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人文地理 >> 云龙县宝丰砥柱桥建筑艺术
详细内容

云龙县宝丰砥柱桥建筑艺术

时间:2023-09-04     作者:杨利斌【原创】

雒马井是云龙“八井”之一,砥柱桥的出现丰富了其文化价值。“铁链加木伸臂式覆瓦木梁桥结构”独具匠心,使砥柱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云龙大地上有开创性意义。


大理宝丰砥柱桥是明万历至民国时期云龙县最重要的桥梁,其建造艺术堪称一绝。清雍正五年(1727)知州陈希芳《重修砥柱桥碑记》载:“州治有砥柱桥者,距署不数武,往来行役,入境即见,为锁水之一大观也。”

强调功能

砥柱桥建筑艺术特别强调使用功能。

图片1.png

图  宝丰砥柱桥(图片来源:内部资料)

此桥有四大功能:一是安全通道功能,可以推动东西、南北地区的交往,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汉时,盐的白语记作“比”或“宾”,在唐代樊绰《蛮书》里也记作“宾”,有人也记作“沘”或“濞”。“榷盐”等的出现充分证明以盐井为中心形成了盐道。由于人类对盐有所依赖,“盐马古道”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盐马古道”被用来运输生活必需品——盐,且必须延伸到所有人居住的村寨、都邑、牧区、销岸等。康熙年间,“云龙八井”官盐月产量12万多斤,分别行销保山市、腾越州、永平县、邓川州、浪穹县、剑川州。关于雒马井“盐马古道”,清康熙《云龙州志》载:东线“自砥柱桥起……至洱源到大理”,南线“自砥柱桥起至……霁虹桥、保山、腾冲出缅甸”,北线“自砥柱桥起……到兰州、通甸、西藏到印度噶伦堡”,西线“自州治起……交潞江、片马、鱼洞隙地(到缅甸)”。

古人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蛮书》中记录的先民“走夷方”的《河赕贾客》歌谣曰:“冬时欲归来,高黎共山(高黎贡山)雪。夏秋欲归来,无那(今云南)穹赕热(怒江边包括腾冲,“穹赕汤浪毒暑酷热河”)。春时欲归来,平中络赂绝。”这便是古代白族商贾在“盐马古道”上发出的古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清康熙《云龙州志》把云龙州(县)衙通往外界的“盐马古道”的起点定在“砥柱桥”,充分证明了砥柱桥的位置是永恒不变的“云龙知名地标”,也表明了砥柱桥在“盐马古道”中重要的通行作用。当年,雒马井的马帮有董氏马帮、赵氏马帮、段氏马帮、尹氏马帮等,宝丰与周边地区进行商贸交流的“山里行舟”队伍也要通过砥柱桥。宝丰“附近居民四百余户”;清雍正初期“商贾车旆之迹愈重”,加上外来商贾、背盐者和马帮、牛帮,可以想到当时砥柱桥的通行繁忙程度。

二是州署防守关卡功能。宝丰原名雒马井或金泉井,从明崇祯二年(1629)在此设州治(县政府)以来,此地便成为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云龙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以来,政府在这里设置盐课提举司、盐大使司等专管盐生产、销售的机构。康熙《云龙州志》载,“今按州治,龙山作扆,象岭为屏,沘水环抱,虹桥当关,虽无城郭,俨若金汤”,虹桥即砥柱桥。清雍正五年(1727)施震《郡守陈侯重修砥柱桥落成恭纪》载:“斯桥也,内为八井之枢机,外为六州县之咽喉,诚我州通衢要隘。”故而,此地又成了以盐巴贸易为中心的最大商埠。所以,横亘东西的砥柱桥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金泉井的咽喉要冲以及东面的大门。砥柱桥之险要,“横卧两山,担当千夫万马”,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保证州府安全的重要关卡。桥东岸设有巡检司,故有巡检司箐;砥柱内设立“云龙州汛署”,负责防汛及汛期安全;桥头内设立“把总署”,随时有部署的兵丁站岗执勤,负责社会治安和该桥的安全。

三是民间锁水和接风水功能。云龙山地的白族在生产生活及各种活动中都非常重视“仁慈善良,广种福田”,也相信“门有门神”“井有井神”“桥有桥神”,即“万物皆有神”,因此出远门的人或家中办事的人以及马锅头们到桥头都要拜“桥神”,以求保佑自己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由于桥与雒马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又与人们息息相关,因此老者时常教育晚辈要爱桥和护桥,并用实际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且代代延续。

