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产业网 > 曲苑杂坛 > 正文

花间戏梦,醉美左权——记山西省非遗左权小花戏

2024-10-15 00:00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在苍茫的太行山脉深处,山西左权县如一颗隐匿的星辰,悄然孕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瑰宝——左权小花戏。它不仅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一抹亮色,更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

左权小花戏犹如一朵在山野间自由绽放的奇葩,历经岁月的风霜,愈发显得娇艳动人。它起源于远古的呼唤,流传于历史的长河,最终在左权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芬芳。这朵艺术之花,以其独特的魅力,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为人间留下无尽的遐想。

山西左权小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

左权小花戏是产生于山西省左权县的一种汉族歌舞小戏,起源于宋、元之间或明初,形成于清代,在清末盛行于辽县境内。辽县易名左权县后,“小花戏”称为“左权小花戏”,左权县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凝结了无数民间艺人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左权小花戏的传统剧目,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世界。左权小花戏既有短小精悍的歌舞节目,如《开花调》《摘花椒》等,也有情节完整、故事跌宕起伏的歌舞剧演出,如《打樱桃》《卖扁食》等。这些曲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和传说的再现,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左权小花戏的音乐体制,犹如一首古老的诗篇,充满了神秘与魅力。左权小花戏的音乐体制为曲牌体音乐,没有固定的音乐规范,曲调组合自由随意,音乐结构可以随内容需要而调整,表现力极强。这些曲调来源于广为流传的左权民歌,其中“小调”和“大腔”更是独具特色,能够让人沉醉其中,感受到无尽的乡土气息。

左权小花戏《做军鞋》

左权小花戏的表演,犹如一场精彩的盛宴,让人目不暇接。演员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手持彩扇,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左权小花戏的表演形式为边歌边舞,歌舞结合,以唱歌表现人物,以舞传情达意,既要曲唱得响亮,也要舞扭得灵活,还要戏演得精彩,极具艺术综合性。

左权小花戏的表演是离不开扇子的,场上演员不论男女老少,生旦净末,人手一把扇子,后期发展为每人两把扇子。当地流传着“左权一大怪,冬天扇子卖得快”的谚语,形象地体现了扇子对小花戏演出的重要程度。扇子在演员的手中犹如魔法般变幻莫测,时而轻舞飞扬,时而翻转跳跃,让人惊叹不已。整个舞台仿佛变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左权小花戏的演出特点,可以用“一小二花三有戏”来概括。小,指的是表演者年轻活泼,剧本短小精悍;花,指的是舞者身姿曼妙,彩扇翩跹飞舞,整个舞台犹如百花盛开;戏,则是指它具有完整的剧情和活泼风趣的语言对白,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种歌舞形式既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展现出它的魅力,也可以组织大型舞队参加重大节庆活动的游行表演,让人们感受到它的独特吸引力。

剧团在左权县梁峪村为村民表演《桃花红杏花白》

观看左权小花戏演员们表演,可以看到演员们载歌载舞,舞姿十分优美。假如细细听、用心看,可以发现演员们的唱词与舞蹈动作一定是相呼应的。这种视听双重艺术感受可以牢牢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尤其是观看大型舞队表演,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员们迈着优美的步伐,扇子在他们手中仿佛也“活”了,多变的扇花呈现出各种精致的舞姿造型,极具艺术感染力。

舞蹈动作是左权小花戏区别于其他歌舞戏的特殊的表演手段。它是一种特殊民间歌舞形式。经过千百年艺术传承的实践,形成了“三步颠”与“蝴蝶扇”为基本特点的歌舞表演风格。

“三步颠”叫一步颠三颠。步型特点以“十字步”为基础,即以“十”字形四个点为落脚踏步定位点。它与扭秧歌步型相近又相别。步点为左脚起步向右脚前上方,脚跟先着地为一颠,转前脚掌为二颠,到前脚尖起三颠,一拍之内颠三颠。右脚向正前方上步,依旧三颠。第三拍,左脚收向左侧落脚时再起颠三颠。第四拍,收右脚回原位。连续进行,一步颠三颠,呈凌空欲飞之势。

