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馆藏建设 >> 公共图书馆如何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详细内容

公共图书馆如何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时间:2023-09-06     作者:王献增【原创】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共文化机构,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新时期,随着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其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需要积极主动地推广、普及各类传统文化,对公众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深入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体。基于此,现立足于公共图书馆,分析公共图书馆应如何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为响应号召,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在这种背景下,应按照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采取多种不同的手段,逐步改变社会公众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审美倾向等。

公共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及必要性

优势

公共图书馆具备十分显著的物质资源优势、阵地优势、活动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极大促进与推动作用。

1.文献资源优势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拥有充足的资源,不仅有大量的文化典籍,还有从古至今的工艺科技、道德伦理、哲学宗教等书籍,记载了我国古代的史学、文学、教育以及科技成就,包括建筑工程、数学与技术等,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充足的、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命脉,对内可以展现为居民服务的民生之美,对外则能够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因此,图书馆建筑除了要有独特的外部装饰外,还要有整洁优雅、充满人文色彩的内部装饰,如古今名人肖像、名人名言等,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2.阵地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其内部有完备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分区合理,环境舒适温馨,活动场地开阔,可以吸引社会公众到馆学习、阅读以及参与活动。图书馆还可以灵活运用优越、良好的阵地条件,组织形式丰富的文化服务活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

3.活动优势

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因此,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经常会借助各种契机,组织展开经典诵读、文化讲座与展览等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交流活动,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这一平台与他人沟通,进而保证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延续,探索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道路,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于传统文化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4.人力资源优势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内部拥有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员工队伍,工作人员大多是高学历,拥有多项技能,不仅可以推动图书馆朝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文化服务与帮助。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文化机构,读者相对较多,日常人流量大,借助公共图书馆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可以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

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逐步增强,不断融入世界发展浪潮当中。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与侵蚀,影响我国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人们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侵袭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要通过宣传传统文化,逐步改变社会大众的思想认识。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公共图书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式上升到法律高度,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公共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借助多媒体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自媒体不断发展,成为公众发表自身观点的重要平台,公共图书馆需要牢牢把握这一契机,开辟全新的文化宣传阵地和渠道,通过在线上传递与推广信息,及时向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以及便捷的服务与帮助。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公共图书馆可以积极与微信、支付宝或者微博等平台合作,也可以在图书馆官方网站创设“文化阅读”栏目,定期为读者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还可以创建以区域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书单,例如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挖掘河南省内部传统文化资源,创建“唐代文化艺术”“国学长廊”“阅读经典、同城共读”“传统节日我认识”等专题书单,吸引读者从书籍中感受与品味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创建“唐代文化艺术”书单时,需要充分依托开封、洛阳等地的文献典藏馆,精心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有关唐代文化的图书,对其进行推广,让这些蕴含浓厚文化气息的资源可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加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构建数字化平台。要想做好图书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就要将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源作为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建设最主要、最核心的方向,以期借助馆藏资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图书馆可以积极主动申请保护费用,对各类珍贵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让珍贵馆藏资源能够真正地实现数字化,并上传到数字图书馆,保证其价值可以得到充分挖掘。

依托多元理念组织展开主题交流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功能作用

我国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需要结合不同的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主题交流活动以及文化展览活动。

1.组织开展传统节日主题交流活动

为了全方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公共图书馆需要围绕区域传统节日,以普惠性、群众性为核心理念,组织开展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例如,在春节前举办“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在元宵节举办猜灯谜活动,在清明节举办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在端午节组织“情暖端午”活动,在中秋节举办“乡味·度中秋”文化诵读活动等,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2.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展览活动,加深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一是民俗文化展览。为了营造一个浓厚、良好的节日氛围,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整理馆藏中与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重阳节等节日相关的资料,并将其制作成卡片在图书馆或者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上展出,向读者展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以及文化内涵,进而帮助广大群众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二是绘画书法艺术展览。可以定期组织举办绘画作品展览、书法展览、剪纸展览等,例如,“弘扬传统曲艺”“弘扬优美文章”主题书法展览以及“纳福迎新”展览、“赞美新中国、前往新时代”书法绘画作品展览,这类展览将传统文化蕴含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出来,确保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与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

创新举办公益讲座,弘扬优秀文化

2017年我国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需要坚持落实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具体来讲,图书馆可以积极主动地与政府部门合作,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举办公益讲座,打造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传承机制,加深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与社区合作,定期组织“民间文化传承”活动,举办国学讲座,围绕《弟子规》《论语》《大学》《诗经》等国学经典,以及我国古代教学观念,从“礼智仁义”层面重点讲述道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与社会文化机构合作,如豫剧传承机构,举办“豫剧意蕴”公益讲座;还可以举办中医健康知识、河南坠子等公益讲座,通过此类活动帮助群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与市文明办联合组织举办道德讲座,用身边事打造守信明礼的道德风尚榜样。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区域内其他图书馆合作,共同邀请国内外各领域演讲能力突出、理论素养较高的慈善家、名人或学者举办讲座,借助讲座积极主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文化分享和交流;还可以举办“开图讲坛”活动,满足广大市民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将优秀文化通过讲座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改善公共图书馆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馆藏资源、软硬件设施以及馆员队伍等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其功能作用得以全面发挥的根本保障。对此,公共图书馆可以组织以“改善环境、充实资源”为内容的活动,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加强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奠定良好基础。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公共图书馆又被称为“市民第二起居室”,需要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交流、沟通空间。图书馆在设计上应以明快简约的风格为主,适当融入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让社会公众在感受“书香”的基础上,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可以将新时代书画名家的作品悬挂至馆内各处,或者在馆内设置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丰富、图案活泼生动的传统文化展板,例如,举办豫剧元素展览、唐代历史展览等,这些展览不仅能够吸引路过的群众驻足观看,还可以吸引家长、教师带中小学生前来学习,起到良好的文化宣传、教育效果。二是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传统文化研读学习课堂。一般来讲,公共图书馆在文化资源收集整合方面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采购并收集国内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刊,建立豫剧文化研究室、少林文化研究室等,丰富图书馆内部的馆藏。

做好图书馆建设,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优秀且能力较强的馆员队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极大的影响,是保证传统文化弘扬效果与效率的重要保障。对此,一是要配足公共图书馆文化工作人员,结合相关文件规定,专职专用,并提高馆员待遇。同时,还需要灵活选择用人机制,通过设置公益性文化岗位、公开招聘以及打造文化志愿者队伍等模式,将具备文化特长,甚至是“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引入图书馆队伍中。二是强化对人才队伍的指导与培训,定期组织馆员进行集中学习与培训,通过邀请文化专家为馆员讲课、组织馆员观看教学直播视频、建立馆员论坛以及加强各部门的交流沟通等形式,逐步提高馆员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还可以鼓励馆员积极主动地参加全市图书馆业务技能竞赛、图书馆法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者进行表彰,以此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出爱岗敬业、热爱学习的“争先创优”的环境氛围,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三是扶持文化能人以及民间团队,使其结合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培养书法、美术、剪纸等各类文艺人才。公共图书馆还需要与政府部门配合,扶持乡土文化、艺术团队,为其提供馆藏资源以及信息资料,让其可以前往公共图书馆组织开展区域文化宣传活动。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作为良好的文化传承与弘扬机构,拥有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重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整合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合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途径,全面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