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民俗非遗 > 正文

陕西榆林横山区推动老腰鼓代代传承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2025-02-17 11:35 来源:人民网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腰鼓。

以上图片均为横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老腰鼓上来了!”不知是谁吼了一嗓子,引得众人踮脚望去。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的一场陕北非遗文化展演上,一群生龙活虎的后生,斜挎腰鼓、跳跃腾挪,在蓝天映衬下,红绸飞舞,恣意潇洒。

横山,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之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山老腰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在岁月流转中生生不息,承载着横山人对黄土地的深沉情感。横山人是听着腰鼓声长大的,那慷慨激昂的鼓点,早已融入这座小城的川梁沟峁,也融入横山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气质。

打得高兴、舞得舒心,腰鼓更“燃”了

44岁的曹闰茗,年纪不大,“徒弟”不少。这场非遗文化展演中,上台表演的专业老腰鼓队里,一多半腰鼓手都是他的学生。

曹闰茗是横山老腰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横山老腰鼓逢年必闹,遇节必舞。”说话间,他从座位上“唰”地站起来,缠腰、摆头、舞臂、腾空,一套动作酣畅淋漓。

曹闰茗记得,自己八九岁时,村里过年“沿门子”,腰鼓秧歌队挨家挨户表演。他就在腰间挎个啤酒瓶,藏在队伍末尾跟着比画。长大后,他进入艺校学习,毕业后又跟着剧团下乡演出。

有一次,剧团来到横山的“腰鼓窝子”——张存有地村。来到村中,只见崖畔上40多名村民鼓手身着彩衣,且舞且歌。少顷,节奏和缓下来,唱完4句小调,鼓点突然密集。透过山峁上漫起的黄土,只见所有人腾空而起,“二起脚”“鹞子翻身”“三脚不落地”……各种动作一气呵成。黄土地上,陕北汉子忘情起舞,既剽悍威武、又憨厚朴实。

忽而宁静悠远,忽而雷霆万钧。这场原生态的演出,让“学院派”出身的曹闰茗看得落下泪来:“乡野的泥土里,开着艺术的花!”

站在第一排的“头路鼓子”,是村里年过半百的李成元。曹闰茗上前讨教,也仔细打量着腰鼓队的其他村民——棕褐色的皮肤上爬满皱纹,“像极了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

从那时起,曹闰茗频繁地下乡采风,边演出、边寻师。这些年来,横山所有打腰鼓的村子,他全都走访过。

文腰鼓,主要分布在横山无定河沿线,动作沉稳平缓、风趣诙谐;武腰鼓,多在横山东部山区和黑木头川,讲究快而不断、狂而不乱;文武腰鼓,多见于横山芦河川一带,特点是刚柔并济、兼收并蓄……

岁月流转,横山、老腰鼓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一起蜕变成长——

当年村里的“头路鼓子”李成元,如今已是横山老腰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多岁的他依然能轻松地劈叉、高抬腿,武腰鼓打得不输后生;

采风多年的曹闰茗,转而深耕老腰鼓的研究和创作。近年来,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横山老腰鼓队走向国庆70周年联欢、建党百年演出等更大的舞台。

“过去,横山老腰鼓是一种‘苦’的艺术。在黄土地上讨生活的人们,用腰鼓忘情呐喊、向天而歌。”曹闰茗颇为感慨,现在日子好了,每逢年节,腰鼓打得高兴、舞得舒心,“腰鼓更‘燃’了。”

舞到县城、赴京展演,舞台更大了

横山老腰鼓专业队表演吸睛无数,而在梁峁乡野间,同样不乏舞动的身影。

翻过几道深沟,汽车顺着山路盘旋,来到赵石畔镇杜羊圈村。山洼洼里,人们正在张罗一场热闹的婚礼。

吃完羊肉、饸饹,二两酒下肚,趁着喜庆劲儿,大伙儿麻利地挂鼓子、扎毛巾,取出备好的彩衣。不远处,新娘下了轿,伴着唢呐声,老腰鼓舞起来。

“图个喜庆、凑个热闹!”在杜羊圈村腰鼓队负责人张玉宏看来,横山人一生的重要时刻,一定要有腰鼓见证。

杜羊圈村是横山区9个腰鼓传习基地之一,这里的老腰鼓队远近闻名。

打小爱好文艺的张玉宏,退休前曾在市里一所艺校工作。2019年,他回到家乡,张罗成立老腰鼓队。“咱村里,不闹个响动,不红火么!”张玉宏找来村里几位腰鼓“老伞头”(腰鼓队的领舞者),带头提议,“如今生活好了,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有人带头组织,村里众人响应。不出几天,腰鼓队就聚集起上百人。

