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馆藏建设 >> 聚焦数字时代 “玩转”图书馆文献资源
详细内容

聚焦数字时代 “玩转”图书馆文献资源

时间:2023-10-12     作者:汪洁【原创】

数字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图书馆文献资源一定的跨界融合性、项目合作性、技术多样性,能够帮助图书馆不断提升文献服务水平。现阐释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意义,分析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基本方法,并从平台建设、数字赋能、产业联合三个角度提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利用路径。


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大规模聚集与交换,形成了智慧化知识图谱,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必要措施。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有利于转变以数据储存为导向的文献资源管理思维,突破传统书籍、报刊资源的固有模式,将各领域的新型数据资源纳入图书馆,并对其进行基于知识内容的精细加工处理,打造沉浸式图书馆文献资源阅读特色体验活动。

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的现实意义

建设新时代文化惠民精品工程

从知识资源生产角度来看,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可以依托知识图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跨界融合、技术赋能为基点,通过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加强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一区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挖掘与整理文献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知识等,开展面向知识生产、发布、存储、传播和服务的开放合作,为推进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资源支撑。从公共服务供给角度来看,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依托官方网站、新媒体平台等,扩大公共服务“半径”,为社会群众提供均等化、高质量的传统文化培训、地域文化线上直播、优秀文化数字阅读、现代文化生活圈等文化惠民活动服务,并按需实现社交和互动,推动图书馆文献资源中的人文知识实现有机更新和大范围覆盖,让社会群众过足“文化瘾”。

促进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可以按照图书馆文献资源基本信息(作者、年份、主题、类型等)进行数据化,形成目录库、全文库、专题库等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主体协作,借助开放众包技术吸纳不同文献,实现共建共享,对接开放科学行动框架,促使馆藏资源与出版社资源、知识服务平台资源、新媒体平台资源同步更新,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活动中推动高校教师、学者、专家等主体开展文献资源协同、互联、交互等活动,继而打破单馆服务壁垒,突破图书复本量的限制,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此外,以各地区各部门文献资源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检索为基础,将图书馆与文旅文创、短视频创作、教育研学、科研探索、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在使图书资源“活”起来的同时,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智能化加工、体系化开发和产业化利用,不断完善图书馆业态。

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基本方法

坚持标准原则,统一数字资源整合规范与标准

现阶段,标准化数据库是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由于不同图书馆收集、存储、搜索数据的标准不同,且欠缺统一的跨平台接口,因此阻碍了不同图书馆主体在文献资源方面的共建共享,影响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价值挖掘与二次利用,使得图书馆文献资源系统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检索和阅读服务。因此,图书馆必须打造规范化的图书馆文献数字资源库,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对象的可重用性、结构性和规范性。一般图书馆文献资源标准化数据库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规范收集指标。其中,包括系统连接、数据交互、数据信息的传输管理、信息传递的逻辑约束、信息传递的监控、数据交换的维护和异常处理等都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二是规范存储指标。开展图书馆文献资源数据标准分类规划,建立统一文献资源存储数据定义标准。三是规范搜索指标。深入了解搜索作用机理,结合图书馆文献资源数据管理需求和机制,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作者、单位、时间、主题词、属性、类型等特性,制定异构体系执行标准,以便快速匹配到相应的数据标准。

坚持特色化原则,突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个性化

近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在线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其中,云南省图书馆此次发布资源包括云南方志,如省志、山水志、专志;地方文献如《纪古滇说集》《滇小记》等。中山大学图书馆发布的资源收录了不少清末民初以来出土与镌刻的碑碣、墓志,以及大量江浙、广东地方石刻。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要突出文献资源的特色,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构建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首先,依托现有资源和平台,结合图书馆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运用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传统文献、口述史料、影音史料等进行存储、查询、共享,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行业交流或专题开发对其进行有效整理、深度挖掘与科学使用,继而对文献资源进行持续积累和有针对性的开发。其次,着眼于新型智库建设,以创造文化品牌为起点,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关联数据等数字技术,引入数字资源深加工模式。应用深度标引、知识图谱、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元数据提取、辅助检索、全文识别等数字化功能,挂接联机字典、年代转换、批注等工具,从海量图书馆文献资源中发现不同文献间的潜在联系,并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关系;开展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和多元应用活动,以数字技术与工具,如超文本、资料视觉化、统计学、文本探勘、数位制图等,开展宏观分析和微观比较等工作,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思想,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的广度与深度,深度呈现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