左权小花戏的动态特征为:一步三颠膝要颤,上下起伏似波澜,轻盈灵巧扭摆甩,拧身转体臂划圆,欢抖彩扇如蝶舞,神韵要随意境迁。“三颠步”是左权小花戏舞蹈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下身动律,包含了颤、颠、跳、蹬等基本要素,着重于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韵律,每一次出腿收脚都有相应的呼吸和延伸。整个步伐要有主动推从脚掌、脚腕和膝部的快速推起,而慢步落下的有效控制。同时,要配合动力腿的后抬到落下,再从脚跟慢慢滑出的高难度协调配合完成。受左权小花戏动态特征的影响,演员们在表演时,身姿无比灵动,宛如花间的精灵一般,悠然自如。

“扭”是左权小花戏表演艺术的主要部分,比普通扭秧歌难度大,所以群众把演花戏叫做扭花戏。加上拧转,晃首,手臂划圆,转肩扭,三道弯等体态舞姿,形成了小花戏舒展、矫健、朴实、俊秀的舞蹈特色。其中,我认为“三道弯”是最具特色的,它以身体的头顶尖、臀部以及膝盖三处形成“S”型体态,配以脚下各种轻快的步伐,灵动可爱,将女性的柔美与乖巧体现得恰到好处。左权小花戏的舞姿造型多达50余个,多具较强的形象感,女有“喜鹊登梅”“回头望月”“鸳鸯戏水”等,男有“骑马蹲裆”“凤凰展翅”“拔海”等。

左权小花戏舞蹈还运用了双彩扇这一特色道具。彩扇的各种应用技法称扇功。扇花有50多种,其中以“蝴蝶扇”“撒扇”“磕扇”等为主,这些扇花都有极强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民间舞的扇花,有较高的训练价值。特别是独具特色的“蝴蝶扇”,要求表演者双手夹扇,以肘带动摆臂,同时,双手以腕为轴心快速翻舞扇花使扇花上下翻飞,给人以蝴蝶飞舞之感,故称“蝴蝶扇”。扇子是左权小花戏的万能道具,演员们用扇子来说话,来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思绪。扇子一开一合,一动一转,艺术的花蕾便绽放了。

左权县举办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健身花戏比赛

慢慢来,是艺术最大的诚意,左权小花戏一直都在努力延续其生命,完成艺术的自我升华。或是热情奔放,或是恬静内敛,或是含蓄朴实,这些都是左权小花戏献给世人最为珍贵的礼物。

2014年,左权小花戏成功申报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左权小花戏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传承与发展的鼓励。现如今,面对现代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左权小花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组织培训班、开展巡回演出、录制经典剧目等,以提高年轻一代对小花戏的了解和兴趣,确保这一文化遗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左权小花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左权小花戏将会以更加绚丽的姿态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左权的小花戏如同一朵在乡野间静静绽放的野花,虽不及那些精心培育的花卉那般耀眼夺目,却以其独有的质朴和生命力,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绽放,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是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的文化之花。因此,当我们走进左权的乡村,站在那由简朴幕布构成的舞台前,观看一幕幕充满生活气息的左权小花戏,不仅是在欣赏艺术,也是在体验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在感受一种民族精神,传承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左权小花戏,这朵超凡脱俗的艺术之花,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如同一曲天籁之音,包含着无尽的韵味与情感,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朵山西的艺术之花,能在未来的岁月里开得更加鲜艳、更加迷人。

