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从文献计量视角观活态传承
详细内容

从文献计量视角观活态传承

时间:2023-10-27     作者:刘心宇【原创】

现以活态传承的发展脉络为研究基点,用文献计量法对现有文献进行多维分析及可视化,梳理活态传承的发展过程和核心理念,对比各阶段高被引定义,明确活态传承理论的研究点、理论特征和理论要点,以此探讨活态传承的前沿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活态传承概述

活态传承源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保护思路。“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开始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起初,各国文化资源的保护对象仅限于物质文化遗产。随后,亚洲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开始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活态传承应运而生。

2002—2003年,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提出了作为独立遗产类型的活态遗产(Living Heritage)概念,并开始启动活态遗产项目,探讨这一独特遗产的保护方法。项目主持人将活态遗产定义为“保持原有功能的遗产,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情形中延续其空间秩序表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活态传承”这一概念随着非遗传承的热潮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并作为关键词出现在专家学者的论著中。关于活态传承,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通过对活态传承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发现,“何为活态传承”“如何活态传承”的重心也在不断变化。早期“活态传承”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与“静态保护”相对的传承模式,其主体多为区别于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活态传承逐步发展为一种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振兴之路的思想理念。

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

本文数据的时间为2004年至2023年8月,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为了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在测试了多个检索关键词后,最终选用“活态传承”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经人工筛除与研究主体相关性不强的文献后,共检索到文献2087篇(见图1)。为了确保数据的信度与效度,通过人工筛选剔除掉相关度低的文献,最终获得2071篇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献。本文以这2071篇文献为研究样本,用VOSviewer软件对其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突显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发文量、发文趋势、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等知识图谱,呈现活态传承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1698372221352.png

图1 活态传承研究年发文量统计图

(图片来源:CNKI数据库)

最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被引文献往往代表着高认同度,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择被引次数在50次及以上的文献为研究样本,整理出5篇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献(见下表)。祁庆富于2009年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的《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被引次数最高,为244次。这篇文章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这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宋俊华于2006年发表在《学术研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读,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传承研究在非遗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活态传承的重点并不仅限于文化遗产本身,还应该关注传承人、传承环境以及传承过程等。高小康于2016年发表在《文化遗产》上的《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对当下非遗的本真性及发展性进行了探讨,意在探析活态传承的正确路径。

从对高被引文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虽然专家学者对于活态传承的路径问题各执一词,但不论是遗产资源化还是保护遗产原生性,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2004—2023年活态传承研究高被引文献一览表

1698372221356.png

发文机构分析

研究发现,CNKI数据库中发文量前7名的机构分别是吉首大学(29篇)、云南艺术学院(25篇)、中国艺术研究院(21篇)、广西艺术学院(17篇)、广西师范大学(16篇)、南京大学(13篇)、西北民族大学(13篇)、华中师范大学(13篇)、南京农业大学(13篇)、湖南师范大学(7篇)。从机构类型来看,发文机构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研究院。从研究重点来看,不同机构在不同时期对活态传承的研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中国艺术研究院更侧重于对传承模式和传承机制的探究,而艺术类院校则大多偏重于对某一具体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时间的探索。由此可见,虽然关注到活态传承这一传承理念的机构很多,但是缺少跨学科、跨领域交流。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关键词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活态传承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路径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关键词“传承人”以及“乡村振兴”的出现说明我国对活态传承研究的聚焦点已经从某一具体的传统文化拓展到了对文化载体、文化所处环境以及文化发展脉络的研究,开始将活态传承放在具体的生产生活语境中进行研究。图2为2004—2023年活态传承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1698372221363.png

图2 2004—2023年活态传承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作者自绘)

发展趋势分析

VOSviewer中的时区图是关键词与时间轴相结合产生的可视化图谱,通过颜色变化来表示关键词的变化。根据时区图中关键词颜色的变化能够了解该领域研究趋势的变化和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根据图谱中的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活态传承”理论由传统文化的活态性发展而来,随着对传统文化基因的探寻,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图3为2004—2023年活态传承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1698372400637.png

图3 2004—2023年活态传承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作者自绘)

活态传承理论分析

活态传承理论的特征

1.整体性

人类文化生活的整体性决定了活态传承的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保存其生产技术,还要将其放在文化生态中,保护其生产和生活环境。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功能性影响,才能有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提高其抵抗外来文化侵袭的能力。

2.动态性

活态传承强调一种动态的传承方式。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在继承上一时代文化的前提下融入新的内容,每一种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社会语境下都在不断变化。活态传承要求人们在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接受这些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创新性表达。

3.未来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代表传统和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过去,而是今天与未来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与资源。历史不是静态的过去,它既面向过去,也通向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文化诞生的“种子”,对其传承机制进行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探究如何让其在未来得以发展,并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活态传承核心

1.历史

了解一种文化就要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充分了解“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文化资源再生与被利用的先决条件。非遗是“活的历史”,只要其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就不会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并继续发展的原因就是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对其仍有需求。

2.文化

文化是活态传承的主体,仅研究非遗传承人或仅研究文化遗产都难以达到活态传承的目的。非遗工艺只是一种物质性载体,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不是单纯地解决某种工艺的存续问题,更重要的是保护文化内核。

3.技术

技术作为一种文化,不论是传统工艺、民间手工艺,还是传统曲艺,都有独特的价值。技术作为一种人文资源,需要在高科技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发展出新型文化产业,使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以此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艺术

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当一些传统文化不再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后,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便是一条重要出路。进入智能社会后,人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如何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活态传承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从艺术化开始。

5.创造

传承离不开创造。只有当下依旧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文化才不会被人们所抛弃,因此,如何让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当下的生产生活需要是活态传承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创造不能抛弃传统,抛弃传统就没有了生命;传统也离不开创造,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

活态传承的前沿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深入,如何将其转化为现代社会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新的研究命题与方向。

目前,我国对活态传承理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承路径研究。探求最具中国特色、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是现阶段有关活态传承的热门议题。第二,创新尺度研究。一味仿古和全盘西化都是不可取的,活态传承应当在保证传统文化基因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特色,让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入现代生活。第三,文化内涵与产业价值研究。随着“从‘遗产’到‘资源’”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企业家以及政府部门关注到了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如何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发掘其经济价值是活态传承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业者的介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壁垒被打破,传统文化的力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技术与艺术、技术与技术以及技术与生态之间的交叉变得更加紧密,高科技产业的出现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