最难忘的,要数腊月的一次排练。那天下午,山峁上飘着雪花,村口广场上,大伙儿练得正酣。几个南方客商路过,被雪中排练腰鼓的场面深深震撼。

见有来客驻足观看,村里人热情高涨。半小时的排练,虽然大家累得气喘吁吁,但个个精神饱满、喜气洋洋。“全村人聚起来打腰鼓,真提气!”自家队伍在客人面前露了脸,村里的老汉张炳耀兴奋不已。

“全村腰鼓大群”“小朋友腰鼓群”“妇女秧歌群”……不久后,村里的各种排演微信群,也纷纷建了起来。

传非遗、聚人气,正是横山区创建腰鼓传习基地的初衷。

“腰鼓传习基地主要推进日常培训、展演。”横山区文化馆副馆长谢飞介绍,横山老腰鼓可谓“村村有队伍”,他们从中选出特色浓、底子好的村庄重点培育,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地区,“基地负责人一般选择爱文艺、善组织、有情怀的村里行家。”

在以文武腰鼓见长的杜羊圈村,张玉宏就是这样的带头人。农闲时节,他热心张罗村里人排练。村里人要是有事抽不开身,就轮流来参加,大伙儿都想舞得尽兴、闹得红火。

去年春节,全区组织腰鼓展演。县城大街上,220人组成的杜羊圈村腰鼓队与兄弟乡镇同台竞技。队员们抬头挺胸,一脸自豪。

此前,村里20多名腰鼓队代表还赴北京参加表演,和不少观众合影留念。“陕北小山村的腰鼓队,也登上了大舞台。”张玉宏很感慨。

2024年,横山区共组织腰鼓传习活动近百场,参加各类演出30余场。值得一提的是,各传习基地都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在党岔镇马坊村,文腰鼓注重“扭”的动作,步伐和缓;在响水镇李家楼村,武腰鼓腾空跳跃动作大,刚劲奔放……

“我们一直鼓励大家,保留特色才是最好的传承。”谢飞说,“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走进校园、编入教材,后继有人了

今年元宵节的腰鼓演出,全区14个方阵中,有一支队伍让人眼前一亮——青少年腰鼓队,由上百个生龙活虎的后生组成。

“一大早开始化装,中午正式表演。”17岁的李凯颐站在队伍第一排。主街两侧,观者摩肩接踵,小娃娃们个头低,就坐在大人肩头,小脸儿冻得通红。

只听“伞头”一声令下,腰鼓队的小伙子便激情起舞,气势排山倒海,沸腾的场面引得阵阵掌声。

“我母亲在街角看,拍了很多视频,全发到了家庭大群里。”李凯颐说,“我能在乡亲们面前表演,全家人都很骄傲。”

这些青春洋溢的小伙子,都来自横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这所学校里,唢呐、剪纸、陕北说书等各种社团颇为活跃,其中横山老腰鼓最受欢迎,目前有190多名学生参加。

横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操场上,正进行腰鼓排演。“腿部发力,身体压低,气势要威严。”听着老师指点,学生们反复练习“猛虎下山”的动作,朝气蓬勃。

“老腰鼓昂扬、洒脱,很契合青少年的特点。”横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校长毕银东说,“有的年轻后生舞得特别好,还走上了国际舞台。”

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举行。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舞起来,欢迎各国来宾。横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生朱一波当时只有16岁,凭借扎实的功底入选表演队,成为团里最小的腰鼓手。

“用家乡的艺术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特别骄傲!”朱一波激动不已。

这样的扎实功底,既离不开自身努力,也源于儿时的腰鼓启蒙。

午后,在横山区第三小学——李凯颐、朱一波的母校,节目《鼓舞声声迎盛世》正在紧张排练。

“这个‘小缠腰’,左手要用力甩,不能轻轻划,胳膊得带上劲儿。”腰鼓老师侯海娃悉心示范。80多名小学生围成一圈,听得认真。

自2013年学校成立腰鼓社团以来,每周五2小时的课程,是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运动会、成长礼、“六一”演出……校内的大型活动中,腰鼓是必备节目。“等我长大了,也能上街表演。”五年级学生左雨泽刚学了几个月,动作已经有模有样。

