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文旅融合视野下庆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思考分析
详细内容

文旅融合视野下庆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思考分析

时间:2023-04-21     作者:邵译萱【原创】

摘要: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是相关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方式之一。现通过阐释文旅融合的意义,分析文旅融合对保护和利用历史文物的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进行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创新思路。

前言

新时代,文旅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这种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式也对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从业者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文旅融合的特点,以时代发展特征为依托,不断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创新思路,从而提高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质量,激发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我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

文旅融合概述

文物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具有延续历史、传承文明的作用。文物与旅游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新时代,人们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参观自然风景,更希望能通过旅游了解城市文明发展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文化信息,这也是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甘肃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不仅能体现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承过程,还对我国相关学者研究佛教历史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每年莫高窟都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高峰期的游客数量可达到百万人次以上。

进行文旅融合的意义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文化经济水平

文旅融合是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产物,主要是将历史文物、文创产业、旅游业相融合,并将其贯穿在人们旅游的整个过程,这种模式能够促进我国旅游业实现长远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赋予了旅游业新的生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各地政府都在大力促进各景区、博物馆、文化馆实现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带动地方经济,提高地方文物开发、保护和利用水平的目标。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很多地区形成了良好的文旅融合循环体系,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1]。

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旅融合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项目,还能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历史的演变,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感,实现我国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文旅融合发展能够直观地改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现状,使我国文化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旅融合对历史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促进作用

助力博物馆树立文化品牌形象

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精髓的公共平台,也是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单位,其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我国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追求逐渐向深层次发展,其在文化方面的投资也在逐渐加大。尤其在参观博物馆时,很多游客都愿意购买一些文创产品作为纪念。因此,文旅融合发展能够让文创产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从而逐渐树立起博物馆的品牌形象。例如,故宫日历就是以故宫文化藏品为原型而设计的一种办公用品,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文物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创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了解,提高了博物馆文化品牌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促进了博物馆的良性发展。

拓宽博物馆的对外宣传渠道

各地博物馆可以通过文旅融合向游客集中展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讲解文物的信息,这在无形中拓宽了博物馆的对外宣传渠道。游客通过文创产品可以加深对博物馆中文物的印象。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公益性单位,通常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这导致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和运营资金需要依靠财政拨款。同时,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及参与度并不高,且缺乏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宣传力度及影响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文旅融合为博物馆提供了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宽,这使得博物馆可以对历史文物进行更专业、规范的保护,实现了保护历史文物与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文旅融合下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原则

保证文物安全

保证文物安全是进行历史研究、研发文创产品、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遗留产品,一旦遭到损坏,是无法做到完美复原的。因此,文旅融合的前提条件是坚持“保护文物安全”,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在进行文物开发和利用时,要规避一切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害的情况。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针对文物的种类、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并在开展文物展览时组建专业的保护队伍,对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监督,避免文物在展览中受到损害。文物所在地的相关部门也要将文物保护作为工作重点,坚持“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原则,对一切损害文物、破坏文物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文化遗产、遗址保护工作

文物的种类繁多,除了博物馆中的文物,还包括不可以移动的文化遗产和遗址,如村落、街区等。而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恰好能满足文旅融合发展的需求。在进行文旅融合时要对此类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文物开发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文物所处时期,挖掘文物中的文化价值。所以,在进行文旅融合时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础原则,既要与当地文旅经济发展相结合,也要对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遗址进行保护及合理利用。地方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局要充分进行沟通协调,对开发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要准备应急预案,加强对文旅融合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创新措施

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的主导作用

各地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对当地的文物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深挖历史文物资源,同时向社会征集文物展品,根据历史打造地标式历史文物保护建筑,为当地群众的旅游休闲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当地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的修缮工作,使历史文化、文物资源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人们了解当地历史、提高文化素养提供文化基础[2]。随着庆城县文保所的成立,庆城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与全县15个文物保护所属地管理单位、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签订了《庆城县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制定了《庆城县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从多方面探索文物保护的新方式、新渠道。同时,对现有的《庆城县文物安全工作检查经常化制度》《庆城县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人才聘用机制及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当地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水平。文旅融合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是首要内容,只有保证文物的安全,才能进一步开展文旅融合工作。因此,要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情的文旅融合新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守望文明,保护历史”等主题的工程中,拓宽文物保护的渠道,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全面保证当地文旅产业有序发展,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提升庆城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率

现代物联网技术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其主要是将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将不同地点、时间和空间的人、事、物通过网络实现互通。如果说互联网加强了人与人之间跨空间、时间的联系,那么物联网就是实现人、事、物三方联动的方式。因此,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效率,这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提高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效率的创新举措之一。各地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对文物信息的实时跟踪。各地文物保护单位需要聘请专业的物联网人才,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大力支持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工作,运用科学手段提高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效率,为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良好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引导工作,让文物真正走入群众

文物是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其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是延续文明、展现历史的重要实物。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物众多,文物的教育价值远高于自身的价值。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历史都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吸引人们到各地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庆城县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地方文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宣传内容,策划宣传方案,激发游客探索地方历史文化、探究历史文物背后故事的兴趣。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App、微视频网站等渠道对文物进行宣传,并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征设计多样化的宣传方案,从而使各人群都能了解文物,探究历史,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提升人们参观文物的体验感

有关单位可以依托当地博物馆、展览馆等文物保管及展示场所,发挥自身的场地优势,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提高参观者的体验感,让人们能够沉浸式了解文物的故事,感受文物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积极组织当地中小学生到展览馆、博物馆进行参观体验,让学生们通过数字技术了解历史发展轨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通过绘画、作文、散文等形式记录自己参观后的感悟,使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的理念,为传承我国历史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博物馆可以运用AR技术让人们切身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将其带入文物所处时期的社会,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当时的社会文化,实现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庆城县有关单位可以依托周祖陵、鹅池洞等景点进行文创品牌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将数字产业内容注入文创品牌创新中,将科技、旅游、商贸等产业融合,从而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同时,可以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进行深入开发,开发生态体验、红色旅游、历史文化街区等多种资源,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和形式,打造乡村文旅融合经典品牌,实现集观光休闲、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为一体的旅游新模式。在打造文旅融合精品旅游路线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深度发掘丝绸之路精品路线,打造“吃住游购学”一体化的文旅融合产业,充分展示庆城县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实现当地文旅产业的精品发展。

庆城县相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文旅融合跨区域协同发展,积极与甘肃省其他县市进行沟通协调,由甘肃省政府牵头制定联合市场开发规划,整合区域文旅资源,与酒泉、张掖、嘉峪关等城市联手打造河西走廊文旅精品路线,从整体上提高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区域文旅融合新发展。

完善管理体系

新时期,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但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庆城县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利用及文旅融合的管理体系,构建全新的多样化文物管理体系,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资金投入机制、文物保护利用机制等。同时利用已经吸引到的资金与当地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为现有的员工提供定期、定向培训,定期开展历史文物保护和利用会议。

结论

综上所述,文物是见证历史变迁、体现历史演变的重要实物,而旅游是展现各地文化价值的途径,文旅融合不仅能提高各地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效率,还能提高旅游业的经济价值。庆城县需要依托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文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引导工作,让文物真正走入群众;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提升文物参观体验;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完善管理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当地文旅融合的深度、广度,探索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新方式,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带动当地旅游业有序发展。同时,要进行文创品牌创新研究,真正依托历史文物实现文化传承,依托旅游创新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全面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实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路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6):90-92.

[2]韩浩.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利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7):80-82.

[3]王海涛.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研究[J].艺术品鉴,2020(26):85-86.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