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学术研究 >> 新媒体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路径
详细内容

新媒体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路径

时间:2023-09-18     作者:刘峻杉【原创】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极大转变;同时,文化传播方式也有了明显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使文化传播渠道得到拓展。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实现有效传播,是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首先阐述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内涵,其次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现状及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促动因子,最后提出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种类,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审美趣味。我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风格独特、内涵深厚的民族音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关注度逐渐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民族音乐文化所采用的传播方式较为传统。如今的年轻一代都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与互联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得到大范围普及,而我国也已迈入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播的新时代。而民族音乐由于未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便与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渐行渐远。近年来,各大新媒体平台推陈出新,表现出显著的数字化特征、交互性、即时性等,所以,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民族音乐文化应把握机遇,乘上新媒体的快车,以实现对自身的有效传播。

民族音乐文化相关概述

相较于现代音乐表现形式,民族音乐更为传统,这是因为后者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并深入融合了各种艺术元素,展现出了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对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整体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音乐文化不仅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特征,还展现出了以汉族为主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融合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着重取其精华,比如,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众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所具有的意境美,从整体上表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关照,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从本质上说,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还是各时期、各民族、各地区人文风情的融合,这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境界升华至国家层面。

就民族音乐文化整体发展状况而言,其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之外,还丰富了文化传播形式,让更多人能在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进而能增进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广大民众在欣赏民族音乐文化时,不仅能陶冶思想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还能从中领略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愈发频繁。在此期间,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了创新发展,并基于对外来文化各种元素的吸收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型音乐流派。比如,基于对西方说唱文化的吸收,形成了中文说唱;基于西方摇滚,形成了中国摇滚流派等。这些音乐形式奇特,个性鲜明,受到了众多受众的青睐。受此发展趋势影响,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但与此同时,随着近年国风音乐潮流的盛行,民族音乐文化迎来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受众愿意去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并从中领略其蕴藏的魅力。在此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仍需立足于新媒体环境开展综合分析,为民族音乐文化寻求适宜的传播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现状

从历史上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自形成以来便未停止其发展的脚步,由此才有了无穷的魅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国际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并逐渐被采纳为我国对外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主要是依托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大型音乐会、民间音乐艺术节等进行传播的。新时代,这种传播形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要求。特别是我国一些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会因此类传播形式受到限制,进而对其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当前我国音乐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被西方音乐、日韩音乐及港澳台流行音乐等占据,这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较小,甚至失去了发展余地。同时,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文化传播渠道、音乐文化传播内容、公众选择度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当前,我国民族音乐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较小,很大一部分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音乐受流行音乐元素的冲击,原本特有的民族韵味不断减弱。其次,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得到应用,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推进,西方外来文化给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特别是新媒体背景下,西方音乐文化得到大范围传播,并不断挤占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最后,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传播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对新媒体的有效应用,以至于很难切实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促动因子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主要是指基于计算机及其他相关数字设备进行信息传播的载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数字化特征,并且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会不断发展完善。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新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是媒体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民族音乐文化来说,新媒体的推广应用能够使其传播空间得到极大拓宽。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渠道、路径被有效拓宽,民族音乐文化也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多元文化碰撞融合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文化面貌的重要体现。在如今全球化数字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音乐不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应用优势,以民族文化为内核,传播至各个国家地区,以此构筑一种全球性的传播趋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包含丰富多样的创作素材,加之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各不相同,故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趋于多元化。比如,民族音乐作品《梁祝》不仅有豫剧唱腔版本,还有古筝版本、二胡版本等。另外,还可以运用钢琴、小提琴等各种西洋乐器演奏《梁祝》,但在实际演绎中,听众仍能领略到民族音乐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社会各界也提高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重视度。对此,全球各国纷纷致力于将自身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以期推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力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挖掘的过程中,民族音乐文化也得到了高度关注。与此同时,特别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大量几乎已经消失于历史舞台的民族音乐文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路径

基于新媒体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合理定位

新媒体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作用价值,让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呈现出多样性、广泛性、即时性等特征,并使其传播方式、传播措施得到了有效革新。鉴于此,在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切实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推进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的科学合理定位。首先,针对民族音乐文化受众在使用了新媒体平台后形成的浏览信息、收听信息等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全面采集,同时整合分析潜在受众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喜好情况、对歌手的喜好情况、相关行为特征等,进而结合不同受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比如,开发民族音乐手机应用软件,依托云计算、云服务等建立完备的用户服务模式,设置基础服务、消息推送、音视频等服务功能,在一系列服务功能的加持下,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在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定位时,还可以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设计评价、反馈等功能,收集受众对民族音乐作品的评价、反馈等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掌握受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从而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定位,切实让传播内容能够吸引更多目标受众,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得到有效传播发展。

基于新媒体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有效创新

文化要想得到有效传播,就需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只有这样,其才能具备人文特色与时代特性,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民族音乐文化亦是如此。因此,为了让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认同并接受民族音乐文化,有必要推进民族音乐创作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有机融合,吸收其他国家、民族音乐中蕴含的精髓,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从而让民族音乐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首先,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在创作民族音乐文化作品时融入其他流行音乐元素,并创新作曲技法。一方面,对民族音乐文化精华进行继承保留,另一方面,丰富民族音乐文化内容。比如,由作曲家朱哲琴演唱的民族音乐作品《山顶》就巧妙融合了藏族洛谐弹唱技法和鹰笛旋律等音乐元素。此类音乐作品不仅保留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还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内容、技法等进行了创新,使其在新媒体背景下得到了广泛传播,受到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追捧。其次,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形式进行创新,以此实现对更多受众的有效吸引。比如,借助新媒体技术,将各式各样的民族音乐作品改编成手机铃声等,这样做不仅能赢得年轻一代受众的关注与青睐,还能促进年轻群体创作模仿,继而取得提升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效力的效果。

基于新媒体推进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

全球一体化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与新媒体的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传播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在国内进行传播,还应放眼全球,在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继承发扬的同时,推进民族音乐文化与国外音乐元素的有机融合,通过不断创新让民族音乐文化被更多国外受众所接受,进而让其形成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全面认识,充分领略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独特内涵和艺术魅力,并进一步助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实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基于新媒体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有序发展

音乐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此,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应当打造一条兼具市场化、立体化、链条化特征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链。首先,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当对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各方面功能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并做好民族音乐文化宣传工作,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期间,要发挥社会各个主体的价值,鼓励社会企业、组织积极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发展,从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空间得到拓展,传播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确保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应对如何应用新媒体平台、技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基于新媒体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合理定位、基于新媒体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有效创新、基于新媒体推进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

本文系自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带动下民族音乐产业化研究”(编号:MYYB2022-10)研究成果。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