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网络传媒 >> 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
详细内容

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

时间:2023-08-07     作者:李婉儿【原创】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现主要探究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播媒介的变化、传播现状以及传播对策,助力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近几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国家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国际往来也更加密切,我国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助力,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交媒体平台和多元化主体的不断涌现使我国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仍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首先,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日益繁杂,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呈现出随意性、短暂性的特征。其次,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途径,但是深耕传统文化的信息内容却少之又少。最后,目前传统文化还存在与新媒体融合困难的问题,发展创新面临困境,创新转化困难。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和传播价值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也是民族历史上道德、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从远古至清朝末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在多元文化的对比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更能突显出来。

首先,在这个各国文化思想交锋的时代,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播能增强我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帮助人们有效抵御外国文化入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次,在新媒体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但其大多具有短暂性,相较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感愈发凸显出来,对其的坚守显得弥足珍贵。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此之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十分单一,基本上通过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等渠道传播,且形式一般难以更新转化。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呈常态化趋势,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也变得更加丰富,不仅可以延续之前的方式,还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传播。与此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媒介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国际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人和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小。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多元文化碰撞是前所未有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传播价值的突显。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媒介的变化

从单一型走向融合型

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比较单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报纸虽具有文字和图片,却不能在视觉上给人较好的感官体验;广播可以让人从听觉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却存在“短、平、快”的特点,稍纵即逝,很容易被人忘记;电视虽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者的优点,但只能定期定点收看,制作成本也相对较高。

在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杨状振指出,新媒体是和传统印刷媒介不同的,基于电波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样态。互联网不仅是助力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的依存平台,许多传统文化产品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而产生,在新时代潮流中彰显着它们自身的力量。

从呆板局限走向自由开放

过去,传统文化主要在固定领域进行传播,传播者和接收者也比较固定。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科技不断创新,传播媒介自身也在不断改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传统文化传播的便利化,如客户端越来越普及,顺应了当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接收到更多信息,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助力。

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经济价值也愈发凸显出来,新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深耕传统文化领域的意见领袖,在主体多元创造性涌现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媒介的变化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促进了其内容的丰富和多元化发展,为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带来了新的可能。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仍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个人层面

随着新媒体逐渐融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从多方面提升了其影响力。

但从个人层面来说,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强,认知度低。这主要表现在人们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是止于表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停留在课本内容或耳熟能详的名词上,从未深究过其具体内涵。

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愈发感兴趣。比如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国潮热”和“文化IP”,受众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追求新型传统文化产品。

受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碎片化、片面化。大数据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精准锁定目标受众,为受众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同时,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利用搜索引擎了解传统文化。但这一方式导致信息茧房出现,人们只愿意接触自己喜欢的领域,殊不知中国传统文化是多领域、多样性的,长期下去,会导致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碎片化、片面化。

多元创作主体不断涌现,UGC助力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新媒体的经济价值愈发凸显,激发了多元主体的创作活力。与此同时,随着受众需求的不断细化,人们愈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创作主体开始主动探索传统文化领域的内容,带动我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的受众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顺应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以及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时代潮流不断更迭的同时,传统文化自身也在进行创新性发展。

社会层面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新媒体平台为人们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平台,多元文化在不同平台进行激烈的交锋碰撞,文化和思想呈现出多种声音,促使人们的思考方式更加多元化,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迷惑性和干扰性。

多元文化进入互联网的门槛降低,任何文化在互联网平台都有平等出现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文化内容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有很多传播主体为了追求利益和眼球经济,不断降低底线,导致内容产出低俗化。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愈发凸显出来。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受到受众和传播者的重视,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不少创作者以此为创作灵感进行作品生产,助力传统文化变现,并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赋能。

传播媒介技术和过程方面

创作者更注重作品的流量而不是作品的文化深度。陈正良指出,当前文化创新能力和价值融合功能面临挑战,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远远不够。传统文化是一个需要深耕的领域,很多知识内涵需要长时间去学习领悟,但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短期、快速、即时”的特点,创作者很难花费较长时间去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认知十分浅显。

消费主义和泛娱乐化现象层出不穷。消费主义的盛行促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再完全基于其本身的内涵和意义,传播主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一定的经济追求。消费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力,但也容易导致传统文化作品走向浅显化、表面化。曾嘉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只流于形式,单纯地因传承而传承,而是要实现与现代社会的对接,从而更好地为当代服务。

专业传播人才匮乏,传统文化深耕者少。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各新媒体平台也愈发需要全能型人才。但当前,我国仍存在全能型传播人才短缺以及大部分传播主体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的问题,一名优秀的传播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素养,也需要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

我国传统文化传播还存在与数字技术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数字技术出现之前,我国传统文化主要依靠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不断融合,进行数字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但因为发展时间较短,现在仍存在与数字技术融合不充分的问题,在数字化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对策分析

主流媒体发挥话语权,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

主流媒体要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和条件,为传统文化传播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

主流媒体在我国传播领域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引导,增强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承功能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其应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确保传播内容的质量,助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传播。

此外,大众传媒要注重自身的引导。从议程设置理论的角度出发,大众传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受众产生影响,大众传媒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能带动受众产生重视心理。

加强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内容质量

多元主体的发展促使传播者和生产者的分工愈发细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再只停留在专业媒体领域,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也参与进来。但多元主体的出现还伴随着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创作者文化素养较低,传统文化领域相关作品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每一个参与生产环节的主体都要意识到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而提升作品质量。

同时,传播主体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受众。周广挥指出:“媒体应当以适宜的方式去深入浅出地传播、普及中国的优秀文化,勾起普通民众了解优秀文化的兴趣,并最终引领普通百姓提高对优秀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素养。”当然,传播主体需要正视自身定位,为传统文化健康传播贡献力量。

利用新媒体优势,采用多媒体、多形态进行创作和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再拘泥于一些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领域,开始走向大众化、通俗化,逐渐开始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知识。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更需要抓住时机,利用多种媒体平台的优势传播传统文化,利用多种媒介形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顺应时代潮流,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逐渐缩短。在此基础上,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助力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与他国文化进行友好交流,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所以,我们首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马相武认为,文化要“走出去”,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不能主要靠“国粹”,更要让文化创新成为中国“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这样才能达到“走出去”的目的,这也强调了内容质量的重要性。  

新媒体时代的浪潮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新模式、新优势,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更多挑战。对我们来说,当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在变革中寻求稳定,寻求助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最佳路径。这不仅要从传统文化入手,更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积极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为其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助力我国传统文化在时代潮流中继续发光发热。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