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供给质量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的建立是图书馆资源形成互补优势、丰富数字阅读产品供给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双创”发展和满足受众海量信息阅读需求的必然要求。多主体价值共创形式则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的底层逻辑,即“孵化—增值—产出”,通过采用多元主体合作方式,推动各主体组成文献资源共创体,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价值创造奠定基础。一方面,博采各家数据库的优点,主动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智立方、喜马拉雅、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地方特色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等主体建立合作关系,采用远程访问、区域授权等方式加大对普适性商业数字资源的购买力度,开展长期有效的资源交互,避免各类文献资源重复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商购资源联合谈判等共建方式,不断拓宽图书馆文献资源获取渠道,促进各主体在文化、历史、科技、文学等资源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建设统一的共享书目库、文献资源共享与获取服务门户,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平台和文献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数字图书馆项目等方式,与地方高校、档案馆、兄弟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主体开展文献资源合作,探索构建包括纸质资源、自建和共建特色数据库等形式在内的共建共享模式,扩大文献资源共享范围,提高文献资源服务效能,提升文献资源应用层次,形成多主体并存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格局,让优质文献资源在图书馆间共享流通。

坚持创新原则,建立多元立体的文献资源体系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创意。随着数字文化的发展,新应用、新体验、新消费不断涌现,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提供了新方向。在人工智能、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可以摆脱以往文字呈现的固定方式,转化为数字形态。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开发要借助数字技术和产品载体,盘活图书馆文献资源,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深度内涵进行具象化落地。具体而言,首先,要坚持互动式开发,在尊重和理解原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促使图书馆文献资源以游戏化互动、AR收集、推理解谜、戏剧演绎等不同形式呈现出来;其次,要坚持具象化开发,在数字化展品呈现上下功夫,以新兴科技改进图书文献资源的展陈方式,使其成为具有情感和生命的存在。借助数字化手段,以“文献+科技”的跨界融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立体重构和场景再现,再现图书馆文献资源中的生活图景与精神世界;并通过视频动画、声光表演、智慧融合、动感交互等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数字人形象、网络电影、短视频、沉浸式数字剧场等数字新空间,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利用路径

让平台建设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提质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达到5.3亿。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阅读凭借多元内容题材格局、沉浸式体验、交互学习、“一屏万卷”、在线阅读等优势,已然成为图书馆受众阅读的主流形式之一。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要想更加便捷、高效、有趣,就需要依靠自身文献资源内容优势,以电子阅读和有声阅读为发展方向,持续探索新型服务模式,运用AIGC等先进技术,推出“元宇宙全民阅读”“视频讲书”“有声阅读”“阅读数字人”“悦读小程序”等产品,突破数字出版产品场景的限制,让图书馆文献资源受众与各类知识进行交互,进一步激活图书馆文献资源。此外,图书馆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优势,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方式,及时捕捉和研判热点,对资源、用户行为、服务数据进行动态采集与智能挖掘,开展分众式文献资源供给服务,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进而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相关书籍资源,降低受众的数字阅读难度,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数字技术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护航

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智慧服务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利于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新一代数字技术、新时代读者阅读现实需求的深度对接融合聚变。一要加快空间、场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利用智慧手段推出更加生动、规模化的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应用场景,如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智慧书房、智能立体书库、多维知识服务平台、智能化服务系统、数字图书馆智慧管理系统等,推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构筑全流程、高质量、可持续、广覆盖的知识服务体系,开通“一网通办”、AR绘本、AI朗读等功能,让图书馆受众通过线下空间、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渠道,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全文检索、收看讲座、参与培训、参观展览,以便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社会公众智慧化生活、学习要求。二要推进智慧管理,提高各类设备的智慧化程度,如无感借还、智能机器人、智能座席、VR阅读舱,提供自动化借还书、自助查询、在线查询、在线借阅等服务,营造动态交互、互联互通、沉浸体验的阅读学习和知识交流环境,提高沉浸式阅读设计水平。比如,欧洲数字图书馆网站欢迎用户以创新的方式开发该馆的各类资源,如支持教师制作课件、开发商用开源工具开发游戏、文化爱好者制作动画或讲故事等。

让文化产业为图书馆文献资源赋能

随着产业提质升级,图书馆文化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图书馆文献资源在跨界发展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激活文化资源、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面临着更多机遇。这意味着图书馆文献资源在享受数字阅读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在积极创造关联数据的利用环境,发挥自身知识信息服务中介功能,加强图书馆与文献资源上下游环节相关企业的联合。其中,上游包括各类出版社、馆配商、学校、文旅部门等,中游包括数字阅读App、网站、平台、数字技术服务提供商等,下游包括由App、网站平台、社会化生产者、支付渠道等构成的服务支撑体系。它们在数字学术出版、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在线听书服务、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产学研结合、知识社区运营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培育了新型文化业态。

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有助于建设新时代文化惠民精品工程,促进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基本方法具体包括坚持标准化原则,统一数字资源整合规范与标准;坚持特色化原则,突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个性化;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供给质量;坚持创新原则,建立多元立体的文献资源体系。因此,通过平台建设、数字赋能、产业联合三种方式,可以推进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利用。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