【编辑:史文明】

Tags:#戏剧#跨文化#对话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花间戏梦,醉美左权——记山西省非遗左权小花戏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牧林水事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主要内容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有...
2025-1-23
(2024年12月30日)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2025-1-9
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等16部门印发通知,联合部署开展“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帮助广大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通知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托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发挥纪念馆、文化馆等阵...
2025-1-6
1月20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省委部署要求,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2025年全省“三农”工作。省委副书记吴海英...
2025-1-24
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让群众生活更幸福笑容更灿烂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22日,省长叶建春在于都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优抚对象、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等,代表省委和省政府送去节日祝福。他强调,全省各级政府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生活更幸福、笑容更灿烂。 省领导黄喜忠一同走访。 禾丰镇园岭村内,在外...
2025-1-24
原标题: 陈刚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奋力开创农业强区建设新局面 蓝天立主持 王维平出席 1月22日,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
2025-1-24
淄博以好项目留住好青年,以好青年助力好项目 新政30条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月17日,淄博市委组织部牵头印发《关于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双人双村30条”)。新政共计30条,从多个维度激励广大能人和青年回村任职创业、谋发展促振...
2025-1-24
岁末年初,东山岛却有着别样的冬日风情。渔村里,海货交易热闹非凡,渔民们的笑容质朴温暖。 “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山考察时说道。 乡村振兴,关乎民心。去年来,福建省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运用...
2025-1-21
1月16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沈阳召开。辽宁省省长李乐成向大会报告工作,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有关“三农”方面工作是“扛牢首要担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机制,以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
2025-1-21
春节临近,延安苹果进入出库、销售高峰。 智慧物流中心里,苹果“一箱一码”整装待发,让消费者吃得新鲜、吃得安心;深加工车间里,苹果被“吃干榨尽”,转化增值。土塬塬、山窝窝里,喜悦挂在果农、果商的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陕西延安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
2025-1-24
宽敞明亮的羊舍里,洁白的山羊吃着饲料;羊绒分梳加工厂内,先进的机器设备有序运转;有机肥生产车间里,羊粪经过一系列处理,变成“高效生物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1月13日,记者走进子洲县超细白绒山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探访“羊绒”如...
2025-1-23
菜刀、剪刀,每个家庭都不陌生。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刀剪产量占全国的75%、出口量占全国的85%,产业规模超550亿元,汇集了十八子、王麻子、张小泉等众多知名刀剪企业。这里,就是广东阳江市。 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规模化发展,阳江刀剪...
2025-1-21
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1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 冬日暖阳下,位于保定高碑店市的兰沟洼蓄滞洪区项目建设正酣。记者在兰沟洼蓄滞洪区东务分洪闸建设现场看到,运送土石方的车辆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闸室钢筋绑扎、模板架设、测量等工作。 兰沟洼蓄滞洪区位于大...
2025-1-23
为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壮大养殖加工规模,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0条关键举措,推进我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壮大产业规模,打造黄羽肉鸡产业集群,支持规模化蛋鸡基地建设,扩大蛋鸭笼养基地规模,加快发展特色家禽生产。到2030年,全省家禽综合...
2025-1-21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推进“三北”工程区林牧业协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深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不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统筹解决好林牧矛盾,持续巩固国土绿化成果,有效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方案》提出,高质量实施“三北”工...
2025-1-20
1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1月23—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由于前期温度较高,本次降温幅度过大,可能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蔬菜生产安全稳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
2025-1-24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无有效降水,大部气温偏高0—2℃。1月10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黄淮南部、甘肃陇东和陕西渭北旱塬局地麦田墒情不足。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局地墒情不足,江汉大部秋冬连旱。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生长相对不活...