四是休闲观光功能。砥柱桥本身就像一道彩虹飞临于州衙之南,其是独一无二的建造,具有美的艺术效果。

雒马井将“彩云南现”当作吉祥如意之景观,桥头建有“三元宫”,桥南建有“关圣庙”。站在桥面上可览雒马井之美景。清康熙《云龙州志》“胜景”篇载:“雒谷烟云”之景;“沘水清涛”之景,“沘江环绕雒马,至砥柱桥头,水石相搏,声震阛阓,值月白风清之夕,凭栏静坐,如闻三峡惊涛”,故又称“沘水惊涛”之景;“峭壁仙踪”之景;“诸山梵呗”之景。雍正五年(1727)知州陈希芳《重修砥柱桥碑记》载:“登临极目,北望江隈,烟火千家,人称乐土。南观山沓,彩云一片,日射睛岗。有不觉情生于境者。”清代陈文照《沘水沙洲》诗有“斯榆西顾望,砥柱赖雄州”。人们茶余饭后在砥柱桥上休息,谈论金泉井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实属惬意。

砥柱桥在建桥之初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而其艺术功能又使其经久不衰。桥的艺术功能改变了数代人,这也是桥的伟大之处。

官民竭力传承

砥柱桥建筑艺术是历朝历代当政者、知名人士、普通老百姓等团结一心、尽力传承下来的。据清康熙《云龙州志》载:“砥柱桥,州署前,横跨沘江,宽一丈,长十五丈,缭以铁索,覆以瓦屋,共计十六间。”当时,砥柱桥为两孔连跨及铁链加木伸臂式覆瓦风雨梁桥,到清康熙癸丑年(1673)由金泉井人赵宗鹏、董允升募修,康熙四十三年(1704)知州顾芳宗重修,康熙五十年(1711)知州毕仕魁又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冬重修。雍正五年(1727)施震《郡守陈侯重修砥柱桥落成恭纪》记载,万历末建桥,到康熙年间多次补修,自康熙十二年(1673)到康熙六十年(1721),近五十年来,桥摇摇欲坠,知州李元英为了抢救该桥,多方求助,未达到目的。接着司马朱威楚为了救桥又上书求援,还是未成。清雍正三年(1725),知州陈希芳到任,捐俸倡募重修。施震恭纪文曰:“幸际我陈侯,来莅兹土。”“又念砥柱桥,关系尤巨,急属州人士,谆谆告诫,择木选工,慎畀老成,捐金鼓舞。其捐铁链者,则明经段缙、生员赵震。为化主者,乃生员董章庆。辈若而人,勉力捐输,共勷厥事,不一而足。鸠工于丙午(1726)季冬,鼎成于丁未(1727)春莫。功程非细,不四月而告竣。”陈知州个人捐出百金,贡生段缙、生员赵震捐送铁链二根,并由董章庆先生主持整个重修工作,加之绅士、民众大量捐资,仅用四个月就完成了工期,名虽重修,实如重建。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毁于洪水,后由知州许学范主持,字纲先生赴省募化功德重修,藩宪赐额曰:“倡义成梁。”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火,桥身及木结构部分完全被烧毁,到光绪九年(1883)知州江海清主持重修,此次重修又全面恢复原样。《云龙县志》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初七日早,沘江大涨,将沿江一带秧田冲坏,石门小河口柴坝漂去灶户柴薪数百码,金泉井亦如之。”砥柱桥又圮于洪水,宣统三年(1911)由知州黎民藩主持重修。民国知事丁润身《重修砥柱桥记》载:“宣统辛亥(1911)桥倏倾,州牧黎民藩同云绅艾毓虎、董坊、尹学圣、杨铨钤、杨开甲、董承舒、董蔚文等由各乡捐资重修,工未竟而反正,民力难输,势将中辍。”即因值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修桥工程停止。民国第二任县长丁润身(云南曲靖人)于1913年8月18日到任后,接手修桥工程及“筹偿贷金”,这才得以重修完工。碑文曰:“余于是年八月十有八日来权云篆,初经是桥,见为新桥,询于众,佥曰:‘此黎公、艾君等所题倡也,各乡绅民所输助也,民国元年五月四日所落成也。’”“惟下车时,所誓:不爱钱三字,拳拳弗失。兹稽档册,查有税书,按阴历缴课,以阳历比照日期,长余之款一百二十余金,余不屑携取之,拨交绅等,以偿其贷金,即以成其善举。并立印簿二本,一存县署,一发城收支。”知事丁润身之义举,彻底解决了“修桥经费,蠲除各乡派夫积习,著为定例”,乃“金汤巩固,长资利济,庶不失周牧经营缔造之功,及肇锡嘉名之意”。此次重修吸取过去多次桥下被堵塞的教训,桥的高度达到高15.9米,并完全恢复了砥柱桥初始的规模。《云龙县志》载:“民国13年(1924)秋,大雨,连下十余日,山洪暴发,沘江大涨,沿江田地冲毁一千多亩,冲倒宝丰河岸,沘江从东山脚改道至宝丰下营民房后。”砥柱桥严重受损,张世勋知事组织乡绅、灶户出资抢修,恢复通行。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砥柱桥建造时为两孔连跨及铁链加木伸臂式覆瓦风雨梁桥。从初建到1965年拆除,砥柱桥在近345年的时间里共经历八次大的重修,小的维修无数次。而且每次重修都根据不同的水位和河床的变化,加高桥墩,力保砥柱桥之安全。光绪九年(1883)重修后,完全恢复原桥结构为两孔连跨及铁链加木伸臂式覆瓦风雨木梁桥。砥柱桥的历次修复,体现着知州(县长)和人民紧密团结、乐善好施、竭尽全力、利用自然、改善环境、传承建桥艺术的伟大壮举,是白族文明的具体展现。

