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
详细内容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

时间:2023-07-11     作者:刘憬臻【原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遗址保护和展示基地,其以悠久的历史向世人展现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为了更紧密地连接博物馆与观众,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通过数字科技“重现”历史,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魅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虽持续领跑河南省整个博物馆行业,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现对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翟镇,总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到16.4万平方米。经考证,二里头曾是中国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现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示范区,也是我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与展示基地。自2019年10月19日建成起,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便正式向公众开放。2021年初,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投入运行,其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对遗址风貌进行了整体复原,打造出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空间。在那个空间中,千年文化历史仿佛就在面前,其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华夏历史发展的艰辛与辉煌。现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现有的数字化建设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思考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现有的数字化建设

在“跨界融合”“科技引领”“沉浸体验”等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提出打造“数字化夏博”的新理念,指出利用数字化手段让文物“活”起来、遗址“动”起来、博物馆“亮”起来。目前,“数字化夏博”由互动触摸展示系统、沉浸式体验、线上虚拟展示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VR全景漫游”四部分组成。

互动触摸展示系统

互动翻书系统和魔墙交互展示系统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互动触摸展示系统的主要类型。

互动翻书系统中的知识信息非常丰富,而且可以进行自由更换,对于一些比较珍贵的图片和文物,也可以制作成多媒体互动的视频进行播放,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科技感十足的感受(图1)。观众只要输入相关文物信息,系统就能快速显示出信息资料,方便观众自由查阅。该系统占地空间小,摆放灵活,费用不高,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且互动效果强,在为观众增添乐趣的同时也便于其学习与研究。

图片1.png

图1  虚拟翻书系统(作者拍摄)

魔墙交互展示系统主要用于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其运用了高精准的多点触摸技术(图2)。在该系统中,观众可以自由拖拽或缩放自己感兴趣的文物,从文物的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与欣赏,了解文物的细节信息。同时,相关文字介绍会附在文物图片旁,主要涉及文物的功能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等。除了以科普为主的互动系统外,还有适合儿童的娱乐性互动系统,后者通过拼图、模拟发掘文物和建造宫殿等简单的小游戏吸引观众的兴趣,提升其学习和娱乐体验,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图片2.png

图2  魔墙交互展示系统(作者拍摄)

沉浸式体验——数字展厅

数字展厅有最早中国、赫赫夏都、敬天法地、王室巧作、探秘未知五大主题,主要利用了沉浸式数字投影空间、半造景三维数字剧场、雷达互动投影墙等数字手段(图3)。

“赫赫夏都”主题展厅以三维数字影片的形式复原了二里头遗址全貌,依据遗址考古研究成果,通过37台高清投影机打造了沉浸式空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数千年前的夏都,亲身经历二里头先民的国之大事与生产生活。

“敬天法地”主题展厅为多维特效体验剧场,其利用鼓风机和LED矩阵数字影像等特效装置,向人们展现了几千年前先祖生存环境的恶劣。

“王室巧作”主题展厅以影视的形式展示了二里头时期的官营手工技术,如铸铜生产中的“复合范”技术和绿松石制品的生产流程。影片动画通过真人动作捕捉和特效剪辑,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制作流程,而且游客可以参与现场互动,寓教于乐。

“探秘未知”主题展厅为流水地幕互动体验,雷达感应流水地幕让整体空间看起来神秘莫测。观众可以通过触碰水流中的文物影像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展馆一经开放便获得大量关注,特别是央视《中国新闻》《今日环球》等栏目,曾多次对其进行相关报道。

图片3.png

图3  数字展厅(作者拍摄)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积极建设线上虚拟展厅,内容包括基本陈列的5个展厅以及曾举办过的临时展览,使得观众足不出户也能参观博物馆。虚拟展厅让观众实现了虚拟漫游,同时也扩大了博物馆的受众范围。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VR全景漫游”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VR全景漫游”包括VR全景漫游馆和VR线上全景漫游。VR漫游馆在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中,其通过“5G+4K超高清”技术手段,全方位搭建了具有高还原度的“沉浸式”虚拟环境。VR漫游馆一次可以容纳30人,在厚重悠扬的背景音乐中,佩带VR设备的观众仿佛穿越到3800年前,近距离观赏二里头遗址全景,沉浸感极强。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来看,博物馆数字化项目的实施有着深厚的公众基础,它可以弥补传统博物馆的种种不足,更加完善地实现博物馆功能。因此,实现博物馆数字化,是满足公众需求的方式之一。遗址博物馆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拉近了遗址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范围。但在实地调研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缺少统筹规划

经过调查发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的互动翻书系统和魔墙交互展示系统均由馆方自行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博物馆在互动触摸展示系统建设中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暂无统一标准和统筹规划。因此在未来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馆际之间可能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而造成馆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泛滥等问题。