如今,作为本地特色文化,横山老腰鼓已走进全区20多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在侯海娃看来,“孩子们的腰鼓课,是打基础,更是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

曹闰茗也一直关注着校园里的非遗传承。他将在横山采风的所见所感,编写进一本非遗教材中。不久后,这本教材将走进横山校园。

“希望这本教材能让孩子们喜欢腰鼓,让腰鼓代代相传。”曹闰茗说。

横山人,把时间酿成酒,把日常唱成歌,把鼓与舞交织成生活的艺术。他们剽悍威武又耿直率真,刚劲雄浑又自由洒脱……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10 版)

【编辑:史文明】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陕西榆林横山区推动老腰鼓代代传承: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牧林水事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3月12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加快推进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该厅制定了《山西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决定开展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其中,在实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行动中,将支持农业大县、特色强县集成政策、集聚要素、...
2025-3-13
记者7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的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8个重点省市部署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通知明确了行动目标:通过2年左右时间,重点省市数字乡村建...
2025-3-8
记者3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价格项目统一整合为164项,指导各地规范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帮助更多患者“听得见、说得出”。 在人工耳蜗方面,为配合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实施,立项指南设立了“人工耳蜗适配”“人工耳...
2025-3-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扎实有力抓好“三农”重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本网讯 3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部系统各司局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有力抓好全国两会“三农&rdq...
2025-3-16
农业农村部召开2024年度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和2022—2024年度部文明单位表彰会
本网讯 3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召开2024年度绩效考核优秀司局单位和2022—2024年度部文明单位表彰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振奋精神、昂扬斗志、拼搏进取,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做好农业农村各项...
2025-3-16
本网讯 3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工作协调机制启动会,通报《协定》加入有关情况,研究确定《协定》实施重点,强化部门协调协作,统筹部署相关工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治礼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协定》是全球渔业治理的...
2025-3-13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江苏将正式启动为期三年(2025-2027)的科技强农“六百工程”和农技人员“三心服务”行动,为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江苏聚焦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项目农业四项重点任务,...
2025-3-13
3月6日,辽宁召开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省“三农”工作。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在会上表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和农业强省建设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进一...
2025-3-10
千里沃野披锦绣,浓墨重彩绘新篇。近年来,高平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真金白银投向农村、真抓实干打好基础,绘就了一幅城乡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梯次推进 人居环境美起来 “现在的环境是真好了,村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让人的心情也更好了。”环境好...
2025-3-2
3月13日,甘肃省平凉市产业链招商推介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聚焦产业链,共筑新未来”为主题。期间,将重磅发布新华·中国平凉红牛价格指数与静宁苹果价格指数。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的稳定与繁荣。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
2025-3-16
“这是用垣曲崖边白土炒制的,吃的就是原生态!” “炒粸养胃健脾,推荐肠胃不好的朋友尝试下!” 网红们介绍着垣曲炒粸的同时,直播间刷屏不断:“用土做的非遗美食,真稀奇!”“这才是良心食品,下单支持!” 3月12日,在位于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和东山村的垣曲炒粸直播点,每...
2025-3-16
日前,河北省“高阳毛巾”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 高阳纺织业始于明末,兴于晚清,盛于民初,繁荣于改革开放,400多年历史长盛不衰,毛巾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近年来,高阳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传统纺织产业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转型之路。 加速集群数字化转型。高...
2025-3-12
近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咸阳市启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陕西省把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生态保护的关键举措,持续强化自然保护区监测...
2025-3-12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生猪产业变革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解读与市场前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生猪产业政策的调整,标志着我国生猪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件将政策重点从“优化产能调控机制”转向“做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这一转变背后意味着什么?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虽稳定在绿色区间,但行业利润偏低,如何在调控中平衡供需与养殖主体盈利?此外,规模化...
2025-3-6
从龙江好畜到龙江好肉 我省加快做足“畜头肉尾”大文章
