非遗苏绣的当代传播与表达
详细内容

传统非遗苏绣的当代传播与表达

时间:2023-04-19     作者:吕晓萌 经赟 南京市博物总馆【原创】

摘要: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苏州,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是对苏绣技艺的绝妙形容。苏绣之美令人惊叹,但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化多样性带来了危机,使得这项非遗的传播面临巨大挑战。要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专业人才队伍接力,博物馆同样可以参与其中,通过活态展示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公众产生情感联结。现以南京六朝博物馆“针迹·珍记——非遗传承人苏绣名家朱寿珍艺术作品展”为例,浅析当代非遗保护的新路径,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自古以来有“丝国”之美誉。大约在商代,就已出现用彩色丝线在丝织物上绣制图案的刺绣工艺,最初的刺绣工艺主要用于服饰;至宋代,刺绣工艺逐渐向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品方向发展;明清时期,根据刺绣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绣争奇斗艳。

以“精细雅洁”著称的苏绣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江南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优质的蚕桑丝蛹、温婉的水乡品性造就了苏绣。近代以来,苏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流派纷呈,名手竞秀,题材广阔,独领风骚,成为最具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苏绣艺术既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又折射出新时期的时代风貌,是博物馆传播非遗文化的生动切入点。“针迹·珍记——非遗传承人苏绣名家朱寿珍艺术作品展”以小切口揭示大内涵,以身边事诉说历史感,集中呈现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项目传承人朱寿珍的百余幅刺绣作品。

朱寿珍出身刺绣世家,少时受教于苏州刺绣研究所,师从任嘒闲大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知名学府,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类最高工艺美术及艺术奖项。其深厚的艺术积淀和创造性思维与六朝博物馆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气息不谋而合,让古老苏绣插上了时代审美的翅膀,彰显出非遗传承的巨大魅力。

展览语言突显苏绣文化意蕴

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有两种思维过程:一种是初级思维过程,其媒介为图像;另一种是次级思维过程,其媒介为语言文字。图像难以表达也难以传输,而语言文字虽沟通方便,却容易丢失大量信息。人的心智需要从初级思维迭代到次级思维,这样才能进行抽象和深入的思考,最终有助于心智成长。正如好的文章能够呈现出镜头般的画面感,好的展览也能平衡初级思维和次级思维的优缺点,实现形式与内容、展品与立意的高度契合。

“针迹·珍记——非遗传承人苏绣名家朱寿珍艺术作品展”不同于传统艺术展对作品的简单陈列,其是将作品与非遗技艺及艺术家经历相结合,进而挖掘出苏绣文化内涵。作品图像与展板文字汇聚成的展览语言从两个维度传递出美学理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

以展品为起点,选好切入点

精品苏绣制作技艺精湛,耗时长,造价高,注定成为“阳春白雪”。作为致力于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潮流的博物馆,如何让文化遗产接地气、聚人气是策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六朝博物馆展览注重对内容的深刻解读,其通过文字串联展品,打破了高雅艺术与观众之间的疏离感,赋予了展览整体性和可读性。

展览展出的作品题材众多,策展人按照画面内容梳理文字脉络,将作品分为宗教、传统书画、西方名画、人物、动物、文物、民俗、原创作品等几大类别,再引经据典,将苏绣所蕴含的人文历史与技艺特色等融入其中。例如,《中国皇后与皇子》是朱寿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怀抱皇子的皇后温柔秀美,二人所着服饰上的龙纹刺绣栩栩如生。该幅作品由多种自创针法和传统针法层层堆积、融合绣制,属精微绣,针迹可见微毫米,细腻极致。为突出重点,策展人不仅将作品置于展厅醒目位置,还在展板中引用西汉刘向《说苑》、东晋王嘉《拾遗记》中的典故,引申说明苏绣是自古以来享有“帝王之绣”美誉的御用绣品。图像与文字结合的展示方式让观众对这幅作品和“帝王之绣”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知。

展览版面以段落的形式进行引导,知识点简洁明了,文字、作品、场景苏绣的多维度内容引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思考。除作品展示外,展览还通过绣房场景与苏绣文创区的展示,反映了传统苏绣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以人为本,多样化呈现城市记忆