2025-1-21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范应对持续低温寡照天气 (一)选用抗逆品种...
2025-1-9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2025-1-22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色彩斑斓的绵竹年画,是很多四川人独特的春节记忆,承载了大家对团圆美满的共同期盼。 年画也是“画年”。绵竹年画中最知名的就是各类“门神”作品,造型夸张、笔触细腻、颜色鲜艳……一幅幅“土味”年画中,蕴藏着传承千...
2025-1-22
进入冬季,冰雪旅游明显升温,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最近,各地冰雪景区、滑雪场、冰雪乐园等迎来接待高峰,呈现一派火热景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4.3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5247亿元。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达5....
2025-1-21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 202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包括: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专家获得国家荣誉称号;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成功;我国实现碳-14同位素生产全面国产化,“和气一号”等...
2025-1-22
追新逐绿 向效而行——山西奋力书写深化全方位转型新答卷
创新能力排名上升5位,“新三样”出口增长两倍多,综合算力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晋祠难老泉水位创新高……在刚刚闭幕的山西省两会上,一项项新成就、新突破令人振奋。 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窗口期的山西,处处涌现着勃勃生机。过去一年,山西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加...
2025-1-22
《指南》聚焦不断完善科学类课程体系建设,改进和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实施条件,整合校内外各类实践场所和资源,推动“大中小纵向衔接”“校家社横向联动”等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工作,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明确意见建议。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等不同主体...
2025-1-22
湖北当阳:科技赋能 乡村崛起富民产业
湖北省当阳市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当阳市加强科技赋能,农业科技勾勒出乡村新图景,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科技助力鱼腥草产业强链延链 隆冬时节,天气寒冷,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鱼腥草产业园却是一派火热景象。村民们忙着把刚采收的鱼腥草冲洗干净、分拣装袋,...
2025-1-21
冬日暖阳和煦,马尾松林郁郁葱葱。坐在乡村阅读室窗前,手捧一本《明月集》,读诗、品咖啡、望雪山……这样恬淡的日子,在四川蒲江县的明月村已是寻常。村里不仅有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更有手工草木染体验坊、咖啡店等50余家新业态,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蒲江县地处成都、眉山、雅安三市交汇处,生态禀赋...
2025-1-20
【学思践悟】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以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重在通过数智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信息交互渠道的不断畅通、数字治理路径...
2025-1-20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出丑,也许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成就突出、几近完美的人不一定受欢迎,而经常出糗、搞怪的人反而更容易收获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1966年,为了研究人际吸引力和人们对他人表现的反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出丑实验&r...
2025-1-20
叮铃铃,拨下12356,或许就是一次走出情绪囹圄的机会。1月1日,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在北京落地。据北京精神卫生保健所统计,截至1月7日18时,北京已接听871通有效热线。 “心理援助热线能够为很多市民提供一个宣泄的窗口和一次被理解的机会。”1月7日,北京安定医院12356心理援助热线联络人邵啸告诉人民日...
2025-1-20
据上证报中国证券网消息,2025年伊始,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4年度热门产业盘点”。企查查就心理咨询行业的盘点显示,国内现存心理咨询相关企业12.42万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2024年全年,注册1.72万家心理咨询相关企业,较2023年同比增长27.83%。从成...
2025-1-20
1/22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详细]
1/22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色彩斑... [详细]
1/21 这个冰雪季,出游人次有望达5.2亿
进入冬季,冰雪旅游明显升温,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最近,各... [详细]
1/21 隆冬锵咚锵 千年非遗绽华光
隆冬锵咚锵 千年非遗绽华光
“打花鼓喽!”一声吆喝下,1月18日,尼泊尔时间下午2... [详细]
1/20 非遗美食拴住中外民众新春味蕾
走进位于南京路步行街的第一食品商店,喜庆红火的新春装饰、琳琅... [详细]
1/16 全国文物迎来第四次大“体检” 都要检查哪些项目?
文物是国家重要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摸清文物的“家底&rdqu... [详细]
1/16 山东枣庄:花馍俏 年味浓
山东枣庄:花馍俏 年味浓
春节将至,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花馍师傅们正忙碌地赶制着各式各... [详细]
1/4 新华社9篇深度观察,带你回味2024年文化亮点
综述 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四季满是文化的味道。从&l... [详细]
12/30 国产电视剧2024年鉴
国产电视剧2024年鉴
电视剧《南来北往》剧照。资料照片 游客自驾来到新疆阿勒泰地... [详细]
12/30 冰雪为“媒”,南北游客开启“双向奔赴”
冰雪为“媒”,南北游客开启“双向奔赴”
全国各地冰雪休闲旅游正持续升温。“小土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