巴彦万润肉类加工车间内工人在忙碌着。 在户外享受阳光的牛群。 美味的铁锅炖大鹅。 “每天发往外地的肉类食品超过5000单。”何玉军是哈尔滨市一家物流公司的调配员,每天他的手机不断接收配货信息。 气温回升,“小金豆”们都依依惜别了“尔滨”,随之而来的,是哈尔滨红肠、齐齐哈尔和...
2025-3-5
抓好春季播种、保全苗壮苗是保障全年甜菜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2025年甜菜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播前管理 尽量避免重迎茬及有玉米、大豆除草剂残留的地块,整地要细、碎、平、实,无根茬。结合整地将杀虫颗粒剂与种肥混合均匀后施用,预防蛴螬等地下害...
2025-3-8
“惊蛰”将至,全国气温逐渐回升,春耕备耕正在有序推进,春小麦将陆续播种。我国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及岷山、大雪山以西的高纬度、高海拔冷凉地区,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黑龙江等。根据气候条件与种植模式差异,可划分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三大主产区,旱...
2025-3-4
立春以后,气温回升,我省油菜由南至北陆续进入返青、现蕾、抽薹、初花等生育时期,该时期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是分枝数、角果数和产量决定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加强油菜田间管理、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根据苗情,围绕“促弱控旺、防旱防冻、预防病虫害”开展田...
2025-2-19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发(刘洋 摄) 26日晚正式闭园的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68天运营期内累计接待游客356万人次,较上一届的271万人次增长31.4%,创历史新高。 “再和火炬合个影!”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90后”哈尔滨市民何东哲和朋友来到20...
2025-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之城 非遗之家”冰雪非遗秀——非遗+旅游资源展示与对接活动。本次活动以“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非遗资源展示与项目对接展开。 活动当天特别设置“非遗+旅游”交流洽谈会,北京面人郎、木版水印技艺等多...
2025-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无论从用户规模、市场规模和产业效益,微短剧都不再是简单新兴的娱乐产品。 随着监管深化,平台持续治理,行业自身纠偏,一路“狂飙”的微短剧在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历经了从内至外的显著变化。 微短剧,不止“爽”剧 一...
2025-2-27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 多所高校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热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学生们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已越发普遍,相比翻阅厚重的书籍资料或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借助AI工具让论文撰写方便了很多。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大学生对AI工具产生了依赖,不当使用正呈上升趋势。 动动手指,在聊天框里输入指令,就可以迅速获得...
2025-2-27
2月21日,国内知名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开源周”计划,在2月24日—28日每日开源新内容,总共5个代码库。DeepSeek官方的GitHub代码提交记录成了AI开发者眼中的“赛博烟花”,打响了AI新一轮开源竞赛的发令枪。 “这里没有象牙塔,只有秉持纯粹的车库创业精神与社区驱动的创新理念...
2025-2-27
春季万物复苏、气温变化大,是部分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聚集场所,指导家校共同做好人腺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等春季呼吸道疾病校园防控工作。 人腺病毒家族庞大,包含7个亚属和超过116个型别。其中,3型和7型是我国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原,易在托幼机构、学校...
2025-2-27
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云南普洱打造旅游新名片
时下正值咖啡黄金产季,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的云南省普洱市弥漫着咖啡香。近年来,当地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独特的咖啡文化,积极推进咖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打造咖啡庄园、咖啡主题街区和咖啡文化集市等,为游客提供从咖啡种植、采摘到品鉴的全链条体验,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 游客在位于...
2025-2-27
山西永济:黄河滩麦田铺设滴灌设施忙
春耕备耕时节,在山西省永济市黄河滩的麦田里,农户开始铺设滴灌设施,为返青麦苗提供水源保障。眼下,正值小麦返青和起身的关键期,当地农户抢抓农时,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为麦苗生长和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2025-2-27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指出,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产保障能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告诉记者,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精心栽培管理,重...
2025-2-27
如今网上有很多心理测评量表,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心理测评量表获得的结果?13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表示,网上的心理测评工具绝大部分是“自评”工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当天国家卫健委召开“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科普知识”发布会。乔颖介绍,心理测量是一门专业的技术,用于...
2025-2-16
近年来,陆续有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拒绝上学门诊”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现象?什么样的病情需要到这类门诊治疗?2月1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表示,孩子的成长问题与心理疾病需科学区分,同时避免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过度医学化。 中南大学湘雅...
2025-2-16
新学期即将到来,有些同学却被“开学综合征”绊住了脚步。积极心理学认为开学“心理换挡期”正是培养心理韧性的好时机,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供三个切实可行的策略,助力学生在新学期如哪吒般勇毅前行、扬帆起航。 一、生理调节:重塑生物钟 保证睡眠提升专注力 “凌晨三点刷手机,清晨赖床到...
2025-2-16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
2/16 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陕西... [详细]
2/14 中国春节的多元价值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春节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习俗活动,也积淀了十... [详细]