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让非遗散发夺目的光
详细内容

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让非遗散发夺目的光

时间:2023-10-16     作者:洪树湘【原创】

现主要探讨非遗传承人如何更好地完成传承非遗的任务,从提升传承技能、强化传承意识、健全制度机制三方面入手,提出制订完善的非遗传承人培训方案、积累实践经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传承非遗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立非遗传承团队、加强行业间合作以及建立非遗传承社区等措施,以期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


非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保护和传承,许多非遗处于濒危或已经消失的境地。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当代人重要的任务之一,而非遗传承人则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主体。

提升传承技能: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制订系统且完善的非遗传承人培训方案

制订非遗传承人培训方案时,有关主体需要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分析,针对不同非遗的特点和传承需求制订不同的传承人培训方案。例如,对于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非遗,有关主体要注重加深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了解,提升他们的技艺,丰富其传承方法,以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对于一些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且技术含量较低的非遗,在培养非遗传承人时要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通过他们将非遗的内涵传递给更多人。

制订非遗传承人培训方案时,要注重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实践机会。实践是非遗传承人熟练掌握非遗技艺的关键。非遗传承人需要通过现场学习、师傅传授、试错、反思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例如,提供实践场所,组建非遗传承工作室等。此外,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非遗传承人还需要掌握一些技术,以提高非遗的传承效率。

积累非遗传承经验

丰富的非遗传承经验是提升非遗传承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非遗传承人需要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艺和传承能力,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方面,非遗传承人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行业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的方式积累传承经验。同时,非遗传承人还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展览活动等,了解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传承技能。

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还可以通过申请补贴和专项资金等方式参与实践与创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等方式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更多实践活动,创造性地保护和传承非遗。

此外,非遗传承人还需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提升非遗的社会影响力,扩大非遗的影响范围。例如,举办非遗展览、编写非遗教材、开展传统工艺品展销会、在新媒体平台发布非遗宣传短片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推广非遗,提高社会对保护和传承非遗工作的重视度。

继续发扬自己的专业特长

继续发扬自己的专业特长是非遗传承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个重要措施。非遗传承人不仅要通过传统途径学习非遗技艺,还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对非遗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向世界展示非遗。

第一,非遗传承人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非遗传承的策略和方向。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此过程中,非遗传承人要不断进行创新,不断调整传承的思想和方法,发挥自身专业特长。

第二,非遗传承人要在不同维度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如创新性地开发非遗产品,推广非遗文化旅游项目,与其他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等。

第三,非遗传承人需要具备艰苦创业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且艰辛的工作,非遗传承人必须具备很强的专注力和持续不断的动力,并能适应市场和大众审美的变化,保持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和发掘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加强传承意识:加强传承人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

宣传传承非遗的意义和价值

非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保护和传承非遗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加强传承人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意义重大。非遗传承人应该更加自觉地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宣传传承非遗的意义和价值是加强传承人传承非遗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

首先,宣传传承非遗的意义和价值能够让传承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非遗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民俗,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加强对传承非遗的宣传,有助于提高人们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队伍中来。

其次,宣传传承非遗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提高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非遗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传承人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将非遗保护好、传承好。

最后,宣传传承非遗的意义和价值还能激发非遗的发展潜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始注重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扩大了非遗的传播范围,有利于开发新的非遗文创产品,可以更好地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础。非遗传承人只有充分认识到非遗的珍贵性和重要性,坚定文化信仰,认真履行传承任务,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

首先,应该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觉。非遗传承人应该具备强烈的文化自觉,认识到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重要性。非遗传承人应该深刻地理解非遗的内涵,将传承非遗视为自己的使命。除了做好传承非遗的基本工作外,还应积极向公众宣传非遗的相关知识,加深民众对非遗的认识,使非遗在当今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其次,应该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作为传承非遗的主体,非遗传承人要不断学习和深入了解非遗传承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并始终贯彻开放合作、实践创新、遵循传统、弘扬文化、传承文化的原则,坚定文化信仰,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作出贡献。

宣传非遗传承的成功案例,引导更多人重视非遗的传承

为了强化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的意识,有关部门可以对非遗传承的成功案例进行宣传。宣传和推广非遗传承的成功案例可以带动更多人关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人们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

一方面,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宣传推广非遗传承的成功案例。有关部门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宣传传承非遗的故事和经验,加强人们对非遗的认识和关注。

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与非遗传承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公众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非遗的内涵,激发公众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热情。例如,以传承某一非遗项目为主题,组织相关的宣传、交流和推广活动,向公众展示非遗,提升公众对这一非遗项目的关注度。

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或官方组织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实例宣传、经验分享等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工作中来。非遗传承人作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主体,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积极与同行进行交流,提升自身传承非遗的能力。

健全制度机制:规范传承流程,建立非遗传承社区

参与探究非遗的发展和演变

参与探究非遗的发展和演变是非遗传承人完成传承任务的重要工作之一。非遗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非遗传承人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非遗的发展轨迹和传承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非遗。

第一,要加强对非遗产生和发展背景的了解,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非遗传承人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拜访其他非遗传承人、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址等方式系统地学习和了解非遗的发展过程。

第二,建立非遗档案,梳理非遗的发展过程。非遗档案是非遗传承人了解和学习非遗的有力工具,梳理非遗的演变和传承过程,有利于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传承价值。通过深入研究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能够对非遗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非遗的价值。

第四,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非遗的持续传承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如举办非遗传承交流会、合作进行非遗传承等。非遗传承人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主动寻求合作,相互借鉴、交流和学习,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共同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加强行业间合作,提升非遗传承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加强行业间合作可以促进非遗传承经验的共享。传承非遗需要依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承人之间需要加强交流和资源共享。比如,非遗组织可以和文化、艺术等行业联合开展非遗展览活动;相关产业可以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将非遗元素运用到生产和营销中;文化、旅游、餐饮等行业可以开发非遗文创产品。行业间的合作可以很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

其次,加强行业间合作可以提升非遗传承的效率和效果。各行业在传承非遗方面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提升非遗传承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旅游行业可以借鉴文创行业的经验,将旅游项目和非遗相结合,开发非遗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从而实现对非遗的进一步普及。

最后,在推进非遗传承的过程中,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相关部门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和监管,规范非遗的传承流程,以提升非遗传承的效率和效果。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非遗传承社区,提高传承人的参与度,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建立非遗传承社区,促进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非遗传承人间的交流。非遗传承人可以在交流平台上分享非遗的传承经验、学习资料和技艺,交流一些问题和难点,共同探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有效路径,创新非遗传承方式,形成规范、有效和开放的非遗传承体系。

其次,可以建立非遗传承人资源分享平台,采用“志愿服务”模式,促进非遗的传承。非遗传承人可以在资源分享平台上分享非遗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分析当前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复杂问题。在资源分享平台上,非遗传承人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应用。

最后,可以建立非遗传承体系,形成非遗传承人品牌效应。有关部门要鼓励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在此过程中要规范非遗传承人的行为,以提升其影响力。在建立非遗传承体系的过程中,要将传承人分为相互协作型和互补型,根据非遗传承人的特点将他们进行分组,进一步形成非遗传承合力。同时,非遗传承社区也需要相关专家的参与,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非遗传承人队伍。

综上所述,针对非遗传承人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本文从提升传承技能、增强传承意识、健全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关部门和主体可以从制订系统且完善的非遗传承人培训方案、积累非遗传承的经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传承非遗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专业的非遗传承团队、规范传承流程、明确责任分配、加强行业间合作、建立非遗传承社区、促进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入手,以实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目标。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