“以人为本”是现代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从物(藏品)向人(公众)”的转变,即从过去仅依赖藏品来传递“物”的信息,转变为借助不同媒介与人性化的阐释,传输除科学数据以外的更多的人类情感信息;从过去仅专注于对物品的搜集、研究和开放展览,转向对当代社会问题的重视与关注[1]。

“针迹·珍记——非遗传承人苏绣名家朱寿珍艺术作品展”是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展览。展品包括人物肖像、西方油画、东方原创等;从内容看,其不仅是对苏绣作品的简单陈列,还包括刺绣艺术在常规中寻求突破的创新精神的表达。展览以女性视角讲述历史,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手工作品反映个体的人生经历,呈现“物”与“人”的关联。展览的第一单元“针迹”着重强调“物”,通过9个子单元版面溯源苏绣的历史、技艺特色及苏绣蕴含的民俗内涵。展览第二单元“珍记”由“物”指向“人”,着重展现朱寿珍的个人艺术风貌,彰显其工匠情怀和创新精神。两个单元的架构简洁明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每个子单元的文字说明都融合了展品的画面内容,通过对作品的详细解读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不仅能了解传统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保护自觉性,更能通过对立体而多面、可观可感的非遗故事的解读,完成自我生命的观照与思考。

展览故事中的女性视角

在我国,女性艺术创作者古已有之,尤其明清时期女性绘画空前发展,画家人数和作品数量都远超历代女性画家及作品的总和,然而这些女性画家局限于名媛、姬侍等身份,她们的表达十分有限。女性艺术与中国的发展、近代社会的革新与进步密不可分。2019年,南京六朝博物馆策划举办了“与美共美——南京女性艺术家人物花鸟作品展”,近年来举办的艺术展中也多有女性艺术家参展,可以说女性艺术家的思想、创作和发展状态是博物馆策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针迹·珍记——非遗传承人苏绣名家朱寿珍艺术作品展”不仅是非遗主题展,也是为女性艺术家和观众而办的女性题材展。展览探讨新时代女性的精神世界,讲述朱寿珍女士在艺术创作和传统文化持续性表达上做出的贡献。展览第一单元引出古代闺阁绣、近代“绣圣”沈寿等女性艺术家的刺绣历史,第二单元着重刻画朱寿珍女士在苏绣之路上的突破创新和心路历程。作为当代独立女性的缩影,朱寿珍的故事鼓舞着每一位前来观展的女性观众致力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享受做事情本身的乐趣并把热爱的事做到极致。

展览选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女性艺术家在美学和精神层面的新的感知与表达,她们细腻多维的观察和思考丰富了非遗历史的书写形式。女性在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是非遗传承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展览旨在说明女性不仅是艺术家,更是社会革新的参与者。随着社会发展、观念变革及法律的不断赋权,有关女性议题的讨论逐渐进入主流公共议题之中,这种跨度和张力赋予了女性艺术家创作不竭的生命力。

展陈设计强调苏绣艺术之美

展览语言不仅体现在展览版面的字里行间,更直观地体现在展陈设计之中。苏绣有着“平、顺、和、柔、匀、光”的特点,是布与线之间相互交缠、相融而生的艺术。展览形式设计以苏绣的艺术特点与发源地为出发点,其充分利用抽象化的丝线、花窗、太湖石等元素,将意境进行诗意化表达。

从造景到造境,营造沉浸式体验

为使观众有身处江南探寻苏绣渊源的观展体验,展览形式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法则,妙用空间构景手段,将想象无限延展和扩大。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巧妙地利用线条和空间转换,策展人在展览参观流线中穿插了三组场景,使得展线有变化、有起伏,隐曲而耐看,进而吸引观众主动探索。

绣坊场景的艺术装置可以引发视觉冲击,挑起观众情绪,塑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氛围。墙面的开口是连接内外空间的窗口,亦是园林意蕴的框景,使得空间流动、景观相融,为观众创设了一个优雅而宁静的空间。书房场景的布置借用布料、灯光等细节表达艺术上的“水”性。光影与空间融合,灵动深邃,倾挂错落的布幔仿佛涓涓而下的细流,整个空间以“水”的特质比喻女性艺术家“温柔而坚定”的内在品格。在苏式园林场景中,悬吊装置上的太湖石轮廓化繁就简,呈现出几何体块的简约大气,将水体的形意默默融入空间。路易·康说:“世间万物皆为光,皆可投射出影,而影属于光。”在这里,灯光穿透层层叠叠的雕刻线条,仿若阳光从园林的山石树木中倾泻而出,柔和、温暖;而光晕漫开,光影交错折射,其韵律与秩序以及明暗变化间呼应了园林造景所追求的无中生有、虚实相生,成为营造空间氛围的催化剂,促成心境契合。

