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
详细内容

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

时间:2023-09-11     作者:海敬【原创】

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是甘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现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首先就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进行概述,其次结合保护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文化政策建设、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创新性保护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传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别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黄河流域长时间被视为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并基于此衍生出了大量地域文化;其中不仅蕴藏着灿烂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还蕴藏着朝代变迁、历史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制度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体,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而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甘肃处于黄河流域上游,黄河从远古奔来,在携黄土高原厚德载物的同时,也打造了甘肃修长蜿蜒的版图,留下了一幅幅美景画卷,同时开启了璀璨的华夏文明。甘肃的沿黄河流域有着占全省80%的人口和生产总值,黄河不仅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也构建了甘肃独有的黄河流域文化体系。为此,现结合甘肃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对其文化遗产进行梳理,以期促使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联动,助力黄河流域文化实现高质量保护和发展。

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创新保护的价值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其中1/6的部分在甘肃,途经甘南、临夏、兰州与白银,奔腾浩瀚,共计913千米,为甘肃贡献了璀璨文化,留下了丰富资产,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黄河流域文化是甘肃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甘肃坚定文化信仰的根基。传承、发展黄河流域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延续历史脉络,能够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

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古至今,黄河一直都是我国各民族、各地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纽带,黄河流域更是中外文明交通互联的主渠道。带动黄河流域文化走向快车道,能够促使甘肃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建立起紧密联系,与沿线地区文明形成民心互通、搭设绝佳的文化传播渠道,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

有利于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自西起向东而流。黄河流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带。2020年,黄河流域创造了25.39万亿元的生产总值,其中,甘肃生产总值达6233亿元,养育了1852万甘肃人口。根据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带动黄河流域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够帮助黄河流域相关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利用,并以黄河流域文化为引领,带动地区经济转型。

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文化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

黄河流域作为甘肃非常重要的经济、文化传播带,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涉及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目前,甘肃基于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羊皮筏子、藏族唐卡等,已有493项省级、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7名省级、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沿线构筑起9家博物馆,并打造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文化作品以及社会服务、学术讲座等相关活动。但从实际来看,黄河流域文化保护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还不够。一方面,黄河流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尤其是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区域文化资产的调查和认定;另一方面,现阶段关于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的学术成果还缺乏应用性。此外,当前甘肃黄河流域各种遗址的考察、开发工作,以及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示等相关工作还未形成体系。

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黄河流域文化保护成为沿线地区传统文化传播、弘扬的重要任务。甘肃也积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将黄河流域文化与旅游联系起来形成产业化发展,实现了较好的文化传播,展现出特色鲜明的黄河名片。2023年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3月兰州黄河周边景区景点综合客流量达到109.43点,环比增长64.04%,其中,正宁路夜市—南关夜市的客流指数为301.68点。但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甘肃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其中,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等是热门景点,与之相比,黄河大峡谷、封台山等景区的收入情况并不理想,与打造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还有着较大差距。

护力度不够,政策衔接不足

文化旅游资源通常表现出见效较快、开发周期较短、市场前景广阔等诸多特征,但该类资源本身又有着较强的人文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充分考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带来的长远效益,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近年来,甘肃结合黄河流域在本地的实际情况,颁布了大量的政策、措施,编制了《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重点开展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见下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实践成效。

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典型措施表

保护类型

主要做法

典型案例

抢救性保护

针对濒危珍贵文化遗产实物、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技艺和工序等,借助摄影、摄像、图片和文字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数字化保护

借助《甘肃省“陇原记忆”征藏工程实施方案》,甘肃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促使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机制得以完善

生产性保护

在保护具有生产性质的文化遗产时,基于整体性、真实性和传承性的核心理念,经由流通、生产、销售等相关技术手段,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甘肃省对全省范围内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并基于此建立了文化遗产清单,设立了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发展机制,带动广大社会人士和资本力量,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

整体性保护

针对存续状态较佳、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有着鲜明特色和价值的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场所,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区,做好标识说明,并开展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

甘肃借助“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项目工程,积极推动以黄河流域为发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

伴随文化发展环境的持续变化,甘肃省各市(州)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带动黄河流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以至于区域文化发展呈现出同质化特征,不利于黄河流域资源的整合与调配。以节庆活动为例,甘肃现有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主题节庆活动共计20种,包括伏羲文化节、浴佛节、敦煌葡萄节等,但文化发展资金有限,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大,导致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表现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遗址遗迹等无法有机平衡的状况,从而严重阻碍了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也给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

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策略

强化文化政策引领,逐步提升保护效能

文化治理是甘肃提升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甘肃在推动黄河流域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期间,应当重视政策引导,提升文化治理的比例和持续性评估标准,以此提高基层政府对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同时,借助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激发甘肃省各部门主动参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保护效能,对甘肃省现有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文化“大棋盘”,保基本、促发展,开创文化强省文化治理新格局。甘肃省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到对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中,形成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专业化监督管理新模式,并重视对文化主体责任工作的透明化建设。政府在配合各个部门、专家开展文化建设期间,需要树立大局观念,形成全省范围的系统化、整体化治理。此外,政府还必须梳理好参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部门的职责,结合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建设要求,明确配合机制、运作流程,将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渗透到每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形成联动社会各方面、各体系的“全盘化”治理新范式。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文化资源整合

甘肃省在推进文化强省高质量发展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逐项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全面展现甘肃黄河流域文化的文化底蕴,以促进文化资源整合优化成为“出击点”,持续强化黄河文化的服务效能以及精神引领、创新竞争等功能,带动甘肃省成长为全国文化综合实力较强的省份。不论是从国家层面来看还是从地区发展来看,文化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不可撼动的。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其他文化,都需要被深入挖掘,这是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甘肃在推动黄河流域文化创新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其的财政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经费管理模块,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分级分类构建黄河流域文化保护利用项目库。同时,甘肃省相关部门还要统筹和协调好文化和旅游财政资金,构建起黄河流域文化保护基金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完善扶持政策,形成以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文化自信体系。

发展“文化+”新业态,促进保护良性发展

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主体加入黄河流域文化遗产创新保护行列,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共同治理,可以带动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甘肃在带动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高质量转型的同时可以打造“文化+”新业态。从地方产业实际情况出发,推动经济与文化有机融合,从而保证双方均能同时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挖掘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与特色,可以助力甘肃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以甘肃旅游发展为例,甘肃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可以以此为基础创新性引入现代化、数字化技术,配合多种线上文化活动,尽快构建起全新的网络互动体系,确保广大群众和文化爱好者能够充分掌握各种文化活动动向。依托现代化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构建全新的线上互动模式,同时将线下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公众号上,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公众掌握各项演出情况,还能使公众在了解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评分;而转载量较大、评价较高的活动,能够为后续活动的举办提供参考借鉴。二是“文化+新媒体”融合发展。在保护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期间,要想实现更好的文化传播效应,就必须采用时代营销模式,从网红营销中汲取经验,构建起与广大群众垂直双向互动的数字化传播机制,通过对广大群众的深度“种草”和传播营销,实现对文化资源与内容的拓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借助网红效应,对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进行直播、短视频拍摄,并借助大V账号进行文化信息、活动情况的传播,从而提升文化活动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三是“文化+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在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创新保护中,必须加快产业新业态模式的生成,这样不仅能使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建立联系,还能增强文化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并助力集群内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综上所述,数千年来,黄河滋养着甘肃这片大地,为其带来了独特的景观风貌、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历史文化。对此,甘肃省相关部门必须意识到黄河流域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入挖掘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构筑全新的保护机制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为黄河流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