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馆藏建设 >> 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详细内容

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时间:2023-05-19     作者:顾红红【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群众基础广泛,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文化馆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主体,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对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因此,各文化机构应当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足够关注,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为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资源,使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文化馆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场所。

文化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即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其世代传承下去。而文化馆恰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研究的主要场所[1]。所以,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搭建良好的平台。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文化馆发挥着“活态传承”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文化馆能够利用各种平台和途径,如广泛利用农村节日庆典、民间文艺活动、乡村文化讲座、乡镇农民文艺汇演等,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2]。此外,文化馆还可以通过馆内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利用展会场地展出民间传统工艺,利用各种舞台设施展演民间传统戏剧和曲艺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向社会展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在此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文化产业体系,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这些资源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利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应该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平台和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不断提高各阶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具体而言,文化馆可以组织专家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传承教育和培训;也可以在文化馆中组织一些业余艺术团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学习和训练的机会,让他们在锻炼中得到发展;此外,还可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艺术表演活动,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从而达到普及知识、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目的[3]。

文化馆具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代代传承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馆在硬件、软件等方面的日益完善,也为保护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化馆有较好的基础设施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馆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服务人民群众的重任。所以,文化馆要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和学习活动空间。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会导致文化馆对群众的吸引力下降,也就没有群众会去文化馆参加活动或进行学习。文化馆只有保证基础设施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馆在硬件设施、功能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具备了保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条件。目前,各级文化馆都配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展示馆、传习所等,为保存、整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各文化馆还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并按照国家相关档案管理规定,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进行了全面收集。其中,一些地方文化馆还建立了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4]。

文化馆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

许多文化馆都有一批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具有较高艺术理论素养且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文化工作者,他们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将自己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同时还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致力于增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若不能对时代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对有关知识进行及时、深度的学习与研究,就很可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我们要把文化馆当作一所大学,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5]。为保证这些人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文化馆还应定期举办相关培训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接受系统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此外,还应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沟通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和经验。

文化馆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

文化馆是国家的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肩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同时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首先,笔者所在文化馆有一支专门的人才队伍,文化馆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员工的职业能力,致力于通过对员工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其次,笔者所在文化馆建立了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并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的落实与监督。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所在文化馆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工作规程。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文化馆有关部门都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认真履行自身责任,构建了“群众申报、专业人员调查、专家评审、公布项目、举办活动”等管理模式。同时,也明确了各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6]。

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实作用

文化馆是一个公益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它向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可以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具体地组织和实施这些工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普查、认定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文化馆都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普查。这些普查工作不仅包括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调查,还包括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例如,山东省滨州市文化中心就曾经多次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该地区的曲艺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并编撰出一套既有地域特点又有研究价值的《曲艺丛书》。这类调查和研究活动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将一些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范畴,对我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馆通过各个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笔者所在文化馆以各种形式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宣传普及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举办了全国民间艺术大展、各种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大型文艺晚会和各种比赛活动。特别是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结合各地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进行宣传、展示、展演、相关知识普及等活动。这些宣传普及活动大都深受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7]。

举办展示展演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除了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管理和研究外,还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文化馆要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为基础,组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内容的相关展示活动,具体可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和传承人技艺交流会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传承意识。

对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具有社会公益性,其主要作用是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热情,使其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内在修养,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因此,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发挥其社会效益,使其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中[8]。如各地文化馆针对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开展的“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不仅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还寓教于乐,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还能增加其传承者的收益。另外,各地文化馆还积极开展了“非遗进社区”活动,不仅使当地居民掌握了部分手艺,还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熏陶,从而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进行创作和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创作和设计,可以将其原有的内涵表达出来,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9]。如“阳信鼓子秧歌”所在地区阳信县洋湖乡因秧歌的普遍传播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阳信鼓子秧歌”作为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当地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曾有一段时间出现传承困难。当地文化部门在充分了解了这一民间舞蹈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调研,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表演形式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适合舞蹈表演的优秀作品。它们既表现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又表现出中国传统舞种的独特文化韵味,从而使“阳信鼓子秧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增强公民的文化权利保护意识

文化权利是指公民在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尊严和满足的权利。它包括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也体现了公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需要。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还没有明显提升。因此,如何利用各种渠道增强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是各级文化馆应该思考并承担的任务。文化馆应以多种形式,通过多个渠道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宣传优秀传统美德,引导民众正确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民众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参与度。

综上所述,在我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文化馆不仅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地点,还是传播与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渠道。所以,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增强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了解,持续学习并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与此同时,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持续总结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持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尉超伟.浅议非遗保护对记住乡愁的重要性——从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谈起[J].文艺生活,2021(08):199-200.

[2]罗静荣.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对策[J].文学教育,2011(01):134-135.

[3]安启龙.基层文化馆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工作[J].文化产业,2022(24):65-67.

[4]李鲲鹏.新时期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1(01):260.

[5]高璇.浅析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C]//中国文化馆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增强活力 提升效能: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304-307.

[6]李建丽.论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2):29-30.

[7]朱金花.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出版者不详],2017:49.

[8]王小曼.文化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年06月(上)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广州:《神州民俗》杂志社,2015:27-29.

[9]庞洁.简析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和存在问题[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年05月(下)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广州:《神州民俗》杂志社,2015:23-26.

[10]张良.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化馆的地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05):200.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