展览场景设计以暗喻的手法转译东方美学,并赋予了创新性的现代设计语言。在展线和场景营造上突出留白的美学思想,使观众意会到空间意境与展品意境的高度融合。

合理运用色调搭配,提升艺术氛围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往往能先声夺人,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激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力量。在展览形式设计中,色彩特性的对比调和规律的应用不仅能对观众的心理情绪有所作用,而且能借助视觉对内在信息进行传达。

展览的整体色调以单色为主,运用低饱和度的色彩呈现柔和的调性,突显女性艺术家温柔坚韧的品质。同时增加渐变的色彩处理,丰富展厅层次,增强柔美的视觉效果,达到接近于“上善若水”的境界。又因展览的展期横跨春节,采用红色可以引发观众关于节庆的联想,渲染节日气氛。

展览设计初期,设计者设想展厅中所有介质的色彩是其初始色彩属性,当他们进入某一特定环境后最终呈现车的状态又将发生变化。影响展厅空间色彩呈现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点:材质、光线、面积、周边环境。以苏绣展为例,各类苏绣材质与相对应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表 展厅各类材质及其色彩还原度(作者自绘)

平面类型

材质

色彩还原度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展标

宣绒布

本色,受打印设备影响较大

选择面广,画面细节表达较好

价格较高,进行大面积施工时难度较大

单元展板

灯箱软膜

受环境光线影响较明显

价格较低,安装方便

受周围灯光色温影响较大

次级单元展板

PVC

本色,受打印设备影响较大

价格较低,安装方便

尺寸受限,制作较大画面有拼缝

墙面

乳胶漆

受环境光线影响明显

颜色选择种类多,整体性较好,可呈现肌理细节

无法印制复杂画面,工期较长

道具

麻布

本色

受周围环境、光线影响较小,质感好

可选择颜色较少

各材质的巧妙运用既可以增加同色系间的差异感,又能弱化不同色系间可能产生的不和谐因素。

元素选择遵循化繁为简的逻辑转换

“点、线、面”是绘画构图的基本图形元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苏绣亦是点、线、面的构成艺术。设计者将刺绣中的针、线、布以几何形态的点、线、面进行高级抽象构成,形成联系具象到抽象的桥梁。针尖落在布面之处,线的截面可概括为点;针、绣线可概括为线;绣绷、布面可概括为面,转化成几何元素即为圆、直线、多边形等。按照美学原理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分解、编排、组合、重构和变化,创造出既不脱离苏绣传统艺术内核,又具有较强造型特征和个性表现的平面设计。

在展览形式设计上,设计者使用异形花窗造型的展板契合暗藏的园林主题,使用圆形二级展板中多为长方形的作品。此外,通过增加立体道具和空间场景丰富平面化的刺绣作品,让展览层次更具多元性和观赏性。从观众视角审视展厅,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盒子,而是承载了具象的重铸场景,令观众在触手可及的有温度的艺术体验中触及传统艺术的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至今日,苏绣的美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匠人的作品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耀眼风采。“针迹·珍记——非遗传承人苏绣名家朱寿珍艺术作品展”以精品力作为核心,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场景复原为共鸣,以文创作品为点缀,通过创新非遗艺术的媒介与形式,探索非遗文化回归生活的理想方式。

展览不仅展现了朱寿珍的个人艺术风貌,同时从侧面彰显出中国纤韧并济的文化形象。随着非遗这条“河流”的回归,相信观众将会在博物馆的演绎之下,接受更多美的灌溉与滋养,在潜移默化的情感渗透中默默守护中华文明,拥有更丰盈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方云.跨学科视域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以“云泽芳韵土布展”为例[J].东南文化,2018(01):110-115+127-128.

[2]刘悦.绘画形式语言分析[M].天津:天津人文美术出版社,2020.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