博物馆与科技公司的信息不对称

一直以来,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缺少技术型人才编制,工资待遇普遍低于民营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博物馆技术人才的匮乏。博物馆招录的技术人员普遍专业化程度较低,平时很难了解和接触到行业内顶尖技术,导致博物馆与科技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准确对接业务。馆内的数字化系统建设完成后,虽然科技公司会应馆方需求派遣技术人员对博物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但在培训结束后,博物馆人员对系统机理的认识仍较为浅显,无法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难以提升展览效果。同时,系统出现问题后不能自行解决,仍需寻求科技公司的帮助,这也会影响博物馆的整体工作效率。

缺乏对观众使用情况的关注,数字设备应用不充分

数字化技术可以全方位地展示文物,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对文化内涵的传达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为避免观众忽略数字设备,馆方应深度挖掘数字设备的价值,定期更新相关内容,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观众的喜好、意向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与归纳,合理分配数字设备,以便为观众提供更专业的文化服务。但据实地调查发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的虚拟翻书和魔墙交互展示等互动设备基本上自开馆以来就没有定期更新和升级过,且个别设备损坏也并未对其进行维修,造成了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图4)。这会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甚至对博物馆产生“不专业”“资金不充足”等负面印象。

图片4.png

图4  损坏的设备(作者拍摄)

缺乏审美

博物馆承担着收集并展示优秀文明成果以及为公众提供高层次学习教育的职责,其数字化建设也是一项服务于人的艺术设计,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但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的大部分数字设备都处于一种“我展我的,你看你的”的状态,部分设备所展出的内容比较乏味无趣,只是单纯对文物进行文字性介绍,难以吸引观众。即使有部分娱乐性的互动系统,其玩法和风格也比较低龄化,适用对象大部分为儿童,无法实现对全龄段观众寓教于乐的效果。长此以往,文物知识将很难在各年龄层进行传播和普及,且无法在观展过程中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

关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结合国家政策和技术发展状况,博物馆开展数字化建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这是21世纪博物馆发展的一大趋势。博物馆只有开展数字化建设,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手段与博物馆相结合不仅能为博物馆注入新活力,而且能改变人们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拉近文物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提升观众对博物馆的参观兴趣,扩大并增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范围和效果。但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数字化建设,不同类型、地区和级别的博物馆侧重点有所不同。根据上文提到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现存的数字化问题,结合实地调研分析,现提出五点关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形式要高度匹配内容

博物馆是研究、收藏、保护和展示文物的机构,不论是传统展示形式还是数字化展示形式,其目的都是更好地诠释和传播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内涵。因此,数字化展示作为一种手段必须高度匹配内容,为内容服务,如此才能更恰当、更生动、更全面地展示和传播内容。

文物“活”起来要把握分寸

近几年,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已经成为文博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文物只有“活”起来,才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物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数字技术为文物“活”起来提供了技术支撑,让文物变得更生动、更接地气,也更容易满足观众的消费心理。但需要重视的是,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并不等于单纯的“玩”起来。博物馆作为文化的殿堂既是活泼的,也是严肃的,不论运用哪种数字化手段,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文教功能。

不盲目进行数字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也日新月异,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逐渐广泛的背景下,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博物馆要对自身定位有清晰的认识,不盲目跟风,不能为了数字化而进行数字化建设,而要根据自身具体的发展现状决定;第二,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设计有效的观展路线,保持舒适的观展节奏;第三,要根据文物的特点和实际条件选择恰当的数字化技术,同时也要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和设备维护、更新的费用成本,避免盲目选择造成资源浪费。

探索遗址博物馆新型运营模式

在遗址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探索适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运营模式也极为重要,如文创产品,App开发,文物动画、电影、游戏、IP开发等都是极好的尝试。首先,博物馆要把握好自身定位,通过与文创产品、游戏、动画、电影等相结合的方式,彼此引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其次,利用互联网平台对自主研发或与其他品牌联名的文创产品进行展示和诠释,拓展文创产品营销渠道,积极挖掘遗址内涵,强化产品差异性,以内容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并进行全方位开发营销和人性化配套服务。最后,多元化、多角度地为公众呈现生动有趣的遗址博物馆,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成立专业的运营团队

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博物馆都开启了线上运营,如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通过官方账号宣传推广其典藏文物和历史文化。这种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宣传范围,但仍有很多局限。当前,在博物馆从事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人员多数身兼数职,既要承担原有的岗位工作,又要兼顾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发布和维护工作,这就容易影响新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效果。并且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并非新媒体相关专业出身,容易导致内容同质化,账号活跃度低,无法实现和用户的良性互动等。因此,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在机构设置上设立全新的部门和团队是遗址博物馆数字化的必然要求。通过专业团队策划运营,做好自身账号定位和内容策划,找到自身文化优势,从而吸引更多观众前往线下参观。

综上所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要满足观众的需求,传播历史文化。当前博物馆尚处于数字化的初创期,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遗址博物馆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但是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遗址博物馆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更好地讲述历史,面向未来。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