“王者之政,利济为大。仁人之泽,历久不忘。”历史文化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创造、不断积淀和不断修复形成的。云龙有名的古桥梁,像砥柱桥一样,如彩凤桥(知州主持、灶户捐修)、义风桥(里民捐修)、通京桥(知州许学范主持,白羊厂厂主邓公起建,课户捐资)、中州桥(由段綖,金泉井人,捐银千金;王安,石门人;徐子亮,诺邓人,捐银五百金;杨宗唐,诺邓人,居于果郎土司之后;四人出首创修。后由云龙、保山县衙和地方乡绅集资重修)、青云桥(杨名飏出资始建)等就是官民同心协力的一个个鲜活例证。又如,宝丰董邦宪先生放弃仕途,于明弘治年间出资倡建漾濞链子桥(云龙桥),后来此桥成为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桥梁之一。再如,现代永镇桥(大达桥)的修复,时任包罗村党支部书记张启发(后任县文化体育局局长)亲自指挥大达桥的修复,最可贵的是他对木伸臂式风雨梁桥进行了深入解剖研究,使得大达村乃至云龙县的建桥文化得到了延续。这些都不是偶然,也不是“山不转路转”,而是仁人志士们的“民意天成”之佳作。

艺文传世

砥柱桥前身为雒马桥,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于1965年被拆除。桥亭内原有建桥碑文和功德碑数块,因多次火灾和水毁,碑刻基本无存。笔者在有关志书中找到几则艺文,能知砥柱桥历代重修和建筑艺术传承之梗概。

砥柱桥碑记之一:清雍正五年(1727)知州陈希芳《重修砥柱桥碑记》。

碑记之二:清雍正五年(1727)挨贡施震《郡守陈侯重修砥柱桥落成恭纪》。

碑记之三:民国知事丁润身《重修砥柱桥记》。

诗联流传有清代华亭人陈文照《沘水沙洲》诗、清代邓川人进士张相侯《咏砥柱桥》诗、清末白语联一副。作者无考,但只流传下来一支,“鼓斗堡孟奔甘火岳粉日块斯给窍”(“日块”现宝丰大桥刻成“粑粑”),其余一支失传,后由张启发、杨瑀撰配一支为“额美座汪楞戈只古伙比节呢安费”,白语联的完整汉义为“桥头旁边那几户豆油粉饵块最好卖;衙门外面这两街古建筑盐井也耐瞧”。民国知事丁润身《题宝丰砥柱桥》联:“谁人敢做砥柱桥?横卧两山,担当千夫万马;我心愿效沘江水,环流七里,联络一城五乡。”

砥柱桥经典艺文:一是描写沘江之汹涌,隔岸泅渡之难;二是反映官吏之责任和民众之渴望;三是描述砥柱桥之雄伟、美丽,指出其是历代官府及庶民们前仆后继重修的结果;四是描写庶民有了桥之后的心情。

砥柱桥给人们的印象是“宝丰之门面”。古人云:自然是最美的,与自然融合得最紧密的,也就是最美的。砥柱桥完全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所以砥柱桥才具备自然之大美。

砥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沘江古桥梁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盐马古道”的安全通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它也是历代官民紧密团结、改造自然、传承技艺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还开创了中国西南铁链加木伸臂式覆瓦风雨木梁桥之“先河”,在桥梁技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造型优美,是古代劳动人民审美的体现,具有游览和观赏的艺术价值。作为云南宝丰的门面担当,砥柱桥应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延续。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